2020-12-07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富口袋」,不忘「富腦袋」「豐內涵」。
永昌縣城關鎮趙家莊村在大力發展富民產業的同時,以黨建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以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滋潤美麗鄉村,有力提振了農民群眾致富奔小康的精氣神。
2015年起,趙家莊根據村民善行義舉、遵紀守法、誠信經營等情況,由社、村提名,群眾大會和黨員大會討論決定,開展「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在此基礎上結合信用評定,實施「道德信貸」工程,成為永昌縣實施「道德信貸」工程「第一村」。
「道德信貸」工程將「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與農村小額貸款結合,以文明作擔保,以誠信作抵押,將道德文明考核與個人信貸掛鈎。達到條件的「星級文明戶」,可以不用物質抵押和擔保,就能夠在信用社或銀行獲得5萬元到20萬元不等的道德貸款,且享受利率優惠。而且信用等級越高,獲貸額度越大,貸款利率越低,許多村民因此得到了大實惠。截至目前,全村共評出260戶信用戶,共計發放貸款2300萬元。
50歲的一社村民徐正文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憑藉村裡給他評定的「星級文明戶」稱號,2015年從信用社辦理了15萬元信用貸款,建起了養殖場。
11月24日,記者見到徐正文時,他正在給自己的養殖場運送飼草。徐正文說:「我用信用貸款擴大養殖規模,現在存欄生產母羊70隻,每年下羔子100多隻,年收入10萬元以上。」
趙家莊村黨總支副書記黃培江介紹,今年,趙家莊村被永昌農商銀行樹為全縣首個「信用村」!
近年來,趙家莊村注重建強陣地,讓文明實踐有平臺。村黨總支按照「六有標準」建設,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示範點,建成理論政策宣傳、道德宣講、健康講座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和文明長廊、法制長廊。同時,依託「鄉村大喇叭」和村民微信群,向群眾播報鄉村振興、移風易俗、掃黑除惡、疫情防控等知識,切實打通了聯繫群眾、組織群眾、引導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裡」。
村上還招募村民志願者55人,成立了理論宣講、文藝活動、公益服務、產業扶助等志願服務隊,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文明實踐活動,推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向縱深發展。
春耕備耕時節,產業扶助志願服務隊會邀請鎮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蔬菜種植行家裡手,進田間地頭、入大棚溫室,為種植戶分析蔬菜市場行情,教授種植、病蟲害防治技術。
產業扶助志願活動讓村民得到了實惠,而「大屏講、地頭講、炕頭講」志願宣傳活動,讓理論政策浸潤民心。在群眾聚集的地方,黨的「聲音」總是能夠通過「大喇叭」、流動宣傳車、微信群及時傳出,把「普通話」變成「地方話」、「書面話」變成「大白話」、「大道理」變成「小寒暄」。趙家莊村黨總支在村委會一樓創新設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特色品牌——學習強國10分鐘大屏,讓村民利用辦事的時間及時學習了解黨的理論和政策。
「自從有了這個學習大屏,我每次來辦事時都要在這裡坐一坐,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看看黨中央的最新惠民政策,自己的視野更加開闊,知識更加豐富了……」老黨員許錦明說。
文/ 記者 周潤文 柯玉棟
圖片來源:永昌縣城關鎮趙家莊村村委會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文明鄉風樹起來——永昌縣城關鎮趙家莊村發展變化紀實之三》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