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新油品食安風暴持續蔓延,因「黑心油」引發眾怒,市場掀起一片「滅頂」聲浪,導致頂新在臺其他業務也受到波及。包括頂新魏家在臺北101大樓的經營權與股權結構。
臺北101是臺灣重要地標,頂新黑心油案讓臺官方和民間均認為魏家應退出臺北101的經營權,不要毀了臺灣食品形象,又毀了101形象。
據頭條君了解在28日上午9點頂新在臺北101舉行董事會,一直開到11點多,中午12點101發言人出來回覆董事會開會狀況,表示魏應交在會議上,並無自動辭退,只表示會擇適當時機發表聲明。12點半,財政部表示下午四點半要召開記者會,要求兩周內101召開臨時董事會,正式提案撤除魏應交職務,態度強硬。
當天不少網友在前往臺北101大樓抗議,101外頭聚集了上百位抗議民眾要滅頂,籤署了聯署書交給101代表,在抗議氣氛濃厚下,迫於各界壓力,再加上財政部出手,魏應交不情願的在28日下午2點辭去臺北101副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辭職案立即生效。在魏應交辭去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職務後,現任董事長宋文琪將暫時代任總經理職務。
臺政府勢要奪回101經營權
101是臺北市政府第一個與民間攜手開發的大型BOT專案,於1997年7月由臺灣十四家企業聯合組成的臺北金融大樓股份有限公司取得地上開發權,而開始進行規劃建造,並負責經營管理。
臺北101自2003年竣工至今,經營一路崎嶇,在臺灣開放陸客來臺觀光及陸資入臺後,才在2010年首度轉虧為盈。頂新在同一年入股臺北101,魏應交擔任副董事長,只在開董事會時出席,主要經理人為當時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林鴻明。直到2012年林鴻明因案收押,公股指派宋文琪擔任董事長,最大民股魏應交則擔任副董兼總經理(執行長)。
在臺北101大樓的13席董事中,泛公股(含兆豐金、第一金、華南金、中華電信、證交所、存保)佔6席,魏家5席,其餘則由國泰金與中信金各佔一席。媒體報導,目前臺北101大樓的董事會自二年前改組後,董事長雖由泛公股指派,但實際經營權由擔任執行長兼副董事長的魏家老二魏應交掌握。
目前臺北101除了泛官股持有44%股權,頂新佔有37%。13席董事中,官股6席,魏家5席,其餘民股包括國泰金控持有7.7%,中信金持有6.1%,並各有1席董事。
魏應交在辭職後,同時於高層會議上劃下傷害底線,「就算其他事業(指臺灣之星、中嘉等電信業版圖)淪陷,也要保住臺北101經營權」。
但魏應交辭去臺北101副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就行了嗎?
還沒完,頂新集團陸續拋出退出味全、臺北101董事會議題自救,可魏家並未出脫持股,頂新仍是味全與臺北101大股東,就算人不在董事會,對經營還是很有影響力。
臺政府是棒打落水狗的節奏,勢要魏家退出101,交出經營權。
在全民滅頂的壓力下,包括馬英九辦公室與臺「行政院」取得共識,必須取回101經營權,在作戰目標確定下,臺當局各系統斷絕與頂新的通聯渠道,讓頂新真正感受臺當局的強硬立場。
政府要魏家交出101經營權,「不能說的秘密」恐怕還是錢。尤其魏家經營企業素以操作高財務槓桿,現金流一出問題就面臨調度壓力,成敗皆是高槓桿,說咎由自取不為過。
有人會問,魏家兄弟身價超過2000億(新臺幣,下同),怎麼可能拿不出錢?問題在於,在臺能立即動用的現金有多少?就算從大陸調錢,如果兩岸明知魏家是為救急,會否願放行?公股聰明的是,在這場逼宮戲碼唱雙簧唱得很成功。金管會出面呼籲不抽銀根,是因為基於主管機關立場,不宜介入;但臺「財政部」卻沒這個顧慮,旗下公股行庫借錢給魏家,光「確保股東權益」這理由,就可大抽銀根。
問題是銀根怎抽才漂亮?最具正當性的就是臺北101,頂新及旗下頂固、頂基,合計臺北101股票質借比高達87%,是主要股東中唯一設質的,講白點就是借錢入主臺北101,要求頂新用自己的錢,絕對合情合理。再來,頂新以三重土地為擔保品,向多家銀行借款180億元,幾乎已確定夭折,其中70億元將償還舊的貸款,只要銀行不借,頂新就是得乖乖籌錢來贖,不然就是放棄土地,但這卻是味全資產中最具賣相的題材。
魏應交主動請辭,或許是換取臺當局暫時鬆手的交換條件,但反過來說,臺當局這刀怎揮,也反映出爛油事件如何善後。樓起靠高槓桿,樓塌關鍵也是高槓桿,淪落至任人宰割,恐怕是當年風光時始料未及的。
臺「財政部」高層指出,魏應交已交出副董與總座,是否進一步要頂新魏家全面交出5董2監,退出臺北101董監事會,有三大觀察指標,一是魏家有無刻意杯葛董事會重大議案,影響正常營運,其次是滅頂行動衝擊到101業績,其他民股態度也是「財政部」重要觀察指標。若有必要不必等到明年底,「財政部」會與其他民股合作舉行臨時股東會,展現實力,要魏家全面退出。
魏家四兄弟
魏氏四兄弟:魏應州、魏應交、魏應充和魏應行。四兄弟的父親魏德和1958年在臺灣彰化鄉村辦起了一個小油坊,起名「鼎新」。1978年「鼎新」更名為「頂新」,也就是如今頂新國際集團的前身。
魏家4兄弟1990年後西進中國大陸投資,靠著康師傅方便麵打下江山,打造出頂新集團在中國綜合食品龍頭的地位,10年前入主味全,原本是想要風光返臺,享受衣錦榮歸的成就,不料,卻因味全股價重挫,出現財務危機,差點拖累母公司,經過10年的重新布局、改善體質,味全不僅打消了累積虧損,同時也寫下11年來的新高價,一舉登上食品股王寶座,集團事業橫跨食品製造、餐飲、流通等。
在集團內部,魏氏四兄弟依次被稱為大董、二董、三董、四董,對外則並稱「四位董事長」。
四人的具體分工是:大哥魏應州負責戰屢決策和最終拍板;二哥魏應交負責維護股東關係;三哥魏應充主管財務;四弟魏應行負責外聯和公關,包括與政府部門溝通。
老大魏應州是家族中的靈魂人物,在兄弟中最有權威,具體事務多是老大拍板定局。
臺北101:該何去何從?
臺北101是臺灣臺北市信義區的一棟摩天大樓,臺灣最具指標性的地標之一,樓高509.2米,總樓層共地上101層、地下5層,於1999年動工,2004年12月31日完工啟用;曾於2004年12月31日至2010年1月4日間擁有「世界第一高樓」的紀錄。以美國權威建築機構世界高樓協會所訂定的高度標準計算,臺北101目前是世界第六高樓、全球最高綠建築、環地震帶最高建築物,同時也是臺灣第一高樓;大樓內則擁有全球最大的阻尼器、與全球起降速度次快的電梯。
若政府逼宮成功,頂新退出101,這棟地標性項目該何去何從?
國民黨臺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談到臺北101問題時表示,頂新若仍擁有經營權,「對民眾心靈上是很大的刺激」,頂新退出後,須要找人買,買的過程中牽扯價格問題,他也會用其自身財經背景幫忙找新買主,也可同時說服外資來買;因此臺北各區就要發展起來,讓外資有信心。
這樣,頭條君想到了一個人,萬達王老闆啊!
最近「收購成癮」的他不是都在緊鑼密鼓物色收購對象麼,王老闆,來拯救臺北吧
或許這是句玩笑話,但也不一定不可能哦。王老闆愛收購,尤其對「地標性項目」感興趣。
比如今年3月份王健林收購的馬德裡地標建築「西班牙大廈」;共有25層,高117米。
萬達集團也正處於擴張階段,在英國、美國等大範圍的進行投資,務求將中國的萬達變成世界的萬達,而萬達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進入臺灣;此次若頂新完全退出101,那麼連勝文最應該找到的是王健林,萬達集團若收購臺灣101大廈將有利於臺灣經濟發展。
101大樓想不想被收購?王健林可以買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