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挑戰天際的摩天樓背後,都有著不同的傳奇。摩天樓象徵著人類建築技術的突破,也同時帶給人們一種邁向雲霄與探索未知領域的快感,因此世界各大城市都期望能夠建造出屬於自己的摩天樓,就如同巴比倫塔一般築地而起。
不管是偶像劇、還是最近熱映的《超體》等,這些在臺北拍攝的影視作品無疑不出現一座最著名的建築——101大樓。這座目前為全世界排名第四高的摩天樓背後,有著怎樣有趣的故事呢?
臺北,一個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的盆地城市,如果要在地震頻繁且土質鬆軟的土地上,建設一座摩天樓,其難度可以說是無法想像,然而臺北101大樓辦到了。選擇當時臺北盆地東邊的新開發區域――信義區,作為大樓的建址,自1999年7月開始動工,並於2003年10月17日竣工,歷時4年完成的臺北101大樓,可以說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又一奇蹟。
臺北101大樓整體採用中國風的設計,中國人所講求的「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融合」等觀念,也在臺北101大樓的綠色建築設計中體現出來。其外型設計,是以竹子的多節式外觀為主,這樣的設計方式,可以化解摩天樓底下的風勢,以保障行人的安全。
另外為了取諧音八,所以每八層就是一個結構單元,層層相疊,共有八個單元。如果你仔細觀看,還可以看到在大樓的外牆,處處都有類似中國古銅錢的「圓與方」的裝飾;每個單元的節點處則使用祥雲來裝飾。這些精心的設計,都與中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並且巧妙的與現代建築藝術融為一體。
銅錢的設計
祥雲的設計
在燈光的設計上,臺北101大樓也花了一番心思,從周一到周日,大樓外觀的燈光分別是赤橙黃綠藍靛紫,非常壯觀,還有攝影愛好者拍下了每一天不同的顏色。↓
結構高度為508米的臺北101大樓,建築規劃包含主樓和裙樓。主樓是辦公用,頂樓是以觀光為主的觀景臺和餐廳。為了服務在這棟大樓的所有工作人員、消費者與遊客,臺北101大樓採用了許多最新的建築技術。例如大樓內部使用了光纖和衛星網絡聯機,每秒傳輸速率可達1個G。而踏入日本東芝公司所製造的全世界最快的電梯裡,抬頭仰望電梯天花板的繁星,在短短39秒內,就讓遊客從5樓抵達至89樓的觀景臺。↓
在觀景臺中,遊客可以憑票根免費兌換導覽器,並在指定的地點按下對應數字按鈕,就可以在導覽器中聆聽與收看到臺北的地理、歷史以及臺北101大樓的相關資訊。環繞觀景臺一圈後,基本上對臺北就有個大概的了解了,所以筆者會比較建議去臺北旅遊的朋友選擇101大樓作為首站。
從101上看到的美景
而在觀景臺的觀景路線中,大樓還安排了像是「最高的郵局」:郵寄明信片服務,「鏡子反射區」:透過鏡子的反射,體驗腳踩懸空的恐怖感,以及不定時會有展覽或是活動等展出。也讓遊客在觀景之餘,還能留下其他美好與有趣的回憶。
鏡子反射區
不同主題的展覽
101大樓吉祥物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從92樓至89樓,懸掛著全世界最大的阻尼器,重達660噸的巨大鋼球,利用擺動來減緩大樓的晃動,同時提升了臺北101大樓在地震時的安全性。在同樣震級的地震下,在臺北101大樓的搖晃度感受比一般的大樓還要來得輕微,這也都多虧了阻尼器的守護。事實上,這棟大樓光是打地基就花了將近15個月,挖出了70萬噸土,打入了382根的鋼筋混凝土,外加各種不同的防震鋼材與防護設備,安全性可想有多麼嚴實。
阻尼器
結束了登頂的參觀之後,別忘了去逛逛101主樓旁邊的商業裙樓,這裡是從B1到6F以美食、購物為主的Shopping Mall。在這裡,不僅可以買到來自全球的時尚新品,還可以坐下來靜靜享受一杯咖啡的溫存。不只是遊客,這裡也是臺北本地人休閒購物、放鬆心情的去處。三樓的中庭常年設置展覽,也成為臺北文化的展示。
商業裙樓
中庭
商場區
101前的雕塑
在這樣的一座地標性建築物中,對於臺北市民而言,最大的關聯還有每年在臺北101大樓前所舉辦的跨年活動。除了外牆上所展示的字樣外,跨年煙火表演也是相當值得一看的。不過根據筆者跨年的經驗,基本上那個是非常恐怖的經驗,除了人擠人之外,跨年結束的交通更是一大惡夢(雖然當天晚上所有的大眾運輸工具都到凌晨)。後來也有不少攝影愛好者尋找出了觀賞臺北101大樓煙火的最佳地點,有興趣想要到臺灣跨年的朋友,也可以上網找找看。
曾經,臺北101大樓是世界第一高樓,或許現在其他的後起之秀帶走了這個殊榮,但是101大樓對於臺北而言,所呈現以及象徵的意義,是無法比擬的。誠如開頭所說:「每座挑戰天際的摩天樓背後,都有著不同的傳奇」。無論如何,臺北101大樓締造了屬於自己的傳奇,也值得我們所認識與了解。
文 | 大破
攝 | Pandy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
Tips:
開放時間:每日09:00~22:00
最後入場及購票時間:21:15
想了解更多建築美學、看更多人文空間,歡迎關注「人文築地」
了解更多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