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妲己的故事並非荒淫無道?揭真實紂王妲己是怎樣的人!

2021-01-18 神秘野史奇聞

紂王妲己的故事並非荒淫無道,在電視劇和電影中妲己是被妖狐附身,去迷惑紂王,大家都知道,世上沒什麼妖狐,而妲己本是蘇護的女兒從小就心地不是很壞,在嫁給紂王后也是死心塌地的愛著紂王,他們兩人也算是一段傳奇愛情了,下面跟男人世界小編來了解下吧。

中國歷代的「紅顏禍水」裡,最惡毒的恐怕莫過於殷商時代紂王的寵妃妲己了。而且兩個人犯起「混」來,簡直算得上「夫唱婦隨」,驚人地合拍。按《史記·殷本紀》裡的說法,紂王已經可謂殘暴,但若按民間《封神演義》裡的演繹,那就簡直是變態,有嚴重的「施虐狂」傾向。照《封神演義》的說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體,受女媧之命來禍亂殷商的,紂王也因此才變得如此怪戾,做出那些殘忍的事來。

當然,這是迷信的說法,不足為信。這位叫妲己的美女自然不是狐狸精變的。《晉語》記載:「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這就是說妲己是紂王徵戰得勝的「戰利品」。據說有蘇氏是以九尾狐為圖騰的部落,所以才會有《封神演義》這般附會。雖然妲己不是狐狸精變的,可照樣把紂王迷得魂不守舍,唯「妲己之言是從」。

根據正史記載,紂王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聲、北鄙之舞、靡靡之樂」,還搜括百姓錢財,修建起高大宏麗的鹿臺,裡面置滿奇珍寶物。同時,「積糟為邱,流酒為池,懸肉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閒」,徹夜長飲,歡嬉達旦,可謂荒淫之極。

最過分的是,他耳根子特別軟,最聽妲己的話,甚至到了 「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的地步。這樣一來,天下就無法太平起來,老百姓埋怨,各諸侯反叛。這時,妲己又給紂王出了一個「狠」招,發明了一種懲治犯人的刑法,曰「炮烙之法」。就是把一根粗大的銅柱橫放,下面架起炭火炙烤,然後命「有罪者行其上」,沒走幾步,就紛紛掉進火紅的炭火裡,活活燒死。每次看到犯人在炭火裡掙扎慘叫,妲己「乃笑」。如何笑,是大笑還是冷笑,就不得而知了。對於這種冷酷而變態的做法,紂王的叔叔比幹實在看不下去,就向他進諫說:「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這話戳到紂王的痛處,他非常生氣,覺得這是「妖言」惑眾,給他難堪。這時,妲己又在一旁添油加醋,櫻桃小口一開,吐出一句血淋淋的話來:「我聽說聖人心有七竅……」紂王一聽,愛妃有如此求知之心,那就打開看看吧。於是,「剖心而觀之」。

史書記載,他還將九侯﹑鄂侯兩位臣公一個剁成肉醬,另一個做成肉乾;另一位臣公西伯昌(即周文王姬昌)本也要 「炮烙」,但他很聰明,馬上服軟,並獻給紂王「美女奇物善馬」以及自己的洛西領地,紂王這才鬆口,把他放了。後來,有點頭腦的大臣裝瘋的裝瘋,賣傻的賣傻,投敵的投敵,流放的流放。這樣一來,自然民心背向、諸侯離心。很快,西伯昌的兒子周武王就起兵造反,將他打敗。他不願投降受辱,便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戴上最好的寶物,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了。而他的美人妲己,結果更慘,被砍頭不算,砍下的頭還被掛在小白旗上,給天下人看,要讓天下的女子都引以為鑑。

無論正史典籍,還是稗官野史,都說妲己是一個蛇蠍美人。這樣論調已經家喻戶曉,深植人心。但問題是,歷史的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先說紂王,歷代史書已經把他符號化成一個暴君的形象了,可這個形象離他真實的情況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早在春秋時期,子貢就有點看不過去,他憤憤為紂王鳴不平,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後世言惡則必稽焉。」

在春秋時期,關於紂王的罪狀還只限於「比幹諫而死」。到了戰國,比幹的死法就生動起來,屈原說他是被投水淹死,呂不韋的門客則說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漢朝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已經有了更生動的演繹,說是紂王剖開他的心是為了滿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聖人」的心是不是七竅。而到了晉朝,皇甫謐因為職業是醫生的緣故,寫些文史文章的時候,也不免會犯些「職業病」,又演繹出紂王在妲己的慫恿下解剖了懷孕的婦女,要看看胎兒形狀。紂王縱是不好,也不至於如此之壞。後世書生們根據個人好惡,紛紛加工演繹,以訛傳訛,其謬豈不大哉?

而關於紂王最著名的「酒池肉林」、「炮烙」的傳說,周時的文獻沒有記載,春秋時也沒有,可到了戰國末期,韓非子突然很生動地描繪起來:「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以為象箸必不加於土,必將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則必旄、象、豹胎;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於茅屋之下,則錦衣九重,廣室高臺。居五年,紂為肉圃,設炮烙,登糟丘,臨酒池,紂遂以亡。」據說韓非子口吃,可文章非常雄辯,這樣充滿想像力的文字便是明證。

但那時「諸子百家」個個口才了得,為了推銷個人的主張、論證自己的觀點,不免只顧激揚文字,「強」詞奪理了。很多論據,也多是「想當然耳」。便是「不虛美,不隱惡」的司馬遷,有時也會潤潤筆。譬如他在韓非子「酒池肉林」的基礎上,又加上「男女裸奔其間」的合理想像。當然,在他之前,已經有人在酒池面積上大做文章,說可以「回船糟丘而牛飲者三千餘人為輩」,這樣的想像力只能用「瘋狂」來形容。

也許,在他們看來,反正紂王不是個好鳥,形容得再淫蕩、再荒唐也無妨。歷史的另一個目的便是警示後人嘛,於是,他們的想像和潤色,便常常顯得坦然而大方。譬如司馬遷之後的史學大家劉向,就把紂王鹿臺的面積升級為「大三裡,高千尺」,而晉朝的皇甫謐覺得還不過癮,一咬牙,把鹿臺的建築高度提高了十倍,達到「高千丈」的地步。

同時,妲己的妖孽和毒辣形象也逐步升級。從《尚書》裡討伐紂王的一句「聽信婦言」開始,到《國語》裡的「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再到《呂氏春秋》裡的「商王大亂,沈於酒德,妲己為政,賞罰無方」都還是不太離譜的合理推斷。再到後來,年代愈久,想像力就愈豐富,寫出來的史料也就愈生動,直到後世的《封神演義》,因為沒有史家的顧慮,加上歷代文人提供的諸多素材,演繹起來更是神乎其神。千古惡女的罪名,也終非她莫屬。

對此,不禁要捫心自問:那些關於妲己近乎變態的行為,雖是後世杜撰,可我們為什麼一直津津樂道,而且好像還很樂意把這些髒水潑在一個女人身上?

這不得不從紂王本人談起。《史記·殷本紀》說他「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自然是個有勇有謀、文武雙全的大丈夫。只可惜,也正因為具備這些過人的才能,他便驕傲自大,聽不進別人意見,有著「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的壞毛病,「以為皆出己之下」。

同時,他還有「好酒淫樂,嬖於婦人」的毛病。身為一個君王、一個英雄、一個男人,這些毛病也不算太大的毛病,絕非後人誇張得那麼荒淫無恥。商朝人好酒,喜歡以酒佐餐、聚眾豪飲,這是那個朝代一貫的風氣。從出土器物來看,商朝後期的飲酒器具明顯激增,這表示社會飲酒之風蔚然。也就是說這可能是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但也不足以亡國。

如果說他的時代刑罰過重,也欠客觀和公正。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徵,我們總不能要求他文明執法,用電椅或靜脈注射吧?在此,不妨以事實說明。《尚書·大禹謨》裡載,夏朝已有「五刑」制度和「夏臺」監獄。除了砍頭外,那時還有烹煮、醢刑(把人剁成肉醬)、車裂、腰斬、絞殺、燒死、棄市、滅族等各類殘酷的刑罰。也就是說,這些刑罰並不是商紂王獨創發明的。該不該對他的政敵或罪犯處以這樣的刑罰,那就是司法制度的問題了。

根據史料分析,除卻諸多不確定因素外,最大的可能就是周武王發動的政變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和投機性。當初紂王殺比幹、囚箕子,可能只是政見不同罷了,但對微子(他的親哥哥)卻沒有防備。後來微子竟背叛了他的兄弟和國家,引狼入室,難怪毛澤東都罵他是個漢(商)奸,感嘆「微子最壞!」

實事求是地講,紂王是一個很有作為的君主。當時商朝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他的軍隊都裝備著先進的青銅兵器和盔甲,而且他的作戰部隊中還有「象隊」這樣的特種部隊。古書上就有「商人服象為虐於東夷」的記載。因此,他的部隊所向披靡,可謂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當時,他有兩個主要的對手,一個是西部的周方國,另一個就是東部的夷人部族。紂王曾在山西黎城與文王惡戰一場,把文王打得大敗(文王被俘、囚於羑裡很可能就發生在這場戰爭中),若不是來自東夷的軍師姜子牙在商王國東部策反東夷作亂,恐怕姬昌早被紂王處死,而不是像史書上所說的那樣被釋放回家。

稍作休整,紂王立馬發兵東夷,計劃一勞永逸地除掉東部威脅,永絕後患。憑著優勢兵力,商軍如秋風掃落葉一般,一直打到長江下遊,降服了大多數東夷部落,俘虜了成千上萬的東夷人,取得大勝。從《左傳》記載的時間看,他很可能是在這次徵伐東夷的戰爭中,路過有蘇氏部落擄獲了妲己。

但是這場曠日持久的徵戰也幾乎拖垮了商王朝。卜辭記載商徵人方往返一次需要200天左右的時間,這是一件非常勞民傷財的事。安陽殷墟出土了一塊刻有「人方伯」字樣的人頭骨,顯然是商軍殺死了人方的君長並帶回其頭骨作為戰利品。雖然商最終戰勝了人方,但商的國力也因此而大大消耗,因此《左傳》評曰:「紂克東夷而損其身。」

緩過神來的周武王根據紂王親哥哥微子的告密,得知紂王大軍盡出,都城內防禦力甚弱,遂發兵奇襲商紂,在牧野展開決戰。而當時商王的精銳之師遠徵東南,不可能及時趕回,因此,只好將70萬東夷戰俘及奴隸臨時武裝起來應戰。牧野之戰打得異常慘烈,正如《尚書》上所描述的那樣,「流血漂杵,赤地千裡」,絕非後世史書上所說的什麼奴隸臨陣倒戈,周武王兵不血刃贏得勝利。

紂王不肯投降,他選擇有尊嚴地死去,所以自殺了。後來,商朝的遺民很不服氣,在紂王的兒子武庚的帶領下起來造反。周人用了3年的時間,才把這場暴亂鎮壓下去,由此可見商朝遺民的團結與紂王的威望。對於紂王的死,孔子有一句發人深省的評價:「不聞王死,只聞一莽夫死矣!」大概也是感嘆他太過尚武,忽略以德服人的重要性了吧。對此,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好評判。但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不能總「以成敗論英雄」。最最不能的,就是把無辜的女人也扯進來,恣意塗抹,胡亂辱罵。

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封神演義:冀州屠城並非紂王所為,妲己成功復仇卻抱著紂王痛哭
    妲己親眼見證了家鄉冀州被紂王下令屠城,為了為家人復仇,她帶著父親的頭顱來到朝歌,並且成了紂王的寵妃。妲己恨透了紂王,可是每次有了復仇的機會,妲己都會狠不下心來,她想看著紂王失去江山,讓紂王也嘗嘗失去所有東西的痛苦。
  • 「酒池肉林」奢靡浪費的背後是怎樣的故事?妲己和紂王悲劇的愛情
    商朝殘酷專制的統治者紂王上創造了一個酒湖和一個肉林,以取悅他最喜歡的妃子妲己。據說,紂王的酒湖向各個方向延伸超過兩公裡,酒池的中心是一個人工島,裡面有一片肉林,它的樹木由肉串,大塊的烤雞,牛肉和豬肉掛在樹枝上組成。
  • 封神演義:紂王設宴,妲己醉酒露狐狸尾巴,紂王卻誇她別出心裁
    《封神演義》電視劇正在熱播,劇中楊戩與妹妹妲己分離,各自為報仇而活。楊戩在宮外拜姜子牙為師,苦學本領,同時結交了武吉小娥等人。而妲己在宮中獨自一人步步驚心的生存,巧合下與狐妖子虛靈魂互換,達成一致,魅惑紂王。
  • 紂王妲己負同樣使命滅商,為什麼紂王封神而妲己處死?這才是真相
    《封神榜》中能否被「封神」並不以善惡為標準,不管闡教、截教,或者人教,只要榜上有名之人,封神大戰後皆會被封神,到天庭任職。
  • 《姜子牙》人物解讀:紂王又洗白了,妲己不值得可憐
    也正是因為紂王對妲己的寵愛,加速了商朝的滅亡。在神話中妲己是一直修行千年的狐狸精,被女媧娘娘派去蠱惑紂王、霍亂朝綱,最終導致武王伐紂。但是仔細看下來就會發現妲己其實就是一個無辜的犧牲品,一個王朝的滅亡是由內而外的腐朽,絕非妲己一人就可以撼動的,把所有的罪名放在一個女性身上對於妲己來說本身就是一種不公平。
  • 真實歷史上的妲己有多美?妲己容貌被學者復原,難怪紂王痴迷不已!
    無論是在影視作品亦或是民間的傳說當中,相信不少的朋友們都認為,妲己就是一個魅惑君王、妖嬈嬌媚的形象。更有甚者直接將妲己這個人「妖魔化」,將她寫為一隻心中燃燒著復仇火焰的美豔「狐狸精」。只是所有的傳言都表明,妲己絕對是一個美人,並且是一個能讓君王為其拋棄天下的絕世美人。
  • 紂王為博妲己開心剜姜皇后雙眼,姜皇后立下詛咒,紂王瞬間淚崩
    所以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就是紂王為博妲己開心剜姜皇后雙眼,姜皇后立下詛咒,紂王瞬間淚崩紂王的殘暴是眾所皆知的,但是卻對妲己沉迷不已,紂王貪戀美色所以對妲己一直都是非常的寵愛,特別是妲己一進宮的時候,三言兩語就把紂王哄得開開心心,但是姜皇后一直都懷疑妲己是妖孽,後來因為欽天監一事讓兩人也結下了仇恨,加上妲己還勾引太子,這就讓姜皇后更加的討厭妲己。
  • 酒池肉林愛妲己?被誤解幾千年的紂王
    從小受《封神榜》薰陶  紂王不是在酒池肉林和妲己玩水  就是在看臣子被燒烤(炮烙)  又蠢又色又自大  跟他少年一點都不一樣  他真的只是史官筆下十惡不赦的暴君嗎  憑這六條大罪  周人定下了小受諡號:  紂王  紂=殘暴獨斷+荒淫暴虐  不得不說  在中華829個帝王中  這個諡號最壞了
  • 封神演義:妲己最後以這種方式殺了紂王,楊戩得知後,瞬間崩潰
    ,而進宮在子虛的幫助下,向紂王復仇的故事。在劇中,我們看到子虛和妲己在相處的過程中對彼此產生了好感,兩人之間再無嫌隙,而妲己在子虛的幫助下,很快得到了紂王的專寵,妲己也變成人們口中魅惑君王的罪魁禍首,紂王也慢慢的成為了人們口中的暴君。
  • 紂王專寵妲己長達30年,為何妲己一直沒懷孕?多年秘密終於被揭開
    身為蘇護的女兒,妲己生來就擁有沉魚落雁之姿,婀娜的身段、又琴棋書畫皆精通,能文善舞,可謂一個人間尤物。奇怪的是,紂王幾乎只寵妲己一人,夜夜相伴,為何妲己始終沒有子嗣? 據說,蘇妲是被逼進宮的,而她在沒有進宮之前有喜歡的人,這個人的名字叫伯邑。儘管進宮後,蘇妲受紂王的寵愛,但她和紂王其實是同床異夢,她心裡念念不忘的還是初戀情人伯邑,因此,她以「拒絕」生育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 《封神演義》紂王臨死前,最後的呢喃,竟連妲己也落淚
    尤其是妲己看到,楊戩緊握著小娥的手時更是氣的抓狂!直接誣賴小娥就是擄走自己的人,網友紛紛表示:妲己真是瘋了!妲己誣陷小娥,也讓自己陷入了沼澤中, 小娥是皇后親自封的祭司,她自然來說情!皇后沒想到妲己竟然翻臉比翻書還快,竟然一口否認自己和楊戩打算一起出逃皇宮,還把責任全推到小娥身上。
  • 封神演義:妲己被封皇后,紂王送其一件大禮,妲己看到後瞬間淚崩!
    這部電視劇在很早之前就已經開拍了,但是遲遲沒有播出,很多人對此都是非常的看好,但是大家在看到一半劇情的時候,也都有發現這裡面的劇情做了很大的變動,而且在人物的選角方面,也是費了很大的心思。在這部版本當中的狐妖竟然是男狐妖,這就讓人有點不被看好。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大家也有看到其實由鄧倫扮演的男狐也是非常的出色的,讓大家對於狐妖的這一角色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 《封神演義》比幹被妲己挖心,臨死說出隱藏秘密,紂王跪地痛哭
    該劇整體風格大氣,在保留原小說精髓的基礎上,更側重描寫楊戩歷經世事,仍長存赤子之心的勵志故事。自開播以來備受關注,在最新劇情中,狐妖知道妲己有難是申公豹在一旁搗鬼,為了請到神仙,狐妖更是找來自己的子孫假扮神仙與紂王同樂。
  • 「封神英雄」紂王本紀:一個叫「受」的妲己老公
    作為一個在電視螢屏上屢次出現的人物,商紂王這個人物也在經歷著重重轉變,雖然他一代昏君的帽子始終沒能摘掉,但是圍繞這個人物的人性糾葛愛恨情仇卻一直都引領著多位電視工作者的高能創作,下面咱們先來看看歷史上真實的商紂王帝辛到底是什麼樣子,順便複習一下電視螢屏上那些前赴後繼的「紂王軍團」——
  • 妲己睡前有個「壞習慣」,讓紂王十分喜愛,現代女子都不敢模仿
    妲己的專寵都有哪些? 說到妲己不得不提起紂王這個人,根據《史記》記載,紂王天資聰穎,有口才,有力氣,能夠徒手與猛獸格鬥,這算是他的優點。他憑藉著自己的優點,經常在大臣面前誇耀,紂王認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
  • 生不逢時的紂王(中)
    講到這裡,或許還有人會說,紂王荒淫無道,寵信妖精九尾狐。但是我想說的是,縱觀全書看紂王的言行,我有一個推斷:蘇妲己進宮,紂王第一次見她的時候,就知道蘇妲己是個妖精,是九尾狐。也是因為知道她是九尾狐,所以才對其萬般寵愛。
  • 經典國漫看哭了網友:都以為紂王與妲己是反派,誰知是因為愛情!
    這一部國產動畫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沒看過也都聽說過,它就是《哪吒傳奇》,但是今天咱們不是說這部動畫片,而且選取其中一個片段,主角是我們小時候很討厭的大反派:紂王和妲己。在我們的認知中,紂王和妲己這兩個角色,可謂是超級大反派了!
  • 《封神榜》中妲己和紂王是真愛嗎?女媧的一個舉動讓人發現秘密
    封神榜中的紂王就是這樣一個人物,而妲己這個」紅顏禍水「便成了千百年來文人案頭的標靶,在詆毀和罵名中,被大眾所銘記著。說到妲己的出現,封神演義中說,紂王在女媧宮吟詩輕薄聖人,引來了聖人的憤怒,於是用招妖幡,招來軒轅墳三妖。而青丘妖狐只是其一。
  • 比幹剖七竅玲瓏心,妲己賣無心菜氣死比幹,紂王「背鍋」?
    比幹剖七竅玲瓏心,妲己賣無心菜氣死比幹,紂王「背鍋」?(王建安 攝影)摘心臺也稱摘星樓,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淇縣的朝歌城中心,是商朝末期比幹剖心的地方,大門仿明清建築風格,紅牆碧瓦,氣勢雄偉。臺殘高13米,1984年春,當地政府將遺址擴建為摘心臺公園。
  • 妲己憑什麼打敗姜皇后成為後宮之主?絕不是因為姜皇后謀殺紂王?
    紂王自從納妲己為妃之後,不思朝政,寵幸妲己,整日留戀溫柔鄉。俗話說,溫柔鄉是英雄冢。一個有遠大理想與抱負的紂王,就這樣逐漸的沉淪了。當然,妲己是肩負著女媧娘娘交給她的迷惑紂王的任務而來,所以,紂王不思朝政剛好合了妲己心意。但妲己迷惑紂王的舉動,卻遭到了姜皇后的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