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5年前
某個黃昏
商代誕下了一個王子
貞人掐龜甲一算
王子叫受
他爹姓子
大家親切喊他
子受有兩個哥哥
大哥微子啟,二哥微仲衍
立長不立賢
按道理,微子啟是下一代商王
子憑母貴
子受沾了王后媽媽的光
成了嫡長子
大哥莫名其妙成了庶子
子受不僅運氣好、顏值高
腦袋也頂呱呱
辯論能力嚇人
臂力更驚人
還能徒手打死老虎
帝紂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
——《史記·殷本記》
帝紂長巨姣美,天下之傑也;筋力超勁,百人之敵也。
——《荀子·非相篇》
老爸駕崩
30歲子受接盤
按照天幹十二支取帝名
子受生在辛時
取名帝辛
我們只知道他叫商紂王
從小受《封神榜》薰陶
紂王不是在酒池肉林和妲己玩水
就是在看臣子被燒烤(炮烙)
又蠢又色又自大
跟他少年一點都不一樣
他真的只是史官筆下十惡不赦的暴君嗎?
1. 小受有何罪?
作為聯邦國
周要伐商
必須順應天意民意
否則就是謀權篡位
於是
周武王寫了小作文《牧誓》
開牧野之戰的動員大會
列舉了小受六條大罪
憑這六條大罪
周人定下了小受諡號:
紂王
紂=殘暴獨斷+荒淫暴虐
不得不說
在中華829個帝王中
這個諡號最壞了
還是小受一人獨有
隨著考古
後人開始發現
小受貌似有點冤
由此看來
要敲定小受是十惡不赦的暴君
這六條罪有點弱
而周滅商最直接的原因
是小受爺爺殺害了周文王父親季歷
當時季歷不斷擴張周國勢力
商王受到威脅
於是殺雞儆猴
2. 小受有何用?
據西漢《淮南子》記載
小受剛上位時
業務能力還是不錯的
當時聯邦制不斷分裂
商代必須走向家天下的封建制度
才能躲過一劫
要麼外人動手
要麼自己動手
紂王兼天下,朝諸侯,人跡所及,舟楫所通,莫不賓服。
——《淮南子》
小受開疆拓土用力過猛
燒錢又耗人
牧野之戰開打時
小受剛好跟東夷打完
沒兵又沒糧食
只好放出東夷俘虜
拼死一搏
最後他被周武王砍首
看來
雖然小受好色愛喝酒
脾氣暴躁,用酷刑
還是幹了點王帝該幹的事
並不只是只會荒淫無道
從甲骨文的記載
紂王時期的製作、徵伐、田獵、祭祀
整齊嚴謹
說明紂王治國並不是一灘爛泥
怪不得當代有人為他說話
「其實紂王是個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它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的統一鞏固起來,
在歷史上是有功的。」
3. 為什麼要網暴紂王?
小受暴君的人設是周人給的
讓小受真正被天下網暴
是明朝《封神演義》的「功勞」
顧頡剛先生寫過一篇文章
《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
他發現商紂王共有70條罪狀
都是各朝各代陸續加上去的
比如戰國增加20項
西漢增加21項
東晉增加13項
而且這些罪狀越寫越誇張
在歷代史學家和官員眼裡
紂王一直是一個很好用的暴君梗
拿來勸君王
以史為鏡,可以正衣冠
把各種十惡不赦的罪行和野史
都扣在紂王身上
在作家眼裡
紂王符合爽文標準
如果周武王是天下第一仁君
那他拿下的一定是暴君
不然怎麼以天意服人
所以
紂王越來越十惡不赦
作家們混著野史和想像力
開始添油加醋
900多年後
到了司馬遷寫史記
在找資料時
商紂王罪行琳琳滿目
當時
只有《論語》看破了這一切:
帝辛沒有傳說的那樣壞
因為君子憎恨處在劣勢的人
所以把天下所有壞名聲都歸到他身上
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論語》
我們已經很難知道紂王的真面目
剩下的只能交給考古學
唯一確定的
是他失敗了
成王敗寇,輸了得認
咱們能做的
就是
彩蛋!
小受當時重用平民和奴隸
讓他們免於屠殺和被祭祀
其中兩位是飛廉和惡來
倆人是父子關係
兒子惡來在牧野之戰裡殉國
父親飛廉則隱居奄國
三年後帶領族人參與三監之亂
讓周朝動蕩
最後被周公旦滅國
飛廉死後
他的嫡系後代又建立了一個國家
八百多年後
他的子孫裡誕生了一位名叫嬴政的孩子
親手結束了東周
完成了華夏統一大業
建立起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秦朝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