紂王玩酒池肉林,妲己搞炮烙之刑?周初文獻揭露最大罪名竟是這個

2021-02-13 林屋讀書

本文為林屋公子「文物裡的早期中國」系列017:定州八角廊漢簡《六韜》

最近小說《封神演義》改編的同名電視劇又正在上映了,所有《封神》電視劇給人印象最深的,往往是反派兩個主角——紂王和妲己。因為這一對男女,可以說是集合了千古壞事於一身。什麼剖心肝啊、敲骨髓啊、建肉池酒林啊、設炮烙之刑啊……每一件都非常有視覺衝擊力。

但是,我們知道《封神演義》是類似《三國演義》一樣的歷史演義小說,雖然《封神演義》加入了大量的神魔情節,但也還是有明確的歷史背景,就是商朝末年紂王在位的時期。這就不得不讓我們思考,《封神演義》這些故事都是真實的嗎?紂王妲己的壞事都是正史書寫的嗎?

1973年,在河北省定縣(今定州市)八角廊40號漢墓發掘了一批竹簡,其中有《論語》《文子》《儒家者言》等重要文獻,這裡先不討論,只說《六韜》。這是一部託名呂尚的著作,內容為周文王、周武王與呂尚的問答。相對於傳世文獻本主要講兵法,漢簡本主要講的是政治謀略,與敦煌唐寫本《六韜》最為接近。這是竹簡《六韜》的第二次發現,在此之前還有1972年出土於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的《六韜》。

定州漢簡《六韜》比較有意思的,是其中提到商紂王殺死伯邑考,讓周文王吃伯邑考的故事。在此之前,文獻中記載最早這個故事的,不是明代的《封神演義》,也不是漢代的《史記》,而是晉代的《帝王世紀》。這部書可以說基本囊括了《封神演義》中紂王所有罪狀,但是其中不少內容,也是從戰國秦漢流傳下來的。定州漢簡《六韜》的意義,就是為這個罪名追溯到了漢代,修正了顧頡剛先生《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的部分內容。

《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是顧老的經典文章,大意是,紂王的「惡」有個明顯的層累過程。記錄武王伐紂最早的周初文獻《尚書》裡,紂王最大的罪狀不過只是酗酒而已。而到了《帝王世紀》中,基本把我們熟悉的所有壞事都囊括了。這些後起的說法,並非是歷史史實。

比如比幹之死,《論語》只說「諫而死」,《楚辭》說「抑沉比幹」,《呂氏春秋》說「殺比幹而觀其心」,這些記載不但越來越詳細,而且彼此之間存在矛盾,不能不說沒有疑點。

除了比幹剖心外,《呂氏春秋》還列舉了很多紂王罪惡,比如酒池肉圃、剖開孕婦肚子看胎兒、鑿渡河人的腿看骨髓,讓周文王吃梅伯的肉,等等。炮烙之刑則出自《韓非子》。而到西漢《列女傳》,則妲己的罪名也開始添加了,把設炮烙和剖比幹加入妲己的參與。而到《帝王世紀》中,紂王和妲己的罪狀就基本定型了。

我們還是能發現一些矛盾,《呂氏春秋》說周文王吃梅伯的肉,《史記》也沒有提到伯邑考之死,定州漢簡《六韜》又是哪裡的版本呢?

為什麼會有這樣層累的過程?因為紂王作為前朝的亡國之君,在周人眼裡本來就是罪魁禍首。而到春秋戰國時私學的興起,人們說道理時總喜歡講故事,好人的代表是堯舜,壞人的代表自然就是桀紂。桀紂很多故事是雷同的,但桀和罪名遠不如紂。總的來說,商紂就成了罪惡的集大成者。但春秋末年就有人表示質疑,孔子弟子子貢就揭穿了其中秘密,他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現在我們來看,這些故事都是不靠譜的。儘管堂而皇之記錄在諸子和《史記》裡,但相較《封神演義》也沒有本質區別。所以我們還是要從《尚書》入手,分析商紂敗亡的真正原因。

在《尚書》裡,除了酗酒之外,紂王其他罪狀,大致包括不用貴戚、任用小人、聽信婦人、信有命在天、不留心祭祀等。如果我們不站在《尚書》的立場,而換位到商紂去思考。就會發現,這些事情反映的無非是紂王對於王權的強化,而對族權與神權的貶斥。

國王加強王權,儘管可以說有貪慾的一面,但從歷史環境看卻是進步的。商末仍然處於早期國家階段,雖然國家形態業已完成,但血緣氏族仍是社會主體。國王只能支配整個氏族,不能支配具體的人口。在建國初期,王權與族權更多是利用關係,但之後因為矛盾不斷衝突,最終導致國王消滅氏族,或者氏族推翻國王。所以王權和族權既有利用又有對立的一面,走向成熟國家就要求王權排除族權的影響,而將公共權力直接延伸到個體家庭。

實際上,這種王權改革從商朝中後期就開始了,這個人物就是之前提到的商王祖甲,武丁最後即位的兒子。在他之前有不少兄終弟及,在他之後卻基本父子相繼。在此期間發生了什麼?

卜辭的周祭制度就是祖甲時開始形成,其內容是加強對直系先王的祭祀,而旁系先王的子孫不在其列。這代表王位繼承權由同宗兄弟共有,開始限縮為直系父子所有。在商周氏族族長看來是違背祖訓的,所以周人單穆公說「帝甲亂之,七世而隕」,認為祖甲改制導致商亡。

文獻中的商湯滅夏不無相似之處,儘管這些記載未必是信史,但大致能反映周人的朝代興替觀。夏朝中後期有個類似祖甲的人物,就是夏王孔甲。清華簡《厚父》提到「孔甲之典刑,顛覆厥德,沉湎於非彝」,《國語》稱「孔甲亂夏,四世而隕」,似乎孔甲也進行了一次改革。之後夏桀與商紂又多有類似之處,《尚書》記載夏桀「弗作往任」「率割夏邑」,大體也是類似的做法。他們都做了加強王權、抑制族權之事,或許具體行為過激或不當,以致加速滅亡。

商湯滅夏與武王伐紂也有類似之處。商湯和周武王都是打著氏族平等的旗幟,所以商湯政策是「網開三面」、伊尹則宣傳「堯舜之道」;而周武王也對盟友稱「友邦冢君」,認為周革商命是「行天之罰」。但在他們坐穩了江山後,又想方設法與族權鬥爭。到了西周中後期的周厲王、周幽王,實際上又是祖甲、帝辛的翻版。但王權儘管往往敗於族權,卻在鬥爭中不斷得到強化,最終迎來了春秋戰國的大變革,早期國家終於進入了成熟國家。

總體來說,紂王的所謂荒淫殘暴,多數來自後人污衊。當然不能就此為紂王翻案,認為紂王多麼英明神武,商朝滅亡來自周人偷襲。實際上,如果沒有盟邦支持,周人不可能在一戰勝利後延續數百年的社稷。評價紂王還是應該把其放在時代大背景,而儘量淡化其個人面孔。

參考文獻: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

顧頡剛:《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西漢中山懷王墓竹簡〈六韜〉釋文及校注》

王少林:《族類離散:先秦人口支配體制變遷研究》

文物裡的早期中國系列:

這件文物證明周朝諸侯沒有五等、只分三等,中間這個您可能沒聽過

出土兩篇竹簡《尚書》與傳世經典《尚書》不同,到底誰真誰假?

商代王后婦好生前是女中豪傑,為何去世後被商王主持與先祖冥婚?

「司母戊鼎」改稱「后母戊鼎」已九年,然而很可能是把對的改錯了

《史記》裡五帝時代的人,在這件文物中卻是商朝人,這是穿越了嗎

出土文獻記載了這則志怪故事,原來商朝是這樣滅掉夏朝的!

考古發現的這份商王世系表,顛覆和增補了《史記》這些記載

這件文物記錄了夏朝歷史,為什麼還有人認為夏朝不存在?

這件文物說華夏先祖「知母不知父」,究竟暗含著怎樣的文化隱喻?

中國為什麼叫「九州」?這件文物道明了來歷,與傳世文獻兩點不同

堯舜禹禪讓真是陰謀政變嗎?這幾件出土文物紛紛表示反對

新世紀香港發現的一件青銅器,或許能解開史前大洪水之謎

海昏侯墓出土的這件文物,證明孔子「野合而生」的真相

出土三千多年前的一片牛肩胛骨,顛覆了《尚書》《史記》的重大記載

戰國雄主的這件青銅器神秘失蹤,但卻證明了黃帝是華夏始祖

與《周易》齊名的典籍失傳千年,記錄了嫦娥奔月竟然是吉兆

《盜墓筆記》裡戰國帛書的原型,記錄了我國最早的創世神話

作者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漢史。出版著作《先秦古國志》《先秦古國志之吳越春秋》《山海經全畫集》三種,作品散見於《國家人文歷史》、網易歷史頻道等紙刊媒體。感謝閱讀,歡迎關注!

大眾、新銳、趣味

熱點知識化,知識娛樂化

長按識別或掃描二維碼關注公眾號

林屋讀書(linwudushu)

相關焦點

  • 炮烙之刑的意思是什麼?揭秘炮烙之刑是誰發明的
    其實這些也都不是問題,問題是看到這個炮烙之刑是真的好可怕的,那麼有的人估計沒見過,那麼這個炮烙之刑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是什麼意思呢?炮烙之刑簡介炮烙亦稱炮格。中國古代酷刑。殷紂王所創。《史記·殷本紀》曰:「於是紂乃重刑闢,有炮烙之法。」「炊炭其下,使罪人步其上」。《列女傳》釋日:「膏銅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輒墮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即堆炭架燒銅柱,令人行走其上,以致落火被焚身亡。炮烙之刑是什麼意思一、相傳是殷紂王所用的一種酷刑。
  • 封神演義:妲己徹底黑化,發明炮烙之刑,王后成為第一個犧牲品
    封神演義:妲己徹底黑化,發明炮烙之刑,王后成為第一個犧牲品最近一段時間,據說改編自經典文學作品《封神榜》的電視劇《封神演義
  • 妲己制定「炮烙之刑」,沒想到第一個受罰的就是他,楊戩:惡女人
    妲己本來是一個心地善良的人,但是就是因為紂王的糊塗,讓妲己家破人亡,要不是因為有子虛的存在,想必大家早就撐不下去了,因為有了子虛的幫助,所以善良的妲己慢慢的有了復仇的想法
  • 紂王妲己負同樣使命滅商,為什麼紂王封神而妲己處死?這才是真相
    《封神榜》中能否被「封神」並不以善惡為標準,不管闡教、截教,或者人教,只要榜上有名之人,封神大戰後皆會被封神,到天庭任職。
  • 紂王妲己的故事並非荒淫無道?揭真實紂王妲己是怎樣的人!
    雖然妲己不是狐狸精變的,可照樣把紂王迷得魂不守舍,唯「妲己之言是從」。根據正史記載,紂王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聲、北鄙之舞、靡靡之樂」,還搜括百姓錢財,修建起高大宏麗的鹿臺,裡面置滿奇珍寶物。同時,「積糟為邱,流酒為池,懸肉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閒」,徹夜長飲,歡嬉達旦,可謂荒淫之極。
  • 千年背鍋帝:商紂王的酒池肉林到底是真還是假?
    (炮烙之刑:一說犯人綁在燒紅的銅柱,又一說銅柱塗滿油,地下生火炭,犯人只得拼命爬柱子以防掉下來)公子覺得評價這些得依靠當時的「奴隸制社會」背景來看——橫看世界,從動用幾千幾萬人蓋金字塔的古埃及;到把人當牲口賣來賣去的古羅馬
  • 酒池肉林愛妲己?被誤解幾千年的紂王
    從小受《封神榜》薰陶  紂王不是在酒池肉林和妲己玩水  就是在看臣子被燒烤(炮烙)  又蠢又色又自大  跟他少年一點都不一樣  他真的只是史官筆下十惡不赦的暴君嗎  憑這六條大罪  周人定下了小受諡號:  紂王  紂=殘暴獨斷+荒淫暴虐  不得不說  在中華829個帝王中  這個諡號最壞了
  • 「紅顏禍水」妲己到底美到什麼程度?劊子手都不忍心下刀
    在被送進宮中後,妖狐殺掉了美女妲己,得到了紂王的寵愛,從此與商朝無緣。傳說中,劇中妲己要吃比幹的七竅玲瓏心,建造酒池肉林,為好奇而挖出孕婦的肚皮,炮烙她,連王后、王后、王后都受她的迫害,紂王對她的美色著迷,對她言聽計從,宮中總有靡靡的樂舞,只供二人享用。周武王乘機發動了一場討伐商紂王的攻勢,牧野之戰,一舉滅商,紂王逃到鹿臺自焚,妲己被斬首。
  • 炮烙之刑流傳千年,每朝每代都在用
    熟悉電視劇套路的人,也許會說電視劇中的情形都是子虛烏有,編劇依靠腦洞編出來的,但炮烙之刑可真不是,它是真實存在於歷史中的刑罰。據史書《荀子·議兵》記載,最早時期的炮烙是由商紂王發明的。《封神演義》中還說到炮烙之刑是商紂王在與妲己在野外打獵時,看到螞蟻在樹木著火倒下之後都紛紛跌進了火海後想出了這種慘絕人寰的刑罰。
  • 傳說商紂王不僅好色,還設置酒池肉林,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商紂王到底有沒有設置酒池肉林?幾千年來都這麼說,要說是真的拿不出證據,要說是假的也找不出反駁理由。總之紂王是個暴君,有啥壞事幹不出來的?因為傳言者言之鑿鑿,看起來有根有據,而且最少穿了一千多年,所以,這事情看起來是板上釘釘,肯定有的事情。
  • 妲己也是有歷史貢獻的:發明一個刑具,如今成了家居用品
    歷史上著名的妖姬一妲己,是商紂王帝辛的後宮之主,史載妲己以美色獲得商紂王的寵愛,讓紂王沉溺於酒池肉林,加速了商朝的滅亡,成為紅顏禍水的代名詞。當然,把國家興衰責任推給一位弱女子,有點太嫁禍於人了。
  • 罌粟花的致命誘惑——宮闈美人:妲己
    妲己:紅顏禍水。美若天仙,妖媚蠱惑,引得君主殘暴無道,身死國滅。酒池肉林紂王對美人蘇妲己寵愛至極。妲己又生一計:「大王為何不挖池儲酒,懸肉為林,便飲之不盡,用之不竭;再讓那些男男女女分散各處,裸體飲食,追逐嬉戲,豈不有趣?」
  • 中國古代炮烙酷刑,殘暴無道,卻能影響至今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一個起源於商朝,卻「沿用」至今的一種酷刑,炮烙。炮烙之刑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它起源於商朝,是商紂王發明出來的一種酷刑,其殘忍程度甚至被列入中國古代十大酷刑之一,這也成了後世對於紂王殘暴的一個證明。但是估計很少有人知道,這個酷刑的發明還與古代著名的美女妲己有關,甚至直到現代都還有這個酷刑的影子存留。
  • 蠆盆之刑,讓人心驚膽顫的上古酷刑,發明它的卻是臭名遠揚的豔婦
    大家都知道商朝的紂王荒淫暴虐,艷后妲己為虎作倀,這兩個人在一起整天就想著怎麼尋歡作樂,玩膩了世間的俗物。已經對酒池肉林不感興趣。
  • 昔日亡國有三笑:妺喜笑裂繒、妲己笑炮烙、褒姒笑烽火!
    亡國三笑這個成語相信有不少人都有聽過了,一說起亡國三笑,估計大部分想到的就是周朝的褒姒笑烽火戲諸侯了。
  • 妖姬妲己發明的這兩種刑罰罰?每一種都讓人痛不欲生
    蠱惑紂王導致了滅國,在《封神演義》中,還講述了不少妲己為了自己取樂而做下了令人髮指的罪行。比如:進諫紂王,讓他搭建酒池肉林讓很多女官們淹死在美酒當中;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直接剜去了姜皇后的雙眼;拋開孕婦的肚子,和紂王猜測腹中胎兒的性別……
  • 90版"妲己":25歲因一段戲1月不理"紂王",52歲卻把自己放縱入獄
    這是一次大膽的嘗試,服化道充滿了古羅馬時尚風潮,對「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環節還原度也非常的高。拋開狐狸精這個角色不說,單單是露胳膊露大腿的服裝就讓傅藝偉無法接受。妲己作為禍國殃民的女妖,在劇中和紂王有著很多的大尺度戲。這些戲在當時的香港演員看來無所謂,但在內地演員傅藝偉眼中簡直就是「屈辱」。
  • 女媧娘娘承諾給妲己封神,為何最終反悔?只因妲己做錯一件事
    縱觀中國歷史,多少風流人物都毀在這個色字上。最著名的就是崇禎、李自成和吳三桂這三個男人。陳圓圓本是一代美女,不但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而且音律,琵琶、古琴樣樣精通。倒在女人身上的,可不止是崇禎,紂王比他有過之無不及。這紂王本來繼承的是一個鐵桶江山,文有比幹、商容,武有聞太師和黃飛虎,更有隱藏著的孔宣、鄧九公等一幹忠臣猛將,還有截教的大力支持。
  • 為什麼說,紂王是歷史上最早、最冤的背鍋俠
    我們具體來比較一下紂王兩周時期的罪名與戰國後的罪名一、兩周時期紂王的罪名戰國之前的兩周時期,顧頡剛先生的 《紂惡七十事的發生次第》中說道,在《尚書》有關紂王的描寫中,紂王的惡行主要集中在,酗酒、對祭祀不上心、迷信天命、不用舊臣貴族、寵信小人和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