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亡國有三笑:妺喜笑裂繒、妲己笑炮烙、褒姒笑烽火!

2021-02-17 我愛歷史網

亡國三笑這個成語相信有不少人都有聽過了,一說起亡國三笑,估計大部分想到的就是周朝的褒姒笑烽火戲諸侯了。其實烽火戲諸侯僅僅只是其中的一笑。所謂"亡國三笑",是指夏朝的妺喜笑裂繒之聲、商朝妲己笑炮烙之刑、周朝褒姒笑烽火戲諸侯。《左傳》中記載,"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

先從妺喜說起,《帝王世紀》中說"妺喜好聞裂繒之聲而笑,桀為發繒裂之聲,以順適其意"。大致意思就是,有一個貌美的女子名叫妺喜,妺喜很喜歡聽絲織品被撕裂發出的聲音,聽到就會歡喜得笑出來,桀因此為了她撕碎絲織品,來討她的歡喜。

在農業時代初期,絲綢織造業才剛剛興起,絲織品稀有而昂貴,製造起來也頗費工夫,桀為了妺喜,下令搬來織造精美的綢子,在她面前撕開,破壞這種稀有而昂貴的織物,簡直是暴殄天物。

桀是夏朝的暴君,《史記》中有:"桀不務德而武傷百姓,百姓弗堪。","夏桀淫驕,乃放鳴條。",是說暴君桀不務正業,不理朝政,驕奢淫逸,又壓榨百姓,百姓都難以忍受他的暴行。可見,桀本身也不是一個好的君王,他在政事上親近小人,遠離君子,棄盡儀禮,生活上為人又驕奢好色,他廣招天下美女、戲子,收入後宮,每日飲酒作樂。

其實,關於妺喜的故事還有另一種說法,即"妺喜笑飲酒溺死者",傳說夏桀在建造他的酒池後,與妺喜和其他宮女飲酒尋歡,妺喜提議可以用酒池行舟,桀因而請了三千飲酒高手下池暢飲,結果他們中的一些人因酒醉而從舟中掉進池子裡,最終被酒液淹死,妺喜看到這一幕被逗笑了。真的是毫無人性!

第二笑,即妲己笑炮烙之刑。《列女傳》記載,"紂乃為炮烙之法,膏銅柱加之炭,令有罪者行其上,輒墮炭中,妲己乃笑",翻譯過來就是,紂王為哄妲己開心,在銅柱下方燒炭,讓犯罪的人在銅柱上行走,罪人們站立不住,就會掉在炭裡被燒死,這就是炮烙之刑,妲己看到後非但不覺得殘忍,反倒認為這很有意思,笑了出來。

《史記·卷三·殷本紀第三》記載,"(紂)好酒淫樂,嬖於婦人。愛妲己,妲己之言是從"(紂王好酒色,尤其寵愛妲己,妲己說的話他全部遵從),《列女傳·卷之七·孽嬖傳》又云:"妲己之所譽貴之,妲己之所憎誅之"(妲己讚美的人,紂王就認為他好,妲己憎惡的人,紂王就殺死他),從中可見紂王是個無原則無底線無主見,沒有任何是非觀念的昏君,是什麼樣的帝王可以用酷刑來討好自己的寵妃呢?小編難以想像。

不過後來紂王因無道而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伐紂,紂王逃到鹿臺,走投無路後自焚,妲己也被斬首而死。

第三笑則是人們熟知的烽火戲諸侯了。周幽王為了博冷美人褒姒一笑,聽取佞臣的建議,不惜大費周章點燃了所有的烽火臺,假裝有敵來犯,各諸侯帶兵快馬加鞭趕來救駕,卻發現自己被周幽王騙了,褒姒在上面看見下面的軍隊呼之即來揮之即去,覺得十分有趣,不自覺露出笑容。

周幽王的昏庸不必細說,只看他的行為就知道了,為了使寵妃笑出來,他甚至可以點燃用於傳遞危險信號,調遣軍隊的烽火臺。

夏桀其人荒淫無度,為了滿足自己的奢侈生活,瘋狂壓榨百姓。史書上說,他大興土木,修建宮殿、瑤臺,宮殿的宏麗令人瞠目結舌。除此,夏桀還有許多人盡皆知的暴政,國中的百姓對夏桀恨之入骨。

紂王則加重賦稅,富了自己的宮室,而他的國家卻餓殍滿地。他從民間搜集罕見的奇珍異獸供自己欣賞玩樂,擴建園林樓臺,在裡面安置宮女和戲子。如此荒淫無度,百姓們怨恨他,不願意服從他的管理,他就加重刑罰。

周幽王貪婪腐敗,不理政事,把忠臣打入地牢,任用虢石父為卿士,讓他執掌政事。

細數幾位昏君的劣跡,可見三人的共同點——壓榨百姓,荒淫無度,貪婪,親小人而遠賢臣,各個都是爛泥扶不上牆的無用之君,是歷史的失敗者。他們貪圖一時的享樂,不把人民當做人民看,不把國家當做國家看,在他們眼裡,國家就是自己的金庫,他們只曉得自己的安逸,不懂得普通百姓的貧寒,國家滅亡又能怪誰呢?

所謂"亡國三笑","紅顏禍水",不過是昏君的藉口罷了,國家掌管在他們手中,選擇的權利也在他們手中,那些美女並非有亡國的魔力,國君昏庸,百姓震怒,水泛而覆舟,國家的滅亡是歷史必然的選擇。

相關焦點

  • 所謂的「亡國三笑」,除了烽火戲諸侯,還有什麼?
    不知各位是否聽說過"亡國三笑"這個詞語,所謂"亡國三笑",是指夏朝的妺喜笑裂繒之聲、商朝妲己笑炮烙之刑、周朝褒姒笑烽火戲諸侯。《左傳》中記載,"夏以妺喜,殷以妲己,周以褒姒,三代所由亡也"。先從妺喜說起,《帝王世紀》中說"妺喜好聞裂繒之聲而笑,桀為發繒裂之聲,以順適其意"。大致意思就是,有一個貌美的女子名叫妺喜,妺喜很喜歡聽絲織品被撕裂發出的聲音,聽到就會歡喜得笑出來,桀因此為了她撕碎絲織品,來討她的歡喜。
  • 妹喜、妲己、褒姒:亡國之君的替罪紅顏
    正因如此,她們承載了史學家們的亡國之恨,落下紅顏禍水的千古罵名。但是,有些歷史是不堪挑剔的,很多貌似蓋棺論定的人和事,重新審視,都有可能面目全非。         先說妹喜。妹喜是夏桀進攻有施部落時,有施部落在滅亡和屈膝之間獻出的絕代美女。「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妝霓彩衣,嫋娜飛兮。晶瑩雨露,人之憐兮」,可知貌美若何。
  • 《古褒國與褒姒》連載93:褒姒與妺喜、妲己之異同(Ⅲ)
    褒姒被譽為中國古代具有神話傳說色彩的美女之一,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正月》有「赫赫宗周,褒姒滅之」的說法。當然,美女傾覆王朝不是從她開始的,在她之前的夏王朝的妹喜,商王朝的妲己,無一例外地傾覆了夏、商兩個王朝,加上褒姒成為人們熟知的三個美女禍害了三個王朝。司馬遷在《史記·外戚世家》中說:「夏之興也以塗山,而桀之放也以妹喜。殷之興也以有娀,紂之殺也嬖姐己。
  • 《古褒國與褒姒》連載96:褒姒與妺喜、妲己之異同(Ⅵ)
    褒姒被譽為中國古代具有神話傳說色彩的美女之一,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正月》有「赫赫宗周,褒姒滅之」的說法。當然,美女傾覆王朝不是從她開始的,在她之前的夏王朝的妹喜,商王朝的妲己,無一例外地傾覆了夏、商兩個王朝,加上褒姒成為人們熟知的三個美女禍害了三個王朝。司馬遷在《史記·外戚世家》中說:「夏之興也以塗山,而桀之放也以妹喜。殷之興也以有娀,紂之殺也嬖姐己。
  • 亡國妖姬之妺喜:第一紅顏禍水,還是可愛的女間諜
    但是還有一位女性,比起妲己毫不遜色,而且今人還給了她很多她都不一定樂意的頭銜:千古第一狐狸精,第一紅顏禍水,第一女間諜,第一個獻物等等。她就是夏朝亡國之君夏桀的元妃(類似於其他朝代的皇后):妺喜。皇甫謐的《帝王世紀》記載:「妺喜好聞裂繒之聲而笑,桀為發繒裂之,以順適其意。」妺喜既然愛這個,寵愛妺喜的夏桀貴為君王,自然就用心討他歡心。想聽了,就招來隨從,什麼事也不用幹,一堆繒絹,給我撕,用力的撕,聲音越響,越有節奏感越好。於是一群人就拿著布料,圍繞著妺喜,各撕各的,各有各的節奏。
  • 中國歷史上的四大妖姬,普通人只知道妲己,卻不知這三位美人
    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妲己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美人,長相十分可人。她是在紂王徵服有蘇氏部落時,貢獻出來,換取和平的美女,所以妲己的命運也是十分悲慘。  當然這並不是她「報復」全世界,禍亂朝政的理由。她喜歡看酒池肉林,享受「炮烙之刑」。在封神榜中,關於妲己,也是有美好片段的,伯邑考善於彈琴,妲己就說你手把手教我好不好?那一段尤為好看。
  • 今天我要為褒姒,妲己這些「紅顏禍水」平反
    自古以來,社會對好女人的定義就是「相夫教子」,「賢內助」,偶有幾個有才情的,大部分還是因為父輩,相公是大才子才能將佳作流傳,比如李清照,卓文君。夏朝滅亡,輿論說妺喜是間諜,千古狐狸精第一人,都怪妺喜!商朝滅亡,輿論說都怪妲己,蛇蠍一般,砍人腳,剖人腹,僅僅是因為好奇。連比幹的死也能推給妲己,怎麼不想想,紂王如果不想殺比幹,妲己能有本事讓他死嗎?
  • 三大亡國妖女之妹喜
    【泡書,讓讀者不再孤單,讓作者不再草根】中國歷史上三個亡國妖女,分別是夏朝末年的妹喜、商朝末年的妲己和西周末年的褒姒。此外,從西施、趙飛燕姐妹、貂嬋、楊玉環、到明末的陳圓圓,儘管美貌傾城,卻多是顛覆男權的罪人,她們中的大部分被釘上恥辱柱,只有少數人僥倖成為女烈士,享受麗人牌坊的不朽待遇,繼續成為男權世界的點綴。憂鬱症女病人和國王的愛情有詩稱讚妺喜的美麗:「有施妺喜,眉目清兮。妝霓彩衣,嫋娜飛兮。晶瑩雨露,人之憐兮。」在這個女性顛覆者序列的開端,我們看見了妹喜的驚豔身影。
  • 【歷史鉤沉】紅顏禍水——史上那些導致亡國的女人們
    有學者認為「紅顏禍水」一詞是世人對女人的不公平,對男人的包庇,但我們也不可否認歷史上這些女人對國家敗亡起著直接或間接的催化作用。在這我們暫不討論孰是孰非,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導致亡國女人的一生,看她們是如何在男權社會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妺喜是有施氏(即有施部落,在今山東省蒙陰縣境內)之女。
  • 春秋前傳:「千金買笑」,「烽火戲諸侯」的來龍去脈
    春秋前傳:「千金買笑」,「烽火戲諸侯」的來龍去脈褒姒雖被幽王冊立正宮,有了專席之寵,不知何故,從未開顏一笑。幽王希望褒姒高興,召來樂工,嗚鍾擊鼓,品竹彈絲,宮人歌舞進獻,而褒姒卻全無悅色。幽王問:「愛卿不喜歡音樂,是喜歡什麼呢?」
  • 中國歷史上不僅有四大美女,還有四大妖姬,妲己並不是首位
    但是又有誰知道中國還有四大妖姬,她們一個個傾國傾城更是禍國殃民。她們都是紅顏禍水的代表者,更是因為他們而滅亡。說起妖姬我們首先想起的就是妲己,但是你們不知道的是其實四大妖姬妲己並不是首位。第一名:妹喜妹喜是有施氏之女,在夏桀在位時,發動大軍攻打有施氏,而有施氏求和,就把自己國家的牛、羊、馬匹、自己的女兒妹喜獻給了夏桀。
  • 褒姒:烽火戲諸侯,一笑亡西周
    公元前778年,褒姒生下姬伯服,一時風光無兩。周幽王廢掉申後和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為王后,姬伯服為太子。傳說,褒姒不笑,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褒姒笑了,西周也亡了。03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這天,周幽王帶著褒姒到了驪山。驪山設有烽火臺和大鼓,敵人來犯,可以點燃烽火,一個個傳下去,諸侯國看到了,都會率兵來支援。現在沒有戰事,那又怎樣,諸侯國還不是要聽憑天子的召喚。
  • 四大妖姬之首的妺喜,將傳承四百餘年的夏朝毀於一旦
    但,我今天要說的這個「妖姬」並非妲己,而是比妲己還早個幾百年的「妺喜」,這個妺喜是夏朝最後一位君主夏桀的元妃,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妖姬」,更有「千古第一狐狸精」、「第一個亡國皇后」之稱。只不過出於自己的種種原因,她的知名度並沒能達到妲己的高度,這也造成了現今許多人不知道妺喜。
  • 眾多史書,為何只有司馬遷寫了烽火戲諸侯?這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本名:褒姒[bāo sì]生卒:不詳出生地:褒國(今陝西省漢中市中部、留壩縣以南地區)職業:妃子→王后大事:烽火戲諸侯(仿佛專門為烽火戲諸侯而生)結局:被犬戎所擄,下落不明關於褒姒,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夏朝末年,一天夜裡,有二條神龍停在夏帝面前,說道,我們是褒國的兩個先王。
  • 歷史上除了有四大美女,還有四大妖姬,一個曾是棄嬰,一個是間諜
    四大妖姬,是指中國古代四位著名的寵妃--夏之妺喜、商之妲己、周之褒姒、晉之驪姬。她們美若天仙,國色天香,妖媚動人,傾城傾國可謂是一代紅顏禍水,深得君王的寵愛。就連那一國之君為了她們無心朝政,甚至為她們做出一些危害江山社稷之事。更是因為他們造成了國家滅亡。而這四大妖女中,著名的妖姬妲己並不是首位。
  • 古代有四大妖姬: 妺喜、妲己和褒姒, 最後一位的她其實也不簡單
    但是幾乎我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只要有王朝的覆滅就一定和女人有關。而且史書工筆上,這女人一定是禍國殃民的災星,因為她所以才導致國家滅亡。歷史上背這個鍋的美人不在少數,而這四大妖姬更是箇中翹楚。相信大家對於妲己和褒姒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有的小夥伴可能不太清楚妺喜和接下來要說的這一位。關於妺喜嘰蘿在自己的其他文章中有寫,小夥伴們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