褒姒:烽火戲諸侯,一笑亡西周

2021-02-13 鳶尾楚楚

褒姒:褒國人,身世坎坷,公元前779年,成為周幽王的寵妃。

公元前778年,褒姒生下姬伯服,一時風光無兩。

周幽王廢掉申後和太子姬宜臼,改立褒姒為王后,姬伯服為太子。

傳說,褒姒不笑,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褒姒笑了,西周也亡了。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攻打申後之父申侯,不料被犬戎所殺,褒姒被俘,從此失了音訊。

01

在周國幾代人的努力下,周文王的兒子周武王終於伐商成功,不僅控制了商朝統治區域,也徵服了附近的許多小國,獲得了大面積的領土。

周武王為了便於統治,採取了分封制的方式,分封宗親和功臣謀士,封邦建國,共七十一個諸侯國。周王朝為天下共主。

後經成康之治,周朝進一步加強了統治,四方外族來朝,政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然而繁華之下也有隱患,周康王晚期,喜好徵伐,南徵北戰,俘獲大批奴隸,戰爭消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

到了昭穆時期,這兩個天子喜歡遊山玩水,荒廢政務,周朝實力開始衰落,犬戎不斷壯大,一再騷擾周朝邊境,民眾苦不堪言。

周厲王時期,周厲王橫徵暴斂,實行高壓政策,釀成國人暴動,厲王死後,周宣王繼位,在姜後的一再苦勸下,周宣王勤勉政事,一度出現「宣王中興」,然而只是曇花一現。

宣王晚年,徵伐數次慘敗。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繼位。

立申國國主申侯的女兒為王后,是為申後,申後所生的兒子姬宜臼為王太子。

周幽王雖然在周宣王時期就被立為太子,但毫無責任心,繼位後,不理政事,重用奸佞小人虢石父主持朝政,貪汙腐敗,百般剝削百姓。而周幽王聽之任之,絲毫不理百姓死活。

公元前780年,西周三川發生地震,消息傳來,正直之臣無不認為這是上天在示警,而周幽王不為所動。

大夫伯陽甫斷言離國滅時間不會超過十年,同年,三川枯竭,岐山崩塌。果不其然,十年後,西周滅亡。

周幽王大行帝王的便利,卻不擔帝王的責任。

公元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國,褒國國主兵敗被擒,褒國太子四處搜尋美女,終得褒姒,獻給周幽王。

周幽王對褒姒「見而愛之」。遂放了褒國國主。

02

說起來,褒姒的身世頗為坎坷,她的出生還有個離奇的神話故事,撇去神話故事不講,褒姒出生在周宣王的後宮。

褒姒的母親是周宣王后宮的一個宮女,周朝後宮妃子多,自然很多得不到天子的寵幸。這個宮女便是個得不到宣王寵幸的,長夜寂寂,和某個侍衛對上了眼,然後,某一天,這個宮女生下了褒姒。

宮女哪敢留著這個孩子,包了一包偷偷的扔到了荒郊野外,任其自生自滅。

合該褒姒命不該絕,哇哇啼哭的褒姒遇到了她的養父母。

說來就是巧合,這對夫妻因為在帝都做弓箭編織袋違了帝命,遭到驅逐追殺,兩人開始了逃亡,半路遇到了啼哭不止的褒姒,也是可憐,便帶了同路,逃到了褒國。

三個人相依為命,雖身處窮鄉僻壤,倒也自在,及笄的褒姒出落得分外水靈,絕色容顏在十裡八鄉出了名。

恰逢褒國國主有難,尋到了褒姒,威逼利誘之下。褒姒做為物品獻給了周幽王。

周幽王一見褒姒就被迷住了,天女下凡也不過如此,於是金屋藏嬌,一塊逍遙快活,好幾天不去上朝。

一個月後,申後才知道褒姒的存在,華服上身,就去了褒姒處。

第一次相見,申後貴為王后卻落了下風,周幽王對褒姒百般袒護。褒姒對申後並無恭敬之心。

兩人梁子就此結下了。

公元前778年,褒姒生下兒子姬伯服,周幽王愈加寵愛褒姒,只是,褒姒始終不笑。

為了博美人一笑,周幽王煞費苦心。鶯歌燕舞、奇珍異寶、名山大川,皆無法讓褒姒展顏。

這讓周幽王很苦惱,也激起了他的好戰欲,難道堂堂天子還不能讓一個小女子笑出來?

他派人搜羅點子,並一個個嘗試,還是不行,後來虢石父提醒了周幽王,或許褒姒的笑點極高,必須另闢蹊徑。

另闢蹊徑。

另闢蹊徑。

還真讓周幽王想到了。



03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這天,周幽王帶著褒姒到了驪山。驪山設有烽火臺和大鼓,敵人來犯,可以點燃烽火,一個個傳下去,諸侯國看到了,都會率兵來支援。

現在沒有戰事,那又怎樣,諸侯國還不是要聽憑天子的召喚。

於是,周幽王派人點燃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褒姒不明就裡,有些呆怔,周幽王卻暗樂在心。隨從擺上桌椅酒菜,兩人就坐了下來。

時間在流逝,一路路兵馬疾馳而來,卻不見戰事,只有周幽王的閒情逸緻。褒姒看著黑壓壓的一片,目瞪口呆,接著笑了。

那是怎樣的一種笑,「其一笑而百二十種媚」

這一笑讓周幽王覺得值了,哪管諸侯們的聲討與嘲諷。

在此之後,周幽王每每想起那一笑,就再次去驪山點燃烽火,而褒姒每一次都笑了,每一次的笑裡都是嘲諷,這樣的天子也配當天子?

這樣的天子能當多久的天子?

褒姒開始籌劃,她要當王后,將來再當王太后,她必須儘快讓姬伯服當上太子。

褒姒出身不高,雖沒有世家女子的謀略,卻也有世家女子比不得的野路子。

後宮妃嬪,誰不想當王后,明爭暗鬥太多了,彼此都熟悉了,但褒姒自幼在鄉野長大,自是懂得人心。

774年,周幽王廢嫡立庶,褒姒成為王后,姬伯服成為太子。

而申後和太子姬宜臼被廢,貶去申國。

周幽王與申侯徹底決裂。



04

周幽誰誅,焉得褒姒?

申侯咽不下這口氣,於是和繒國、犬戎互相往來,相約伐周。

玩多了「狼來了」的周幽王面對三國大軍,點燃烽火,卻一直等不來諸侯國的援兵。

周幽王在驪山被犬戎所殺,姬伯服也被殺死,褒姒被擄走。

於是,朝代更迭,御史文人的筆下。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褒姒一笑亡西周。

褒姒是個妖姬。

褒姒是紅顏禍水。

周幽王寵幸褒姒,西周滅亡。

然而,這道理太過牽強附會。

就是歷史上一直盛傳的「烽火戲諸侯」也可能是假的。

在《竹書紀年》和《清華簡》上並不見「烽火戲諸侯」的記載。

而且《清華簡》上記載,並不是申侯等三國伐周,而是周幽王伐申國,申侯才聯合繒國、犬戎反擊大周。

「烽火戲諸侯」很可能是後人強加給褒姒的,為周幽王成了亡國之君尋找替罪羔羊。

退一步說,就算「烽火戲諸侯」是真的,可褒姒亡國仍然像個笑話。


相關焦點

  • 烽火戲諸侯,周幽王和褒姒,背了幾千年的黑鍋
    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最終在犬戎的兵鋒下自盡,周平王東遷雒邑,宣告了西周滅亡,春秋之世開端。然而因為一笑傾國這個桃色情節太過於著名和耀眼,讓人們往往忽略了對整個事件真實性的深究,無端讓周幽王和褒姒背了幾千年的黑鍋。
  • 烽火戲諸侯的真相其實是……
    很多人都學過一個故事,烽火戲諸侯,講的是西周最後一個天子周幽王為了美女褒姒,謊報敵情濫用烽火臺,最後當狼真的來了的時候,周幽王點燃烽火
  • 西周為何滅亡?是因為幽王「烽火戲諸侯」嗎?
    此女便是褒姒,因是從褒國而來,故稱褒姒。周幽王得到褒姒後,對她非常寵愛。後來,褒姒為周幽王生下兒子姬伯服。褒姒生下兒子姬伯服後,周幽王對她更加寵愛。最終,周幽王竟然廢黜王后申後和太子姬宜臼(申後所生,即周平王),而立褒姒為王后,姬伯服為太子。太史伯陽因周幽王太過寵幸褒姒,認為禍患已經形成,誰也無法改變,西周必會滅亡。最終,西周果然滅亡。
  • 烽火戲諸侯導致周都被犬戎攻破,褒姒要負多大責任,其下場如何?
    秦說漢(334)烽火戲諸侯使周都被犬戎所破,褒姒要負多大的責任?為了博美人一笑,周幽王「烽火連天」,褒姒也笑他「好傻好天真」。最終代價是國內重臣聯絡犬戎入侵,看到京城狼煙四起,諸侯們也不願意出兵勤王。周幽王在驪山腳下被殺,褒姒也被蠻族犬戎俘獲,不知何故,西周王朝隨之滅亡。
  • 褒姒:西周滅亡的鍋我不背,歷史上根本沒有烽火戲諸侯
    她是褒姒,傳統文人墨客筆下最著名的紅顏禍水之一。關於她最知名的故事,就是「烽火戲諸侯」。據說她被周幽王姬宮湦納為妃子之後,臉上從無笑容。周幽王想盡各種辦法,只為博她一笑,但全無用處。直到周幽王點燃烽火,假借蠻族犬戎入侵的警報,招來各諸侯國的大批援兵。
  •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又廢嫡立庶,廢除申後及太子宜臼,立褒姒後及其子伯服為太子,並加害太子宜臼,致使申侯、繒侯和犬戎各部攻周。周幽王為取悅褒姒,數舉驪山烽火,失信於諸侯。結果,被犬戎兵殺死於驪山之下,西周滅亡。褒姒雖然生得豔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
  • 烽火戲諸侯的真相是什麼?並非只為博美人一笑,而是一場政治集權
    公元前771年,中國歷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西周的最後一任天子周幽王被殺。而周幽王的死,正式揭開了春秋戰國爭霸的序幕。至於周幽王的死因,歷史上最具有戲劇性說法就是為博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的故事了。這位美人名叫褒姒,褒姒容貌傾城,周幽王對她十分的喜愛。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美人總是不喜歡笑,而周幽王為了博美人一笑可謂是用盡了苦心。無論周幽王用了什麼樣的方法,美人就是不笑。於是有一次一位奸臣就向周幽王獻策:天子可以假裝有外族入侵,點燃烽火,當分封在各地的諸侯紛紛趕來,發現沒有戰事,那種滑稽被戲耍的樣子肯定會把褒姒都得大笑。
  • 【歷史故事】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烽火戲諸侯,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sì)一笑,點燃了烽火臺,戲弄了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
  • 眾多史書,為何只有司馬遷寫了烽火戲諸侯?這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文:穿越君(讀史專欄作者)我們先來看看「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的女主角。本名:褒姒[bāo sì]生卒:不詳出生地:褒國(今陝西省漢中市中部、留壩縣以南地區)職業:妃子→王后大事:烽火戲諸侯(仿佛專門為烽火戲諸侯而生)結局:被犬戎所擄,下落不明關於褒姒,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是這樣記載的:夏朝末年,一天夜裡,有二條神龍停在夏帝面前,說道,我們是褒國的兩個先王。
  • 春秋前傳:「千金買笑」,「烽火戲諸侯」的來龍去脈
    春秋前傳:「千金買笑」,「烽火戲諸侯」的來龍去脈褒姒雖被幽王冊立正宮,有了專席之寵,不知何故,從未開顏一笑。幽王希望褒姒高興,召來樂工,嗚鍾擊鼓,品竹彈絲,宮人歌舞進獻,而褒姒卻全無悅色。幽王問:「愛卿不喜歡音樂,是喜歡什麼呢?」
  •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司馬遷編造的故事,卻欺騙世人兩千多年
    如果按照知名度排名的話,妲己與褒姒可謂是不分上下。妲己因為演義、各種影視劇而被人們熟知。褒姒因為周幽王為搏美人一笑"烽火戲諸侯"而"名垂青史"。為博美人一笑,不惜"烽火戲諸侯""烽火戲諸侯"是一個典型的"狼來了"的故事。西周的末代君王周幽王不喜歡身份顯赫的皇后,反而寵愛一個出身低微的美人褒姒。奈何這位美人是個冷美人,就是不笑,周幽王日日琢磨怎麼才能讓美人展顏一笑。
  • 春秋戰國典故匯集四:烽火戲諸侯竟是司馬遷的謊言
    21 、烽火戲諸侯見《史記·周本記》記載:「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即「悅」)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
  •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假的?司馬遷騙了我們兩千年
    比如「烽火戲諸侯」導致失國的周幽王,他的王位,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公元前782年:「不好了!不好了!」只聽王宮外有人急匆匆地喊著,上氣不接下氣,急得跟奔喪似的,一問,還真該奔喪了,原來,說周宣王死了。你可能不知道周宣王是誰,不要緊,你知道周幽王是誰就行了,周宣王,是他爸。
  • 烽火戲諸侯: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被犬戎所殺?這謠傳騙了我們多久
    本期話題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申國和犬戎聯軍殺死於鎬京東南的驪山,西周滅亡,周平王被迫東遷洛邑,開啟東周時代。這個保存在《史記》中的故事被後世稱之為「烽火戲諸侯」。司馬遷的這個故事大有紕漏:第一,周幽王因為廢太子事件而和太子宜臼(即周平王)勢如水火。
  • 「幽王烽火戲諸侯」這個段子,其實是司馬遷編造出來的道德謊言!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大家應該都聽過,說的是西周的周幽王自從得到美女褒姒以後,對她百般寵愛
  • 褒姒:西周滅亡這個鍋,我不背
    ,玩「烽火戲諸侯」的遊戲,結果玩大發了,被犬戎滅了國,西周也在他手裡終結了。周幽王和褒姒玩「烽火戲諸侯」故事,被司馬遷記載在他那本被認為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周本紀》中。從此,周幽王成為被後世唾罵最多的君王之一,「一笑傾人國」的褒姒也背上了導致西周滅亡的黑鍋,兩千多年都甩不掉。但是,近代兩位史學界大V對司馬遷的記載產生了疑惑。
  • 《不一樣的歷史故事》——烽火戲諸侯
    褒城唐,胡曾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舉火戲諸侯。只知一笑傾人國,不知胡塵滿玉樓。褒城(古褒國)在今天的陝西漢中市周邊,坐落於鎬京的西南方,兩千元七百多年前,那邊出了個美女,弄垮了西漢。第二天,幽王、褒姒和虢石父走上了驪山的烽火臺。虢石父指令兵士引燃烽火,打響嗩吶鑼鼓。我們知道這烽火臺並不是兒童遊樂場,烽火通訊也不是過年或過節的爆竹,想放就放。它是軍事設施,烽火便是戰情,要是煙花冉冉升起,全國各地諸侯國務必趕到維護鎬京。迅速,諸侯國們帶著部隊趕到了。
  • ​被騙兩千多年,周幽王從未「烽火戲諸侯」
    烽火戲諸侯連環畫談古論金撰:在一些歷史知識科普文中,已經指出人們耳熟能詳的烽火戲諸侯一說
  •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是楚王幹得,還不是一個王,與本王何幹?
    自古亡國之君沒人權,作為西周的亡國之君,本王也算深有體會了。本王為宗周最後一任王,後世品評,說本王為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這是在是污衊之語。且不說褒姒並非不愛笑,光是烽火二字,本王就不知是何物。烽火最早是春秋戰國出現,漢代普及,本王在世時根本沒有此物。
  • 我們可能歷史都學錯了,其實根本沒有「烽火戲諸侯」
    我們小時候都聽說過一個故事叫做「烽火戲諸侯」它跟「狼來了」一起經常教育小朋友要講誠信。周朝的時候有個周幽王他平時特別寵幸一個叫做褒姒的妃子,但是這個小姐姐平時特別的高冷從來不笑周幽王想盡辦法也哄不來。於是他召開股東大會 會上有個叫虢石父的人就給他出了個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