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接受過知行合一思想洗禮的人,註定一事無成,我說的。
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以前叫陶知行。
有一天他恍悟到行知的重要性,(參考上篇:陳總的行動思考者),便把名字從「知行」改成「行知」。
陶行知先生是在接觸了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後,開始做出了轉變。
所以說,這個知行合一學說很厲害。
它可以在骨子裡、基因裡、靈魂深處重新改造你。
日本人何以如此崇拜王陽明,大呼這是天神下凡?
我研究日本歷史認為:
就是因為日本近代的維新志士,99%都信仰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的緣故。
從而改造大和民族的靈魂,挖掘出他們心靈的無窮能量。
日本的工業化強大以及現在的重新崛起,只是無窮心力的外在顯像罷了。
你看,學會了知行合一,蠻荒了2000年的日本,
都能像現在一樣繁榮昌盛了幾百年,中間還欺負了別的國家幾十年。
那麼對於運營這件的小事話,用知行合一簡直可以信手拈來了。
接下來,我就來給各位職場人、運營人詳解第三大思維「知行合一思維」:
第一、知和行是一體的;
第二、重建高層次的知行合一;
第三、知行合一與億一思維。
1
知和行是一體的
明武宗正德四年(1509),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
知行合一的意思就是,知和行是一體的。
王陽明講:「沒有知而不行的,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通俗的話說就是,沒有能在1月時間做出100萬用戶;
嘰嘰歪歪揮斥方遒,但最終1月時間只做了10萬用戶增長;
那你就是10萬的認知,你根本不是100萬的認知,這就是知行合一。
王陽明《傳習錄》講:「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
就是說,你不斷的學習,試錯,慢慢的你的認知就在不斷精進。
而當你認知達到1月100萬用戶的增長時,這就是結果的開始了;
你很快就能做出1月100萬用戶增長的行動。
如果你永遠做不到,你就永遠不知道。
這樣的認知有兩個好處:
1、不會讓你成為形而上的空論派;
2、會讓你成為目標感強烈的實幹派。
當你深入浸透「知行合一」學說後,它會自然矯正你虛妄、空論、懶惰的行為,並帶你最終走向成功。
2
重建高層次的知行合一
你寫了1篇10萬+,你就是1篇10萬+的知行合一;
你寫了10篇10萬+,你就是10篇10萬+的知行合一;
你寫了100篇10萬+,你就是10篇100萬+的知行合一;
.......
你運營了一個1萬+帳號,你就是一個1萬+帳號的知行合一;
你運營了一個10萬+帳號,你就是一個10萬+帳號的知行合一;
你運營了一個100萬+帳號,你就是一個100萬+帳號的知行合一;
........
當知行合一的深入你的靈魂時。
你就不會再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
像是某港廢青一樣,覺著權力交給他分分鐘混一宇宙,加封「萬王之王」。
你就不會坐而論道,停留在寥寥幾筆的功勞簿上頤指氣使。
你知道,結果說明一切,結果代表你的認知程度,並不存在你知道了,卻沒有做到的意外存在。
而現在的結果根本微不足道。
你會實幹興邦,馬上行動,一篇一篇的寫,一點一點的積累。
你會不斷找方法、談資源,用冰一樣的理性去制定運營方案,再用火一樣的熱情落實方案,爭取效果最大化。
在冰火兩重天的淬鍊下,你會逐漸打破低層次的知行合一,重建高層次的知行合一。
然後當你回首往事之時,你已經是動輒能操盤上千萬運營項目的大鵬。
而不再是只能申請預算的運營小麻雀。
3
知行合一和億一思維
天下的理是以億的計量單位,也可以用數學符號無窮大 ∞ 來表示。
既然知識是無窮無盡的,那麼你就根本不可能通過書本的知識獲取一切,得到一切。
這就是陶知行改名為陶行知的原因,我用三點再具體分析下:
1、行動是檢驗理論的唯一真理;
2、通過審視自己行動的結果,來了解自己知行合一的層次;
3、只有行動才能把無盡浩瀚的知識,整合出真正有用階梯,並不斷壘實這個階梯,從而登臨最高處。
你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行動,最終取得成功,形成了自己的運營方法論。
這一套理論才足以涵蓋無窮大 ∞的真理。
而你了解到無窮大 ∞,就必然會謙衝於胸,把這一點謙虛容納到你的理論中。
然後,你會更奮力的打破低層次的知行合一,更努力的登臨更高層次的知行合一。
正如汪國真詩中所說:「當你翻過了一座高山,也就翻過一個真實的自己!」
這高山就是那無窮大 ∞,這個真實的自己就是那個一,這就是億一思維的其中一個解釋。
下一回我給大家分享《運營人不可不知的十大底層思維之三——億一思維》
億一思維助你創造亙古未有的奇蹟,而只有這樣,你才能取得世俗意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