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人物|導演田壯壯,不被外界幹擾,孤獨堅守藝術理想

2020-10-07 LEAD立德領導力


作為第五代導演曾經的旗幟性人物,田壯壯一直生活在矛盾中。我們大多數人知道的田壯壯,他就是一個禁片導演,除去這個身份,你很難再說出來其他的身份。而在今天,田壯壯或許還多了一些別的身份,比如說著名演員。這是大家近幾年看到的田壯壯的別的身份。


而這個身份雖然不是主要的,但也顯示出了第五代導演的多面性。就如同張藝謀曾經在吳天明的電影中扮演的角色拿到過東京電影節的影帝一樣。田壯壯最知名的身份或許除了演員以外,那就是導演了。而說起這位導演,《藍風箏》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但是田壯壯本身並不僅僅一部《藍風箏》。



而且真正就藝術水準而言,它僅僅是為了讓更多的人知道某種故事而做的妥協而已,並沒有更多的意義。但是除了《藍風箏》之外,田壯壯別的很知名的作品大都被人冠以「看不懂」。故事看不懂,寓意看不懂。當然,最基本的還是語言看不懂。田壯壯大概是第五代導演中的異類。


陳凱歌的作品大都具有文藝氣息,一般人可以從中嗅出很多種味道,張藝謀的作品會給你一種色彩上的衝擊,即使是故事沒有多麼的精彩,但你還是會明白其中的寓意。而田壯壯兩者都不是。他既沒有鮮明的色彩,也沒有濃重的藝術氣息。如果非要給他留有一些特色的話,那無疑是畫面感了。


成長經歷

1966年,田壯壯親眼目睹父母被紅衛兵批鬥,從此,他將自己埋在書堆中消磨時光,與世隔絕。


1968年,田壯壯在北京第十三中學畢業後赴吉林鎮賚縣插隊勞動。後來當了7年兵,喜歡上了攝影,不過他坦言對於軍營生活有很多不好印象,尤其是當上了後勤處的幹部之後。



1978年文革後恢復高考,田壯壯最初本打算報攝影系,不過年齡超過規定兩歲,只能轉報導演系。與一般學生不同的是田壯壯在還沒畢業時已經有機會導演片子了。


1980年夏天,在其他人像陳凱歌奔赴各電影製片廠實習時,田壯壯和少數幾個留在學校的人(謝小晶、崔小芹)有機會一起導演了短片《我們的角落》,而在畢業作品《小院》中,他的三位「攝影師」是張藝謀、侯詠、呂樂。


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1978年至2002年為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與陳凱歌、張藝謀等並稱為中國第五代導演。


八十年代的創作

1982年與張建亞、謝小晶聯合執導影片《紅象》,主要講述了雲南傣族小學生巖羅和巖甩一起探訪雲南西雙版納尋找紅象的故事。該影片是中國電影在經過「文革」十年的壓抑後,第一次系統而大膽地進行的全新的嘗試。1984年執導的《獵場札撒》,該影片最具田壯壯風格,在審核時以「看不懂」為由與公映無緣,影片於1999年11月27日在臺灣上映。


1985年,與吳天明、張悅等人合作拍攝影片《盜馬賊》,該片描寫西藏人民的傳統儀式,以及他們對精神升華與禁慾的提倡,去探討當地文化特色和佛教傳統。1987年,與嫡表弟李雪健合作影片《鼓書藝人》,影片改編自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抗戰風暴中舊式藝人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出現了革命者的真實形象,呼喚新中國的到來。



1988年,執導的影片《特別手術室》是中國第一部以女性未婚先孕為題材的影片,由於影片話題敏感被禁止上映,經過17年的漫長等待,影片於2005年4月5日以音像製品(碟片)的形式發行。同年執導了史可、朱迅、李虎、沙寶亮等人主演的歌舞片《搖滾青年》,該影片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提名獎。


1992年因為執導的《藍風箏》涉及「文革」等敏感題材,被罰十年禁止拍攝影片,期間參與監製《長大成人》等影片。2003年,卸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擔任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導師。


外界評價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首任廠長於藍,也就是田壯壯導演的母親,曾這樣評價:田壯壯很敬業,很熱愛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人相處也很友好、尊重,缺點就是有些任性,一旦形成自己的看法,就不輕易改變。


田壯壯導演一直是大師級的導演。雖然每個導演都有自己導戲的手法,但共通點就是對自己的作品充滿熱情。雖然工作壓力大,但不能忘記自己對電影的熱情。他們一直在保持這樣的熱情是我們很佩服他們的地方。作為觀眾來說,田壯壯的的確確是中國有才華、傑出的第五代電影導演。



電影表面平靜,其實蘊藏力量。田壯壯不僅是一個導演,還是一個作家、思考者,他拍攝的電影,做好了承擔寂寞的準備,充滿了情懷。


LEAD人物君想說,田壯壯是第五代中的一個異數。在很多人相繼淪落為金錢的奴隸和主流的附庸的時候,田壯壯還沒有淪陷,還堅守著自己的藝術理想。他顯得有些孤獨,而孤獨中又有些蒼涼悲壯。正是這種堅持和堅守,成就了優秀的影視作品,給我們留下了獨特的田壯壯導演。未來的發展路途漫漫,多一些堅持,努力創造帶有自己印記的輝煌。

版權聲明:文章圖片、以及部分文字素材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因為一部電影,田壯壯被禁10年,差點毀了導演生涯!
    該片獲得東京電影節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員獎,但卻導致中國電影團「憤而」退出當年東京影展,導演田壯壯,被禁拍十年…這部電影就是:《藍風箏》。《藍風箏》是由田壯壯執導,呂麗萍、濮存昕、李雪健等人主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講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953年至1967年的歷次政治運動。
  • 藍風箏…田壯壯為什麼被禁10年
    田壯壯的作品在審核時,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專業人士都看不懂,甚至被審查的人員問道:你拍這電影給誰看,誰又能看得懂?   直到2003年解禁之後,田壯壯受邀成為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主任,主要任務是帶研究生。日本著名評論家佐藤忠男稱田壯壯為「當代中國最有才華、最傑出的電影導演」。
  • 田壯壯的《藍風箏》:藝術與現實的矛盾衝突
    文丨江小魚「中國電影的人文傳統很不深跟這幾次文化運動有關,很多人文傳統的改變不精準不精確,很多作品忽視了主體,關注人的時候不去關注他在社會中的位置,而找不到這個,就拍不出你希望的東西。」田壯壯談《藍風箏》的創作時說。作為「第五代導演」的田壯壯,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存在,與其他導演相比,他的導演之路太過坎坷。
  • 田壯壯:媽媽走了
    小說《紅巖》__1962年冬,她和導演水華前往重慶,廣泛地接觸了在那個時代裡進行鬥爭而還倖存的共產黨人,許多共產黨人的事跡,比小說、比原型人物的訴說,更深刻地打動了她。回北京後,他們整理出來的資料足有20萬字。「這些資料,我視為珍寶,一直藏在家中。」
  • 田壯壯:導演不是個容易的活兒
    田壯壯憑《吳清源》獲2007年上海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問:您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哪些課程啟發了您對藝術的理解?我上學那會兒不喜歡表演課。後來我覺得,對一個導演系的學生,學表演的用處對我來說不是教我如何當演員,而是教我如何當導演,學過之後,我就知道應該怎麼去讓一個演員跟角色有一種融合。入戲不入戲,關鍵問題就是你的角色打動你沒有,你是不是生活在、融合在這個人物關係裡面?
  • 田壯壯這部作品的藝術成就,超越了《藍風箏》——《盜馬賊》
    說起中國電影史,就不得不提到第五代導演,說起第五代導演,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張藝謀,陳凱歌之外,另一個極具話題性卻一直以來異常低調的人就會走進我們的視線。他就是田壯壯。提起田壯壯,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藍風箏》。這就如同提起張陳凱歌,大家想到的是《霸王別姬》一樣。
  • 豆瓣7.2,田壯壯這部作品的藝術成就,超越了《藍風箏》
    這兩位的這兩部作品,再加上張藝謀的《活著》,似乎是整個第五代導演留給廣大觀眾的普遍印象。好像這幾位的巔峰就是對於一段特殊的年代進行了復盤。而別的作品顯然大家毫不關心。就拿田壯壯來說,年輕一代基本上不知道這個曾經的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而那些影迷朋友們對于田壯壯的印象也基本上停留在《藍風箏》上。似乎除了這部作品之外,田壯壯對於他們來說是陌生的。
  • 導演江湖錄之消失的田壯壯
    田壯壯導演的母親,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先生與世長辭了。今天也正是黨的99歲生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江姐是所有共產黨人的榜樣。田壯壯導演就是出生在這樣的藝術世家裡,他的父親田方也是著名的演員。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使得田壯壯很小便接觸到了電影,起初他也弄不懂父母是在做什麼,只是總在顧不上他的時候就讓他去看電影,一天幾部幾部的看,雖然電影在當時還是個稀罕物,平常老百姓難得能看上一場,但對於小田壯壯,真是看吐了。
  • 藝術家於藍的導演兒子田壯壯,曾被禁止拍片十年,就因為這部電影
    儘管其間發生過各種波折,但對藝術有天然敏感又受家庭影響的田壯壯,還是走上了藝術之路,最終成為一名電影導演,與張藝謀、陳凱歌等人一起被稱為中國第五代導演。這對於一個40歲正當創作黃金期的導演來說,是天大的損失。 早期作品都比較小眾 田壯壯是在部隊愛上攝影的。部隊裡一位搞攝影的人還對於藍說過,壯壯這孩子文藝方面還挺有特長的。1978年恢復高考,田壯壯本來想考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但由於超齡兩年,後來只好改考導演系,也算與理想相關。
  • 「江姐」於藍去世,兒子田壯壯曾因一部電影被禁10年,現在怎樣了?
    小兒子田壯壯,曾是中國第五代導演的領軍人物,站在山頭上。這第五代導演指的就是1978年左右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班畢業的學生。主要代表人物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和黃建新。之後,馮小剛異軍突起,也算在這個行列裡。期間,還湧現了一群編外人員,如李少紅、張軍釗等。恰逢文藝開放的時期,他們接受了專業的訓練。
  • LEAD 立德人物|查理•卓別林,記錄時代的喜劇大師
    電影導演建議卓別林穿著要滑稽,他便借了一條肥大的褲子,大碼的鞋子左右反穿,套上一件緊身上衣,借來同事的圓禮帽,拄著一根拐杖,貼上一片假鬍子,拖著八字步滑稽前行,這身裝扮成了他以後表演生涯的標誌,也因此創造了歷史上經典的人物新形象——流浪漢夏爾洛。
  • LEAD人物|演員李雪健,德藝雙馨藝術家,「最美奮鬥者」典範
    因為自己聽不清,拍戲前他會背好所有的臺詞,取下助聽器,看著對方的口型進行表演。儘管這樣,李雪健老師的表演依然精湛,讓人讚不絕口。1987年,進入中央實驗話劇院;同年,受田壯壯導演之邀,在電影《鼓書藝人》中飾演老藝人方寶慶。
  • 專訪田壯壯:導演不是個容易的活兒丨匠人說
    田壯壯憑《吳清源》獲2007年上海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問:您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哪些課程啟發了您對藝術的理解?我上學那會兒不喜歡表演課。後來我覺得,對一個導演系的學生,學表演的用處對我來說不是教我如何當演員,而是教我如何當導演,學過之後,我就知道應該怎麼去讓一個演員跟角色有一種融合。入戲不入戲,關鍵問題就是你的角色打動你沒有,你是不是生活在、融合在這個人物關係裡面?
  • 太可惜,田壯壯才華不輸張藝謀陳凱歌,卻因一部電影被禁拍片十年
    田壯壯出生於電影之家,母親是電影演員於藍,父親是電影演員和電影工作者田方,兩人在電影界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儘管其間發生過各種波折,但對藝術有天然敏感又受家庭影響的田壯壯,還是走上了藝術之路,最終成為一名電影導演,與張藝謀、陳凱歌等人一起被稱為中國第五代導演。
  • 宮崎駿之後又一偉大導演,致敬孤獨堅守理想的你.
    成為日本百億級動畫電影票房前五名之中唯一 一部非宮崎駿製作的電影,同時也加入了明年奧斯卡的角逐,也越來越多人認為新海誠就是宮崎駿的接班人,然而我想這應該並不是新海誠所想要的,無論新海誠是否成為宮崎駿第二,成為他自己的偶像,他的創作已經向我們呈現了日本新生代導演對於日本現代社會更深刻的解讀與反思。這部電影是對打破新海誠的作品美在形式,缺乏內容靈魂質疑的最好證明。
  • 田壯壯:這個時代已經沒有「小孩」了
    說來他的父母,那可是中國電影史上響噹噹的人物。田壯壯的父親是著名演員田方,更是北京電影製片廠的第一任廠長。母親是著名電影演員,永遠的江姐,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第一任廠長,於藍。在雙親的薰陶下,田壯壯從小就有著藝術細胞,這份天賦是憂鬱又沉默的。從小住在北京四合院,卻不怎麼喜歡和別的小朋友玩,他最喜歡坐在屋頂上發呆,滿腦子胡思亂想。
  • 豬哥亮被曝病情不理想 讓外界相當關心
    豬哥亮被曝病情不理想 讓外界相當關心時間:2017-03-31 12:35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豬哥亮被曝病情不理想讓外界相當關心 據臺灣媒體東森新聞雲3月31日報導,豬哥亮28日曝出大腸癌病危消息,連日來傳出改為安寧療護階段,且靠呼吸器維生等消息,但院方及家屬都並未證實,不讓任何病況外流
  • 田壯壯、陳凱歌、王晶,著名導演中「星二代」,他們父輩多厲害?
    導演田壯壯的母親的健康有自己的目標。@常穎集團的官方微博6日下午稱,餘嵐清已經去世,但後來刪除了微博。不久,田壯壯親自出面駁斥了他母親情況危急且未死亡的謠言。隨後在網上出現的「訃告」意外地暴露了導演田壯壯的另一層身份,他的母親是一位著名的電影表演藝術家。他在電影《烈火中永生》中扮演英雄江傑,還演過話劇《佃戶》、《糧食》、《周子山》、《帶槍的人》等。並榮獲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治癒死者」獎旗。
  • 謝謝你系列-萬悟聲 | 對話中日電影大師,《入殮師》導演瀧田洋二郎&中國第五代導演田壯壯
    ~《謝謝你系列-萬悟聲》第十二期電影是造夢的藝術,是值得從事一生的事業。從《入殮師》導演瀧田洋二郎身上,我們看到熱愛電影不必在意拍什麼類型電影起家;中國第五代導演田壯壯也告訴你,熱愛電影卻不一定要做導演,只要有心就不曾離開過電影。 探尋日本人的「向死而生」 《入殮師》導演 瀧田洋二郎「死可能是一扇門;逝去並不是終結,而是超越,又開始走下一程,正如門一樣。」
  • 因為一部電影禁拍10年的導演田壯壯
    他就是導演田壯壯。他曾經因為一部叫《藍風箏》,引起軒然大波,被禁拍十年。不拍電影的這些年,他也沒捨得離開電影。田壯壯培養了很多第六代導演的創作,缺錢給找錢,缺人給找人。好像田壯壯就是為電影而生的人。田壯壯出生於一個響噹噹的藝術世家,他的父親田方是著名的演員,北京電影製片廠的建廠元老,也是新中國第一任電影局副局長。他的母親於藍是「江姐」的表演者,同時還是第二屆莫斯科電影節影后,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第一任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