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跟自己談過理想了?最近,很多的朋友圈和微博被一部微電影刷屏了。這就是貨拉拉的奮鬥主題的微電影,與這部微電影一同火爆的,是微博上的相應話題#工作後,理想還在嗎#,微博數據顯示,這一話題已經積累的1177萬的閱讀量和超過3萬的討論量。
這部微電影可以說是短途貨運行業的首部微電影,其以奮鬥為主題的創作,也開了行業先河,可謂是目前短途貨運行業在品牌建設上的首次積極探索。
「你,有多久沒跟自己談理想了?生於平凡,卻不甘平庸的潰敗。不管生活多麼艱難,心有所盼,身有所行,便有光。向奮鬥中的平凡人,致敬!」從這一貨拉拉官微為微電影和相關微博話題進行的描述看,奮鬥實際上並不僅僅是指司機,而是從司機、用戶、行業等多個維度,去傳遞奮鬥理念,讓奮鬥成為短途貨運行業的理念連接器,也由此加深貨拉拉的品牌認知和品牌認同感。
奮鬥產生共鳴,加深品牌認知和認同感
作為貨運網約車,貨拉拉的用戶規模在持續增長,這是其行業頭部地位的必然,也是在司機與用戶的連接上的積累和沉澱使然。不可否認的是,在貨拉拉之前,整個短途貨運行業是呈野蠻增長態勢的。行業裡基本沒有所謂的品牌文化或者說價值認同,而是一味地去追求利益和效率。當然,這也沒錯,但是對用戶而言,總覺得缺少了點什麼。通過貨拉拉此次的微電影+社交營銷,我們終於弄明白,缺少的正是一個行業必不可少的精神層面的文化共鳴。
與滴滴等出行平臺相比,短途貨運其實連接的不只是諸如搬家需求這樣的C端用戶,而是越來越多的以小B端為主,簡言之就是,貨拉拉們的用戶多是個體戶等創業者,要麼是在建材市場、家具市場打拼的生意人,要麼是一些有短途貨運需求的初創公司。一言以蔽之,貨拉拉們的用戶以小B端創業者為主,他們有一個共性,便是在大都市打拼。
而打拼自然就是一個奮鬥的過程。貨拉拉此次的微電影+社交營銷,以奮鬥為主題可以說是切中了要害,能與這些在大都市打拼的創業者產生精神層面的共鳴,進而加深用戶對貨拉拉的品牌認知和認同感,由此開啟構築自身品牌護城河之路。
可以說,貨拉拉的品牌建設雖然剛剛開始,但是相比58等同行,貨拉拉也算是行業裡的先行者了。而且從此次的營銷打法上看,貨拉拉的品牌建設一上來就走出了一個直擊人心的動感大線條,不是傳統意義上認為的品牌廣宣,而是通過奮鬥微電影和社交發酵,讓品牌有溫度、有情感、有共鳴,這是難能可貴。
致敬奮鬥、激勵奮鬥,讓奮鬥成為品牌理念連接器
對於短途貨運而言,一頭是用戶,另一頭則是司機。這兩端任何一端都不能忽視,都需要得到精神層面的共鳴和情感的聯繫。貨拉拉的此次微電影+社交營銷,可以說就是這樣的一石二鳥,在對用戶端建立品牌認知和品牌認同感的同時,還能實現對司機端的激勵,以致敬奮鬥的微電影主題,讓奮鬥成為貨拉拉與司機的品牌理念連接器。
而之所以選擇奮鬥這個主題,實際上也正是在於貨拉拉上的司機大多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的異鄉遊子,都是在大都市打拼的奮鬥一族,他們甚至過年過節都不回家,長期漂泊在外,為了就是能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由此來看,用奮鬥來激勵和肯定司機,再合適不過了。一方面,在微電影傳播之前,貨拉拉就拍攝了一部短片為微電影預熱。短片用5天採訪了20位真實的貨拉拉司機和用戶,展現了異鄉漂泊打拼的不易。另一方面,微電影對奮鬥的致敬、激勵,也能切實感染司機,讓司機感受到自己的勞動付出是有價值的、是高尚的,同時通過致敬奮鬥、激勵奮鬥,能帶給司機目標感和使命感,無論是對服務的優化還是司機的留存,都能起到比較好的效果。
可以說,貨拉拉短片+微電影+微博話題發酵,讓我們看到作為行業頭部對司機階層的關注、關照和鼓勵,彰顯出了貨拉拉以及微電影操盤手對司機的同理心,是站在司機角度的換位思考所帶來的對貨拉拉品牌理念的凝練和釋放。而在短途貨運進入下半場之際,誰能更好的留住司機、提升司機的積極性和使命感,誰無疑能更穩當的站在頭部。貨拉拉的這波微電影+社交營銷,正是如此。
從車至上到人至上,以奮鬥文化推動行業前行
從行業的角度看,貨拉拉的這波微電影+社交營銷,也讓我們看到,短途貨運行業正在從車至上走向人至上,從車源的競爭轉向司機、用戶兩端的人的競爭。
而從微電影的奮鬥主題來看,貨拉拉也正是以奮鬥文化鼓勵人、連接人,並在這一過程中去推動行業前行。其實,在貨拉拉之前,整個短途貨運行業還是比較混亂的,行業缺乏合理有序的秩序,更談不上什麼生態,總之是魚龍混雜甚至是一片亂象。
貨拉拉作為行業的「攪局者」,正是通過對人的重視,一轉行業重車不重人的做法,從人的角度,去賦能、連接、構建生態,這種做法也正是貨拉拉突圍並迅速成為行業頭部的關鍵。這一點,從此次微電影的創作所體現的奮鬥文化就可見一斑。
整體來看,貨拉拉的這波微電影+社交營銷,可謂四兩撥千斤。一方面,通過微電影、短視頻這一時下正興的品牌內容承載形式,以奮鬥文化為內核打造出自帶傳播能量的內容。另一方面,則是在微博、微信上通過話題、朋友圈刷屏等實現社交裂變和營銷擴散,如此,在讓貨拉拉打造了自身品牌護城河的同時,也將奮鬥文化的精髓植入司機和用戶兩端之中,持續釋放能量。而可以預見的是,這波微電影+社交營銷只是開始,貨拉拉日後想必還會有更多類似的營銷創意出現。而作為行業頭部,在精神層面去推動行業前行,也是貨拉拉的責任和使命所在。
萬能的大熊
微博2015 2016 2017連續三年獲得科技領域、電商領域十大最具影響力大V
藍鯨自媒體聯盟2017年年度科技大V
公關品牌專家:曾負責360手機助手、360手機遊戲、360隨身wifi、360兒童手錶、360行車記錄儀的品牌營銷,均為行業第一品牌。
暢銷書作者:《格局逆襲1》,銷量超過十萬冊。《格局逆襲2》,上市兩個月銷量突破五萬本。
微營銷第一社群大熊會創始人:2013年創建大熊會,位列中國社群影響力排行榜前五,是國內最大的致力於研究和引領微營銷發展潮流的社會化營銷社群組織,成員已超七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