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豆瓣9.8,央視都誇讚的創意節目!火了18年,小盆友超愛!很多人小時候都看過,它就是《藝術創想》。
萬能乳膠了解一下
鳥瞰垃圾拼圖
別看了你怎麼也學不會的之色彩混搭
《藝術創想》(ART ATTACK)是一檔英國「常青樹」藝術類兒童節目,主持人尼爾·布坎南從1989年加入,一做就是18年。
直到2002年,北京電視臺《小神龍俱樂部》首次引進了《藝術創想》,隨後各地方頻道爭相播出。
此節目曾獲包括"英國最佳兒童實用節目獎"在內21項國際大獎,於2007年結束了第二季的播出。
通過這個節目,一個新世界大門向無數國內的青少年打開,尼爾叔叔熱情地走到工作檯前說著:「瞧我又帶來了什麼好東西」。
白乳膠+報紙條+衛生紙=全世界
童年的印象裡
尼爾叔叔是無所不能的。
他可以用粉筆和手指畫出朦朧的鄉村晨霧
能把手想像成盤子和香腸作畫
用一顆圖釘做一個有「驚喜」的生日賀卡
還可以用瓦楞紙箱和一次性紙盤做一雙誇張的大眼睛
對於每個看《藝術創想》的小朋友來說
乳膠絕對是最想要的東西
因為手邊任何生活用品
只要經過乳膠的「包裝」
就能完成從「垃圾」到「藝術品」的質變
在無限大的腦洞之下
在尼爾叔叔手中
白乳膠+報紙條+衛生紙=全世界
小手工之「垃圾」變「藝術品」
用吃光的薯片盒子做個存錢罐吧
劃個方形口子
用報紙圍成想要的郵筒形狀
然後刷上顏色
標上自己的專屬記號或者名字
一個「NB」的存錢罐就誕生了
當然你也可以嘗試其他
各種不同風格不同樣式的
還有用氣球和吸管做的動物模型
有趣的模板畫
蠟紙印刷畫
死亡系列之用寬膠帶貼的大字畫
在空地上進行的巨型拼貼畫
不知「瞎擺弄」些什麼
然後鏡頭拉高看就變成了一幅人像
中國兒童的藝術啟蒙片
現在回過頭來看
這部片子不僅滿滿童年的味道
它更是中國兒童的藝術啟蒙老師
在B站觀看視頻時
「淚目,這是我的童年」彈幕瘋狂刷屏
得到很多90後網友的表白:
當年就是看了這節目
然後愛上畫畫現在是一名設計師
每期僅25分鐘時長的「藝術創想」
尼爾叔叔利用身邊的廢舊物品
讓我們親眼見證
生活中的「垃圾」變「藝術品」
從而體驗到藝術的魅力和樂趣
這些有趣的小手工
被網友調侃道「媽見打系列」
因為小時候為了學會尼爾叔叔的秘籍
把房間搞得亂七八糟
小編就因為這還挨過不少打
比如這看著怪高級的
城市夜景筆筒
其實是用幾個食品包裝盒做的哦
加上億點點細節
這不,瞬間就有那味兒了
還有一些技巧性的
用畫倒影的方法表現出有水的感覺
這個屬於一看就會一畫就毀
不過比起看尼爾叔叔做手工
小編更喜歡看他的「絕活」
巨型拼貼畫!
故事一開始是這樣的
熱愛生活的尼爾蹦蹦跳跳地去參加
派對/看電影/逛超市...
也許是電影不好看、派對臨時取消...
尼爾只好放棄了本來要做的事
轉而被周圍其他的東西吸引
目光觸及的工具擺件和服裝都變成了藝術元素
他迸發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貫徹了環保意識和循環利用的準則
尼爾叔叔運用繩索、餐具、服裝和輪胎
一個個元素重疊和拼接
不到最後你就是猜不到結局
變身成體育老師的尼爾叔叔
體育課上的學生也能成為他的藝術靈感
搞笑+荒誕的劇情之下
簡直分不清是藝術家尼爾還是諧星憨豆
真正的兒童節目
可能21世紀的今天
看節目裡頭玩的那些技法
沒有特別的酷炫狂霸拽
不值得驚訝甚至覺得平平無奇
但不可否認
當時就是這些短短的小片
深深地震撼並填補了許多人無所事事的童年
每次想到一個點子
尼爾叔叔都會快速記下
或將它做成初品
然後和團隊一起把想法延伸
把所有的東西都融合
測試不同版本多次修改
最後才呈現在節目中給大家看
為什麼我們一學就失敗
因為看似簡單的一個小創作
需要在幕後多次製作和設計
得有非常紮實的美術功底
對構圖色彩透視都把握到位
才能在錄製的時候一氣呵成
為了能夠更好的演示過程
會事先按步驟做成4至5個半成品
這樣小朋友很容易就能看明白製作的過程
所以說這雖然是一檔兒童節目
但是它絕對不是拿來哄小孩的
而是真實的傳遞出了藝術的真諦
就像尼爾在節目裡經常說的那句話
「不是只有偉大的藝術家,
才能做出好作品的。」
「看懂了嗎?自己動手試試吧!」
這在缺乏鼓勵式教育的中國
是何其的令人稀罕啊
或許,我們都欠尼爾一句「謝謝」~
關注青少英語課堂 用愛陪伴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