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柏油路通到村民家門口,臨安板橋「四好農村路」建設如火如荼

2020-12-26 瀟湘晨報

「現在真是方便了,不光公交車已經通到村口,連柏油馬路都通到我家門口了,兒子過年回來車子可以直接開到家!」這幾天,看著在家門口衝刺修路的工人們,臨安區板橋鎮上錢村的村民老單樂開了花。

「要想富,先修路。」在板橋鎮,14省道牧松線貫穿全境,轄區管養13條共48.338公裡鄉道公路,45條共51.22公裡村道公路。

近年來,乘著「鄉村振興」的東風,借著「四好農村路」建設之機,板橋鎮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道路建設。3年來,新建、擴建、改建鄉村道路50餘公裡,不斷提升著村鎮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今年是「四好農村路」建設最後一年,板橋鎮抓住機遇,投入資金450餘萬元開展仙仙線、上蘆線、三板線、王朱線、水南線五條道路改建工程,這些道路均寬6米,惠及4個村共5000餘人。同時,板橋鎮還爭取到資金184萬新建沈塘橋(跨徑48米,寬8.5米)、界煉橋(跨徑8米,寬7米)。

據悉,今年年底,板橋人民盼望了十幾年的02省道改建工程也將拉開帷幕,一條條縱橫交錯「暢、安、舒、美」的農村公路猶如一張幸福的網,撐開了板橋鎮新農村的勃勃生機。

通訊員丨曾瓊玉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杭州農村公路總裡程達14860公裡 「四好農村路」:延綿萬裡通向幸福...
    這是「修一段農村路、開一扇致富門」的縮影,更是杭州超前布局、持續發力「四好農村路」攻堅戰意義所在——讓路自成風景線,讓路加速轉變成小康通道。2018年,杭州出臺《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建設高品質「四好農村路」的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農村公路被賦予「建好、管好、養好、運營好」的「四好」屬性。
  • 瑞金:「四好農村路」鋪就鄉村振興快車道
    柏油馬路屬於「四好農村路」,自從修好以後,給當地村民出行和臍橙銷售帶來極大便利。沙洲壩鎮群峰村「四好農村路」記者當天所到的這條「四好農村路」起點位於太坊村,終點在龍湖村,於2018年開始建設,2019年建成通車,全程3.245千米,瀝青路面寬6米,是坳背崗萬畝臍橙園的一條重要對外聯絡道路。
  • 鄉村路 幸福路
    以前,這條路彎道多、坡度大、路面窄,村民們出行很不方便。在「四好農村路」建設中,我區投入2000萬元,按三級公路標準對這條路進行改造,原本寬5米的路面拓寬到7.5米,並進行降坡等處理,護欄、水溝等附屬設施也一應俱全,把一條幸福路鋪到了群眾的家門口。
  • 暢亮綠美 好一條奔小康的幸福路 宛城區奮力打造「四好農村路」
    近年來,南陽市交通扶貧取得了史無前例的輝煌成就,在確保實現交通扶貧「三個100%」(通村公路硬化率100%,通村客車率100%,通村郵政率100%)目標完成基礎上,圍繞鄉村振興戰備總要求,積極開展「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創建工作。其中,宛城區「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走到了全市前列,躋身首批全國「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 新幹建設「四好農村路」1300多公裡,你回家的路大變樣!
    新幹縣再添新名片——四好農村路全省示範縣新幹的農村公路建設一直走在全省前列。這是新幹縣加大交通建設的一個縮影。「出家門、上車門。」「四好農村路」已然成為村民心中的「幸福路」。建設高質量的農村公路將極大地改善了農村公路落後狀況,營造招商引資環境,對推動農村經濟和縮小城鄉差距將起到巨大作用。
  • 湖州「四好農村路」自成風景線 串起人民生活幸福路
    12月17日,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籤約儀式在蘇州舉行。湖州、蘇州、無錫、常州四市交通部門代表共同籤署了《環太湖「四好農村路」一體化建設全國示範路框架協議》,標誌著長達416.2公裡的環太湖公路創建工作正式啟動。鄉村振興延伸到哪裡,路就鋪到哪裡。
  • 路通了,我省這個深度貧困縣變化好大~
    近年來,康保縣交通運輸局積極規劃建設農村公路及易地搬遷安置區基礎設施建設,形成內暢外聯的綠色交通體系,大大改善了居民出行條件,有效帶動地區種植業、畜牧業、光伏產業等的發展,為鄉村致富、農民脫貧奔小康打開了大門。路通了 出得去10月28日下午,陽光明媚,空氣清冽。
  • 好日子在好路上——河南汝南全力創建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
    近年來,汝南縣始終把交通扶貧放在重要位置,2016年以來累計投資4500萬元,對全縣1527公裡農村公路進行全面養護和保通,養護合格率100%。2019年5月,汝南縣實現脫貧摘帽。2019年,汝南縣以創建國家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為抓手,新改建、擴建130公裡農村公路,全縣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100%。
  • 商河縣建設四好農村路 六個三模式可借鑑
    濟南市商河縣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堅持「建、管、養、運」並重,積極探索「六個三」建設模式, 2018年至2020年,全縣掀起「四好農村路」建設熱潮,走出了:縣鎮村三級聯動、督導考核獎懲三措並舉;景觀路產業路致富路三路同建;環境整治超限治理打非治違三管齊下;市場化信息化規範化三化同步
  • 莽莽玉帶貫山川——隴西縣「四好農村路」助力扶貧增收見聞
    莽莽玉帶貫山川——隴西縣「四好農村路」助力扶貧增收見聞隴西縣馬河鎮楊營村村民王曉軍在香菇大棚裡管護香菇。今年61歲的景盛德是權家灣鎮焦家灣村村民,村子裡沒有通路時,除了買農資這樣迫不得已的事情,幾乎不怎麼出村。「到鎮裡要翻過這座山,單程就要兩個小時哩。」老人手指眼前的大山,繼續說道,「村子裡是土路,下雨了我們光著腳出門。幾乎家家養著毛驢,誰家蓋房子就用毛驢架子車拉磚拉瓦。」馬河鎮楊營村距縣城60公裡,曾是深度貧困村。
  • 農村水泥路變身柏油路,浙江這個地方今年還要建成這些美麗村道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吳崇遠 通訊員 李超群「以前門口這條路很窄,車一多就容易堵車,你看現在路面寬了,還鋪上瀝青,開起來比水泥路平穩多了。」望著眼前新改建好的柏油馬路,住在蘭溪赤溪街道的村民李師傅連連感嘆。
  • 家好路通產業興 村民臉上展笑顏——聽青川縣涼水鎮曙光村村民講述...
    不管是貧困群眾還是非貧困群眾,都享受到了特色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村民袁永華通過在基地務工就業、發展特色產業等方式,不僅甩掉了「貧困帽」,還被當地村民稱為「烏藥產業種植土專家」。談及如今的產業發展狀況,袁永華用了八個字描述:「產業旺了,口袋鼓了!」袁永華表示,他還將繼續努力,擴大規模種植。
  • 大路通到村口,村民走上致富幸福路
    大路通到村口,村民走上致富幸福路雲南省公安廳結對幫扶臨滄市臨翔區平河村脫貧致富民警(左一)邀請技術人員講解芽茶嫁接技術。村民進城需繞道隔壁兩個村,先走土路,再搭摩託車到五老山路口才能坐上客車。村民進城要帶兩雙鞋,一雙路上穿,一雙進城穿。」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楊繼東告訴記者。「修路前,我們村的茶葉一斤要少賣一兩塊錢,野生菌子只能賣到市場價的一半,雨季根本沒辦法拿到集市上賣,摩託車陷在爛泥裡都不會倒。」說到這些,核桃樹村小組組長字開明深有感觸。
  • 【鄉村振興】「四好農村路」美村富民——固安縣高質量打造農村...
    近年來,固安縣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實現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抓手,舉全縣之力,集全民之智,逐步打造形成了「外通內聯、環境優美、服務群眾」的農村交通路網新格局,為城鄉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 仁懷:「四好農村路」阡陌縱橫在鄉村 鋪就群眾「幸福坦途」
    近年來,仁懷市把「四好農村路」建設當作打贏脫貧攻堅戰和服務鄉村振興的「先手棋」,當作破解農村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的關鍵,著力打通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最後一公裡」。道路的修通,讓「邊峰天際、飛鳥不通」的金竹坎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種植的蔬菜、高粱等農作物也更方便運出去賣,群眾收入節節攀升,大家修起了新房、辦起了養殖場、買起了小汽車,日子越過越紅火。2019年,龍源村實現全員脫貧。「『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我們農村特別是貧困山區帶來了人氣、財氣,也為我們黨在基層凝聚了人心。
  • 烏沙鎮「四好農村路」鋪就新莊村的小康路
    2020年以前,一談到貴池區烏沙鎮新莊村的進村道路,新莊村村民皆是搖頭嘆息。「莊內出行基本都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路面窄又坑坑窪窪的,不僅給村民的出行造成了極大不便,而且限制了農村產業發展。」新莊村村民劉金貴說。長久以來,薄弱的道路基礎設施成了新莊村村民的一塊心病。
  • 「做夢都沒有夢到過柏油路會修進我們彝家山寨」
    在我州不少山區,廣大村民們也有趕集的生活習慣,村民將土雞、土雞蛋、土蜂蜜、臘肉和野菜等農副產品背到集市上去賣,然後用賣得的錢買回米、油、鹽、醬、醋、茶和衣物等生活用品。近年來,雖然全州不少山區村民還保持著趕集的生活習慣,但是,從漾濞縣富恆鄉石竹村村民趕集方式的變遷可以看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山區村民趕集的方式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菏澤東明:四好農村路 變身「致富路」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9日訊一條路,興旺一個產業;一條路,致富一方百姓。近年來,菏澤市東明縣把「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實現鄉村振興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加快完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全面提升農村公路通行能力,為鄉村振興提供助力。
  • 「四好農村路」風潮席捲鹿城西部
    今年,鹿城區累計完成投資1.0334億元,完成通自然村建設公路14.8公裡,完成低等級公路提升改造建設13.6公裡,完成路面維修32.1公裡……為「四好農村路」的收官之年畫下圓滿句號。修一條路,造一片景,惠一方百姓。作為鹿城區「四好農村路」建設的重要戰場,今年,藤橋鎮在去年新改建37公裡的基礎上新改建道路7條,涉及10個村,共計10.9公裡,惠及人口達5500餘人。
  • 「四好」農村路跑出發展「加速度」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位於閩中山區的德化以「四好」農村路為契機,謀劃突破交通「瓶頸」,力爭躋身為閩中交通樞紐,為服務「三農」、發展旅遊、解決民生難題等提供了堅實支撐,跑出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度」。 「坐在車上看風景」 遠處是綠水青山,茂林修竹;路邊道旁綠樹成蔭,不時有花草點綴其間,路美車暢,風景宜人。「坐在車上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