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曼:大佬們的避稅天堂和玩弄股權資本的捷徑|睿亞資訊

2021-02-25 睿亞財富

 騰訊、百度、阿里巴巴、搜狐、網易、人人、360、盛大、蒙牛、聯想、中國聯通、匯源……幾乎掛在嘴邊的知名公司都在開曼群島進行了離岸註冊。2015年年初李嘉誠遷移註冊地,也是開曼群島。很多人知道開曼群島的威名,卻不很清楚它到底哪裡好…那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詳細地分析一下開曼群島的優勢。

開曼群島是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的一塊海外領土(BritishOverseasTerritories),由大開曼、小開曼和開曼布拉克三個島嶼組成。開曼與百慕達和英屬維京群島並稱為世界三大離岸公司註冊地,這三處是世界上離岸公司註冊數量最多的地方。

註冊開曼公司沒有稅收,無論是對個人、公司還是信託行業都不徵任何稅,所以開曼群島被稱為一個真正的稅務避風港。開曼群島在1978年獲得一個皇家法令,法令規定永遠豁免開曼群島的繳稅義務,目前這個法令繼續有效。免除公司還可申請一個20年有效的免除證書更進一步保證其無須繳稅的地位。沒有利潤稅、財產稅,唯一之稅項為印花稅,註冊開曼公司任何轉讓或按揭房地產均需繳付印花稅,因此近年來吸引了大量內地企業到開曼群島註冊。

據相關介紹:開曼群島,BVI,百慕達等避稅天堂國家雖然不對本國公司徵收企業所得稅,但是光在開曼群島註冊公司是無法避稅的,除非你設立的開曼群島公司只在開曼群島國內經營業務,否則如果你用設立的開曼群島公司從其他大部分國家(如中國)獲得收入,在你享受開曼群島免徵企業所得稅之前,那些收入就已經被中國的稅務機關徵收了企業所得稅了,而且中國的稅務機關還很有可能就支付給開曼群島公司的款項徵收源泉扣繳的預提稅。因此,如果僅在中國運營,設立一家開曼群島公司通常情況下做不到合法避免中國稅。

因此,在開曼群島註冊公司是可以避稅,但是不是單純的設立一家公司就可以,還需要根據收入的來源地及屬性,以及當地稅法的相關規定來整體進行判斷。

通常情況下,只有進行跨國貿易,才能通過在不同國家/地區設立公司以進行稅務籌劃(如通過使用開曼群島公司),從而合理避稅的空間。僅在一個國家經營業務,即使使用在另一個國家設立的公司,也沒有太大的籌劃空間。商人本來就為利益而生,所以李嘉誠有此舉也不是那麼難以理解。

2014年以來,美元指數已經從80左右上升到了90以上,上升幅度超過10%,成為全年漲幅最大的貨幣。而人民幣即期匯率卻在2014年以年度貶值2.5%收官,這也是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即期匯率首次出現年度明顯貶值。美元逐步走強,人民幣卻在經歷弱勢階段;美聯儲加息預期將會進一步升溫,中國卻在呼籲期望降息,在此情況之下,資金外流已成是2015年中國經濟的風險點之一。

實際上現在資金外流已經很嚴重,大量的資本在離開中國,包括我們觀察到的外匯儲備下降、外匯佔款下降等,都在說明這個問題。開曼群島是僅次於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的第五大金融中心,全世界最大的25家銀行都在開曼設有子公司或分支機構。註冊開曼公司的金融政策如此吸引人,外匯在開曼進出自由,各部門對投資者的金融信息更是守口如瓶,大量企業離岸註冊也只是早晚的事。

騰訊、百度、阿里巴巴、搜狐、網易、人人、360、盛大、蒙牛、聯想、中國聯通、匯源、銀泰百貨、百麗國際、新世界百貨、SOHO中國、綠城中國、恆大……幾乎掛在嘴邊的知名公司都在開曼群島進行了離岸註冊,而李嘉誠只不過是逃離大軍中的一員而已,只是順應趨勢。其實一個李嘉誠撤離也許不是大問題,怕的就是千百個類似李嘉誠的大企業家撤離,還有成千上萬的外資企業撤離。

在開曼群島註冊的公司便利重組、沒有資本金限制,根據公司條例,香港公司只可從其可供分派的利潤中撥款以向股東作出分派,相比之下開曼群島公司法容許開曼群島公司從利潤中作出分派,亦容許從股份溢價帳中作出分派。而且世界上三處離岸公司註冊數量最多的地方,開曼公司法更是具有標杆地位。

再者眾多國內企業海外上市結構中,都不乏開曼公司的身影,蒙牛,國美,再到匯源,我們發現在這些海外上市的企業構架中不只一個開曼公司被運用,註冊開曼公司成為少數幾個在北美和亞洲的香港與新加坡可以上市的屬地。李嘉誠此次規模龐大的架構重組,將主要通過「長實重組「、」併購方案」、「分拆上市」三個步驟完成,香港交易所律師對開曼公司的運作也比較有經驗,申請上市批准時比較快。根據公告,長江實業將先行重組。由於開曼群島的公司法較香港的公司法簡便,有利於公司進行收購合併、股本重組以及融資貸款等財務安排,令公司營運更為靈活。

李嘉誠家族內部的財富傳承。李家有兩個接班人:李澤鉅和李澤楷。幾年前,李嘉誠已經給兩個做了不同的資產分割,一實一虛,讓他們各守一隅,分頭發展。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從國籍的選擇,就可以看出李家資產從國內轉移到國外的趨勢。一個兒子李澤鉅入籍加拿大,一個兒子李澤楷留籍中國香港,這就註定李澤鉅基本上告別了與大陸政商關係的融合,而李澤楷雖然號稱「小超人」,算是部分繼承了其父「超人」的半個名號,但就商界影響而言,無論其如何努力,留給公眾印象最深的還是他的各種緋聞。當一個商人的生活緋聞超過了商業舉動,你就可以知道無論外界賦予多少期望,他的商界地位和聲望跟李嘉誠相比都有雲泥之別。

最大的問題就是李嘉誠的年紀越來越大,1928年的他到今年已經87歲,耄耋之年的他儘管精神矍鑠,但是自然規律無法避免。李嘉誠最需要考慮的是家族產業的傳承,這絕不是將註冊文件改個名字那麼簡單。李嘉誠還在世,在香港、內地遇到的所有問題,他都可以鎮得住、搞得定、擺得平,一旦他百年之後,兩個兒子難以繼承他的政商人脈關係,他必須有所安排。

中國的政治氛圍發生了一些變化。不管是香港佔中還是大陸全面的反腐,其實都說明了中國的政治氛圍的變化。「李嘉誠的布局早就在去香港化,加上兒子李澤鉅即將接班,也需要能更有效地控制長和系這個龐然大物,從分散風險的角度來看,李嘉誠此次遷冊也是無可厚非。」上述人士表示。

重組前,李嘉誠家族持有長江實業43.42%股權;重組後,李氏家族只持有新的上市公司長江實業地產30.15%股權。另一方面,李氏家族以往通過長實間接持有和黃約24.22%股權,重組把和黃併入長和後,通過重組,李嘉誠家族實際上是變相減持了地產業務13.27%股權,而變相增持了非地產業務5.93%股權。

相關焦點

  • 開曼群島:避稅天堂的前世和未來
    開曼群島:避稅天堂的前世和未來  本刊記者/杜瑋  發於2020.8.31總第962期《中國新聞周刊》  手提公文包、西裝革履的律師、會計、審計師隨處可見,加長版的豪車在道路上飛馳,你還能目睹乘坐著私人飛機出席慈善活動的嘉賓,高水平運動員參加的網球賽,觥籌交錯間,幸會平日裡棲身奢華酒店的公司董事
  • 何為避稅天堂?
    何為避稅天堂?國際貿易多邊合作,各國政府牽頭,90%的業務基本上都是跨國公司完成的。雖說各自政府完成了牽頭,但是卻沒有為這些跨國貿易公司解決另外一種問題,就是稅收。資本逐利的特性決定了這些公司有著強烈的避稅衝動,想獲取到最大的利潤又想少納稅。這些公司就需要一個合適的稅收窪地,亦或者稱之為避稅天堂。國際上比較出名的避稅天堂諸如安道爾、摩納哥、百慕達、巴哈馬、開曼群島、英屬維京群島等地。
  • 霍爾果斯:明星們的「避稅勝地」
    霍爾公司2017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霍爾果斯市各類市場主體總量為22615戶,註冊資本(金)302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77.7%、202.5%。中國的臺灣和香港都在列。
  • 開曼群島公司註冊
    開曼群島的法律制度是根據英國法律的普通法和成文法組成。開曼群島是英國的海外領土,其法院由領土政府任命。而英國倫敦的樞密院是最終上訴法院。開曼群島豁免公司的運作都是按照開曼群島公司法規管。在1978年獲得了一個皇家法令,法令規定永遠豁免開曼群島的繳稅義務,故而,開曼群島完全沒有稅收,無論是對個人、公司還是信託行業都不徵任何稅。所以,它也獲得了「避稅天堂」的美稱。
  • 天堂變滅霸,避稅天堂大規模清理4萬家殼公司!禍起未提供背後的實際控制人信息?
    ……據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估計,全球每年非法收益總計超過2萬億美元,很多是通過天堂黑洞(匿名殼公司)清洗的。比如天堂巴拿馬曾大言不慚地為自己帶鹽:「在洗錢方面,我們提供全方位服務:衝洗,洗滌和甩幹」(rinse, wash, anddry)。這是一個黑洞世界。
  • 馮小剛徐靜蕾等明星資本大撤離!曾經的「避稅天堂」,如今上百家影視公司選擇逃離
    霍爾果斯,這個聽起來有些陌生的城市,對很多明星來說,是曾經的「避稅天堂」,而如今,眾多影視公司卻紛紛選擇逃離。
  • 瑞士銀行成了「避稅天堂」
    瑞士最出名的除了手錶以外,就是瑞士銀行,很多國家的富豪都會把一部分錢存在那裡,因為瑞士銀行非常安全,一些企業和富豪喜歡把資金「藏」在那裡。瑞士銀行為客戶保密信息的傳統,已經超過300年,在1934年,瑞士政府正式確立《銀行法》。
  • 開曼殼公司、紅籌上市主體、家族信託遭57年最大打擊經濟實質法令執行 租稅天堂不再何處是我家?
    >假外資」的外衣,開曼迅速崛起,一躍成為世界第四大離岸金融中心,成為富人的避稅藏錢天堂。其實早在2009年,金融危機後,全球都動了「打劫」避稅天堂的小心思,之後OECD還搞了個黑灰名單,開曼、百慕達等離岸地都上榜了,但最終,也只是威脅了一下,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卵用。
  • 範冰冰案後大量明星資本逃離霍爾果斯,中國的避稅天堂會倒下嗎?
    這個在稅務界赫赫有名的避稅天堂,於普通大眾卻極為陌生,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城市呢?為什麼娛樂圈對它如此追捧?範冰冰案會動搖霍爾果斯的地位嗎?如果霍爾果斯倒下了,還有其他避稅天堂再起嗎?本文將為您揭開霍爾果斯背後資本的秘密。
  • 2020年起,所有離岸殼公司、家族信託必須將收入、成本和員工信息「自動交換」給中國,0稅天堂時代徹底告終
    現在被懲治△圖:**洩露了離岸藏錢的秘密,不過,這只是避稅天堂的冰山一角。 其實早在2009年,金融海嘯和歐債危機之後,全球已經動了「整治打劫」避稅天堂的小心思,之後OECD還搞了個黑灰名單,開曼、BVI、百慕達等離岸地都上榜了,但最終,也只是威脅了一下,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卵用。
  • CRS+個人反避稅條款=富豪們要被扒光了
    一提到避稅,瓜友們一定能想起前幾個月小崔揭露「陰陽合同」手撕某剛和某冰的事,後續小崔還曝光了幾位在海外的一些房產信息。
  • 昔日「避稅天堂」霍爾果斯遇公司註銷潮,馮小剛徐靜蕾等紛紛撤離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曾經的「避稅天堂」霍爾果斯,引發了一眾公司逃離。自6月份以來,有超過100家霍爾果斯的影視公司申請註銷,包括了如徐靜蕾、馮小剛等多位知名藝人擔任法人或持股的企業,政策紅利的消失、陰陽合同的發酵、行業制度的規範管理,讓明星資本紛紛撤出這個曾經的避稅天堂。
  • 趙薇「空手套白狼」被罰:股市不是資本大佬為所欲為的天堂
    當大量銀行信貸集中於股市,成為資本大佬可以任性撬動的槓桿時,它並沒有在夯實實體經濟。
  • "範冰冰們"涉嫌偷逃稅原因找到了 避稅手段五花八門
    1、避稅天堂「霍爾果斯」,註冊公司或移民近幾年,很多明星及娛樂、影視公司紛紛在稅收優惠地區註冊公司,包括新疆霍爾果斯、浙江東陽、明星工作室齊聚的上海松江區以及無錫國家數字電影產業園等。唐德影視(8.800, -0.15, -1.68%)及範冰冰創辦的愛美神影視,其避稅地分別是新疆喀什與無錫。
  • 告別「避稅天堂」霍爾果斯 影視行業寒風驟起
    僅2017年就有超15000家新註冊的公司,其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新註冊公司就達2558家。有人曾算過一筆帳,假設一家影視公司年營業額1億元,平均利潤率10%,在霍爾果斯所繳納的稅收將比其他地區少逾330萬元。然而,在今年的一場「財政部專員辦進點見面會」後,影視公司拉開了霍爾果斯逃亡序幕。
  • 鳳凰衛視出售一點資訊股權 交易總額為4.48億美元
    鳳凰衛視出售一點資訊股權 交易總額為4.48億美元 據公告顯示,出售集團的主營業務為運營—點資訊,開曼公司為投資控股公司,其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間接持有WFOE的所有股權。鳳凰衛視表示,考慮到一點科技的未來發展計劃,出售事項將為集團提供一個絕佳的退場機會。此外,交割後本集團在開曼公司餘下的5.63%股權使本集團仍可繼續參與一點科技的日後發展。
  • 鳥山明避稅超過4000萬日元,被直接問道:您在支付稅款嗎?
    鳥山明避稅超過4000萬日元,被直接問道:您在支付稅款嗎?(證券公司相關人士) Paradise文書報導指出,世界上的富裕階層使用「tax haven(避稅天堂)」享受著諸如逃稅等特權。他們甚至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企業拍賣的時候,有人對我說,從經過審查的會計事務所,將所持有的股票轉移到英國開曼群島上設立的造紙公司。
  • 這場國際稅收博弈中,避稅天堂來圍觀,誰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比如林丹和李宗偉,比如費德勒和納達爾。即使立場不同,勢如水火,必然決一雌雄,但是在較量中的那種英雄惜英雄的惺惺相惜,依然讓人動容。稅務界其實也是一樣。稅務政策的制定者固然是深思熟慮,紮緊偷逃稅的籬笆,但是現實中總有一些高智商的避稅者能夠想出各種奇思妙想,在不經意間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讓政策制定者拍案叫絕的避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