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電影製片廠老藝術家林默予於7月1日15時38分仙逝,這天恰好也是她的生日,享年96歲。
說起老先生,她可是老一輩的老演員了,張國立這種我們比較熟悉的成熟藝術家在她面前還是個孩子呢。
她是94版《三國演義》裡吳國太的扮演者,她是89版《紅樓夢》中賈母的扮演者,她是97版《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孝莊皇太后的扮演者……
年輕時的林默予可不比現在的女明星差,也是一副傾國傾城的樣貌。
1924年,林默予出生於北京,地道的北京純正國語口音。
1942年,林默予參演話劇《綠窗紅淚》,這是她第一次登臺表演,從此開始了一代藝術家的歷練之路。
在眾多角色中,無疑《紅樓夢》中的賈母這個形象最深入人心。
而林默予也正是憑藉這個角色,獲得了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雖說只是配角,但誰也不會忽略林默予所扮演的賈母角色。
日常中為了積累創作素材,平時她無論是坐車、走路,進飯館吃飯,還是在公共場所開會,觀摩演出,都注意觀察分析周圍的人。根據不同人物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分析、判斷其身份、學歷、教養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就使得她在人物表情舉止上的拿捏甚是準確,這才憑藉著賈母一角深入人心,她的氣質中有股大氣雍容的底蘊。
老一輩的藝術家我們了解的比較少,但不可否認她們存在的價值,正是刻苦表演的她們才帶動了後輩的努力源泉。
如今她走了,如一顆耀眼的流星去到了遠方,人不在了,可精神還在。
不必擔心,不必憂鬱,中國的影視圈還會有更多的明星升起,代代相傳,刻苦銘心,如她的後一輩演員們。
影視圈是個純粹而又複雜的地方,有苦有甜,但肯定的是先苦後甜,先甜的小心牙齒會先掉。
就拿林默予先生舉例,出演《紅樓夢》中賈母一角時她已經65歲了,在此之前雖說演戲也是很刻苦,產生過一些經典影視劇,但終沒有檯面上的什麼大獎。
難道說在她獲獎之前她的演技就不行,就沒有人喜愛麼?肯定不是這樣的。
那時,演員獲獎還是一件特別大的事,這是崇高的榮耀,不是一般的口頭讚揚這麼簡單,走過了半輩子才獲獎的人其實很多,因為獎項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厚德載物的東西。
反觀如今的影視圈,年紀輕輕獎項拿到手軟的人不在少數,好像一個獎項如兒戲一般,其實品行兼優才能走的更遠,30歲之前拿獎到手軟,40歲後讓人大跌眼鏡的人不在少數。
所以說啊,人生苦短,掙錢夠花就行,年輕演員還是需要在作品上打磨,在某個年紀留下一部青史留名的作品才是真的完成了演員的價值,不是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