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05日 18:5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陸航 趙立凡
字號關鍵詞:醫藥衛生法;醫藥衛生治理體系;法律政策研究
內容摘要:2020年1月4日,西北政法大學「醫藥衛生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西北政法大學雁塔校區舉行。
關鍵詞:醫藥衛生法;醫藥衛生治理體系;法律政策研究
作者簡介:
西北政法大學校長助理汪世榮教授為研究中心主任邱昭繼教授授牌。本網記者趙立凡 攝
中國社會科學網西安訊(記者 陸航 實習記者 趙立凡)《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水平。2020年1月4日,西北政法大學「醫藥衛生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成立大會在西北政法大學雁塔校區舉行。
西北政法大學校長助理、教授汪世榮表示,《決定》指出,要強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公共醫療衛生服務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推動依法治理,提升法治水平,實現健康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下中國醫療衛生領域存在很多值得研究和解決的問題,諸如醫患關係緊張、醫療保障薄弱、公共健康促進等,都需要從法學和政策角度進行深刻梳理和研究。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要求,西北政法大學依託多學科優勢和學術資源,成立醫藥衛生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將在推動本領域研究、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方面發揮重要的積極作用。
國家衛生健康委法規司立法處處長王玲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全面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法治中國建設取得了歷史性的成就,社會主義法治穩步邁向良法善治的新境界。在衛生健康領域,法治的作用愈發凸顯,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這就需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不斷加強法治建設,為「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保駕護航。近年來,衛生健康領域的法治研究和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一系列醫療健康領域法律的出臺,都從法律制度層面回應了全社會對醫藥衛生領域的關切,為深化醫改、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保護公民健康權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法學理論和醫療工作實踐的彼此交融,使衛生健康法治理論研究工作煥發出勃勃生機。希望西北政法大學醫藥衛生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的成立,能發揮好研究平臺和法治建設智庫的作用,也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利用好這個平臺,積極參與,一起為推進醫藥衛生法治建設貢獻智慧和力量。
西北政法大學醫藥衛生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邱昭繼介紹了研究中心的整體情況。西北政法大學醫藥衛生法律與政策研究中心旨在立足西北,服務中國衛生法治建設,打造中國衛生法治、中國法治領域的智庫。承擔的主要職能有:研究衛生法治問題,為地方和國家法律與政策制定提供學術支撐;整合各方資源,打造溝通學界和實務界的專業平臺;聯合學術界同仁,推動衛生法學學科建設和前沿問題研究;創新改革教育機制,培養高端醫療衛生法學人才。主要工作任務是開設衛生法學課程,培養衛生法學人才;定期組織衛生法治學術會議,推動學術研究;承擔政府和企業課題,打造衛生健康法治智庫;與醫院、行業和實務界等合作,推動法律政策研究,提供法律諮詢。
成立大會結束後,與會代表就醫藥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院長、教授肖水源從精神衛生服務的目的、醫療服務與社會穩定、隱私保護、知情同意與行為能力責任、社會歧視、政府的責任邊界等方面就精神衛生治理中的幾個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中國衛生法制》雜誌主編王北京以具體實例出發強調了推進醫藥衛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性;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研究所醫療衛生法制研究室主任曹豔林談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與健康促進法》的幾點體會;北京積水潭醫院醫患辦主任陳偉回顧了中國醫療糾紛處理的法治簡史,並從自身多年具體實踐出發提出了關於醫患關係處理的一些經驗;陝西省法學會衛生法學研究會會長、西北大學法學院教授楊麗珍談了關於分級診療中家庭籤約服務的幾個問題。
本次會議由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