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西安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黃博)12月3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制宣傳日」,西北政法大學法律服務中心志願者分別走進西安市雁塔區金泘沱小學、西安市長安初級二中等中小學校,以普法教師的身份為在校同學進行憲法知識宣講。這是該社團第36年持續舉行法律宣講和宣傳等公益服務。
本次名為「12•4國家憲法日暨憲法宣傳周」主題活動中,志願者們用視頻、講課等方式向同學們介紹憲法知識,普及抵制校園暴力的法律意識,幫助同學們了解憲法,尊重憲法,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抵制校園暴力。
西北政法大學團委書記宋白介紹說,學校法律服務中心成立於1984年,是西北地區規模最大、運作最規範的大學生法律志願服務組織。36年來,該社團堅持紮根基層開展法律公益服務,持續進行普法宣傳,開展法律援助,舉辦法律知識競賽,助力法治知識傳播、法治精神弘揚、法治建設發展。
普法支教是該校法律服務中心的品牌活動。多年來,該中心的學生志願者,先後走進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西安歐亞學院等大專院校,以及西安北裡王小學等中小學校,以普法情景劇、模擬審判、普法微電影等形式,將法律知識送到學生身邊,也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傳遞給廣大同學。
據統計,36年來,該中心法律服務志願者們先後在陝西、山東、河南等省份,開展大型法律宣講諮詢800餘次,專題法律宣傳600餘次,社區矯正近百次,並幫助了數百名監外服刑人員順利回歸社會。
從2015年開始,法律服務中心連續六年定期走進商洛市山陽縣深度貧困鄉村,通過設置諮詢點、發放宣傳資料、講座、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普法宣傳,努力提高貧困地區群眾法律知識,促進鄉村治理能力提升,用法治助力脫貧攻堅。
宋白說,法律援助是法律服務中心的核心工作。36年來,該中心先後無償接待當事人15萬餘人次,解答回復群眾來信3萬餘封,代寫法律文書萬餘份,代理法律援助案件4100餘件。程園園歷時5年時間,義務為六旬民工老人討回了血汗錢。法律服務中心主辦的「麻旦旦案」首次將精神賠償納入國家賠償範圍,被中國法學會行政法研究會評為「推動中國法治進程的十大行政訴訟典型案例」。
在公益服務中,該社團培養了大量高素質法律人才。社團先後有近兩萬人加入,超過2000人接受法律援助培訓,近千人成為法律服務中心援助員,並湧現了賈宇、汪世榮、袁義偉等眾多知名的「法服人」。
近年來,該社團先後獲得「全國百強社團」 「全國百佳社團」 「中國百個青年志願者服務集體」「陝西省學雷鋒先進集體」「陝西省青年志願者優秀項目獎」等多項榮譽。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