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歲女孩變壞種,其實最該反思的是家長而不是孩子

2021-01-07 老衲說文史

>>01

一提到魔鬼,怎麼也不會和一個九歲的孩子扯到一起。可電影《壞種》中一個叫做艾瑪的九歲女孩卻顛覆了我的認知。

她為了一枚獎章,她竟然把同桌麥洛推下懸崖。她為了阻止自己老師繼續調查麥洛的事,竟然偷偷把蜂窩放到老師車裡,使老師發生車禍身亡。

當保姆克洛伊發現了她的秘密,把獎章掛在了艾瑪父親房間被發現後,艾瑪對克洛伊恨之入骨,再加上後來克洛伊揚言要爭當艾瑪的繼母,並不斷地威脅、恐嚇艾瑪,這就徹底激怒了艾瑪。她就引誘克洛伊到了父親工作的小木屋,最後放火燒死了克洛伊。

後來的這一切都被父親識破,艾瑪也向父親坦白了所有事情的真相。可艾瑪認為她沒有錯,一切都是別人想傷害自己,她才那樣做的。更可怕的是,艾瑪的父親格羅斯曼發現,在他得知真相後,自己的女兒艾瑪對他也起了殺心,在他睡覺時,艾瑪打開了屋裡所有瓦斯。直到這時,艾瑪父親才意識到,艾瑪是個徹頭徹尾的壞種、魔鬼。為了不讓她繼續在人間作惡,艾瑪父親打算結果了她。

原本艾瑪父親在牛奶中加入了安眠藥,想等艾瑪服下後讓她安然離去。可沒想到艾瑪趁他不注意調換了牛奶,最後艾瑪的父親反被艾瑪設計殺死。

>>02

《壞種》改編自美國作家威廉馬奇的同名小說。早在1956年,這個故事就被搬上大銀幕,並且大獲成功,入圍了當年奧斯卡的最佳女主、最佳女配和最佳攝影三項大獎。而這部拍攝於2018年,由羅伯勞自導自演地重拍了這部電影,並且請來了好萊塢炙手可熱的童星麥肯娜·格蕾絲作為主演。

>>03

看完這部影片,最想關注的不是9歲女孩艾瑪怎樣做魔鬼的,而是她為什麼變成的魔鬼。通過觀看影片,不難發現有三個原因。

1.缺乏真愛。艾瑪從小沒了母親,缺乏母愛,跟著一個動不動就嚴厲斥責的父親,艾瑪就缺乏一種安全感。電影一開始老師就發覺艾瑪不對勁,雖然艾瑪什麼事都做得很好,可她好像活在自己世界裡。之所以如此,就是艾瑪缺乏真正的關愛,真正的溝通。電影有這麼一個細節,艾瑪問爸爸籃子親親裡有什麼,她的爸爸回答是給你一個吻。可等他爸爸走後,艾瑪詭異的表情可以看出,平日裡她並沒有感受到父親給予的真正愛和關心。這也說明了艾瑪為什麼這麼冷漠,為什麼最後連自己的爸爸也要殺害。原本就沒有感情,所以當自己的爸爸被擊斃,他沒有絲毫難過。

2.保姆的恐嚇。艾瑪之所以對保姆克洛伊下手,是因為克洛伊發現了自己的秘密後,她不僅沒有幫助艾瑪緩解痛苦,反而恐嚇她警察會把她帶走,會讓他坐專門的小電椅。這都讓艾瑪極度恐慌,再加上克洛伊想做她的繼母,這是艾瑪不能忍受的,最終選擇對克洛伊下手。

3.艾瑪父親糾錯能力不當。艾瑪父親發現艾瑪問題後,不是選擇認真與女兒溝通,而是逼問、找心理醫生、在網上查找女孩心理疾病資料,這都讓艾瑪十分失望,更加激怒了這個九歲女孩的心。因為她不需要這樣的父親,一個只知道工作,找女人,從來沒有真正關心過自己,考慮自己真正想法的父親。

希望通過這部影片,大家不要光看到9歲女孩的惡,還要多找一找背後原因。希望每個人都能真正關心愛護自己孩子。

相關焦點

  • 《壞種》:九歲女孩變魔鬼,其實最該反思的是家長而不是孩子
    >>01一提到魔鬼,怎麼也不會和一個九歲的孩子扯到一起。可電影《壞種》中一個叫做艾瑪的九歲女孩卻顛覆了我的認知。她為了一枚獎章,她竟然把同桌麥洛推下懸崖。她為了阻止自己老師繼續調查麥洛的事,竟然偷偷把蜂窩放到老師車裡,使老師發生車禍身亡。
  • 孩子愛咬人,不是變壞了,而是生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而已
    文/樂媽學堂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 尤其是行為習慣方面,家長往往比較關注,擔心孩子一不小心就變壞了,比如孩子咬人,家長們就很擔心,其實,在孩子的內心對咬的定義和我們想到的往往有偏差。可是爸爸卻很憂慮,擔心孩子會變壞。其實,大多數的孩子到了兩歲左右的時候,都會出現這種隨意咬人、撓人的行為。不知道怎麼回事呢,趴下就咬對方一口,很多人會認為這樣的孩子是壞孩子,這種想法是對愛咬人孩子的誤解。一、孩子究竟為什麼要咬人,真的是變壞了嗎?
  • 12歲女孩3天花萬元買盲盒:當孩子出現「虛榮心」,家長該警惕
    0112歲女孩稱"家裡有礦",3天花萬元買盲盒:警惕孩子的盲目虛榮青島膠州就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情,崔女士有一個正在上小學的女兒,剛12歲。由於種種原因,崔女士平時不怎麼帶女兒,只有周末休息才和女兒一起,女兒偶爾會問她藉手機來玩,她也沒有太在意這件事情。
  • 15歲女孩從25樓跳下,砸死親生父親!背後真相值得所有家長反思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在中國,17歲以下的青少年中,有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的孩子大約有3000萬!因抑鬱自殺的人數高達20多萬。抑鬱症是困擾青少年的一個重要因素。其實對抑鬱症孩子而言,這是每天備受煎熬、內心支離破碎的最後爆發。
  • 5歲女孩被男生偷親,家長的這一舉動,讓人反思性教育的重要性
    當把男孩的家長叫過來時,男孩的家長卻說"親就親了,都還是小孩子,不用太較真"。小楠的媽媽深深地感覺到無奈,孩子的成長需要從小教育,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給孩子一個正確的觀念。根據一些統計調查,平均有8%的未成年男孩和有20%的未成年女孩在遭受侵犯,如果家長們沒有一個正確的指引,那孩子們的成長一定會遭到危害。很多家長覺著和孩子說這個問題會很尷尬,但這種尷尬是必須的,如果沒有這個開始,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處於空缺,如果有一天遭受到傷害家長也沒有辦法知道。
  • 13歲女孩跳樓:青少年問題頻出,父母需反思,將人生遙控器給孩子
    7月14日,四川達州女孩在與家人爭吵後,乘人不備跳樓身亡。離我寫上一個14歲女孩跳樓僅幾天之遙。媽媽拿著遙控器這讓人想到電視劇《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第一集:媽媽的遙控器:初三的小偉最大愛好是畫畫,畫畫佔據了他上課及考試的時間。這讓媽媽極為不滿。
  • 家長打擊孩子「自尊」的話,你說過多少遍?家長該好好反思了
    文 | 朗姐育兒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不少家長苦惱,為什麼自己家的孩子這麼玻璃心?稍微說一下,就開始哭哭啼啼,遇到事情第一時間就是退縮和害怕,就連面對父母的時候,也非常敏感而情緒負面化。其實,孩子脆弱的心靈需要父母的呵護,只是你不知道。
  • 孩子偷錢怎麼辦?家長別打罵,用以下方法處理讓娃受益一生
    文|秘籍君中國式教育最缺乏的有兩點,一點是性教育,一點是金錢教育。這兩點的教育觀念,最根本上塑造孩子的人格。若家長故意忽視,或是當情況發生時打罵,那只會讓事情適得其反。朋友家孩子今年10歲,從小到大都是大人眼中的乖孩子。成績在班上也數得上,性格開朗大方,一直都沒讓朋友太操心。可這段時間,朋友開始覺得孩子學壞了。怎麼回事呢?
  • 又一孩子縱身跳樓:這3種情況下,家長再生氣也要停止批評孩子!
    但不少人在面對孩子叛逆時,自己的情緒也會處於崩潰的邊緣,當這種情況愈演愈烈,往往就很容易釀成悲劇。張先生和妻子育有一個12歲的女兒,張先生平常工作很忙,孩子的學習和生活一般都是妻子來管。張先生的話刺痛了女兒的心,十幾歲的少女感到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侮辱,那一瞬間,她只想讓父親為他的言語付出慘重的代價。
  • 孩子一天趕3個補習班,成績還是提不上去,父母該反思以下問題了
    文|秘籍君家有上學娃,目前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尤其是,看到現在社會競爭這麼激烈,別的家長都在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興趣班「拔高」,我們就更焦慮了。孩子一天趕3個補習班,累得直哭,結果成績還是墊底閨蜜家兒子9歲了,上小學三年級,學習真是吃緊的時候。她家兒子學習有點不專心,英語學得不好,數學學得會,但不是拔尖,語文也不好。所以,閨蜜給他報了3個補習班,每天放學後孩子要趕到三個地方學習,雙休也是每科半天,留下半天就搞搞個人的衛生。
  • 90後父母抱臂觀望孩子趴地上哭鬧,孩子耍脾氣家長該怎麼辦?
    那麼面對孩子的哭鬧做家長的究竟該怎麼辦呢?孩子的管理和教育,一直是一個家庭的重中之重,而在一個家庭中,奶奶跟媽媽往往會站在對立面上。就這樣「媽媽打,奶奶護」的場面,相信每天都會在很多家庭中上演,長此下去,不僅造成了婆媳矛盾,破壞家庭關係的和諧,而且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其實孩子的哭鬧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的無知,很多家長在孩子哭鬧時都採取了錯誤的回應。1.溺愛型。
  • 河南一11歲女孩頻繁出入小賣部,給老闆轉帳四萬多,家長崩潰了
    眾所周知在很多小孩子對錢根本沒有概念,在她們的眼裡,不過就是一串數字,因為用錢的時候只要跟父母要就好了,所以孩子總覺得錢是花不完的。而近日卻發生了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一名11歲的女孩給一個小賣部的老闆轉了4萬多元,父母得知後差點被氣死,於是找老闆理論。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孩子到底該不該打?建議家長看看這裡
    一直以來父母該不該打孩子是很多家長爭論的一個矛盾點,隨著現在教育水平的不斷上升,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認為不該打孩子,可是如果面對闖禍不斷,不聽勸說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是好呢?打孩子的話,又擔心對孩子內心造成傷害,成為童年陰影;如果一味和孩子講道理的話,孩子當作耳旁風不予置之,最後走上犯罪道路也不是沒可能,這樣的案例在網上可是屢見不鮮。就像這句話「棍棒底下出孝子」被許多父母當成教子的「座右銘」。
  • 老師真冤枉,給孩子科普懷孕知識卻被家長吐槽,該正視性教育了!
    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庭十分重視的事情,只要是和小孩相關的內容,家長們都會關心,現在很多的孩子被家庭保護得太好了,他們沒有落下在校該學的功課,甚至課外還會參加各種才藝培訓班或者是補習班,不少孩子小小年齡就技多壓身,但對兩性方面的知識卻知道得很少,談性色變的現象依舊存在,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年齡太小
  • 因上錯地鐵女孩腳踹媽媽,面對孩子的暴力攻擊家長該怎麼辦?
    這個新聞引發一波討論,我們對孩子的暴力攻擊行為該如何來看待?從家庭教育的角度出發,首先要處理好孩子情緒的問題。兒童的身心發育包括情緒情感,要分年齡階段性的處理。中國人習慣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三歲開始,孩子有了自我的性格發展,有的孩子性格外放,情緒上大開大合,大鳴大放;有的孩子則內斂安靜,沉浸於自我思考。
  • 九歲女孩成「老賴」?簡直胡說八道
    這幾天「九歲女孩成『老賴』」的事件雖稱不上人盡皆知,但也確實鬧得沸沸揚揚,各大主流媒體都關注了這件事。首先我們來糾正一個點,這個九歲女孩她不是「老賴」!平日裡我們所說的老賴其實是指「失信被執行人」。最新進展:12月15日晚,鄭州市金水區法院取消了對九歲女孩的限高消費。並發表道歉聲明,直言「我們錯了」此舉獲得不少好評,還消除了部分網友對該法院的負面認知。
  • 孩子慢慢變成「白眼狼」?這四種家庭逼出來的,家長要反思了
    長大後,我們就像剛出巢的雛鳥,在遠方飛走了,而母親卻在等著我們回來,眼睛望著遠方,眼裡有擔憂、有期待、有欣慰,在父母眼裡,孩子大多是她的整個世界。但為什麼有的孩子慢慢變成了"白眼狼"?其實這四種家庭都是被逼出來的,所以家長要反思。什麼樣的父母才能慢慢把孩子變成"白眼狼"?
  • 10歲小學生被一塊饅頭奪命,家長已報警,學校反思的不僅僅是悲痛
    有一名四年級的10歲小學生,在學校吃早餐的時候,不小心被饅頭噎住,送往醫院後搶救無效身亡。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家人用心呵護成長,是每一個家庭對未來的希望,沒想到被一塊饅頭奪走了生命。隨後,事情的後續是家長報警稱當時學校沒有校醫進行搶救,沒有急救措施,甚至也沒有撥打120急救電話,而是老師抱著去醫院,家長認為這樣的處理方法可能是孩子喪失最佳搶救機會的一個原因。
  • 3歲孩子玩手機,不給就哭鬧,家長應該怎麼辦
    這時爸爸媽媽們可能會給孩子個玩具,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對於三歲左右的孩子,會表達,動手實踐能力比較強的階段,恐怕這樣的處理方式,孩子不會妥協的。麗麗說,等自己忙完事情,想把孩子的手機拿過來時,孩子就不願意了,即使你告訴他,對眼睛不好,看時間長了刺激眼睛,他根本不會理會。三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 3歲孩子叛逆期,家長如何正確疏導?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叛逆期的三歲」的現象呢?叛逆期原因孩子2-3歲的時候各項身體機能逐漸成熟,自我意識開始加強。父母卻覺得孩子還小,想幫孩子料理好所有的一切。孩子想做的,家長常常阻攔,孩子便有了反抗的情緒。在父母看來,這便是孩子的叛逆期來了,殊不知這是孩子開始成長了。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在孩子的性格培養過程中,幼兒時期尤為重要。那我們如何在孩子的3歲叛逆期時正確的疏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