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董子健減肥上了熱搜,他為了拍《刺殺小說家》,入組前後3個月暴瘦40斤。他微博發文說方法就是餓到頭暈,煉到腿軟,完全是工作需要,所以不推薦給大家。
營養師也不推薦狂餓狂練減肥
這是因為研究表明:
通過節食減掉的體重,一年內會反彈1/3~2/3,幾乎5年內都會恢復到原來的體重,而且至少1/3的節食者比減肥前還重[1]。
其實董子健也反彈了,差不多2年的時間他反彈了一半,也就是20斤左右。
可能有的朋友會說,讓我三個月減40斤,2年反彈20斤,我也願意。
遺憾的是:
1、咱們想3個月這樣瘦40斤也挺難。因為董子健是早上6點煉到晚上6點,而且訓練強度很大;咱們這個時間段大都坐在辦公室裡,忙起來可能一上午都不起來動一下;而且還可能天天加班加點工作,別說餓到頭暈了,就是不吃飽都沒精力幹活。
2、董子健2年反彈了20斤,可換做咱們普通人,恐怕就不只20斤了,因為對明星而言,保持身材是日常功課,而我們還是比較容易大開吃戒。
董子健的飲食有兩點值得學習
雖然不推薦像董子健這樣快速減肥,但是他減肥時的3個飲食細節,建議減肥的朋友跟著做。
1、少鹽
有人說鹽吃多了會胖人,是因為鈉離子會增加水分在體內滯留,於是就胖了。
事實是:鈉存在「多吃多排」的機制,如果沒啥疾病,不至於導致水分滯留。
而鹽吃多了可能會胖人是因為[2]:
1)瘦素是一種能抑制食慾的激素,可是高鹽飲食卻會讓身體產生瘦素抵抗,然後人就容易胃口大開,吃飽了還吃。
2) 體內果糖水平升高會增加脂肪堆積,而高鹽飲食卻會激活肝臟和下丘腦中的醛糖還原酶—果糖激酶的途徑,導致內源性果糖升高,於是就增加了脂肪堆積。
除了上面這些動物實驗的理論研究,也有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
鹽吃的多跟兒童和成人的超重都顯著相關[3]
所以,如果比較難做到少吃,那起碼試試吃的飯菜少點鹽。
在家做飯就菜快做熟再放鹽,用了醬油、蠔油等含鈉調味料就少放鹽;在外就餐記得叮囑廚師少鹽,如果做鹹了就涮一下再吃。
在控鹽這件事兒上,大家必須有信心,因為:
前段時間剛發布的《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顯示,國人的人均鹽攝入量已經由2012年的10.5克/天降低到了9.3克/天,離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推薦的5克限量越來越近了。
2、少油
董子健除了提及吃的菜少鹽,也提及到少油。這個很容易理解,1克油脂產生的能量是碳水和蛋白的2.25倍,它的能量密度就是這麼高。
所以把飯菜的油量控下來,就能少攝入很多能量。
但是也沒必要像董子健那般只吃水煮菜、拌菜和蒸菜。
我們也可以吃炒菜,但是:
1)在家做菜要量化用油量,把每餐的油控制在10克以內。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按照10克/人/餐做頓飯,感受一下菜的油量,以後做菜就大差不離地控制著。
2)在外點餐儘量別點過油的菜比如:煎帶魚、炸丸子、鍋包肉、獅子頭、幹煸豆角、地三鮮、炸雞腿、炸薯條、紅燒排骨、紅燒豬蹄、紅燒肘子、紅燒肉、紅燒雞翅、紅燒大蝦。
不用像董子健那般餓到頭暈、煉到腿軟,只要做到以上兩點,然後在日常飲食的基礎上,稍微少吃「兩口」。
這個「兩口」以飢餓感不明顯為標準,我們也能瘦,不會像董子健瘦的那麼快,但也不容易反彈,慢慢地還養成了清淡飲食的好習慣。
除了少油少鹽兩點,董子健還提及吃蛋白粉、胺基酸。
咱們活動量不像董子健那樣大,也不像董子健那樣狂餓自己,每天能吃到1個蛋、1-2包奶、2-3兩肉(5-6卷牛肉卷+8隻蝦大該有3兩)、5塊豆腐(1塊為麻將大小),再加上每頓飯至少1小碗米飯/麵條或一小個饅頭,完全可以滿足蛋白和胺基酸的需求,實在沒必要花錢吃蛋白粉或胺基酸。
再說了,關於蛋白粉和各種胺基酸比如精氨酸、β-丙氨酸、支鏈胺基酸、瓜氨酸等是否會提升運動效果,也還沒有充足的證據。[4]
小結:
減肥慢才是王道。
少油、少鹽,每頓正餐吃到1-2拳頭菜,主食至少吃1拳頭,一天吃夠上面講到蛋白量,兩餐之間餓了吃個拳頭大小的水果,讓自己飢餓感不明顯的,慢慢地健康瘦吧。
今日互動:在少油少鹽方面,有啥要分享的留言吧。
參考文獻:
[1]Dulloo A G , Montani J P . Pathways from dieting to weight regain, to obesity and to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n overview[J]. Obesity Reviews, 16.
[2] Lanaspa M A , Kuwabara M , Andres-Hernando A , et al. High salt intake causes leptin resistance and obesity in mice by stimulating endogenous fructose production and metabolism[J]. Proc Natl Acad, U S A, 2018:201713837.https://www.pnas.org/content/115/12/3138.full
[3] Ma Y, He FJ, MacGregor GA. High salt intak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obesity? Hypertension. 2015 Oct;66(4):843-9. doi: 10.1161/HYPERTENSIONAHA.115.05948. Epub 2015 Aug 3. PMID: 26238447.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238447/
[4] https://ods.od.nih.gov/factsheets/ExerciseAndAthleticPerformance-Consu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