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為大家推送了北京人藝的「限時展映」劇目,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一飽眼福呀!那麼今天,小東再分享給大家「保利雲劇院」在春節期間推出線上展映劇目~
(內含限時展映劇目,記得及時觀看哦!)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大約創作於1819到1824年間,是貝多芬全部音樂創作生涯的最高峰和總結。這是一首龐大的變奏曲,充滿了莊嚴的宗教色彩,氣勢輝煌,是人聲與交響樂隊合作的典範之作。
柏林愛樂樂團成立於1882年,最初的45名樂手脫離於比塞樂隊自立門戶,稱作「前比塞樂隊」。在樂團成立之初,經濟基礎薄弱,經費緊張,直到1887年柏林音樂會代理人沃夫接手了行政事務,才為樂團的前途打下穩固的基礎。沃夫把樂團名稱改為「柏林愛樂樂團」,並將一座滾軸溜冰場改裝為「愛樂音樂廳」。自此,當今德國最出色的交響樂團——柏林愛樂樂團誕生。
柏林愛樂樂團的團員都是來自德國和世界各國出類拔萃的演奏家,具有超高的演奏水平,技巧精巧絕倫。尤其是在卡拉揚擔任常任指揮後,樂團經過他的嚴格訓練,在世界各地演出了大量古典和近代音樂作品,贏得了很高的國際聲譽。
紅壺相聲社將近年來參加過央視春晚、各地方衛視春晚,以及各大喜劇綜藝節目的相聲演員們匯聚一堂,致力於為廣大觀眾帶來國內高水平的相聲表演,力保內容更加親民,更貼近生活。
紅壺相聲社匯聚了國內優秀的青年相聲演員,為觀眾精心定製精品相聲大會,帶來更精緻、時尚、高水準的相聲表演。
《基督山伯爵》原是法國作家大仲馬創作的偉大文學經典,講述了一個關於愛情、背叛和復仇的傳奇故事。年輕的水手愛德蒙·唐泰斯被人陷害,一夕之間失去了摯愛的未婚妻和寶貴的自由。在監獄中他結識了法裡亞,法裡亞對他照顧有加,並在臨終前把基督山寶藏的秘密告訴了他。越獄後的唐泰斯找到了寶藏,躋身上流社會,開始周密布局他的復仇計劃……
2月15日18:00-2月25日18:00
免費放映 限時10天
芭蕾《胡桃夾子》是柴可夫斯基永恆的經典,由已故的編舞大師瓦西裡·瓦伊諾寧(Vasili Vainonen)在1934年創作。
2012年製作完成的這部三幕版的芭蕾《胡桃夾子》,是馬林斯基劇院傾盡全力打造的作品。馬林斯基劇院交響樂團藝術總監捷傑耶夫親自指揮樂團進行表演,臺上也匯集了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最優秀的舞者,其中男女主演分別是首席舞者阿麗娜·索默娃(Alina Somowa)和弗拉基米爾·什可利亞羅夫(Vladimir Shklyarov),阿麗娜·索默娃在這個版本裡的精彩表現也被舞迷們稱為「最完美的角色」。
這是一部愛恨情仇交集,痛苦拷問靈魂的人生悲劇。
故事發生在唐代京城長安。太平公主對神策軍小將薛紹一見傾心。皇后武則天寵愛女兒,為滿足其願望,不顧薛紹已婚,暗地賜死其妻慧娘,強招薛為駙馬。婚後,薛紹冷若冰霜,對武則天的強權表示無聲的抗議。不知底細的太平公主卻竭盡為妻為媳之道,甚至還無意中收養薛紹和慧娘之子葉兒。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六年後,當薛紹察覺到自己竟對無辜又真誠的太平公主漸生愛意後,內心震撼之極,深為自責,最終只能痛苦地選擇自絕,結束長期糾結不堪、生不如死的生活。
明白真相後的太平公主悲憤交集,質問武則天:「母后,我一生最美好的開始,就毀在你手,這就是你給的愛嗎?」
蕭邦是歷史上最具影響力和最受歡迎的鋼琴作曲家之一,是波蘭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歐洲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蘭民間歌舞為基礎,同時又深受巴赫影響,多以鋼琴曲為主,被譽為「浪漫主義鋼琴詩人」。
通過這部紀錄片,我們向蕭邦的藝術致敬,向他高度原創的作品致敬,並展示他對20世紀音樂和現代鋼琴音樂的巨大貢獻。
為此,我們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一種是敘事的方法,以傳記的方式,著重介紹作曲家最富於創造性的時期;另一種是分析的方法,由一些偉大的演奏家對其作品進行第一手的描述,包括:基辛,王羽佳,貝拉・達維多維奇等。
第一種方法講述了蕭邦的生活、工作、他的音樂影響,多方面捕捉這位在他那個時代的天才。第二種方式則構成了這部紀錄片的主體,傳達了當今藝術家對蕭邦演奏的熱情,以及他們對蕭邦音樂的理解,因為蕭邦的音樂看似簡單,卻又難於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