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的香港娛樂圈,能人奇士層出不窮。如今看來的現象級巨星,在當時可謂遍地開花,圈中神仙打架,好不熱鬧!
和如今的內娛圈一樣,資本、媒體和粉絲們秉持著娛樂至死的心,愛將這些競爭激烈的top們放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又一個組合。
今天不妨一起來看看當年的「天團」都有哪些。
雙周一成
雙周一成,80/90年代香港影壇的三位天王級人物,分別為成龍、周潤發、周星馳。此三君素養深厚、演技精湛,皆開創了各自的電影時代。嚴格意義上,「雙周一成」的票房制霸時代,始於1990年周星馳崛起,終於1995年周潤發離港。唯有這段時期,三位天王方呈現鼎足之勢。
三王一後
80年代,由譚詠麟、張國榮、陳百強和梅豔芳組成的「三王一後」,基本上壟斷了香港樂壇大大小小的音樂獎項。這四位巨星的出現,推動了香港流行樂壇進入輝煌的全盛時期,並在華語流行音樂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筆。
1988年,譚詠麟宣布不再領取競爭性獎項;89年,張國榮宣布退出樂壇;90年,梅豔芳退出競奪音樂獎項。1993年10月25日,陳百強因逐漸性腦衰竭而去世,這也標誌著香港樂壇的」三王一後「時代,徹底落下帷幕。
四大天王
90年代,譚、張退出頒獎禮後,習慣製造爭端的港媒都在作出各種預測,到底誰是接班人呢?1990年,劉德華、張學友、李克勤在角逐中佔得先機。1991年,黎明的火箭式走紅,令他與張學友、劉德華一起在年終頒獎典禮上風光無限,三人由此被稱為「三劍客」,但這個稱號產生不到半年便告夭折。1992年,郭富城由臺返港後,以令人瞠目結舌的速度,搶到了歌壇最前列的位置;此時,《東方日報》便用佛教中的「四大天王」冊封四人,風行至今!
無線五虎
1983年9月,為力捧黃日華、劉德華、苗僑偉、梁朝偉、湯鎮業等小生,邵逸夫打造「五虎將」出臺。當時,苗僑偉25歲,湯鎮業比他小三個月;黃日華、劉德華22歲,而最小的梁朝偉僅僅只有21歲。無線五虎這個稱號一經推出,便深入人心幾十年。究其原因,就是前沒有古人,後也不會再有來者。
七小福
「七小福」原是一出京劇,也是一個戲班,後來更多特指于占元的得意門生。很多人以為七小福就是七個人,實際上並非如此。
「七小福」戲班成員一共有十四人,除去最知名的洪金寶、成龍之外,尚有元德、元武、元俊、元泰、元振、元寶、元秋等人。只是隨著歲月流逝,回頭再看,只有洪金寶、成龍、元彪、元奎、元華、元德、元彬七人,成為香港影壇赫赫有名的大人物。因此,大眾眼中的「七小福」,便順理成章地具體到他們七位身上。
九龍女
80年代中期,梅豔芳、藍潔瑛、張曼玉、吳君如、曾華倩、上山詩鈉、羅美薇、劉嘉玲、邱淑貞等九個年輕的女孩子,先後步入香港演藝圈,加盟了無線電視臺。黃霑為她們起了個響亮的名號——九龍女。後來,梅豔芳成為樂壇一代天后,張曼玉更是揚名國際影壇;而吳君如、邱淑貞、劉嘉玲等,先後在香港影壇打出名堂。曾華倩和藍潔瑛則主要堅守在電視臺,穩坐當家花旦的位置;羅美薇嫁給了張學友,淡出幕前、相夫教子;就連事業最平淡的上山詩鈉,如今也是港圈的交際天花板。
新藝城七怪
新藝城是香港電影的永恆傳奇,從1981年成立,到1991年解體,整整火了十年。最鼎盛時期,曾逼得勢如水火的邵氏和嘉禾聯手對抗。
新藝城最初由麥嘉、石天和黃百鳴三巨頭創立,之後徐克、施南生、曾志偉和泰迪羅賓陸續加入,組成七人創作小組,創造出了無數經典。據說當時,另一位影壇全才——陳勳奇,也想加入奮鬥房,七怪差點成八仙;然而在成龍的勸說下,陳勳奇最終沒有投奔新藝城。
開心少女組
開心少女組,是80年代香港影壇及樂壇的一個少女組合,由黃百鳴一手打造。
1985年,在黃百鳴和高志森的安排下,16歲的袁潔瑩、20歲的羅美薇,和18歲的陳加玲,三人組成「開心少女組」,正式出道。
1986年,羅美薇退團,何佩兒、林穎嫻加入,少女成員由三人變成四人。然而,幾人之中最為出名的還是袁潔瑩和羅美薇。
四大惡人
香港影壇,很多配角綠葉以飾演奸角而深入民心。其中,何家駒,成奎安,黃光亮,李兆基四人,因身形威猛、兇神惡煞,被評為「四大惡人」。四人之中,除了大傻成奎安出自李修賢門下,其餘三人皆由林嶺東一手挖掘。其中,何家駒號稱惡人之首,成奎安就最為深入人心;黃光亮作為林嶺東的御用班底,主要在風雲電影中發光發熱;而李兆基除了在臺前擔演配角之外,主要在王晶創作室從事幕後工作。
2009年8月,成奎安去世;2014年2月,何家駒病逝;2019年6月,李兆基仙遊。如今四大惡人,只剩黃光亮一人仍然活躍圈內。
香港四大才子
金庸、倪匡、黃霑、蔡瀾,四人各有所長,而且均為好友,同時都是腹中飽有文學之輩,因而合稱香港四大才子。從嚴格意義上講,「四大才子」是四位大師在香港文化界的地位體現,但他們與娛樂圈的聯繫,也是剪不斷理還亂。金庸武俠是諸多影視作品的編劇藍本,黃霑配樂為大量港片注入靈魂;倪匡的科幻IP在港產片中自成一派,蔡瀾的大路影業更是出品了不少奇異cult之作。
四大才子是一個時代的象徵,是香港文化的一個縮影,是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裡程碑。在我們談及香港文化的時候,腦際會第一時間浮現起:寫歌曲的霑叔、寫科幻的倪匡、寫美食的蔡瀾和寫武俠的金庸。
繁華過盡,盛世落幕,「四大天王」之後,香江便再也沒有出現過什麼頂級天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