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標之爭落槌:紅牛或禁售 黑馬在何方

2021-01-18 金融界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 終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屬歸天絲公司。這意味著,紅牛公司很難通過新的合作授權方式尋求商標使用。

□ 企業要重視商標專用權,只有自己註冊或購買了商標,才能真正掌握主動權。擁有商標的企業更應重視對商標權的界定。

□ 市場佔有率居於絕對優勢地位的產品面臨禁售可能,國內功能飲料市場格局或將迎來巨變。

「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這一廣告語在中國家喻戶曉,也讓紅牛維他命飲料成為國內最暢銷的功能飲料產品之一。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的一紙判決,讓持續多年的紅牛商標歸屬之爭再度引發關注。

日前,泰國天絲公司發表聲明稱,最高人民法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即「紅牛公司」)上訴,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終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屬歸天絲公司。

根據此前天絲公司表態,將不再授權紅牛公司使用其商標,並對商標侵權行為進行追訴。這意味著,紅牛公司很難通過新的合作授權方式尋求商標使用。

紅牛公司則發表聲明稱,「二審判決並非雙方法律關係的終局」,「將通過一切可能的法律救濟途徑,包括申請再審及提請抗訴,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專家認為,結合目前雙方出示的證據情況看,紅牛公司要「翻案」的難度非常大。

從「蜜月」到對簿公堂

紅牛公司的誕生,始於兩家泰國企業。1975年,泰國天絲公司創始人許書標發明了紅牛飲料。1984年,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在泰國創辦華彬集團,1990年,華彬集團開始到中國投資。1995年,許氏家族與包括嚴彬在內的其他股東合資成立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即「紅牛公司」。1998年,雙方及另一股東再次籤署新的合資合同,由天絲公司為紅牛公司提供生產工藝、產品配方等技術方面的支持,華彬集團則主導產品生產和經營。後來,種種原因讓紅牛逐漸成為中國知名品牌,各方合作也處於「蜜月期」。

2012年,許書標去世,天絲公司由現任CEO許馨雄掌舵。天絲公司與華彬集團的合作出現裂痕。在日後的聲明中,天絲公司指責華彬集團偷偷轉移業務與利潤。

2016年10月份,天絲公司宣布紅牛商標許可合同到期,不再續約。2018年9月份,紅牛公司工商登記營業期限也到期。但是,華彬集團此後仍繼續主導生產銷售紅牛產品。對此,天絲公司選擇對簿公堂。「紅牛系列商標」使用權歸屬成為雙方爭論焦點。

能否繼續合法使用「紅牛系列商標」,意味著紅牛公司能否在中國市場繼續銷售紅牛飲料產品。為了獲取商標使用權,紅牛公司提出了多項主張,如作為涉案商標實際使用人,其為商標商譽提升作出了巨大貢獻,應當享有商標權。

經過雙方多年訴訟,2019年11月25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了紅牛公司要求法院確認紅牛公司對17個「紅牛系列商標」享有的所有者合法權益等訴訟請求。紅牛公司隨後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

重視對商標權的界定

在最高人民法院終審中,紅牛公司出示了1995年11月10日籤署的有效期為50年的協議書及其相關方出具的確認函作為新證據,欲以此將公司在中國運營紅牛系列產品期限延長至2045年。

然而,判決書顯示,紅牛公司在一審中提供了該協議書後又撤回,且一審和二審中均未提供原件,因此,被法院認定為真實性存疑,未被採納為證據。

經濟日報記者採訪紅牛公司,並詢問公司為何沒有提供50年協議書原件,公司公關人員表示:「目前企業以尋求穩定為主,不會回復媒體太多細節。」

此外,紅牛公司在過去長達20年之久的商標許可使用中,未對商標權利歸屬提出異議,被專家認為是其訴訟失利的關鍵。

北京市智慧財產權專家庫專家董新蕊表示:「在1995年籤署合作協議時,經泰國天絲公司授權,紅牛公司獲得了紅牛系列商標在中國20年的使用權,而沒有約定共同擁有。1998年籤署新的合資合同時,未對商標許可作出新約定,而是要求天絲公司提供合資公司的產品配方、工藝技術、商標和後續改進技術,默認了商標歸天絲公司所有,紅牛公司即使申請再審及提請抗訴,也很難獲勝。」

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高級法律顧問亓明表示,從最高人民法院在二審中就該案的相關事實、證據的確認與採信以及對相關法律的適用和司法實踐角度看,敗訴方推翻終審判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董新蕊認為,紅牛商標之爭對企業是一個警示。「企業要重視商標專用權,只有自己註冊或購買了商標,才能真正掌握主動權。擁有商標的企業更應重視對商標權(使用權)的界定,不僅要考慮生產、銷售約定,也要明確商標使用時間、範圍、承載商譽的約定,儘量避免留下模糊空間。」

訴訟背後市場巨大

雙方曠日已久的訴訟背後,是中國功能飲料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

紅牛公司一直是華彬集團的「現金奶牛」。2020年12月底,華彬集團宣布,旗下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芙絲天然礦泉水、唯他可可天然椰子水、果倍爽少兒果汁5個品牌銷售收入實現242.01億元。其中,紅牛飲料銷售收入超過228億元。有行業人士認為,紅牛系列商標一旦不被允許使用,紅牛公司及華彬集團將遭受巨大損失。

有報告顯示,紅牛飲料在中國功能飲料市場中所佔市場份額近60%。市場佔有率居於絕對優勢地位的產品面臨禁售可能,國內功能飲料市場格局或將迎來巨變。

華彬集團對此已經有所準備。過去幾年,華彬集團一直在進行新的市場嘗試,試圖擺脫過於依賴單品的局面。例如,公司大力推廣另一款功能型飲料――「戰馬」,試圖以此拓展新的盈利點,但從目前市場表現看,新品在短期內遠遠無法替代紅牛產品。

作為法庭和市場上的雙重對手,天絲公司在市場布局上也對華彬集團步步緊逼。2019年6月份,天絲公司聯合中國市場新合作夥伴推出了紅牛安奈吉飲料,又於2019年12月份宣布將原裝進口紅牛引入中國市場。

但是,天絲公司的產品在銷售額和市場份額上仍與紅牛公司產品有較大差距。目前,在國內紅牛飲料市場中,紅牛公司的紅牛維生素飲料大約佔85%,天絲公司兩款產品佔比約為15%。不過,天絲公司「淘金」中國市場的信心非常堅定。此前,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許馨雄表示,未來3年,天絲公司將在中國進行一系列投資。

相關焦點

  • 商標之爭落槌——紅牛或禁售 黑馬在何方
    □ 終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屬歸天絲公司。這意味著,紅牛公司很難通過新的合作授權方式尋求商標使用。   □ 企業要重視商標專用權,只有自己註冊或購買了商標,才能真正掌握主動權。擁有商標的企業更應重視對商標權的界定。
  • 紅牛商標之爭,利益面前無兄弟
    紅牛商標之爭,利益面前無兄弟日前,泰國天絲公司發表聲明稱,最高人民法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上訴,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終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屬歸天絲公司。這也意味著,紅牛公司如果繼續使用紅牛商標,將構成侵權。
  • 紅牛之爭,一場不合時宜的爭奪戰
    作者:曾無忌2020年底,華彬集團的中國紅牛官網貼出了慶祝全年銷售228.15億元,「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付出之不易,成就亦難得」,讓人不勝感慨。中國成為2020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國家,離不開中國紅牛這樣行業頭部企業的貢獻。25年來「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累計銷售額已經突破了2000億元,在中國功能性飲料賽道上既是元老,也是健將。
  • 「紅牛」商標之爭再起波瀾!權盾解析真假「五十年」
    本輪商標大戰的起因是日前紅牛在其官網發布了一則聲明,權盾了解詳情發現,紅牛稱近日人民法院就合資公司「五十年內在中國境內享有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作出認定,該認定肯定了合資公司的合法權益,對侵犯合資公司獨家經營權的行為給予了明確的打擊。
  • 金罐紅牛商標再惹爭議 功能飲料市場誰主沉浮?
    本報記者 金貽龍 蔣政 北京報導 紅牛商標之爭波瀾再起。 近日,華彬快速消費品集團(以下簡稱「華彬」)發布律師聲明稱,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絲」)將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裁定書》扭曲為「判決結果」,存在多處不實和誤導信息,已提起訴訟。
  • 泰國「牛」大戰中國「牛」,紅牛商標之爭,你會喝哪種?
    很多人都不是很懂紅牛這個品牌到底是泰國的還是中國的,自從2014年泰國的紅牛品牌和中國的紅牛開始了訴訟紛爭,持續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多起了。許書標就找到了嚴彬想要和他合作,開拓紅牛在中國的市場。所以就有泰國的天絲集團提供紅牛的商標和原材料,華彬集團就負責生產和經營。至於利潤的話,泰國方直接獲得利潤,如果虧損的話,由華彬集團自己負責。所以在1995年,天絲集團與華彬就在泰國設立了泰國紅牛這個品牌,作為中國合資公司的主體,並且籤了50年的商標權協議。
  • 無商標可用!中國紅牛真挺不住了?
    25年前,嚴彬將紅牛飲料引進中國,開啟了中國功能性飲料時代,中國紅牛贏得高速發展。然而,伴隨著紅牛創始人許書標去世、泰國天絲權力轉移,紅牛系列商標爭端甚囂塵上。日前,最高院終審認定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於泰國天絲。
  • 紅牛之爭未完待續,背後還有這些問題需要釐清
    其在該案件中的核心訴求是,請求法院確認本公司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合法權益,即有權使用「紅牛系列商標」並享有其上所附收益等合法權益,而非請求法院確認本公司為登記註冊的商標所有權人。但兩審判決卻忽略了前述核心問題,僅圍繞本公司是否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商標所有權進行審查和裁判,偏離了本公司的真正訴求。
  • 最高院終審天絲勝訴紅牛商標案敗訴方寄望國際仲裁
    近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院)公布了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絲集團)旗下紅牛系列商標權屬案的終審判決結果。最高院終審判決,明確天絲集團為紅牛系列商標的所有者。最高院:紅牛商標歸屬天絲集團紅牛品牌由知名華人許書標於20世紀70年代創立於泰國,作為紅牛系列商標的所有人,天絲集團從1996年開始,以合資公司的合作方式,授權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合資公司)在中國境內生產銷售紅牛系列飲料。
  • 紅牛商標終審被判歸泰國天絲 紅牛中國或申請再審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得的一份來自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法)的民事判決書,2020年12月21日,最高法作出終審判決,對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牛中國)有關紅牛系列商標權利歸屬權主張的相關上訴請求予以駁回,維持了一審原判中,針對紅牛中國依法享有紅牛系列商標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不予支持」的判決結果,並認定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於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T。C。
  • 紅牛「翻案」幾無可能 國內功能飲料市場或迎巨變
    「渴了喝紅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紅牛」,這一廣告語在中國家喻戶曉,也讓紅牛維他命飲料成為國內最暢銷的功能飲料產品之一。近日,最高人民法院的一紙判決,讓持續多年的紅牛商標歸屬之爭再度引發關注。但是,華彬集團此後仍繼續主導生產銷售紅牛產品。對此,天絲公司選擇對簿公堂。「紅牛系列商標」使用權歸屬成為雙方爭論焦點。能否繼續合法使用「紅牛系列商標」,意味著紅牛公司能否在中國市場繼續銷售紅牛飲料產品。為了獲取商標使用權,紅牛公司提出了多項主張,如作為涉案商標實際使用人,其為商標商譽提升作出了巨大貢獻,應當享有商標權。
  • 紅牛系列商標終審被判歸泰國天絲 紅牛中國或申請再審
    根據記者獲得的一份來自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法)的民事判決書,2020年12月21日,最高法作出終審判決,對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牛中國)有關紅牛系列商標權利歸屬權主張的相關上訴請求予以駁回,維持了一審原判中,針對紅牛中國依法享有紅牛系列商標所有者的合法權益,「不予支持」的判決結果,並認定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於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T。C。
  • 中國「紅牛」,離消失還剩多久?
    隨著南北稻香村、江小白、王老吉與加多寶等諸多品牌糾紛相繼落幕後,歷年來頗受關注的「中泰紅牛之爭」亦行至尾聲。1月5日,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下稱「天絲集團」)發布聲明稱,最高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紅牛」)的上訴請求,維持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再次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屬天絲集團所有。
  • 最高法開庭重審37億「紅牛」系列商標糾紛案
    天絲醫藥公司則辯稱,一審法院相關判決符合法律程序,天絲醫藥公司對「紅牛」系列商標持有清晰、獨立、完整的所有權。天絲醫藥公司等各方股東在1995年11月10日籤訂的「95年合資合同」中有關條款的含義是指天絲醫藥公司作為商標所有權人向紅牛飲料公司提供商標使用許可,絕非轉讓紅牛商標所有權。
  • 紅牛品牌商標全球布局 天絲集團參展國際商標節
    「商標連結世界品牌助力內需」紅牛品牌帶來商標布局新理念作為世界知名企業,紅牛品牌創始公司天絲集團一直以來都對商標產權格外關注,本次國際商標品牌節展會主辦方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紅牛品牌和紅牛商標的創始人,天絲集團也是「紅牛」系列商標在中國等國家及地區的合法持有人,和許氏家族共同擁有紅牛全球商標。在展會期間,天絲集團通過積極參與主題論壇、企業交流等形式,也向行業展示了旗下紅牛品牌布局中國市場的新思路、新理念。
  • 中國紅牛還能挺多久?商標不被允許使用將遭滅頂之災
    來源:斑馬消費25年前,嚴彬將紅牛飲料引進中國,開啟了中國功能性飲料時代,中國紅牛贏得高速發展。然而,伴隨著紅牛創始人許書標去世、泰國天絲權力轉移,紅牛系列商標爭端甚囂塵上。日前,最高院終審認定紅牛系列商標歸屬於泰國天絲。這意味著未經授權,中國紅牛不能使用紅牛商標,嚴彬耗時20多年構建的中國紅牛資本版圖或將毀於一旦。
  • 天絲集團參展國際商標節 分享「紅牛」商標全球布局
    天絲集團是紅牛品牌和紅牛商標的創始人,「紅牛」系列商標在中國等國家及地區的合法持有人,和許氏家族共同擁有紅牛全球商標。天絲集團也在展會期間通過積極參與主題論壇、企業交流等形式,向行業展示了旗下紅牛品牌布局中國市場的新思路、新理念。
  • 最高法今日審理紅牛系列商標糾紛案
    中國紅牛代理律師闡述,一審法院對既定事實沒有進行審查,多項基本事實認定不清,因此要求撤銷一審判決,將本案發回重審。天絲醫藥代理律師答辯稱,一審法院相關判決符合法律程序,天絲醫藥對紅牛系列商標持有清晰、獨立、完整的所有權。
  • 紅牛系列商標被判歸屬泰國天絲 紅牛還有機會嗎?
    1月5日,天絲醫藥發布聲明稱,最高院終審駁回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下稱"中國紅牛")上訴,明確"紅牛系列商標"權權屬歸天絲集團。對此,中國紅牛方面表示,將審慎研判二審判決,並將通過一切可能的法律途徑,包括申請再審及提請抗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卡脖子"、"摘桃子"絕非法律保護的行為。
  • 紅牛商標爭奪案二審 稻香村案背後的三個邏輯值得關注
    月10日上午,紅牛商標權屬37億元天價索賠案迎來了二審開庭。該庭審直播觀看人次達到了30萬+,也說明大眾對知名品牌商標爭奪案的關注。 10月10日上午,紅牛商標權屬37億元天價索賠案迎來了二審開庭。該庭審直播觀看人次達到了30萬+,也說明大眾對知名品牌商標爭奪案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