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普天同慶的日子裡,我和勳爸帶著小勳去看了《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進電影院之前,小勳十分期待,一直在說「媽媽,沈騰的電影肯定好玩」。
觀影途中,我和勳爸幾次都差點笑岔氣,但每次我們大笑時轉頭看小勳,都會發現他好像不是每個笑點都能get到。他一看我們看他,就問我「媽媽,沈騰什麼時候出來呀」。他對電影最大的期待就是沈騰了。
沈騰和馬麗主演《神筆馬亮》那個單元作為壓軸出場,確實不負眾望,笑點最密集,劇情既感動又好笑。
《神筆馬亮》的故事發生在我們熟悉的西虹市,講的是沈騰飾演的馬亮放棄去列賓美術學院,而選擇支援鄉村的故事。劇中最大的衝突點和笑點就是,不明真相的老婆和全村配合演出的老公。
馬麗飾演的秋霞一直以為馬亮在國外留學,她自豪的把老公畫的畫珍藏在一個專門的畫室,來人就邀請人欣賞畫作。可誰知馬亮壓根沒出國,而是去到了一個鄉村做支援幹部,帶領鄉村們一起發家致富。
至於整個過程中馬亮是怎樣騙過老婆,鄉親們又是怎樣配合馬亮打視頻電話的,我就不一一劇透了。故事的最後升華主題,轉折既不生硬,也不刻意煽情,長在笑點上的沈騰即使想溫情一下,也是一個「笑話」。
《神筆馬亮》沈騰劇照
我非常喜歡這個故事單元,倒不是因為他梗多、笑點多,而是看完非常令我感慨。
因為我和我老公都是在農村長大的,對於現代農村的現狀很熟悉,也有很多無奈。《神筆馬亮》裡的農村就和大多數村子一樣,青壯年外出打工,老年人和小孩留守家鄉,於是出現了很多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
我老公的老家更令人悲傷,村子裡的年輕一輩基本上都靠掏空家裡6個口袋,在城市裡買了房子定居,很少再回到家鄉。現在村子裡留守的都是七老八十的老爺爺和老奶奶,他們在城市生活不習慣,兒孫們也不願意和老人家擠在一百個平方的小屋子裡。
所以,那些村子很落寞和荒涼,即使是過年回家上墳,大家也都是匆匆忙忙地來,又匆匆忙忙地走,完全沒有想像中過年的那種熱鬧。
相比之下,那些留守村莊在逢年過節時,還能熱鬧非凡,都算是一種幸福了。
前陣子,聽說我老公老家那個村子可能要進行農田整改,老舊房子會被拆掉。我老公難過了很久,拆掉了就意味了兒時的記憶再也找不到來路,那裡也將永遠成為他鄉。不過,後來這件事又不了了之,但我想,照那種荒蕪程度,整改只是時間問題。
其實你說哪個年輕人願意在他鄉漂泊呢,如果家鄉就像電影裡演的那樣,有人帶領著一起創業,鄉親們在村子裡就能找到上班賺錢,大家又何樂而不為呢。
當然,並不是每個村子都有像馬亮一樣的人存在。但不得不承認,這是會慢慢發展的方向,比如《神筆馬亮》這個故事背景,其實就是有原型的。
這個稻田畫位於瀋陽瀋北新區,在1550畝的稻田中「魔童哪吒」、「大話西遊」、「憨豆先生」等膾炙人口的人物和故事栩栩如生地出現。他們通過農業種植、休閒旅遊和農產品加工等方式,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稻田畫《大話西遊》
稻田畫《憨豆先生》
稻田畫《哪吒》
年輕人再也不用去大城市打工了。
前幾天,央視花了14分鐘來介紹一位網紅耿帥,他被網友稱為「無用良品」,因為他做的東西基本上沒用。可正是這些沒用的東西,他成了網紅、上了央視,最後當然也賺到了錢。
初中畢業後,耿帥去大城市打工,他進過廠、當過服務員、搬過磚頭、也開過小店、賣過手機,但都沒有堅持下來。從小就喜歡做手工的他,堅信自己只要堅持就一定可以把自己喜歡的事情做好,於是他選擇了回到家長做手工、拍視頻。
他做過鋼管掃帚、鐵皮錢包、雷神錘包、菜刀手機殼、自動洗頭機、夫妻分分合合床、美人魚燒烤車等等,這些東西光聽名字就很有創意又非常好玩,當然,也都沒用。
耿帥做給媽媽的鐵皮錢包
耿帥做給媽媽的鋼管掃帚
所以,他剛開始做這個時,連他的媽媽都說「那些東西不是沒用,是真沒用」。
可誰知道,「無用良品」受到了網友們的異常喜愛,他的訂單急劇增多,他的小作坊也開始擴大,甚至連央視都花了14分鐘的時長專門採訪這個發明達人。
我想,這種新聞既是是鼓舞年輕人堅持夢想,也是鼓勵年輕人回家鄉創業。
我之所以會對《神筆馬亮》這個故事感慨,是因為每次大笑之後轉頭看著小勳,我都在想:不要長大吧,就這樣永遠留在爸爸媽媽身邊多好,左手牽爸爸,右手牽媽媽。
可孩子哪有不長大的呢,不管你怎麼許願,孩子最後都會慢慢成長,考大學、去大城市上班,然後每年逢年過節時回家看看爸爸媽媽。即使父母再想念,那也不能阻礙孩子追求夢想,展翅翱翔吧,所以,我們就慢慢成了空巢老人。
這是我和我老公一直以來的認知,也默默接受了這樣一個設定。可是這部《我和我的祖國》,好像讓我們看到了一條不一樣的路。
孩子會長大,但不一樣要遠走他鄉,同樣能實現理想和抱負。就像西方發達國家那樣,安逸的住在小城鎮上,不需要去大城市擠破腦袋,頂著巨大壓力生活。他們在家鄉也可以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做自己喜歡的事,周末回家看看父母,亦或來場親子遊,不用憂愁房貸、車貸,就這樣美好地生活著。
這樣,真好!
這是一個美好的心願,也是作為父母一點小自私的心態。一直以為,我的育兒理念都是秉承「做自己喜歡的事原則」,包括小勳問我,為什麼要考大學,我也一直說的是「考了大學,你就可以想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而不是被迫選擇」。
我們現在認知中的好工作,或者說賺錢的工作,無不外乎就是那幾種:公務員、程式設計師、工程師、醫生、老師等。
也許,等我們的孩子長大後,社會上對好工作的認知是:熱愛。不受地點和薪資控制,就是以「熱愛」為出發點,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當然,在這樣的改變過程中,需要無數個「馬亮」們的堅持和努力,無數個「耿帥」們的先驅作用。
致敬每一個鄉村工作者,致敬每一位堅持夢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