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香港味道 歐陽應霽定製「雲享港味」菜品

2021-01-18 網易旅遊

2020-11-25 18:49:40 來源: 網易旅遊

舉報

11月24日,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了「雲享港味」品鑑會,作為香港年度盛事「香港美酒佳餚巡禮」的系列活動之一,品鑑會首度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將香港與內地四城(北京、上海、廣州、成都)「互聯」。


歐陽應霽老師在「雲端」與內地吃貨們把酒言歡。

大概是為了撫慰內地吃貨們的心,香港生活美學家歐陽應霽老師現身「雲端」,帶來了定製的港味菜品,並與四城嘉賓一起把酒言歡,共話對「香港味道」的感悟。

既然沒法前往香港,用一桌精美的菜品來聊表思念,也是不錯的選擇~

那麼,歐陽應霽老師究竟選擇了怎樣的菜品呢?


[前菜:脆皮乳鴿、一品鮮鮑魚、港式蘿蔔糕、子姜皮蛋]

歐陽應霽解讀:前菜做成多種食材的拼盤,代表了香港的多元美食文化。乳鴿和鮑魚是對高端食材的追求,再加入蘿蔔糕和皮蛋這樣的街頭食材,在混搭中體現了香港的飲食精神。


[湯品:野菌卡布奇諾配香蒜麵包]

歐陽應霽解讀:在野菌湯的基礎上,打制出卡布奇諾的泡沫口感,就像走進香港的茶餐廳,點一杯鴛鴦,呷一口中華飲食和西洋飲食交融的奇妙滋味。泡沫也更好的釋放出湯內的松茸香氣,再配上香蒜麵包,層次感也更加豐富。

[主菜:金醬焗老虎蝦球]

歐陽應霽解讀:在香港也可以吃辣!比如著名的香港避風塘炒辣蟹。香港除了本土港味外,也融入了很多東南亞、印度菜系的特色,在這道金醬老虎蝦球裡,就可以感受到來自東南亞的辣味。


[甜品:酸奶冰淇淋配燕窩蛋撻]

歐陽應霽解讀:燕窩是來自東方的高端食材;蛋撻則是從西方傳來的「小資」甜點;冰淇淋雖然通常被認作來自西方,但其實從中國古代貴族的餐品中,也可以發現它的身影。幾樣甜品配在一起,是一種中西方甜點文化的碰撞。在優雅的環境中,與朋友相聚時,一起品嘗,滿滿儀式感。

*推薦配酒:

阿蘭夏維酒莊霞多麗幹白(Domaine Alain Chavy Bourgogne Chardonnay)

文森特-蘭普酒莊吉弗瑞一級園-聖保羅獨佔園幹紅(Domaine Vincent Lumpp givry 1er Cru Clos St Paul Monopole)

本文來源:網易旅遊 責任編輯: 姚嵐_NY3585

相關焦點

  • 在內地「雲享」港味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陳舒)軟糯的蘿蔔糕、酥軟的蛋撻、噴香的脆皮乳鴿、創意十足的野菌卡布奇諾……香港旅遊發展局中國內地區域總監魯昭儀形容這是一份送給內地旅客的「港味種草清單」。  「美食美酒是香港的一張靚麗名片,中西合璧也是香港的最大特色。」
  • 【欣知食】復古港風 | 從時尚界刮到美食圈的《香港味道》
    一場閱讀與美食交織的盛宴:有淵源的菜,有味道的書,有情懷的人,交燴成一則則暖胃又暖心的故事。我覺得,一個人覺得最好吃食物不僅僅在於用料的新鮮,做法的獨特,烹飪的精湛,還是擺盤的優美。重要的,是在於它所擁有的「回憶」。——《香港味道》到過很多個城市,品嘗過很多種味道,回到記憶裡的地方,我們是否還可以大笑著問一句:「食乜野吖?」
  • 特寫:在內地「雲享」港味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陳舒)軟糯的蘿蔔糕、酥軟的蛋撻、噴香的脆皮乳鴿、創意十足的野菌卡布奇諾……香港旅遊發展局中國內地區域總監魯昭儀形容這是一份送給內地旅客的「港味種草清單」。「美食美酒是香港的一張靚麗名片,中西合璧也是香港的最大特色。」魯昭儀說,我們希望發掘出更多香港有趣的內容,讓更多的人可以尋覓到地道的港味,了解多元的香港。由香港旅發局主辦的「雲享港味」品鑑會24日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四地舉辦,以網絡直播的方式讓各地賓朋在「雲」端齊聚,喚起內地群眾對香港的回憶與喜愛。
  • 原來這家店裡「藏著」幾十年前的香港老味道
    不論是稱霸一方的川菜還是港味的中西交融,只要能把食物越做越美味,這就符合吃貨心中鐵打的「美食演進法」。因此 ,當中餐與西餐在彈丸香港「激情」碰撞之後,這裡被冠以「美食天堂」便也不足為奇了。而在港人眼中,過去的味道不僅是茶餐廳裡的奶茶菠蘿包,還有坐在街口風風火火呼嚕完一碗車仔面,魚蛋直接就嘴哪需配個小紙碗……若身邊有一位香港朋友,這樣自帶畫面感的故事一定不會少聽幾回。
  • 盤點丨還是熟悉的配方,記憶中的港味
    說道港味,首先引入腦海的一定是TVB,幾年前的你,在閒暇時刻會看上幾部TVB的劇,會跟著電視說上幾句蹩腳的粵語,《天空八部》《鹿鼎記》《法證先鋒》《陀槍師姐》《金枝欲孽》等等劇集,小編就看了很多遍了,主題曲甚至會忍不住跟著哼唱幾句。
  • 奧城一家香港夫婦開的「港味私房餐廳」,魚蛋、叉燒、菠蘿包吃出最鍾意的味道!
    「港」真,90%的津城食客可能尚未發覺以上這些竟然統統都被一家港式「私房菜」收錄由一對香港夫婦忙前忙後價格與天津大部分茶餐廳並無二致卻能吃到最正宗的港味美食這裡沒有「搭臺」「汪阿姐」一提香港的飲食文化,恐怕津城的吃貨們腦中都要浮現出兒時看TVB劇集中的「茶餐廳」,仿佛這裡總有某種溫暖的人情味,但事實上,我們可能對它一點兒也不了解。作為源自香港的平民食肆,茶餐廳脫胎於只供應仿「洋人」食物的冰室,後加入中式簡餐,並結合了西菜館的營業模式演化而來,是港人擅長「融會貫通」的最佳體現。
  • 致我們記憶中的香港味道
    但在這樣一種期待、激動的情緒中,又免不了會被結束的某些事物勾起往日記憶而感慨萬分。2019年的最後一天,香港一家營業超過50年的「中國冰室」由於無人接手而選擇結業。在香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沒有一比一建造的影視基地,也沒有多少鬼斧神工的自然風光,更多的是街頭巷尾中,大大小小充滿煙火氣的飲食空間。在過去那個港產片輝煌的年代,導演們用鏡頭記錄下那些地方的人生百態,塑造了一代人的光影記憶。
  • 港味來襲!人均不到10元,這些港味小吃讓你一秒抵達香港
    說起香港,讓人無法忘懷的除了那些美的不可方物香港美女還有那獨特的港式美味小吃想要尋一抹港式風情想要品嘗一下地道的港式味道其實你大可不必前往遠方那些舊時的經典港味——在鬥門區井岸鎮南潮村就開著這樣一家店清新雅致的環境讓人身心放鬆
  • 客官小心燙,最地道的港味煲仔飯來了!
    現在一想起揭蓋那刻的熱氣騰騰,撲鼻的飯香吸足了肉汁,魔法般的甜豉油,還有鍋底那層金黃焦脆的鍋巴,口水都不住地要流啊!回津以後,遍尋津城的港式餐廳,都沒能再覓到那個味道。幾個月前,有家據說非常正港的茶餐廳開業,就興衝衝的去了。老闆聽說要我們要尋找香港興記的味道,竟然有些「不懷好意」地笑笑說,煲仔飯還要再準備幾個月,再等等吧,到時可能會有驚喜。
  • 《原味》打造網絡版舌尖,天然食材回歸生活本味
    《原味》的主人公——跨界美食家歐陽應霽、總策劃任長箴、優酷總裁魏明到場。與人們共同分享了從《原味》中引發思考的「品質生活的五個真相」。《原味》—由6集《原味紀》和20集《原味廚房》番外構成,將於7月中下旬與網友見面。
  • 不用去香港!魔都這些正宗港味茶餐廳,好吃還不貴!
    說起香港,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火遍大江南北的經典TVB劇還是經濟繁榮的鬧市作為一枚吃貨最關心的當然是美食啦!香港專屬符號的茶餐廳可以說是每個香港人的獨特記憶貼心的小編為泥萌整理了一份茶餐廳地圖不用去香港!在魔都也可以嘗到正宗港味!快快收藏起來吧!
  • 老港都會追著吃的地道之味 · 香港美食地圖下篇 我的原地旅行
    上周一幅《香港美食地圖·粥粉面飯篇》,炸出了一鍋狼子野心的吃貨。除了粥粉面飯,香港美食的精髓還融在各式小吃中。
  • 把香港吃進嘴裡
    我對茶餐廳的愛,究其根源,不外乎家的味道──那種暖心暖胃的踏實滋味。我至今都還記得在香港吃的第一餐飯,是在港鐵北角站出口的以燒味出名的強記飯店。從蛋塔、辣魚蛋,到菠蘿包、熱狗包、西多士;從奶茶、紅豆冰,到車仔面、豬腸粉、狗仔粉……上班族們在快吃幹炒河粉,斯文的少女則選擇菠蘿油,老人往往是奶茶伴飛碟或咖央西多士,還有如歐陽應霽一樣土生土長的港人會選擇紅豆沙、綠豆沙、咋喳等正宗港式甜品。這些過往不斷在關於香港的作品中看到讀到或聽到的食物,繪製了一張平民包容的香港食譜。
  • 武漢這些正宗港味餐廳,香港人都排著隊去吃!
    整個店門不大,店內是純港系,有很多復古的老香港的畫,還放著哥哥張國榮的經典粵語老歌。當然,這裡你能想到的茶餐廳的食物是應有盡有,據說有近200種菜品。叉燒包好吃到入魂,皮兒軟有種入口即化的感覺,餡兒的味道好吃極了。還有豬仔包,滿滿的流沙餡兒,香甜鹹忘不掉的味道 。
  • 「享」TV隨手拍|覓·淄博年味
    處處洋溢著幸福的味道 。紅紅火火 喜氣洋洋  一片祥和。享TV|隨手拍·精彩短視頻陪你覓年味 一起在淄過年。年味文化·薪火相傳人間煙火處,年味漸濃時各種香腸、臘肉等醬貨 密密麻麻 滿街飄香是年味標準的味蕾記憶。小零食當然也是過年必備的東西啦這是兒時妥妥的舌尖記憶。堅果、爆米花、年糕、糖炒慄子都不能缺席,少了就沒年味了。滿眼的年味,爬上記憶。
  • 福祿居 | 老香港風情餐廳,經典港味重現!
    即使通過了不同烹飪方式,清蒸、紅燒,乃至於醃製、滷水,依然魚有魚味,雞有雞味.各自芬芳,百花齊放。﹀踏入<福祿居>,仿佛穿越至香港富麗堂皇的酒樓,經典港味重現,菜品卻意外的親民,有種特殊的知行合一。﹀﹀
  • 這些正宗港味讓你一秒在香港!
    有人說香港的市井文化,全都藏在冰室裡。它是香港茶餐廳的前世,只售賣一些冷飲,雪糕和小食。是香港一個世紀事態變遷的標誌。老港冰室在重慶的眾多港式茶餐廳中,他家的飯堂雖然不大,但裝修算是很接近香港最常見最市井的路邊茶餐廳的風格了。
  • 逝去的港味 香港老店年底掀起結業潮!
    在香港,又有一批特色老牌餐館宣布了年終結業的消息,即將在無聲中與港人道別,令人惋惜。很多對這些老店有著獨特感情和記憶的顧客們都十分不舍,紛紛趕在店鋪結業之前再去打卡品嘗一次。一家老店,早已不僅僅是吃飯的處所,更是人與人聯結的紐帶,充滿濃濃的人情味。而向來以美食天堂著稱的香港,隨著無數老店的消逝,屬於城市記憶的一部分也正在被帶走。香港為何容不下地道美食老店?
  • 霽在 x 編號223 | 「花與果」概念藝術展即將開幕
    @霽在 / 展覽現場展覽伊始,歐陽應霽先生為編號223寫了前言,我們會發現優質的圖像本身即承載著敘事,而此次展覽搜羅出的最新出版物,從令人耳目一新的到視覺語言(非)策展人:歐陽應霽2019.6.12現場,嘉賓歐陽應霽、黎光波、董鈞、魯瀟也會加入此次對談。思想者們的每一次相遇,都是帶著真知灼見與觀點探討的久別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