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閱讀與美食交織的盛宴:有淵源的菜,有味道的書,有情懷的人,交燴成一則則暖胃又暖心的故事。
我覺得,一個人覺得最好吃食物不僅僅在於用料的新鮮,做法的獨特,烹飪的精湛,還是擺盤的優美。重要的,是在於它所擁有的「回憶」。
——《香港味道》
到過很多個城市,品嘗過很多種味道,回到記憶裡的地方,我們是否還可以大笑著問一句:「食乜野吖?」
一路放肆貪玩,自然跨界破例,貪威識食,練精學懶,這是「歐陽應霽」。作為一個從小吃大,眼闊肚窄嘴刁,自問不求甚飽,唯獨好吃不倦的地道香港人,歐陽應霽的字裡行間充滿了繚繞不去的香港煙火氣。
八寶鴨、焗魚腸、冬瓜盅、荷葉飯、白切雞、煲仔飯,褪去了繁華玻璃幕牆。只是以「食」一道,道盡人生百態。這是歐陽深愛這片土地的味道,這是一個屬於香港人自己的香港。
味道是一種神奇而又實在的東西,香港也是。酸甜苦辣鮮,就是因為壓陣的一個鮮字,賦予了味道活力。
《香港味道》中「吃出香港的原來味道,嘗到生活的真正味道。」與 「觀瀾湖筷樂記餐廳」不謀而合。
「筷樂記」坐落於國家5A級景區——深圳觀瀾湖旅遊度假區,緊鄰生態休閒、體育娛樂於一體的觀瀾湖大地生態藝術園,同時與購物天堂、華南時尚地標觀瀾湖新城一街之隔,所以,這裡簡直是吃喝逛玩的天堂。
走進餐廳,濃鬱的港式裝修風情撲面而來。進門瞬間讓你一秒穿越,仿佛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香港。
開心士多、回春堂涼茶鋪、靚靚理髮店、新光戲院……掛滿了香港標誌性的霓虹招牌,老闆是直接把香港搬到了深圳嗎?這是進到TVB電視劇裡的世界了吧?
開放式的吧檯上放著鐵皮保溫瓶,黑白淡奶碼成了一堵牆,再配上餐廳內不斷播放的《浪子心聲》等粵語經典,讓人感覺分分鐘要從後面遞出一杯絲襪奶茶。
餐廳內牆上還掛著大量反映70年代香港市井日常的黑白照片,行駛著老帆船的維多利亞港、人力車、有軌電車、自梳女等等,掀起復古懷舊風潮。
在電影主題的包房,《英雄本色》、《龍爭虎鬥》等經典港片海報隨處可見,漫畫式的筆觸讓年代感爆棚。
還有包房用上了龍鳳雙喜、壽山福海等元素,金紅相稱的顏色烘託出滿屋喜氣,讓人一看就知道適合在此操辦婚宴壽宴。
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觀瀾湖筷樂記餐廳」,避風塘炒蟹往往會成為食客的首選。
避風塘,顧名思義是颱風來時漁船的一個避風港,從農曆三月天后誕到重陽節之間的夏夜,是中國香港銅鑼灣避風塘最熱鬧的時候。
正如《香港味道》書中所描述:「坐在燈火通明的冷氣室內,吃著傳了兩代的避風塘菜式,你得加入自己的想像,才可以重塑當年海風飄拂間、槳聲燈影裡的避風塘美食精緻。」
避風塘炒蟹,這裡選用的原料為膏蟹。炒蟹時用辣椒和蒜茸炸香後炒拌在一起,突出了蒜茸的濃鬱和蟹的幹香、辣椒的衝鼻,非常刺激味蕾,使食者口齒留香。因各種原因,大廚把最初的全部用蒜茸做的醬料加以自已特點經過改良,使其味道更加突出。
上席時,油色紅豔,蟹肉金黃澄亮,蔥蒜等配料覆蓋蟹面,焦香、蟹肉香、蒜香、椒香……混於一體,香味四溢,讓人食指大動。
剛出鍋的炒蟹「甘口焦香,脆而不糊」,蒜香味和辣味、豉味完美結合達到平衡,蟹塊香辣,香口開胃,而在這裡因各種原因我們把最初的全部用蒜茸做的醬料加以自已特點經過改良,使其味道更加突出。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觀瀾湖,避風塘炒蟹往往受到食客、饕翁們的青睞。
招牌雙拼雞不僅是這裡的一款特色菜品,更是一道廣東的地方傳統名菜。芝麻雞和南乳雞的組合可謂是色香味俱全,南乳醬及芝麻的香味聞起來已是食指大動,經秘制醬料汁汁水醃製風乾再烘烤後的色澤也是十足誘人,更難得的雞肉及其入味還能保持口感滑嫩。「皮脆,肉鮮,骨香」口味鹹鮮,色澤紅亮,營養價值豐富。是典型的粵菜傳統風味。
咕咾肉又稱咕嚕肉,作為廣東的又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它外皮酥脆有肉香,裡面綿柔多汁充滿果味,醬汁酸甜可口,「色澤金黃,不黏不膩,口感絕佳」,色澤金黃,不黏不膩,口感絕佳,能給味蕾帶來極好的體驗。咕咾肉原始也就是最正宗的做法,據一位廣東師傅說是在裡面放的配料是廣東泡菜,做咕咾肉的時候,就把廣東泡菜放一碗跟炸過的咕咾肉一起來溜就可以了。
優質叉燒需選用上好梅頭肉,瘦肉不柴、肥肉不膩。燒烤過程中,分解出來的油脂和飴糖緩解火勢,讓肉質不會幹枯變柴,且有甜蜜的芳香味。剛出爐的叉燒,肉香帶著蜜甜,還滴著琥珀色的麥芽糖汁,讓人慾罷不能。很多人說,看一家粵菜餐廳是不是地道,一定得嘗嘗叉燒,「叉燒做好了,別的菜式也不會差」。
細數起來,這些帶著或淡或濃港味的菜品,無一不帶著濃濃的鮮活氣息,便是在這一座島嶼上的石頭森林裡,食物的芬芳也會牽扯著每一根神經。
也許正如《香港味道》裡那樣,好端端的生活說不定就藏在這一隻蟹一碗雲吞麵一杯奶茶一口湯當中。
到店消費
轉發本推文到朋友圈
送經典港式奶茶一杯
● 本福利由「筷樂記」提供
最終解釋權歸「欣知食」所有
筷樂記
| 地址|
深圳市龍華區高爾夫大道一號
觀瀾湖鄉村俱樂部大堂
| 電話 |
0755-28020888-38000
廣州市閱讀大使,知名英普粵三語主持;環球旅行作家,著有86日環球遊記《在最美年華,做最好的夢》。
一場閱讀與美食交織的盛宴:有淵源的菜,有味道的書,有情懷的人,交燴成一則則暖胃又暖心的故事。
編後話:
讀書,早已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而美食,同樣在在生活中佔據重要位置。食物承載著中國人的豐富情感,既有對家鄉的記憶,也有對幸福的感受……《欣知食》是一群愛讀書、愛美食、愛折騰的有心人,用愛炮製的一檔精品欄目,100道菜、100本書、100個酸甜苦辣的故事。
這些有味道的圖書、有情懷的人物、有深度的佳餚,必定能為你帶來一則則暖胃又暖心的故事。
100道菜,100本書
100個酸甜苦辣的故事
歡迎掃碼關注 欣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