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消息,香港第四波疫情持續發酵,新冠肺炎危殆患者出現年輕化!有香港籍人士拖家帶口北上避疫,逾萬人擠爆深圳口岸。
香港新冠多日破百,不明源頭佔比超4成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昨日(13日)新增95宗確診,92宗本地個案中,跳舞群組再增7宗;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驚現小型爆發,有3至4位清潔員工確診;另有41宗源頭不明個案。當日初步確診個案則超過70宗。
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有清潔工出現小型爆發,涉約3至4人,現正檢視有多少人需要接受檢疫。張竹君說,口岸有不少人進出,而他們做清潔工作,或有爆發或受感染的風險。
張竹君指,昨日不明源頭個案多達41宗,佔整體的43.2%,她承認比例仍相當高,「好似系(第四波以來)最高慨一日。」不明源頭個案高企顯示社區傳播鏈仍未截斷,張竹君指出雖然政府早前收緊防疫措施,但實施後需要時間才能反映其效用,「現時的個案多反映在一兩星期前發生的傳播,希望未來情況會好轉。」
打開APP 閱讀最新報導
據香港文匯報整理大數據發現,第四波疫情自上月爆發以來,不明源頭個案佔整體的比例持續上升,由最初的一二成,持續攀升至最近的三四成。撇除輸入個案,今波疫情共有1,902宗本地個案,當中不明源頭佔547宗,比例為28.8%。
這種情況與第三波十分相似,源頭不明的個案比例在第三波中期持續佔兩三成水平,但第三波在8月高峰時本地個案一度多達140多宗,無源頭個案比例高達五六成。若今波疫情持續,勢將重蹈第三波高峰時的失控情況,當時的死亡率高達2.37%;遠高於目前的不足1%死亡率。
由發病到離世只有10日,危殆患者年輕化
近期本港危殆患者年輕化的趨勢引發關注。據目前數據,有專家總結出3大特徵:1、新一波疫情中,36%無症狀感染。2、呈年輕化,1/4感染者為中青年,情況罕見。3、病情,較上一波嚴重。
一名42歲新冠女患者病情持續惡化,入院搶救一周未見起色,前晚不治,成為第三名年輕的死亡患者,與之前兩位死者不同,她生前並非長期病患、健康狀況良好。
伊利沙伯醫院發言人昨日公布,一名42歲新冠女患者前晚離世。她居於鑽石山宏景花園2座,為源頭不明個案,在本月3日開始發病,本月6日因發燒、咳嗽和氣促而入住該院深切治療部,其後確診新冠肺炎,住院期間一直需要呼吸機協助呼吸,惟情況持續惡化,住院一周延至前晚10時38分離世。
何婉霞昨日在疫情簡報會上指出,該名死者生前沒有大病痛,其工作單位曾出現確診個案,本月3日、4日出現發燒、咳嗽和氣促症狀,本月6日清晨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診,當時情況已相當嚴重,出現呼吸衰竭須作急救和插喉,並轉入深切治療部。首個樣本化驗顯示,她的病毒量相當高(CT值為20以下),很快進入肺炎期,一度使用人工肺,但最終不幸離世。
何婉霞續指,最近發現有數名病人都是入院後數天,甚至一天情況便急速轉為嚴重,全港公立醫院深切治療部也有多名40歲至50歲的確診者,其中伊利沙伯醫院深切治療部更有一半以上患者為60歲以下。
根據醫管局公布最新資料,截至13日早上9時,本港有46名危殆患者,34人為男性,12人為女性,當中4名患者入院時並無病徵,即病情在住院期間才惡化。
年齡分布方面,8名患者為80歲或以上;15名患者為70至79歲長者;16名患者為60至69歲患者。59歲或以下的非長者的危殆患者中,5名患者為50至59歲人士;有2名患者介乎40至49歲,佔全部危殆患者約15%。
醫管局重申,年輕病人同樣會出現嚴重併發症,呼籲市民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及減少聚會。醫管局深切治療科統籌委員會成員陳勁松醫生早前亦指出,第四波病毒株非常危險,不少患者送院時情況已非常嚴重,亦有年輕化趨勢。
6間公立醫院病床爆滿,限聚令口罩令罰款加碼
受新冠病毒與冬季流感高峰雙重夾擊,本港公立醫院急症室服務及內科病床需求持續高企。醫管局今日(12日)公布的數字顯示,公立醫院急症室昨日(11日)有3919人首次求診。其中917人轉入內科病床留醫,內科住院病床於午夜時的住用率達95%,兒科住院病床佔用率為47%。
全港17間公立醫院中,有6間醫院的內科住院病床住用率爆滿,均超過100%。當中最高為明愛及博愛醫院,均高達108%,其次是韋爾斯親王醫院,有107%。而所有醫院兒科病床昨日午夜的住用率為47%,其中以伊利沙伯醫院最高,達66%。
為確保市民嚴守各項防疫規定,港府早前宣布,由昨日(11日)起,參加受禁群組聚集、在公共運輸具上或指明公眾地方未有佩戴口罩、不遵從強制檢測指示/公告的定額罰款,將由2000元提高至5000元。違反後兩者的最高罰款亦增至10000元。
拖家帶口北上避疫,萬人擠爆深圳口岸
12月2日起,香港中小學停止面授課程。不少香港人便拖家帶口「北上避疫」。
據香港入境處數據顯示:12月2日,深圳灣口岸出境赴深圳3509人;12月3日、4日人數分別為3368及3166人。3天,近1.2萬人,同比過關人數,翻了數倍。
口岸排隊,人頭洶湧,大批民眾等候過關。
另一位胡先生稱:我們一批60多人,分4組乘4輛中巴,從深圳灣口岸坐車到達深圳福田某酒店,大量人員排隊等待辦理入住手續。要填寫身份信息、健康狀況等各種表格,掃二維碼信息追蹤,還要測血壓。當他和孩子辦理好入住,已是凌晨1點多,花了8個多小時。
有人稱:「從過關到入住酒店,耗時15-16小時,期間不能摘口罩喝水吃東西,又困又餓,人都散了……」
一邊是醫護工作者冒著風險,不停消毒。
本文綜合自香港商報、香港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