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虎《冬至》:好故事是如何講爛的

2021-03-03 作死又想

最近看了一部上映於2002年的電視劇《冬至》,由管虎執導,陳道明、陳瑾等實力派演員主演。

看完全劇之後感覺有點可惜,本來是一個極富吸引力、極深刻的故事,由於拖沓的節奏和邏輯的硬傷,變成了一個虎頭蛇尾中不足的中流劇作。

《冬至》的故事金線非常清晰。陳一平(陳道明飾)和戴嘉(陳瑾飾)本是一對普通的南方夫婦,在物慾社會和內心貪念的雙重驅使之下,一步步走向墮落,最終家破人亡。清晰的故事線讓觀眾時刻有跡可循。當我洗澡或者上廁所的時候咂摸劇中的部分情節,會感受到這條線的指引,不由自主地說道「搜得斯內幕」。

《冬至》也開了一個好頭。電視劇前五集各方人物相繼登場之後,大致就可以感受一個龐大的故事將在眼前徐徐展開。

電視劇中的勢力大致有警察局、鬱氏家族、財政局、鴻嘉置地、和平支行、陳一平大院。他們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有聯合,也有鬥爭,交織在一起。這給了整部劇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任何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勢力交織在一起的事件都可以大書特書,在矛盾和抉擇當中展現出人物的性格,推動劇情的發展。

地基打得又穩又好,編劇、導演卻沒想著蓋高樓大廈。他們籌劃著要蓋幾間平房,佔地面積大,等到拆遷的時候能多得點錢。

《冬至》的主要問題是在信息披露的錯誤。

這種錯誤首先體現在大情節設計上的重複。比如審問保安科長向書武,前前後後審問了三遍,每次說的臺詞都差不多,讓人覺得非常厭煩。還有綁架的情節,陳一平的妻女前後被綁架了三次,看到最後我真得感到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重複情節給觀眾帶來的新奇感必然是效用遞減的。

在剪輯上同樣有信息錯誤披露的情況。比如有一段情節是警察去和平支行搜集有關銀行行長的證據,警員劉凱在行長辦公室找到了一盤錄影帶。

另一邊在微機室搜索的警察們想調查監控攝像,卻發現錄影帶沒了。

「錄影機中沒有錄影帶」是想告訴觀眾的信息。這本是一條簡單的信息,卻讓警察和銀行工作人員互動了3次,來來回回拍了3次錄影機,耗費這7位演員近20秒的時間。這不禁讓人想用倍速觀看。

這條信息告訴觀眾之後,觀眾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劉凱手中的錄影帶就是監控影像,並對錄影帶中的內容產生期待。

鏡頭接下來對準了劉凱,記錄了他帶著錄影帶從行長辦公室走出來到微機室的全過程。試問,這15秒鐘的劇情有什麼用呢?是想通過劉凱的走路姿勢表現他的英姿颯爽從而展現我國人民警察的果敢決絕嗎?反正我是沒有感受到。

觀眾這時候期待的是錄影帶中的內容,不是劉凱的步姿。將這15秒減掉,直接展示「劉凱帶著錄影帶進門」不好嗎?何必多吊觀眾這幾秒的胃口呢?

短短一分鐘的劇情,提供有用信息的部分不到一半,這樣的例子在整部劇還有很多。

由於這種信息重複披露或者無用信息過多展示情況的存在,整部劇被人詬病為拖沓、節奏過慢。其實全劇可以挖掘的點還有很多,比如女主的弟弟戴崴和鬱家大小姐沈囡之間的愛情,比如刑偵隊隊長謝嘉華和女警盧婷之間的愛情。我舉這兩對人物愛情故事的原因很簡單,這部劇裡的愛情線真得是莫名其妙,戴崴和沈囡沒有一點CP感,謝嘉華和盧婷在一起的時候我瞠目結舌。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呢?為什麼他們會最終走到一起呢?可以嘗試著在推動劇情的同時,捎帶著具體展開一下他們的故事。

說了這部劇這麼多壞話,是因為我覺得可惜。這個故事本來可以成為傳世之作,表現改革開發之後人們面對物慾社會的迷茫與抉擇,卻被一些無釐頭的操作毀於一旦。

不過,這部劇的整體風評還可以。2002年上映時的收視率還不錯,現在的豆瓣評分也有8.3,部分劇評人將其評價為「必看的50部國產劇之一」。

這個成績可能是因為每一集開頭老紹興如水墨畫一般的風景。

也可能是因為陳瑾和陳道明精湛的演技。

舉兩個影帝影后級表演的例子。

陳瑾飾演的戴嘉失手殺死了跟自己家作對的楊小姐,恐慌、自嘲、自憐等情緒集中爆發,讓戴嘉對人世徹底不再留戀。於是她穿上了楊小姐的貂皮大衣,畫了一個妝,信步走向人生的終點。

舒展開頭髮,笨拙地塗抹口紅,對鏡中自己的模樣感到滿意,臨走瞥了屍體一眼然後打了個招呼。陳瑾塑造的這個典型的中國婦女,坦然地迎接自己不可避免的宿命。

另一個例子是陳道明飾演的陳一平的。陳一平家破人亡,最終瘋掉。警察在醫院見到他時,他背對眾人,緩緩把頭轉過來,向那些對自己指指點點的警察不屑地說了一句:「去。」‍

儘管陳一平可能上輩子是康熙,或者是微服私訪的乾隆,但此時他只是一個飽受生活折磨最終崩潰的普通人。他空洞的眼神告訴了我們他經歷的諷刺的一生。

除了陳道明和陳瑾,這部劇還有李元芳的飾演者張子健,還有老戲骨李成儒、杜玉明等等。

大家演技都無可指摘,劇本的底子又很紮實,《冬至》的上限是無限高的。但最終給觀眾呈現出來的內容卻差強人意,讓人深覺可惜。

相關焦點

  • 從管虎的八佰談如何講好一個好故事
    而講一個好故事,也是電影的最基本的要求。無論是什麼樣的電影,沒有講好故事,即使是演員演技再好,導演再大牌,故事題材再好,也只能是爛片一個。就像評分高的那些電影,概莫例外。八佰,無疑是是後者的代表。個人無意對管虎導演說三道四,相反還非常喜歡他,無論是他拍的老炮兒還是鬥牛等電影,都是非常喜歡的,個人認為他是年輕導演裡面最出類拔萃的,但這部片子他拍的爛極了,真的代表不了他的水平。
  • 《你是兇手》好的故事如何講爛
    在看這電影之前我是不知道這是翻拍的,所有的感受匯集成一路話:可惜了一個好故事,這故事原本可以更動人故事的胚子是很好的,但是劇本不紮實,很多細節處理得不好,其實已經不能叫做細節,應該說很多部分都沒處理好。
  • 冬至的故事 有關冬至的傳說
    冬至是我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節日之一,而從古時到至今冬至的一些故事還廣為流傳,那麼冬至的故事有哪些呢?
  • 冬至將臨,農村俗語「幹晴冬至邋遢年」,冬至晴天好還是陰天好?
    這個冬至為什麼會是寒冷的開始?其實冬至在農村人眼裡是數九寒天的開始,老話講的好「寒冬臘月」,說的就是進入冬月開始,天氣就會開始,一直會延續到臘月,但從實際來講,正月也是非常寒冷的一個月份,所以這冬月、臘月、正月會被認為是一年中最冷的三個月,在這三個月中,一定要做好的就是保暖。
  • 電影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好電影,從好故事開始。爛故事拍出爛電影數不勝數,爛故事拍出好電影卻鳳毛麟角。同時,好故事拍出的爛電影比比皆是,好電影卻大多都有一個好故事。劇本的好壞很大部分決定了故事的好壞,導演的發揮決定了另外的部分。 故事的來源包括原創、改編甚至真實世界,但是普通觀眾不能看到劇本,無法區別編劇和導演各自對故事的影響。
  • 從文藝片到《八佰》,管虎殺出一條「血路」
    因為很少看電視劇,所以管虎的幾部有影響的電視劇《黑洞》《冬至》《民工》都沒看。但是他拍的電影幾乎全看了。《鬥牛》是帶著媽媽和孩子一起看的,黃渤演得真好,果真,他拿了金馬影帝。《殺生》和《廚子戲子和痞子》都太抽象,所以看了也想不起講的是什麼具體故事。
  • 【冬至故事】與冬至有關的故事
    提起冬至餃子的風俗,南陽、鄧州一帶,流傳著醫聖張仲景的動人故事。張仲景是鄧州涅陽(今穰東鎮)人,東漢時任長沙太這。有一年回鄉祭祖,向北走的路途上,看到不少人 耳朵潰爛流水,再不就是沒有耳朵,他覺得好生奇怪,找人一問才知道是被凍壞爛掉了。原來北方一入冬連降大雪,常常於一夜之間,鵝毛大雪下得溝滿河平,將房屋埋掉半截,門窗都被雪堵住。
  • 【冬至故事】關於冬至吃餃子的三個小故事,個個顯示古聖先賢的智慧和善良
    【關於冬至吃餃子的小故事一——紀念醫聖張仲景】
  • 管虎的電影,只是為了拍出「一口氣」
    ,擇取故事、挑選演員的導演管虎,很少成為話題的焦點。管虎最滿意的《冬至》淋漓盡致地展示了兩個普通小市民,一步步釋放壓力欲望,瘋狂作案,直到人性徹底崩潰的過程。他折磨演員折磨自己,把較勁兒發揮到了極致。故事不是從心裡滾出來的,而是努力在編造一件事情。四五個人坐著,按照戲劇規律造故事,找一個社會新聞或者小說,多討厭啊這事兒。」管虎給自己敲響了警鐘,他決定緩一緩,「什麼都別幹了,停下來再說」。之後的《老炮兒》是管虎的又一次商業實踐。從根子上講,算是商業元素很強又渴望強烈表達的電影。
  • 電影《八佰》導演管虎與妻子梁靜,曾靜的好閨蜜馬伊琍的發展史
    故事很熟套,97年管虎籌拍《夜行人》,他一眼就選中了還在上海戲劇學院讀書的馬利伊,戲份不多,卻得到了管虎的認可,也開始了二人的緣分。2000年的時候,管虎籌拍《黑洞》,當然少不了馬伊琍,之後很快兩個人就傳出了戀情。彼時馬伊琍和梁靜已經是很要好的閨蜜,好到甚至每次和管虎約會都是三人遊。管虎比馬伊琍大八歲,恰巧馬伊琍對外表並不怎麼在意,喜歡有才氣的人,而管虎正好相符。
  • 《姜子牙》是如何把故事講爛的?蒼生的蒼白
    《姜子牙》的故事選擇了這種「流派」。看似搞得很深刻,很複雜,從神到人再到神。一種涉及內心的變化,所謂「一戰封神」,「戰」的場面並不明顯,因為這個戰是在姜子牙內心的——一人與蒼生,孰重孰輕,如何選擇?說透了,有故弄玄虛的成分。
  • 阿明講寧海 | 情系冬至圓
    快到冬至,又是一年食「糯米圓」的時令。二十四節氣裡,過了冬至又預告著辭舊迎新。
  • 管虎:站著還是跪著?讓電影自己說話
    《冬至》以銀行盜竊案開頭,正當觀眾以為這又是一部刑偵劇時,管虎開始了自己的「表演」,在後半段加入了大量心理分析的內容,「它違背了當時的電視劇精神,但有一大部分人愛看」,雖然跟《黑洞》比,《冬至》的收視率低了一大截,但它是管虎心中最滿意的電視劇。
  • 一個好故事,管虎偏偏拍砸了,可惜了《八佰》一眾好演員
    管虎自此向前一步,成為有票房號召力可以執導商業大片的國內一線導演。雖然從技術上《八佰》非常成功,但在其它方面電影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很多是管虎一直以來固有的問題,並沒有得到特別好的解決。五、隔靴搔癢,是我能給這個片子的一個評價分享人:滄海在我的理解中,一個導演首先能講好一個故事,並讓故事中的主人公都能立體地呈現在觀眾的眼前,從這個角度來說《八佰
  • 如何講好一個故事?
    中國臺灣的編劇、作家許榮哲寫過《故事課1、2》兩本書。比起講道理,講故事更容易說服人,而且對象不分大人和孩子。講故事當然需要技巧和方法,所以作者開篇就說:講故事不是天賦,而是一個人人都能學會的事情。平心而論,筆者並不認同這個論斷。
  • 管虎郭帆路陽合拍《金剛川》他們是如何「三合一」的
    而由於拍攝時間緊張,影片由管虎、郭帆、路陽三位導演首度聯合執導,於行業內亦是一次新鮮的嘗試。不同於之前《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等影片,眾導演各拍一部短片,形成最終成片的方式,《金剛川》則需要管虎、郭帆、路陽三人各司其職,既合作又分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成就一部完整的影片。 三位導演三個團隊,是如何帶領全劇組5000人完成了這份「三合一」的工作?
  • 冬至不吃餃子為什麼會「爛耳朵」?
    冬至冬至,民間有「冬至大如年,民間小團圓」之說,家裡的老人也會在冬至這天叮囑我們一定要吃餃子。「不然會凍耳朵」,為什麼會有「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要吃水餃」這種習俗呢?冬至吃水餃和凍耳朵有什麼關係?作者張仲景,被封為」醫聖」, 而冬至吃餃子就是為了紀念他的 「祛寒嬌耳湯」之恩。相傳張仲景在長沙做太守期滿後,告老還鄉。還鄉時節,正值冬季,寒風刺骨,河水結冰。
  •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
    【科普周周講】今日冬至|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養生小貼士 2020-12-21 14: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戰爭影視劇我來評之管虎——現實題材專業戶
    而許多人更是被電影中所呈現的故事與情節所感動。甚至有許多影迷在看了《八佰》之後激動得掉下了眼淚。「很久沒有看到過讓人如此熱血沸騰的電影了」。是許多人對於這部電影的普遍評價。而從這一系列的評價當中也可以看出這部電影的精彩程度,同時也可以看出這部電影導演本身的執導功力。
  • 山東臨沂導演管虎,早期的黃渤也是跟著管虎導演混日子
    管虎導演。1968年出生於北京市。祖籍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仲村,1991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而管虎差不多是京圈第三代的領軍人物了(第一代是馮小剛、王朔、鄭曉龍、馬未都、姜文、英達這批人)在電視劇領域,管虎可以說是一把好手,依靠京圈的資源,黑洞甚至請來陳道明(陳不是北京人,但他說過他和馮小剛的交情不能用錢來衡量)主演,早期的黃渤也是跟著管虎混。黑洞、冬至、民工都是口碑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