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韓投票今晚出結果,島內有人感嘆:無論結果如何臺灣會更分裂

2020-12-26 手機鳳凰網

【環球時報記者 李俊峰 倪浩】今天台灣將舉行歷史上第一次「直轄市長」罷免案投票。2018年年末,韓國瑜在臺灣「九合一」選舉中上演驚天逆轉、一舉拿下綠營傳統陣地高雄市市長的情景還歷歷在目,然而僅僅一年半時間,他的政治生涯就急轉直下,到今天面臨被高雄市民投票罷免的風險。有島內學者分析,民進黨對韓的恐懼、國民黨對韓的猜忌、支持者對韓的熱情退卻,是令韓國瑜迅速掉下神壇的「三支響箭」。而島內評論人士感嘆,無論6日罷韓投票的結果如何,臺灣都會因此而更加分裂,作為「總統」的蔡英文本應有團結臺灣的高度,結果她卻以民進黨主席的身份做出「追殺韓國瑜」的部署。更有分析人士擔心,由於罷免市長的門檻僅為1/4同意票,若57萬人最終罷免了2018年89萬人選出的高雄市長,「臺灣民主將只剩笑話」;而「罷免市長」這個「核按鈕」一旦被按了第一次,只怕島內要陷入藍綠爭相行使「罷免權」、走向互相毀滅的深淵。

罷韓投票今晚出結果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6日正式投票,當晚結果就將出爐。只要罷韓同意票達到有投票權公民人數的1/4以上,即574996票,且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即可過關。目前各方評估票數在罷免門檻線上下。高雄周六全天有雨,這也將成為影響罷韓結果的因素之一。

臺「中央選舉委員會」稱,若確認6日罷韓投票過關,經「中選會」審定結果無誤後,6月12日前將公告罷免案通過,依《選罷法》第91條規定,被罷免人、高雄市長韓國瑜將在公告當日解除職務,由「行政院」派人代理,並於公告日起3個月內完成補選。

在罷韓投票的最後關頭,韓國瑜於5日晚間在臉書發出「高雄,有你們真好」的感言及視頻,感謝高雄市政府多位同事的合作,希望他的團隊能繼續為高雄打拼。同時他也呼籲,無論罷免結果如何,「請大家務必平心靜氣,坦然接受」。

5日晚,罷韓團體在高雄市新興區中山一路與大同路集結,這裡是41年前「戒嚴」時期高雄「美麗島事件」的發生地。《聯合報》記者報導稱,參加者高呼「罷免也是人民的權利」,現場人潮浩蕩。之前組織者稱,當晚安排了10萬人的大遊行。這段路恰好跟韓國瑜4日預報的行程,晚上8點前往民生路與河東路口視察「路燈PFI項目」相撞,一度被稱為罷韓前夕的「決戰愛河畔」。為此高雄市政府緊急宣布韓國瑜已更改地點,並延後視察時間,避免雙方進入「直球對決」。

罷免投票在即,韓國瑜仍出席多場活動全力拼市政。4日下午,韓國瑜前往左營出席新莊一路及勝利路的通車典禮。5日上午他還出席「新鮮人求職秘籍」系列影片記者會,表示希望把高雄打造成年輕人打拼闖蕩的最好城市。韓國瑜以「避免激起對立、擴大撕裂」為由,謝絕政界人士6日當天到高雄為自己打氣。但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仍計劃今天到高雄市黨部,和韓國瑜共同承擔罷韓案最終結果。

「這是一場仇恨動員」

根據臺灣「中央社」報導,罷韓團體包括「Wecare高雄」「公民割草行動」等,從2019年6月開始搜集提議書聯署。2019年12月26日,罷韓團體遞交3萬份提議書給「中選會」,正式啟動罷韓程序。他們提出的罷韓理由主要有:違背誠信,當選高雄市長4個月就宣布參選「總統」;市政滿意度低,政見變成謊言;引入「紅媒」;發表性別歧視言論等。韓國瑜則以15項施政成績單,包括招商引資、特色觀光、發展經貿、提振產業等作為回應。

據「中時電子報」5日報導,為6日的罷韓投票,民進黨已經下了動員令,傾巢而出,卯足全力催票。民進黨高雄市黨部新科主委趙天麟表示,民進黨公職將協助發出104萬通催票簡訊,鼓勵高雄市民踴躍出門投票,「共創高雄歷史性的一刻」。民進黨「立委」還呼籲「北漂」遊子們回家投票,當局甚至在5月底和6月初推出學生高鐵優惠票,還開了加班車。

但島內輿論普遍認為,民進黨如此火力全開「熱心罷韓」並非真心為民請願。《中國時報》5日發表評論指出,罷免韓國瑜,無非因為他是綠營政敵,更直白地說,就是因為他選上了民進黨視為囊中物、「挑顆西瓜都能贏」的高雄巿長,民進黨為奪回高雄,不惜操作仇恨、製造對立。

國民黨臺南市議員蔡育輝5日對媒體說,民進黨傾全黨之力罷韓,他認為「罷韓會通過」。他說,高雄有罷韓賭盤,如果罷韓通過就押一萬賠兩萬,他呼籲警局應該去抓這些企圖影響投票結果的賭盤;另外,有官辦企業員工向他反映,上層鼓勵員工去投票,只要去投就發加班費,「有沒有去投票本來就是人民應盡的義務,未料竟變成政黨操作,這是中華民國民主憲政的危機、亂源的開始!」

「罷韓實質上是一場政治追殺」,香港中評社5日評論說,罷韓案不只是韓國瑜的危機,也是國民黨的危機、高雄的危機、臺灣的危機。罷韓一旦成功,國民黨其他縣市長可能成為下一個目標。「這是一場『仇恨動員』,毋庸置疑」,資深媒體人黃暐瀚4日在臉書發文稱,高雄罷韓,很可能過。「不管高雄這一年半的柏油路,有沒有變得比較平坦?水溝有沒有比較通?雙語教育有沒有比之前落實,都不重要,我恨韓國瑜,韓國瑜下臺。」

臺灣民主還有寧日嗎

國民黨終於在最後關頭顯示出團結挺韓的姿態。黨主席江啟臣於5日特地拍了一段視頻,向高雄人訴說自己對罷韓的心裡話,拜託高雄市民——「6月6日,留下市政專業團隊」。此前,國民黨於4日晚舉行直播,國民黨副秘書長謝龍介與資深媒體人黃暐瀚大曬韓國瑜市長任內政績,並與前市長陳菊比較,通過13項數據證明韓國瑜的表現比陳菊好。

臺灣「全國公務人員協會」榮譽理事長李來希5日在臉書發文質疑稱,韓國瑜不貪汙、不炒地皮,認真做事,為何要罷免?且罷免之後,明天會更好嗎?臺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彭錦鵬也發文表示,若罷免案沒有通過,高雄市仍然會有32個月的穩定施政。而韓國瑜如果下臺,高雄市長將產生3個月的代理,然後是大約半年新市長的改組。罷免韓國瑜,剝奪掉韓國瑜4年做牛做馬、努力施政的機會,怎麼看都是不划算的。另有一名網友5日在臉書上直批臺灣民主已變成「畸形的恐怖」。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研究所所長張文生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罷韓投票的門檻比較低,假若民進黨充分動員,這個門檻比較容易邁過。但罷免案影響因素眾多,其投票結果也存在不確定性。「如果韓國瑜最後未被罷免,我認為主要因素還是高雄民意對韓國瑜政績的認可;如果最終結果不利於韓國瑜,那麼也只能說他不幸成為政黨惡鬥的犧牲品」。

更有輿論擔心,罷韓會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綠色選民可以罷免藍色市長,藍色選民同樣可以拉下綠色市長」。國民黨革命實踐研究院院長羅智強5日警告說,若57萬人可以罷免89萬人選出的高雄市長,這將宣告島內「遍地烽火的開始」。他說,民進黨按下了「罷免」這個相互毀滅保證的核彈(按鈕),發動了第一擊;那麼,國民黨還有多大的選擇空間不按這個「按鈕」,發動第二擊?然後第三擊、第四擊?臺灣的民主還有寧日嗎?

相關焦點

  • 臺作家苦苓預估罷韓投票結果 網友:別太樂觀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社交平臺上PO影片,呼籲支持者6月6日不要去投票,除了引起藍營內部討論,也引來反對陣營的注目。臺灣作家苦苓也在社交平臺上發文,分析他對罷韓投票的看法。    苦苓在發文中指出,歷來單一對象的選舉,像是「立委」補選,他發現投票率從來沒有超過四成,其中民進黨的得票率也從來沒有超過二成五,他認為,既然如此,高雄人憑什麼坐在那裡,就認為罷韓一定會成功呢?    苦苓的這番話,也引發網友思考,有網友提問苦苓是否希望罷韓投票率能夠提高?也有網友表示,「別樂觀!
  • 罷免案通過後,韓國瑜接受投票結果
    「罷韓」前幾天,臺行政部門毫不避嫌公開介入,民進黨也乾脆扯下了遮羞布。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個多月前還明定「發燒者不得進入人潮密集處及特定場所」,6月2日卻突然改口「發燒者可在適當防護下出門投票,居家檢疫居家隔離人士,須向衛生單位申請專車接送」。臺衛生部門負責人陳時中也鼓勵發燒民眾出門投票,表示「自己心裡傾向讓居家檢疫者能出門投票」。
  • 莫道浮雲終敝日—— 臺灣「大選」結果當何以看待
    他說,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無論臺灣島內局勢怎樣變化,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基本事實不會改變,中國政府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反對「兩個中國」和「一中一臺」的立場不會改變,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普遍共識不會改變。
  • 罷韓投票倒數 謝龍介根據民調分析結果
    華夏經緯網5月22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罷韓活動剩最後16天,罷韓、反罷韓動作頻頻。臺南市議員謝龍介認為,根據民調,贊成罷韓的有27.7%,出來投票差不多,再加上誤差值,也只是超過門坎一點點。    據報導,根據國民黨智庫民調,高雄市民對韓國瑜防疫措施,滿意的高達55.8%,不滿意只有32.6%。
  • 「可憐哪」,韓國瑜怒嗆島內媒體,這梗爆火臺灣
    韓國瑜 視頻截圖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9日報導,韓國瑜在去年12月29日的「總統大選」辯論會上,面對「中央社」總編輯陳正杰提問「如何維護主權」時回應稱,「親愛的中央社總編輯,你自己的問題都已經把臺灣狹窄化」
  • 罷韓投票前一晚,李佳芬通電對韓國瑜說這句,韓冰暖喊4字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投票案今天舉行投票,晚間將得知投票結果,而韓本人則一如既往繼續拼市政,據報導,韓國瑜昨晚睡前與人在雲林的妻子李佳芬通電話,面對罷免投票,李佳芬為老公打氣「一切平常心」,大女兒韓冰也很暖心,對爸爸韓國瑜說「老爸加油」。
  • 時局︱新華社:對於臺灣大選結果,怎麼看?怎麼辦?
    有人稱,這意味著臺灣民眾選擇支持與大陸對抗的政策路線,不希望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有人憂心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將推動「臺獨」,兩岸關係將再度動蕩不安;甚至還有人鼓譟民進黨獲勝意味著大陸近8年來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對臺政策「遭受挫敗」;云云。首先,此次選舉是臺灣地區內部事務,投票結果是多種因素作用下產生的,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是島內經濟、民生、社會狀況和年輕選民心態等複雜因素。
  • 且談如何看待臺灣「大選」投票結果
    不能不徹底反思國民黨的傳播效果和臺灣基層民眾的民意走向。更要命的是藍營在新媒體的論壇陣地上幾乎寸草不生。以習馬會為例,對臺灣網絡的大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藍營的正面關鍵詞其出現頻率第一次超過負面關鍵詞,這是自2012年以來臺灣網絡對馬英九和國民黨的正面關鍵詞口碑數第一次超過負面詞。
  • 臺媒:國民黨主席將率團前往高雄,與韓國瑜共同承擔罷免投票結果
    【環球網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今日(6日)投票,投票時間從上午8時到下午4時。臺灣綠營媒體「三立新聞網」6日報導稱,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將率團前往高雄黨部,於下午4時45分召開記者會,與韓國瑜共同承擔結果。
  • 罷韓投票結果下午5點左右出爐 韓國瑜稱平常心面對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由親綠團體「Wecare」發起、民進黨接手動員的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今上午8點起投票,下午4點截止,預計開票後1小時結果會出爐。若同意票高於反對票,且票數超過選舉人總數1/4(約57.4萬),就宣告通過罷免;反之則失敗,未來不得在韓剩餘任期內再提罷免。
  • 罷韓投票前夕 藍綠攻防
    華夏經緯網6月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今天是罷韓投票日,民進黨「立委」昨紛紛透過社交平臺呼籲北漂遊子回高雄投票,民進黨副秘書長林鶴明上電臺提醒1.3萬名罷免首投族要行使權利;國民黨主席江啟臣透過影片感性喊話「把專業市府團隊留在高雄」,革實院長羅智強也兩度發文,指57萬人若可罷免89萬人選出的市長,「臺灣民主」只剩笑話,也是遍地烽火的開始。
  • 臺灣罷韓丨93萬多票贊成罷韓,比韓國瑜當選時的89萬票還多
    自從民進黨當局上臺以後,臺灣的政治生態已經大幅度惡化,尤其是剛剛發生的韓國瑜罷免案,更是體現出民進黨當局對於政治對手不遺餘力的清洗。此次的投票結果顯示,有93萬多票贊成罷免韓國瑜,這甚至要比當年他當選高雄市長時的89萬票還要高。
  • 直說丨韓國瑜成為島內首位被罷免市長 民進黨打開惡鬥潘多拉盒子
    為什麼韓國瑜會被罷免2018年,被趕出臺北農產公司的韓國瑜單槍匹馬來到高雄,這個民進黨執政30年的南部城市,據說挖地三尺土都是綠的綠營根據地。結果,韓幾乎以隻身之力,全力扭轉形勢,借當年全民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之勢,一舉奪下高雄,使綠地變藍天,而韓本人,也就此成為藍營的不世英雄。當時的高雄市民,確實對於韓國瑜這個空降過來的藍營人物,寄予了很大的期待與信任。
  • 蔡英文籤「罷韓聲明」搞政治追殺 韓國瑜:接受市民決定
    蔡英文籤「罷韓聲明」搞政治追殺,韓國瑜:以平靜的心接受市民決定【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天行】罷韓明日投票,蔡英文通過「罷韓聲明」呼籲高雄市民踴躍行使公民權,令罷韓行動走向藍綠對決。自由作家洛杉基稱,未來臺灣歷史會如此記載罷韓,即「韓國瑜一人,對抗整個民進黨加附屬小黨加政府機器的一場不對稱戰爭」。尤其令島內輿論氣憤的是,民進黨搞「雙重標準」。據聯合新聞網4日報導,在被問到正在進行居家檢疫、居家隔離和發燒者是否能前往投票時,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稱,「我內心傾向可以」。
  • 蔡英文拋「震撼彈」,兩岸旅遊市場難出寒冬?島內企業界憂心忡忡
    臺灣地區領導人與民意代表選舉結果揭曉後的第一個股市交易日,島內觀光股一開盤就在利空衝擊下多檔重挫,旅行業與飯店股股價也幾乎全倒。臺灣「大華網絡報」18日發表臺灣資深媒體人韋灝文章指出,這透露出島內市場對蔡英文連任後看衰觀光產業的悲觀預期。而這個訊息也顯示,島內相關業界憂慮未來4年在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之下,兩岸僵局恐難以化解。
  • 臺灣「大選」結果當何以看待?伊朗承認意外擊落烏克蘭客機|早讀
    下周二起至周四還將有小雨光顧,外出記得備好雨具哦~今日聚焦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11日下午4時結束。當晚出爐的計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賴清德當選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得票817萬餘張,得票率為57.1%。
  • 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開始投票 結果預計今夜出爐
    海外網11月24日電 綜合臺灣媒體報導,俗稱「九合一」的臺灣地區地方公職人員選舉今天(24日)進行投票,選民從早上8點開始投票,投票下午4時截止。選舉結果估計將於今晚11時左右最終確定,而所謂的10個「公投案」結果則預料會在25日凌晨2時揭曉。
  • 「罷韓」反映出臺灣三大問題,民進黨早已盤根錯節
    編輯:鰻魚現在距離「罷韓」投票日已經沒有剩下多少天了,「罷韓」民調的數據也讓人不禁為韓國瑜捏了一把汗。韓國瑜這次真的會被罷免嗎?無論結果是怎樣的,這一次的「罷韓」事件反映出了臺灣存在三大問題。結果這一種罷免被濫用,這種沒有理由的罷免,嚴重損害了臺灣的民主。如果這一次「罷韓」投票真的通過的話,日後「罷免」在臺灣也會變成一個政治鬥爭的利器,因為現在民進黨當局已經嘗到甜頭了。地方利益受損,開始反撲據悉,這一次「罷韓」投票的主要推手是高雄前任市長陳菊的愛將,但是事情往往沒有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