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徐建春老師的線下團課的精選內容,建春老師是一位邏輯嚴謹,資歷豐富的職業規劃師,是我心中的「人生魔法師」。
昨天的團課的主題是:從電影《斯隆女士》,我們可以學習到職場中的優秀特質。
01
贏家能夠預見對方手牌,靜待其出牌之後,亮出王牌者,為王。
「贏家能夠預見對方手牌,靜待其出牌之後,亮出王牌者,為王。要攻其不備,出其不意,而不是被對方亂了方寸。」
這句話是引出電影的主題句,才看見這句話的時候,只是感覺很厲害,然後思路就被帶入下一個電影情節 。看完電影的我們,可以仔細品味一下這句話的深意。
「贏家能夠預見對方手牌,靜待其出牌之後,亮出王牌者,為王。」
這句話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全局觀。
我們先來挑出這句話的關鍵詞:贏家、預見、靜待、王牌。
初級的職場人,接到工作的時候只是會想辦法完成任務,而不會想著自己工作的下一步是什麼,就談不上贏家,更不會預見。
在職場中的全局觀和圍棋中的布局有異曲同工之妙:
重視布局,首先要學會審時度勢,保持勢地均衡、棋形完整,有一個良好的大局觀。
布局可以不受形式的束縛,進行不同的嘗試。這樣可以提高能力
基本邊角的常見變化一定要掌握。隨著棋力的提高,有必要了解更多的定式知識,但一定要記住:定式是死的,應用是活的,要根據全局的需要,採用相應的定式,取得整體的效果。
首先,當我們接到一個工作任務的時候,我們要先問自己幾個問題:
我做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麼呢?
這件事是不是要動動腦筋,讓用戶是不是更加滿意?
自己在做事的時候,怎樣才能做到極致?
如果你是你的領導,你希望通過這件事達到什麼效果?
······
問完這幾個問題以後,你是不是就能站在更高的維度去想問題了?
才開始嘗試做這件事情的你,可能會擔心自己無法立刻擁有那麼高的格局,我們慢慢來,一點一點實踐,定會有收穫。
其次,我們工作的時候,一定要時刻想著planB。
當我們對自己的工作內容「胸有成竹」的時候,可能會忽略planB。
時刻準備planB的人也許在一小段的時間內的表現不會比沒有planB的人工作表現優秀。
事實上,我們在工作的時候,面臨的問題往往是有很強的不確定性的,當你低估了風險,風險真正發生的時候,有planB和沒有planB的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天壤之別。
02
人們讀書是要為了進入現實世界做準備。
「人們讀書是要為了進入現實世界做準備。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的話,就做出改變。這就是你工作的意義。」
上面這句話對我有很深的觸動,才畢業的時候,我總想著,要不再去讀一個研究生?好想再無憂無慮的學習兩年,現在想想,那時候的自己,對無憂無慮的渴望是多於對學習的渴望的。
我們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進入現實生活,而非再也不進入現實。
如果你對你的生活或者工作不滿意,你可以選擇作出改變。現實就是:如果你不改變生活or工作,你就會被生活or工作改變。
03
先手在於每一個瞬間。
這句話中的「先手」的意思是 :準備。
你發起一個會議之前,有沒有想過本次會議的主題?會議的目標是什麼?
你要去見一個大客戶,你是否提前演練過大客戶可能會向你提問的問題?
你要參加一個面試,有沒有提前準備HR可能問你的問題?
······
昨天的團課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前輩FL舉的例子:他們要給一個非常重要的客戶做報告,那個報告共有80+頁的PPT,他們一共做了50+版的PPT,在報告前還提前演練,為了讓PPT是對齊的,5個人,檢查了20+遍。
也許你感覺他們這樣做是多此一舉的,但事實是:看你做事的規格就知道你是什麼樣子的人。
04
了解你分內的事情,不然的話,可能會喪失絕佳的機會。
這句話是斯隆女士和她的員工說的,說這句話的場景是:斯隆女士在問她的員工一個數據,但是員工卻沒有說出來。
我們來說說什麼是「你份內的事情」?
首先,你份內的事情,就是你的日常工作。那你的「日常工作」是什麼呢?以我為例,我是運營,也在做課程策劃的工作。
那什麼是「了解你份內的事情」呢?
這裡的「了解」並非是簡單的知道自己的工作內容,只知道自己工作內容,是談不上了解的,怎樣才能「了解」你的份內的事情呢?
1、梳理出自己的工作內容,想出你做的事情的意義。
以我為例,我是運營,運營的目的是:拉新、促活、留存、轉化。
課程上架的基本工作,看起來和上述的4點都不沾邊,但是,這是真的嗎?
課程上架其實是和「留存」有很大聯繫的:
你是否能按時上架課程?
課程排版是否清晰?
重點是否明確?
格式是否統一?
通過數據,可以看出什麼?
······
2、牢記自己工作的進度以及重點數據。
每個人的工作一定是有其存在的價值的,那個存在的價值相關的數據,就是你要牢記的數據。
也許你會想:我都記在筆記本上了,不就可以了嗎?舉個例子:給你做手術的醫生安慰你說,你放心吧,我給你手術的時候會帶著我的筆記本,一定不會出現問題的。
那你是不是會想:「我寧可病死,也不能讓這樣水平的醫生給我做手術」吧?
你份內的工作是什麼呢?你夠了解它嗎?
05
所有牛X的背後,都是苦B。
今天來合作夥伴的公司「拜(催)訪(稿)」老師,晚上吃飯的時候,我和老師開玩笑說:老師您知道嗎,我聽說有些學霸為了讓自己學習的時候不困,都不吃飯的!
老師回答道:飯還是要吃的,我現在都用上清涼貼了(清涼貼是長途貨車司機避免讓自己睡著的一種外敷的東西,貼上就清醒了)。貼完清涼貼,我都頭疼······
我正震驚的時候,另外一位老師又補充一句:這算啥?我的一個朋友,現在在香港的頂級律所工作,當時他複習考試的時候,為了讓自己不困,直接去洗手間,往自己的鼻子裡灌水,嗆水以後就清醒了······
我很喜歡的一位英語老師在創業的時候,寫出很多爆款文章,有人問他是怎麼做到的,他說很簡單: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
另一位老師從哈佛畢業後去了一家頂級律所,那時候她每天只睡4-5小時,其餘時間都在工作。
所以,如果你想追求成功,真的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你想做的快的話,只能犧牲睡眠,因為:有些東西,就是時間堆出來的,沒有捷徑。
鳴謝:徐建春老師以及昨天一起參加課程的13位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