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2020-12-19 騰訊網

編輯導語:對於設計師來說,在工作中所做的產品類型主要是B端項目和C端項目。近些年來,由於網際網路進入下半場,C端用戶增長觸及天花板,流量的紅利逐漸消退,很多企業的業務由C端轉向了B端。從C端設計切換到B端設計,或從B端設計切換到C端設計,都並非易事。今天這篇文章,本文作者就和我們一起聊一聊設計師做C端還是B端好?

「 你是個好端,俺要加入。」

「 你是個好人,但我們不合適。」

大家好,我是米吸。在職場摸爬打滾這些年,B端C端都幹過了。隨著行業發展越來越迅速,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困惑了起來:我到底做C端好還是做B端好呢?

本阿姨在此先嘮一句:更多時候並沒有什麼絕對的好壞,合適自己的(而且還要你的)就是最好的。

今天就從BC兩端的概念、相同點與不同點、崗位匹配方法這幾個方面來簡要分享一下這些年的小收穫,希望能給迷途中的可愛寶寶們一些職業方向上的引導。

01 概念

B端:business,即商家、企業,TO-B的熱門產品舉例:阿里雲、京東雲、網易雲等。

02 相同點

都是給活人用的,不同產品面向的用戶各方面姿態會有所不同;

都要兼顧體驗、美觀和業務之間的平衡,不能一味的自嗨;

都要想辦法讓他們為產品或者服務付費,摸得錢賺你工資哪來咩。

03 不同點

1. 目標用戶

C:個人用戶,面向的群體更廣泛。在做用戶畫像的時候根據需要要考慮用戶年齡、職業、城市、收入、喜好、操作習慣等等。

B:企業用戶,公司團隊商家組織都算,也可能是代表組織的個人在使用。設計目標主要是滿足這一類角色的通用需求,而不是某一個人的個性化需求,B端用戶大部分情況下相對C更垂直。

2. 使用場景

C:可能是任何場景,移動端居多,自由度非常高。比如工作時、休息時、跑步時、吃飯時、通勤時,一般使用比較碎片化的時間去使用不同的產品。

面向C端的產品更多的需要去解決用戶生活和情緒上的需求,比如點外賣、聽歌、購物、社交、娛樂、旅行等等。

B:一般都習慣用PC端,產品以企業管理平臺居多。比如SAAS(通常指第三方給企業的線上軟體服務)、CRM(企業管理客戶的工具)、OA(辦公流程自動化工具)、ERP(企業資源統一管理平臺)等等。

用戶更多的是為了工作去使用這些產品,付費的決策者更可能是高層領導,然後命令公司員工去使用它。比如上下班的打卡機、企業視頻面試工具、內部流程工具等等。

面向B端的產品更多的是去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更注重功能的實用、易用、高效。

3. 功能服務

C端產品更多的是圍繞一個核心功能去設計,比如聽歌、看書、玩遊戲,在此之外還會有一些輔助功能,比如評論、打賞、分享。

有的C端產品還有一些增值功能吸引用戶消費,比如VIP會員卡、專家付費服務等等。

B端產品更多的是用一套流程或者多項功能,去完成用戶的一個工作目標。比如OA系統裡的請假流程,需要員工提交申請、領導審批、HR考勤錄入、申請提交成功反饋,才完成這個功能流程。

B端產品大部分依靠功能付費、人頭付費、維護付費等方式盈利。

4. 業務目標

C端產品競品很多,設計以用戶體驗為中心,業務目標大多是拉新、提升留存、提升活躍、提升轉化率、增加訂單量等等。

跟設計師強相關的界面易用性、交互體驗、營銷頁利益設計都在業務目標實現過程中佔據著比較重要的位置。

B端產品競品相對較少,業務目標是更大程度的滿足付費者的需求,或者利用更系統化、更高效的程序功能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付費使用它。這很考驗B端產品設計的效率思維。

5. 設計風格

C端視覺更追求情感化、個性化、品牌化。

C端視覺設計師初入B端領域可能會苦於找不到設計發力點,因為TO-C的視覺設計主要以品牌視覺的差異性和創意性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而B端更克制、更簡潔,設計邏輯主要以工作目標為導向,專注於用戶特徵中的群體職業身份,更多的考慮系統化地解決體驗問題和企業需求痛點。

C端產品以娛樂和社交內容居多,針對不同的活動和用戶有不同的視覺表達,更多的時候會去追求視覺的衝擊力、創造力,可能還會融入一些好玩的交互呀遊戲呀之類。

而B端設計主要以高舒適度的設計風格來讓用戶情緒穩定,專注高效。

所以C端產品更需要具有視覺創造力的設計師,而B端產品更重理性,需要設計師有更嚴謹的設計思維,需要對行業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才能更貼合商業需求。

不過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業務線,面向不同的項目和對應的業務目標,視覺風格也會不一樣,所以不建議單純去選擇公司,而是多了解一下該公司不同的業務線的基調。

比如網易各大產品業務線就有著不同的視覺風格:

04. 如何匹配

1. 了解自己

從感性上來說,理清自己喜歡什麼,想做什麼,獲取什麼能讓自己嗨皮。

從理性上來說,理清自己的優勢和弱勢是什麼,包括軟體工具使用、行業用戶了解程度、設計語言表達、工作經驗積累、思維邏輯能力、項目流程管理、性格特徵、愛好特長等等。

如果面對兩條路無法抉擇,可以根據自己目前的情況,針對兩條路大概梳理一個自己未來的一年目標、三年目標,統計一下兩條路的目標達成所需的成本有哪些,收益可能有哪些。對比之後,你可能就比較容易選擇了。

2. 了解對方

依據網絡和朋友圈子口碑等等去了解各行業和各公司的企業文化、主要業務、營收來源、設計風格、品牌理念、工作氛圍、業務流程、考核標準等等。

然後分類,收集出符合你目標方向的行業,以及根據你能接受的環境糟糕程度把行業中的公司分不同的梯度排個隊。

3. 關鍵點交叉

1)在上一步收集的行業中,根據你拿手的方向和優勢篩選出你最合適的行業

如果你的設計風格非常新穎潮酷,可以選擇主做比較年輕化的社交娛樂產品公司,比如抖音、快手;

如果你相對理性穩定,對企業用戶和群體工具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選擇主做工具類的B端產品公司,比如阿里雲、獵聘旗下的多面(企業視頻面試工具);

如果你對數字敏感,在數據可視化這一塊拿捏得很穩,可以選擇去金融理財類和區塊鏈公司;

如果你在CG插畫、三維方面非常在行,可以去遊戲公司。

2)再根據你的性格和喜歡的氛圍篩選出可能合適的團隊

如果你追求創新,喜歡快節奏(大概是996大小周加班到半夜且不懼怕脫髮這樣),那麼很多年輕態高強度的網際網路團隊都很適合你,比如字節跳動、快手;

如果你追求高效,喜歡跟一群邏輯思維清晰的戰友打造一個體驗賊好的工具,那麼去工具產品大廠比較適合你,比如阿里雲、京東雲;

如果你是個文藝青年,不僅追求設計的美感還特別注重情感化設計,那麼去網易雲音樂、豆瓣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想好好休息,喜歡慢節奏,對設計成長和扁平化氛圍沒有特別高的要求的話,可以去國企,比如銀行、政府之類,大概是9點上班5點下班絕不加班。

3)最後根據你的特長去篩選合適的崗位

這個去搜搜JD就可以知道啦,大多數會寫清楚該崗位需要側重點在哪些地方的人才,比如手繪、C4D、動效等等。

如果你的特長跟JD要求一拍即合,那就是非常之合適了。記得在作品集和面試過程中,把你符合崗位的點凸顯出來。

4. 針對性投遞

篩選出合適你的行業、公司、團隊、崗位之後,挑選你喜歡的幾個,做針對性投遞。

比如崗位要求會手繪,你的作品集可以多放一些手繪作品。

崗位要求重視業務增長,那麼作品集可以放一些通過設計改版提升核心漏鬥轉化率、或營銷活動設計帶來的點擊轉化訂單量等等之類的項目展示。

這樣能夠一定程度上避免「你是個好人,但我們不合適」情況的發生。

劃重點:設計師的定位跟投遞命中率和面試通過率也有著極大的關聯,如何整合自己的定位這一點及其重要,我會在下一期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談這一點噠,感興趣的朋友多多關注。

05 不斷規劃

無論做哪個行業做哪個端,現在的優勢是什麼規劃是什麼,都別忘了定期給自己做復盤,通過復盤不斷去調整自己,比如能力補齊、方向調和等等。

做好眼前的短期計劃,為未來的發展不斷更新迭代自己的長期規劃,慢慢積累和進步,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擴寬自己的眼界、完善自己的世界觀,這樣無論將來行情有何變化,你都能大方向上不慌不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們下期見啦!

本文由 @米吸設計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以C端產品思維和方法做B端產品?
    C端產品注重通過用戶的行為數據來分析,而B端產品,則只是在用戶的反饋上。數據分析。C端產品在用戶數據、行業數據和業務數據分析上,沉澱除了很多方法和經驗。這是B端必須要借鑑的。B端產品,不僅僅為客戶設計數據分析相關的功能。而是要通過數據為客戶或者產品創造價值。不管是客戶的使用數據,還是業務產生的數據,都是可以用來幫助提升產品價值。需求分析方法。
  • C端B端G端的三個關鍵詞:人性、錢、利益
    不論是馬斯洛的需求模型,還是佛教的貪嗔痴,亦或是天主教的七宗罪,都是在產品經理領域文章中出現的高頻詞彙,原因是這些理論指出了人性的本質,非常適合進行需求分析,找到需求的根本來源。第一個關鍵詞「人性」討論到這,總結下來就是C端產品需要符合人性,儘量不要違背人性。B端產品關鍵詞:錢一定會有做B端產品的小夥伴跳出來說,我做的產品不符合人性啊!但是它的市場仍然很大呀!我們的商務模式早已經實現了盈利呀!
  • C端快銷企業如何酣戰B端
    來源:經濟觀察報無論是恆天然還是美團,甚至更多的C端企業,已經將眼光瞄向了B端,並且開展了試點。蟹粉肉芝士餛飩、拉絲油條、草莓芝士湯圓……一張創意十足的菜單被擺在了呷哺呷哺火鍋的餐桌上,如果試吃效果好,這些中西合璧的菜品就會推廣至呷哺呷哺更多門店。
  • 【諾貝兒明星寶貝】半日班——端端
    分享到朋友圈點擊標題下方「諾貝兒兒童潛能開發中心」一鍵關注【諾貝兒明星寶貝】半日班——端端大家好!我叫端端,現在3歲1個月了!媽媽說,我一歲半就來諾貝兒上課了哦!用模具做餅、包雲吞、做南瓜餅…… 諾貝兒對寶貝說的話:端端小朋友,看你一天天長大,我們很開心!
  • 產業網際網路toB端客戶的開拓方法
    1.這些涉及到b端客戶的拓展,業務的開發,b端客戶的拓展和c端的客戶開發是不一樣的。C端客戶,消費網際網路每一個c端都是一個具體的人,都有具體的用戶畫像。c端的客戶做決策購買,消費都是很簡單的,都是一個人,一個決策者。
  • B端設計指南04——彈窗 究竟應該如何設計
    根據時間進行不斷演化,我們B端設計師工作中碰到的模態類型大多數都屬於模態層。 模態層:使用半透明黑色在頁面中進行整體覆蓋。主要是在彈窗的底層,襯託彈窗,使彈窗不會被忽視掉,想要繼續使用就必須先與彈窗進行交互。
  • 酷狗音樂從C端邁向B端,開放音樂生態的新樣板
    酷狗音樂副總裁趙海舟表示,此次酷狗音樂和長虹的合作,是打通家庭音樂新場景的好機會,希望能夠把機會轉化成行業動力,加深三方合作來實現音樂內容從傳統平臺向家庭場景的「流動」。通過B端愛聽卓樂的整合下,酷狗音樂6000萬的海量曲庫、高清MV、長音頻、在線演唱會直播、K歌等音樂全生態內容,已經完美接入到Q8T PRO電視中,為硬體廠商提供B端音樂商業解決方案,為極智屏的強悍硬體帶來豐富的內容選擇,實現家庭娛樂場景的私人化、多元化、和個性化。
  • 新版本來了,安卓+PC端,全民自動炸年獸,躺著做任務!更快,更強大!
    隨便命一個名,粘貼「腳本代碼」,保存好後就可以運行了。function(e,f){var a=ObjectAnimator.ofFloat(e,"translationY",0,-d*2);a.setDuration(500);a.setStartDelay(f);a.setRepeatCount(-1);a.setRepeatMode(ObjectAnimator.REVERSE);a.start()};b(ui.d1,0);b(ui.d2,100)
  • AI 之路第六年,出門問問如何將 C 端經驗化為 B 端優勢?
    7 月 21 日,在極客公園 Rebuild 2018 科技商業峰會上,出門問問創始人&CEO 李志飛在演講中,對外展示了公司從 C 端起步,今年將向 B 端發力的諸多戰略布局。因為目前我們最多的還是 AI 消費電子產品,而像智能手錶、音箱、耳機這類新型的智能產品,很重要的一點是用戶能夠在線下看得見、摸得著,否則他很難理解這個東西是幹嘛的,長什麼樣的,體驗好不好。所以我們今年有一個大的策略,會在全國範圍內的重點城市開 20 家線下智能體驗店,這個智能體驗店在成都你們馬上也能看到,成都是商業環境很不錯的地方。線下體驗店有幾個目標。第一個,是品牌展示和建設。
  • B端產品中的情感化設計
    2-4 情感化設計的三個層次我們已經了解到了情感化設計是如何通過喚起用戶情感以創造良好用戶體驗,也了解到了情感化設計的重要性,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如何去創造這些情感,或者是如何讓用戶去產生這些情感,因此我們必要要弄清楚如何製作出可以將設計師關心的情感傳遞給用戶的產品。
  • 全面深度解析B端產品 | 教你如何從0到1設計B端產品的通用方法(下篇)
    一、B端產品設計流程作為產品設計師,B端產品從0到1的設計流程,按先後順序一般可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業務調研、產品方向/定位、產品規劃和產品原型設計。因此,B端產品是否需要依靠數據驗證產品方向,可以通過判斷產品是標準化還是定製化類型來決定。1. 業務調研從0到1設計B端產品的第一階段是業務調研;B端產品中的業務調研,是指調研行業及行業內企業組織中,不同部門崗位或角色之間的工作流程。
  • 如何使用光纖收發器的AB端?光纖收發器的a與b怎麼放?
    光纖收發器的ab端是發射端(a端)和接收端(b端),單纖收發器兩端分別是A端與B端,這兩端的波長不同,發射端的波長比接收端的波長短,而雙纖收發器其實是不分AB端的,因為它兩端的波長是一致的,只是在連接時分TX(發射)端和RX(接收)端。那麼,光纖收發器a與b怎麼放?
  • C端實現盈利,B端觸達8000家線下琴行,快陪練商業邏輯是什麼?
    「當初要做B端業務最核心的原因有兩點:第一,陪練業務和教學業務密不可分,從教學效果的角度來說,這是必然的優化趨勢;第二,行業的流量是細分且垂直的,用戶掌握在琴行和工作室的老師手中,比起與之競爭,不如選擇與擁有流量的人進行合作。」陸文勇說道。
  • 酷狗音樂從C端邁向B端 構建極致化視聽唱全場景模式
    酷狗音樂副總裁趙海舟表示,此次酷狗音樂和長虹的合作,是打通家庭音樂新場景的好機會,希望能夠把機會轉化成行業動力,加深三方合作來實現音樂內容從傳統平臺向家庭場景的「流動」。通過B端愛聽卓樂的整合下,酷狗音樂6000萬的海量曲庫、高清MV、長音頻、在線演唱會直播、K歌等音樂全生態內容,已經完美接入到Q8T PRO電視中,為硬體廠商提供B端音樂商業解決方案,為極智屏的強悍硬體帶來豐富的內容選擇,實現家庭娛樂場景的私人化、多元化、和個性化。
  • 深度解析B端用戶畫像從理解到建立
    之所以最後的落腳點還是人,是因為無論是To C還是To B,我們所服務的目標用戶始終都是人這樣一個載體,都是在為人做設計(明確這點很重要);所以這就要求我們無論是C還是B始終都需要站在人的角度來進行情感體驗帶入、痛點需求分析
  • 探究B端產品的體驗設計方法——角色全景圖
    編輯導讀:隨著B端產品需求量與日俱增,B端市場的春天也逐漸到來,在這過程中B端體驗設計變得越來越受到重視。面對挑戰,設計師的設計思路該是怎樣的?本文作者對 B 端產品體驗設計方法——角色全景圖展開了分析說明,供大家一起參考和學習。01 研究背景1.
  • B端產品經理入門的第一年做了什麼?
    編輯導語:作為產品經理,你入門的第一年都做了什麼呢?本文作者作為B端產品經理,為我們分享了他入職第一年,作為一個產品新人的一些經驗和想法,希望能對一些剛入門B端產品經理或者對產品經理行業感興趣的人帶來一些參考。
  • B端設計指南-表格設計的常見問題
    這樣的方式對於你而言有兩點好處: 多維思考:能夠讓你深入挖掘需求,進行多維度的思考,而不是做一個單純的組件設計師。這裡設計師可以進行偷懶,因為在現有較為成熟的框架中,對於表格寬度大於欄位寬度都做了等比例的拉伸,因此在這裡無需過於糾結 當表格寬度需要有預設固定寬度時,你便可採取百分比 + 固定寬度的形式,這種方式可以解決表格信息隱藏過多 因為在表格中,不是所有的欄位都需要寬度進行自適應
  • B端C端一起聯名!超人氣Kiri芝士登陸LAN'S PATISSERIE,打造冬日...
    你會發現,整個商業形態及對於競爭的理解和以前完全不一樣了,除了C端他們自己抱團玩外,在烘焙業B端和C端也一些有趣的現象。比如在11月初,在成都最具標杆的法式甜點店LAN'S PATISSERIE和有著150年歷史的法國芝士品牌kiri也搞起了聯名的活動。01他們分別是誰?
  • 鵬博士旗下大麥科技加速轉型:雙線並行 賦能B端 服務C端
    大麥融媒體基於SaaS化雲運營的服務架構,打通了手機端與大屏電視端,是以「多屏、移動、社交」為特點的多樣態融合平臺。 深挖B端市場 推進整體解決方案落地大麥科技表示,大麥融媒體今後將在原有C端龐大家庭用戶群基礎上發力,逐漸穿透B端,為各行業企業提供整體傳播解決方案。B端不同於C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