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劉才35歲啊!
本以為在事業是已經度過了中年危機,
可沒想到在生命上栽了!
ε=( ο`*)))唉,
這冬天到了,
怎麼才能更好的預防猝死呢?
猝死是一個隱形的嗜血殺手,潛伏在人們身邊,讓人防不勝防。
專家解讀
猝死雖然可怕,但也有一些「規律」。研究發現,猝死的人中有80%是心源性的,比如急性心梗。
心臟在日常生活的某個時刻會更為脆弱,更容易發生猝死,尤其是在下面要講的八種情況,也就是魔鬼時刻
1.暴飲暴食
研究發現,每13例發生心肌梗死的患者中,就有1位在發病前曾經暴飲暴食,而且在暴飲暴食或的2小時內,心肌梗死風險更高。同樣,過量飲酒會引起大腦興奮、心率加快,血壓升高,也可誘發心率失常。
建議是每餐七分飽,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類,儘量遠離高油脂、高能量、低營養的食物,老年人更要少吃多餐。至於酒,老年人就儘量別喝了。
2.用力排便
用力排便時腹壓增高,血壓升高,心率加快,會導致心肌耗氧量大量增加,甚至發生急性缺血,引起心肌梗死。
建議每天儘量同一時間排便,排便時不要過於用力,大便不通暢的時候,也可以用開塞露輔助排便。平時要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果蔬和粗糧。
3.洗澡
洗澡時全身血管擴張,而且長期待在密閉缺氧的環境裡,容易引起大腦和心臟的缺血。飯後由於大量血液聚集在胃部,不能馬上洗澡。
建議不要在餐後和飢餓的情況下洗澡,洗澡水溫應和體溫相當,時間不宜過長,10至20分鐘即可。
4.劇烈運動
劇烈運動也會讓心率過快,心肌缺氧,甚至直接誘發心肌梗死。
建議運動以快走、慢跑、太極拳等有氧運動為主,冠心病患者、老年人儘量避免競技類體育運動。
5.情緒波動
情緒波動會讓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心跳加速、動脈收縮、心肌供血減少,從而引起胸痛、氣短、休克等症狀。另外。壓力過大導致心臟負擔過大,從而引起心臟病。
建議佛系生活,保持樂觀心態,及時休息,勞逸結合,避免連續熬夜加班。
6.早上起床
早晨清醒的時候,身體各個器官還沒有完全甦醒,這時候猛地起床,很可能對心臟、關節造成突然的負擔。
建議早上醒了以後,先躺十幾秒,伸伸懶腰,舒展一下四肢關節,再緩慢坐起,然後過十幾秒再下床。
7.打呼嚕
打呼嚕不是小病,而是睡眠呼吸暫停,會導致夜間急性心肌缺血,嚴重時還會誘發急性心梗。
建議睡覺打呼嚕嚴重的人,趕緊到呼吸內科就診,進行多導睡眠監測檢查,確定是否為睡眠呼吸暫停,並進行相應的治療,排除風險。
8.氣溫驟變
氣溫驟降,會讓人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心臟更用力地泵血,會給一部分人帶來健康隱患。
建議冬天外出的時候,一定要做好保暖。秋褲帶來的不只是溫暖,還有健康。
來源:人民網、科普中國、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編輯:夏莉佳(實習編輯)、陳佳、曹思揚、張德向(實習編輯)
責編:陳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