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千裡路雲和月》這部老電影中,白楊扮演女主角江玲玉。她本是大學劇社的臺柱子演員,因在上海讀書,所以寄居在姨母家。「八·一三」全面抗戰,江玲玉想積極投身到抗日洪流中,但她的姨母卻不同意,而一直愛慕她的表兄周家榮更是各種阻撓。但最終,江玲玉還是衝破重重阻力,加入到了抗日宣傳的隊伍中。
白楊在《八千裡路雲和月》中的表演生動自然,豐富的細節令人感到真實可信。而扮演表兄周家榮的演員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儘管他講臺詞一板一眼的很有舞臺腔,但依然能讓我們感受到他表演時的那份認真。而且他長得挺帥的。雖然他扮演的是個反派,是個可憐之人,但他帥氣的外形卻使他博得了很多觀眾的同情。
只是當時我並沒記住這個演員的名字,直到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再次見到他,才知道他原來叫高正,哦,這個名字很好聽,而且寓意也好。
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高正扮演的是男二號張忠民,也就是男主角張忠良的弟弟,後來加入到抗日遊擊隊,走上了和哥哥張忠良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高正將張忠民的真誠、熱情和愛憎分明,都演繹得十分到位,給我們留下了非常難忘記憶。
但最開始的時候這個角色並不屬於他,而是屬於和他同期步入電影圈的中叔皇。但後來因為扮演男主角張忠良的演員,由身材高大的陳天國,換成了陶金,所以由中叔皇與陶金演兄弟倆並不合適(兩人身型反差太大),於是就換上了曾在《八千裡路雲和月》中有不錯表現的高正。而高正的這次表演,也顯然沒讓大家失望。
因為接連參演了《八千裡路雲和月》和《一江春水向東流》兩部佳片,使得原本名不見經傳的高正,也獲得了很多觀眾的認可。但是,因為主演這兩部電影的白楊、陶金、舒繡文、上官雲珠等明星實在太搶眼,所以他們的星光完全蓋過了初出茅廬的高正,使他錯失了走紅良機。也是遺憾。
1922年3月21日,高正出生於北京。他原名不叫高正,而且他也不姓高,而是姓郭,叫郭震。他的父親是傣族,母親是蒙古族。所以從小他接受到了多種文化薰陶。他和當年上影廠的許多老電影演員如石揮、張伐等一樣,也是從演話劇開始走上表演之路的。
1946年,上海崑崙影業公司面向社會招聘演員。當時有上千個愛好藝術的年輕人報名,但最終卻只錄取了屈指可數的幾個人。而男演員呢,也只留下了他和中叔皇、傅伯棠和奇夢石。他們幾個,後來都成了上影廠的電影演員,最早出名的是奇夢石,因在謝晉執導的《水鄉的春天》中扮演吉春林而走紅,後來中叔皇因在《獨立大隊》中扮演葉永茂而聲名鵲起。傅伯棠則參演了《人民的巨掌》、《宋景詩》等電影。
當時他們進入崑崙影業公司時,正好史東山在籌拍《八千裡路雲和月》,於是就讓他們都加入到攝製組進行藝術實踐。而高正因為從小在北京長大,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而幸運地成為了《八千裡路雲和月》中男二號周家榮的扮演者。這實際上是他第一次站在鏡頭前演電影,所以表演多少還有些舞臺劇的痕跡,而且說臺詞時的舞臺腔也比較濃。不過他的這一點,在後來他成為上影廠演員之後,有了很大改變。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高正成為了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演員,陸續在《萬家燈火》中扮演小趙,在《人民的巨掌》中扮演薛家琪,在《紡花曲》中扮演孟文宋,在《勞動花開》中扮演高飛,在《斬斷魔爪》中扮演方凱,在《沙漠裡的戰鬥》中扮演李輝,在《林則徐》中扮演旻寧,在《聶耳》中扮演李天音等。因為高正相貌英俊,且氣質儒雅,所以他總是以扮演文質彬彬的角色為主。其中《林則徐》中的旻寧,和《聶耳》中的李天音,令人印象深刻。
大概從1958年開始,高正有意識地從事起了一些幕後工作。比如在拍攝電影《聶耳》時,他一邊做演員,一邊擔任了製片主任一職。並於1960年開始拿起執導筒,做起了導演。他所執導的第一部影片是兒童片《兄妹探寶》,大膽啟用了剛從上海電影學校畢業的達式常在其中出演角色。這部電影上映後取得了良好成績,也使他的轉型之路走得非常成功。
1964年,八一廠和上影廠合作拍攝《白求恩大夫》這部電影,由張駿祥擔任總導演,而高正便是此片的執行導演。可是沒想到緊接著在1966年,他剛剛起步的導演生涯因為那場運動的到來而突然中斷。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他還被無端扣上了「30年代文藝黑線接班人」的帽子,被下放到五七幹校進行勞動。
但就算在被打倒的那些日子裡,高正的腰杆也一直挺立著,背也很直。這是他多年保持下來的一個習慣,這個習慣顯示了一位老藝術家的風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無論何時,都不卑不亢。
直到1978年,他才又重新回到導演崗位上,接連參與執導了《平鷹墳》和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的《藍光閃過之後》,上映後均獲好評。而大家更為熟悉的諜戰片《開槍,為他送行》是他獨立完成的電影作品,在這部「敵中有我,我中有敵」的電影中,我們看到了高正的真誠和用心,所以影片上映後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績。只是很多影迷並不知道的是,原來這部電影的導演,竟然就是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扮演張忠民的那位演員。
是的,高正並不怎麼出名,屬於另一個戲好人不紅的電影人。但我們從他創作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創作態度非常認真。而最令人感動的是,他始終都保持著一個藝術家的高貴品性,90歲的時候腰杆還非常挺直,而且一輩子都是那麼溫文爾雅,慈祥可親。
2015年9月6日,上影著名演員和導演高正去世,享年93歲。在他們那同一撥演員中,他雖然也歷經磨難,但卻很高壽,我想,這與他隨和的性格和良好的心態有著直接的關係。
但不知大夥是否還記得這位白楊的老搭檔呢?是否還記得他在那些老電影中所扮演的角色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喜歡老電影的影迷們一起互動和交流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點讚和分享,這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本文由DJ雅清團隊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