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上影演員 相貌英俊卻不出名《開槍,為他送行》導演93歲去世

2020-12-24 DJ雅清

在《八千裡路雲和月》這部老電影中,白楊扮演女主角江玲玉。她本是大學劇社的臺柱子演員,因在上海讀書,所以寄居在姨母家。「八·一三」全面抗戰,江玲玉想積極投身到抗日洪流中,但她的姨母卻不同意,而一直愛慕她的表兄周家榮更是各種阻撓。但最終,江玲玉還是衝破重重阻力,加入到了抗日宣傳的隊伍中。

白楊在《八千裡路雲和月》中的表演生動自然,豐富的細節令人感到真實可信。而扮演表兄周家榮的演員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儘管他講臺詞一板一眼的很有舞臺腔,但依然能讓我們感受到他表演時的那份認真。而且他長得挺帥的。雖然他扮演的是個反派,是個可憐之人,但他帥氣的外形卻使他博得了很多觀眾的同情。

只是當時我並沒記住這個演員的名字,直到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再次見到他,才知道他原來叫高正,哦,這個名字很好聽,而且寓意也好。

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高正扮演的是男二號張忠民,也就是男主角張忠良的弟弟,後來加入到抗日遊擊隊,走上了和哥哥張忠良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高正將張忠民的真誠、熱情和愛憎分明,都演繹得十分到位,給我們留下了非常難忘記憶。

但最開始的時候這個角色並不屬於他,而是屬於和他同期步入電影圈的中叔皇。但後來因為扮演男主角張忠良的演員,由身材高大的陳天國,換成了陶金,所以由中叔皇與陶金演兄弟倆並不合適(兩人身型反差太大),於是就換上了曾在《八千裡路雲和月》中有不錯表現的高正。而高正的這次表演,也顯然沒讓大家失望。

因為接連參演了《八千裡路雲和月》和《一江春水向東流》兩部佳片,使得原本名不見經傳的高正,也獲得了很多觀眾的認可。但是,因為主演這兩部電影的白楊、陶金、舒繡文、上官雲珠等明星實在太搶眼,所以他們的星光完全蓋過了初出茅廬的高正,使他錯失了走紅良機。也是遺憾。

1922年3月21日,高正出生於北京。他原名不叫高正,而且他也不姓高,而是姓郭,叫郭震。他的父親是傣族,母親是蒙古族。所以從小他接受到了多種文化薰陶。他和當年上影廠的許多老電影演員如石揮、張伐等一樣,也是從演話劇開始走上表演之路的。

1946年,上海崑崙影業公司面向社會招聘演員。當時有上千個愛好藝術的年輕人報名,但最終卻只錄取了屈指可數的幾個人。而男演員呢,也只留下了他和中叔皇、傅伯棠和奇夢石。他們幾個,後來都成了上影廠的電影演員,最早出名的是奇夢石,因在謝晉執導的《水鄉的春天》中扮演吉春林而走紅,後來中叔皇因在《獨立大隊》中扮演葉永茂而聲名鵲起。傅伯棠則參演了《人民的巨掌》、《宋景詩》等電影。

當時他們進入崑崙影業公司時,正好史東山在籌拍《八千裡路雲和月》,於是就讓他們都加入到攝製組進行藝術實踐。而高正因為從小在北京長大,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而幸運地成為了《八千裡路雲和月》中男二號周家榮的扮演者。這實際上是他第一次站在鏡頭前演電影,所以表演多少還有些舞臺劇的痕跡,而且說臺詞時的舞臺腔也比較濃。不過他的這一點,在後來他成為上影廠演員之後,有了很大改變。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高正成為了上海電影製片廠的演員,陸續在《萬家燈火》中扮演小趙,在《人民的巨掌》中扮演薛家琪,在《紡花曲》中扮演孟文宋,在《勞動花開》中扮演高飛,在《斬斷魔爪》中扮演方凱,在《沙漠裡的戰鬥》中扮演李輝,在《林則徐》中扮演旻寧,在《聶耳》中扮演李天音等。因為高正相貌英俊,且氣質儒雅,所以他總是以扮演文質彬彬的角色為主。其中《林則徐》中的旻寧,和《聶耳》中的李天音,令人印象深刻。

大概從1958年開始,高正有意識地從事起了一些幕後工作。比如在拍攝電影《聶耳》時,他一邊做演員,一邊擔任了製片主任一職。並於1960年開始拿起執導筒,做起了導演。他所執導的第一部影片是兒童片《兄妹探寶》,大膽啟用了剛從上海電影學校畢業的達式常在其中出演角色。這部電影上映後取得了良好成績,也使他的轉型之路走得非常成功。

1964年,八一廠和上影廠合作拍攝《白求恩大夫》這部電影,由張駿祥擔任總導演,而高正便是此片的執行導演。可是沒想到緊接著在1966年,他剛剛起步的導演生涯因為那場運動的到來而突然中斷。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他還被無端扣上了「30年代文藝黑線接班人」的帽子,被下放到五七幹校進行勞動。

但就算在被打倒的那些日子裡,高正的腰杆也一直挺立著,背也很直。這是他多年保持下來的一個習慣,這個習慣顯示了一位老藝術家的風骨,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無論何時,都不卑不亢。

直到1978年,他才又重新回到導演崗位上,接連參與執導了《平鷹墳》和以唐山大地震為背景的《藍光閃過之後》,上映後均獲好評。而大家更為熟悉的諜戰片《開槍,為他送行》是他獨立完成的電影作品,在這部「敵中有我,我中有敵」的電影中,我們看到了高正的真誠和用心,所以影片上映後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績。只是很多影迷並不知道的是,原來這部電影的導演,竟然就是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扮演張忠民的那位演員。

是的,高正並不怎麼出名,屬於另一個戲好人不紅的電影人。但我們從他創作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他的創作態度非常認真。而最令人感動的是,他始終都保持著一個藝術家的高貴品性,90歲的時候腰杆還非常挺直,而且一輩子都是那麼溫文爾雅,慈祥可親。

2015年9月6日,上影著名演員和導演高正去世,享年93歲。在他們那同一撥演員中,他雖然也歷經磨難,但卻很高壽,我想,這與他隨和的性格和良好的心態有著直接的關係。

但不知大夥是否還記得這位白楊的老搭檔呢?是否還記得他在那些老電影中所扮演的角色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喜歡老電影的影迷們一起互動和交流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點讚和分享,這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本文由DJ雅清團隊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帥氣的他,戲好卻人不紅,白楊老搭檔一輩子溫文爾雅,93歲去世
    他原名不叫高正,而且他也不姓高,而是姓郭,叫郭震。他的父親是傣族,母親是蒙古族。所以從小他接受到了多種文化薰陶。他和當年上影廠的許多老電影演員如石揮、張伐等一樣,也是從演話劇開始走上表演之路的。而男演員呢,也只留下了他和中叔皇、傅伯棠和奇夢石。他們幾個,後來都成了上影廠的電影演員,最早出名的是奇夢石,因在謝晉執導的《水鄉的春天》中扮演吉春林而走紅,後來中叔皇因在《獨立大隊》中扮演葉永茂而聲名鵲起。傅伯棠則參演了《人民的巨掌》、《宋景詩》等電影。
  • 上影演員鄭嘉森:相貌英俊卻大半生都在跑龍套,僅59歲就去世
    鄭嘉森就是把這句話奉為真理。不負眾望,他的努力奮鬥換來豐碩的果實。在他畢業的時候,上影廠在茫茫人海的學校裡一眼挑中了他和達式常等四人,鄭嘉森也藉此順理成章地成為專業電影演員。當時的他沒有突出的業績,沒有英俊瀟灑的臉龐,在演藝圈沒有立錐之地。仔細想想,因為這場運動,好多人才被埋沒,像鄭嘉森這樣耽擱的好演員數不勝數。
  • 同樣是演蔣介石,昔日英俊小生馬曉偉,與孫飛虎相比,差別在哪?
    他們一個是八一廠的唐國強,他因連續出演《小花》、《今夜星光燦爛》、《孔雀公主》等電影,而成為80年代最受歡迎的男演員之一。而另一個,便是馬曉偉。他當時還是江蘇話劇團的演員,但因為形象英俊,而接連在《燕歸來》、《海之戀》、《喜盈門》、《開槍,為他送行》、《代號213》、《雷雨》等電影中出演男主角。他們倆,一南一北,雙星爭輝,所以又被影迷們稱為「北唐南馬」。
  • 昔日十男星,帥得掉渣卻不出名,有的已去世,有的只演過一部電影
    但一個演員,單靠長得帥就能在影壇走紅嗎?那還真不一定呢。比如我們今天將要說到這十位昔日的男明星,他們個個帥得掉渣,但卻一直並不出名。所以說,一個演員,除了擁有出色的外在條件外,能否遇到一個良好的機遇,也非常重要。先給大家看一張老照片。
  • 44年後《難忘的戰鬥》演員現狀 周國賓成老戲骨 多位反派演員去世
    後來他又主演了《大刀記》、《廬山戀》、《開槍,為他送行》、《特區姑娘》等多部電影。如今86歲,還在演戲呢。如今這位國家一級演員84歲,偶爾會在一些晚會中為大家表演朗誦,展示自己過人的臺詞功底。2009年12月23日,顧也魯因病去世, 享年93歲。
  • 昔日上影有「三馮」,共同出演《鐵道遊擊隊》,您最喜歡誰?
    可是觀眾依然習慣將他仨擱一塊兒。無論說到他們當中的誰,都會順帶提到另外兩位。他們就是——馮喆、馮奇和馮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影三馮」。這三個人中,馮喆是「大哥」。也是他們當中名氣最大的一個。只可惜的是,他也是三人之中最早去世的一個。那年,他剛49歲,連50歲都不到。
  • 昔日上影廠俊朗男星,為何消失20年?晚年成魅力大叔越老越紅,78歲去世
    ▲如果我問更多的影迷朋友:昔日上影廠的英俊小生都有誰時間是1946年,當時上海一家電影公司——聯華影藝社(也就是後來的崑崙影業公司)面向社會招考演員,奇夢石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即就報名參加了考試。那時奇夢石22歲,正是英氣逼人、朝氣蓬勃的年齡,他身材高大健壯,容貌俊朗清秀,一看就是個不可多得的小生形象。所以他幾乎一試即中,幸運地走上了電影演員這條路。而和他一起入選的,還有後來在上影廠同樣綻放異彩的中叔皇。
  • 昔日上影廠四位男神近照曝光,80歲的達式常留鬍子也帥氣
    在照片中,我們看到了幾位熟悉的身影,他們分別是來自上影廠演員劇團的老演員達式常、王詩槐、張曉林和佟瑞欣。他們四人都是我們非常喜愛的電影明星,並且是上影廠在不同年代的當家小生,昔日銀幕上的男神。其中達式常已經80歲了,但精神矍鑠,一身藝術家的風範,看不出半點老態。
  • 昔日上影黃金配角,不漂亮也不紅,但張瑞芳秦怡等卻對她讚不絕口
    還有沈家姆媽來給竺春花送行頭,她也趕緊湊過來看一眼。馬驥在上影廠,就是這樣的一位「硬裡子」演員。所以又有很多影迷,將她歸類為五六十年代的女喜劇演員。這是經典電影《今天我休息》的續集,所以他專門找到了《今天我休息》中的幾位演員如仲星火、馬驥等擔當主演。當時馬驥已經78歲了,但她接到這部戲的時候卻異常興奮。
  • 演員李季去世享年100歲 上影演員李季生前履歷作品介紹
    演員李季去世享年100歲 上影演員李季生前履歷作品介紹  據上影演員劇團消息,上影演員劇團演員李季於2020年2月29日去世,享年100歲。此前,在上影集團退管會發布的訃告中曾透露,李季告別會已於3月2日在上海舉行。聽到這個消息,廣大影迷無不感到痛惜、遺憾。
  • 原八一廠帥氣男明星,相貌英俊卻不紅,陳佩斯好友如今64歲近況如何?
    而對八一廠的演員,我們也是如數家珍。像劉季雲、田華、王心剛、王曉棠、曲雲、張勇手、王潤身、高保成、陶玉玲、劉江、袁霞、王孝忠、裡坡、師偉、李炎、楊雅琴、劉尚嫻、祝新運等,簡直數不勝數。但我不知道大家對我們今天將要說到的這位演員,是否還有印象呢?他的名字叫季平。
  • 昔日八一廠好演員 一生演配角 渾身是戲卻不出名 49歲去世惹人嘆
    有影迷朋友在私信裡給我們留言,詢問這個演員的一些情況,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緒給打開了。往昔他在電影中的種種精彩表現,也瞬間就湧到了眼前。這又是一位好演員,是一位渾身是戲卻並不出名的好演員。他說,如果他還健在的話,他應該也有80多了吧?而這個朋友所不知道的是,其實楊成軒早已經去世了,早在1976年,就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距今,已經過去整整43年的時間了。可是到現在,依然有影迷還記得他,我想這對一個演員來說,已算是最大的安慰了吧?
  • 昔日上影廠18對明星夫妻合影照,沙莉凌之浩漂亮,王蓓那張令人心酸
    更有許多網友希望看到昔日上影廠明星夫妻的合影照。那麼今天,雅清就和大家一起來看一看吧。說到上影廠的明星夫妻,他們大多都很恩愛幸福,而且各有各的愛情故事,很是浪漫。我首先想到的第一對,就是趙丹和黃宗英。趙丹和黃宗英在結合在一起之前,分別都有過婚姻。趙丹是和話劇演員葉露茜,黃宗英先嫁音樂人異方,後又與富家子弟程述堯結婚。
  • 上影廠演員金秋再聚首,78歲喬榛罕見現身,85歲牛犇神採奕奕
    每年的上影廠演員劇團重陽敬老活動,其實都是一場大型的上影演員再聚首。今年也不例外。首先步入我們眼帘的,是昔日上影廠幾位男神。他們分別是——達式常,這位昔日男神,雖然已經80歲了,頭髮也白了,但看上去卻神採奕奕。
  • 85版《鐵道遊擊隊》演員近況 張甲田成導演 牛娜退休 張學浩76歲
    他就是我國京劇大師張君秋的四公子張學浩。他相貌清俊,表演京劇時無論扮相還是唱腔都極像他的父親張君秋,但就是個頭太高了一點。張學浩雖然在舞臺上主攻旦角,但在85版電視劇《鐵道遊擊隊》中的表演卻毫無陰柔之氣。而且他在劇中的表現也很樸實自然,並無舞臺痕跡。張先生如今76歲,經常會在一些戲曲晚會中演出京劇。
  • 上影廠33位老演員照片 出生於50年代 其中8位美女走出3位影后
    今天請大家欣賞昔日上影廠33位老演員的明星老照片。他們全都出生於50年代,個個演技精湛,但男星大多不出名,而8位美麗女明星中,倒是走出了3位影后。 何麟:出生於1951年,河南人。曾就職於上海海運局。1975年進入上影廠。曾任演員劇團團長。代表作有:《等到滿山紅葉時》、《燃燒的港灣》、電視劇《兒女情長》、《何須再回首》等。
  • 昔日北影演員,相貌平平因演技令人難忘,93歲去世
    也許很多年輕的網友,對於陳志堅這一個演員,完全沒有印象,因為陳志堅是一個真真正正的老演員,他所出演的很多影視作品上映的年份比不少網友的年紀還要更大。陳志堅一輩子演的都是配角,並且很多配角的戲份都並不多,但是不管是哪一個配角,不管戲份有多少,陳志堅都能夠將這一個配角演繹得特別的精彩,成為了電影當中的一個亮點。
  • 昔日上影廠黃金配角,一生坎坷無兒女,晚年癱瘓卻收穫了幸福
    它是1958年由上海江南電影製片廠所拍的一部老電影,由曾在《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扮演張忠良的著名演員陶金擔任導演。主要講述的是復員軍人卡良回到苗寨,帶領廣大群眾經過苦戰,終於將河道疏通並使糧食增產的故事。影片中男主角卡良的扮演者,是昔日上影廠的英俊小生凌之浩,之前我們曾專門介紹過他。而女主角邁香的扮演者是誰呢?她是我們今天將要說到的朱莎。
  • 上影廠早期女明星 因演《太太萬歲》出名 性格樂觀開朗 92歲去世
    但正如很多人所料想的那樣,「男人有錢就變壞」。1949年,新中國成立,蔣天流成為上影廠演員,曾在《江南春曉》、《勞動花開》、《人民的巨掌》、《為孩子們祝福》、《無窮的潛力》、《小白旗的風波》、《護士日記》、《前方來信》、《枯木逢春》等電影中出演角色,但大都是配角。
  • 昔日上影廠演員,外形酷似葉琳琅,張瑜陳燁等人的銀幕母親
    所以1950年上海人民藝術劇院演員培訓班招收學員的時候,她一考就給考上了。1952年畢業後就留在了上海人藝成為了一名話劇演員。那麼高淬是怎麼成為電影演員的呢?原來,她是因為「不服氣」,才立志要登上大銀幕上的。當時,有個外國專家很是不可一世,認為中國沒有好的電影演員。高淬聽後當然生氣,於是就特別想證明給那位外國專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