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上影有「三馮」,共同出演《鐵道遊擊隊》,您最喜歡誰?

2020-11-17 澎湃新聞

原創 DJ雅清 老電影的那些事

在昔日上影廠,有三位男演員,因為都姓「馮」,所以一直被很多觀眾,誤以為是三兄弟。

其實他們還真不是。

他們之間,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可是觀眾依然習慣將他仨擱一塊兒。無論說到他們當中的誰,都會順帶提到另外兩位。

他們就是——馮喆、馮奇和馮笑。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影三馮」。

這三個人中,馮喆是「大哥」。也是他們當中名氣最大的一個。只可惜的是,他也是三人之中最早去世的一個。那年,他剛49歲,連50歲都不到。

馮喆出生於1920年。1947年開始演電影。初上銀幕,便以俊美的外形、瀟灑的氣質而受到觀眾歡迎。

在光影的世界裡,相貌英俊的馮喆一直都是美男子的代名詞。他無論是扮演怎樣的角色,都給人一種玉樹臨風,而且很儒雅的感覺。

新中國成立之後,馮喆在銀幕上塑造了一系列光彩奪目的人物形象,這其中,像《南徵北戰》中的高營長、《淮上人家》中的高黑子、《羊城暗哨》中的王煉、《沙漠追匪記》中的鐘永勝、《金沙江畔》中的金明、《桃花扇》中的侯朝宗等,都給人們留下了非常難忘的印象。

但馮喆的婚姻生活卻並不十分幸福。他的妻子是著名川劇演員張光茹,但婚後因為猜忌而導致夫妻感情變淡。這曾使馮喆非常痛苦。

1969年6月2日,馮喆去世,年僅49歲。

但是他那光彩照人的形象一直都存留在觀眾的心中。1995年,他被評為「中華影星」,2005年,他又被評為「中國電影百位優秀演員」。這所有的榮譽,都是對他演藝生涯的最大肯定。

說到昔日上影廠「三馮」中的小弟馮笑,也長得很清秀,是個標準的小帥哥模樣。

不過跟馮喆所不同的是,馮喆在解放前就已經是熠熠閃光的電影明星了。而馮笑則是在部隊中成長起來的優秀演員。

馮笑出生於1933年,很小就參了軍。那時他才剛滿13歲,所以說是部隊鍛鍊了他,也培養了他。

我想也正因此,馮笑這一生,都保持著在部隊養成的良好習慣,那就是一切行動聽指揮。

馮笑性格活潑開朗,從小就愛笑,這一點,從他在電影中所扮演的那些人物,就可見一斑。

他進入上影廠的時候,也很年輕,還不到20歲。而且他又長得眉清目秀,氣質清新,所以,在電影中,一直以扮演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人為主。

這其中,《雞毛信》中的小劉、《一場風波》中的朱小昌、《為了和平》中的江思遠、《幸福》中的劉傳豪、《春滿人間》中的記者、《紅日》中的李堯、《北國江南》中的明新等,都令觀眾記憶深刻。

尤其是《鐵道遊擊隊》中的小坡,在微山湖邊唱起《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這首歌時的橋段,更是成為觀眾難以忘記的經典畫面。

馮笑後來成為了一名導演,還執導了電視劇版的《鐵道遊擊隊》等作品。

只是令人惋惜的是,馮笑去世也比較早。

他在晚年的時候患上了癌症,結果1998年,他年僅65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而這「三兄弟」中,二哥馮奇是最高壽的一位。他活到了91歲。

而且這三個人中,我感覺馮奇是戲路最寬的一個。

他在外形上,並不像馮笑那麼帥氣,氣質上,也不像馮喆那麼飄灑俊逸,但他卻演技超棒,演啥像啥。

我想,也許正是因為他沒有特別突出的外形,所以少了諸多羈絆,反而使得自己的藝術創作更加天馬行空、收放自如了吧?

我一直以為馮奇是上海人。卻沒想到他出生在北京,而且從小是聽著京戲長大的。這對他日後成為演員,奠定了很深厚的基礎。

馮奇比馮喆小4歲,出生於1924年。不過他和馮喆是同一年登上銀幕。也是在1947年,年輕的馮奇在電影《古屋魔影》和《一帆風順》中出演了角色,成為了一名電影演員。

新中國成立後,他成為上影廠演員,參演了眾多角色,而且正反兩派,各種類型的角色都有嘗試,且都塑造的惟妙惟肖。

比如在《南島風雲》中所扮演的雲大祿、在《林衝》中所扮演的陸謙、在《紅色娘子軍》中所扮演的南霸天家丁老四、《阿詩瑪》中的海熱等,都是那麼生動鮮活地印刻在我們的腦海。

而我對他在《舞臺姐妹》中所扮演的邢師傅一角,一直讚嘆不已。因為他不僅演出了邢師傅的形,更演出了邢師傅的魂,幾乎讓自己幻化成了劇中人。這對一名演員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我至今都覺得他在影片中的「臨終託付」這段戲,才叫真正的「教科書式的表演」。

比起馮喆和馮笑更幸運一些的是,馮奇在銀幕上所塑造的角色,比他們兩位要多多了。

時間進入上個世紀70年代,馮奇又再次迎來了自己演藝事業的創作高峰期,陸續出演了《一副保險帶》、《春苗》、《大刀記》、《李四光》、《藍色檔案》、《楚天風雲》、《御馬外傳》、《七月流火》、《石榴花》、《飛向太平洋》、《這不是誤會》、《滴水觀音》、《午夜兩點》等眾多電影。

一直到2001年,他還在《新十字街頭》中,扮演了老唐這個人物。

2005年,馮奇被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授予特別榮譽獎。

2015年4月13日,馮奇因病去世,享年91歲

馮喆、馮奇、馮笑,昔日上影廠的「三馮」三兄弟,曾經在1956年拍攝完成的《鐵道遊擊隊》這部經典電影中銀幕同框,馮喆扮演李正、馮奇扮演王強、馮笑扮演小坡。而且每個人的表演,都那麼到位。現在回想起來,也真是難得的緣分啊。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老電影的那些事。

而今天,當我們再次說起昔日的這三位影星時,不知各位最喜歡的是哪位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告訴我們吧。我是雅清,希望結識更多熱愛老電影的朋友們。所以歡迎更多的朋友關注我們。我們將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和所有的朋友——不見不散。

本文由DJ雅清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原標題:《昔日上影有「三馮」,共同出演《鐵道遊擊隊》,您最喜歡誰?》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電影製片廠85版《鐵道遊擊隊》演員今昔照
    《鐵道遊擊隊》原本是作家劉知俠創作完成於1954年的長篇小說。它所表現的故事曲折生動,所描寫的人物充滿傳奇色彩,又栩栩如生,所以多年來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並多次以影視劇的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1956年上影廠拍攝的《鐵道遊擊隊》著實令人難忘,而在1985年,上影廠電視劇部所重拍的12集電視劇版的《鐵道遊擊隊》,也同樣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 《鐵道遊擊隊》中的兩位薛城烈士!
    2019年初春的一個晚上,張八一同志給我發來信息,說鐵道遊擊隊「馮大爺」秦明道的後人想查找一些關於先輩的抗戰事跡,問我手頭有沒有相關資料。因為我的書店媒體有過多次報導,以棗莊文史資料收藏為特色,主要包含鐵道遊擊隊、臺兒莊大戰、運河支隊等抗戰史料和其他棗莊地方文史書籍資料。張八一同志對我的書店有所了解,所以找我幫忙,並向我提供了秦明道與秦玉升兩位烈士的《革命烈士證明書》。我作為鐵道遊擊隊文化的傳播者,有責任為烈士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鐵道遊擊隊》「王強」馮奇,與馮喆馮笑稱上影三馮被誤會親兄弟
    1953年現代作家劉知俠撰寫的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一出版,便引起了轟動,於是以劉洪、王強為代表的鐵道遊擊隊的英雄形象也被搬上了大銀幕。作為抗日戰爭文學題材的重要經典之一,小說被譯成英、俄、法、德等近10種文字,走出國門,而作品也被一次又次一次的搬上銀幕,只是令人多最為難忘的還是1956年上映的《鐵道遊擊隊》。
  • 兩版《鐵道遊擊隊》演員對比,05版老戲骨也多,但為何秦怡馮喆版更...
    曹會渠(56電影版)、趙恆煊(05電視劇版)扮演劉洪曹會渠並不算特別帥氣的演員,但他身上卻有著很接地氣的硬漢氣質,看上去既有工人的樸實,又有戰士的堅毅。我想這應該就是導演趙明放棄上影廠那麼多優秀演員,而選擇外請他的最主要的原因。《鐵道遊擊隊》是曹會渠所參演的第一部電影,但卻也有上佳表現。
  • 85版《鐵道遊擊隊》演員近況 張甲田成導演 牛娜退休 張學浩76歲
    1956年上影廠拍攝的《鐵道遊擊隊》著實令人難忘,而在1985年,上影廠電視劇部所重拍的12集電視劇版的《鐵道遊擊隊》,也同樣給廣大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只是這版電視劇不像電影版那樣經常重播,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觀眾都漸漸將它給淡忘了。
  • 抗日戰爭《鐵道遊擊隊1939》將於12月開機,張涵予領銜出演
    鐵道遊擊隊一直是中國老中青三代觀眾共同的愛國記憶,而再次將老百姓家喻戶曉的紅色經典搬上大銀幕由楊楓執導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即將於今年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張涵予將領銜出演經典角色。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臨城棗莊英勇的「鐵道隊」與敵人鬥智鬥勇,殊死捍衛家園的故事。
  • 電影《鐵道遊擊隊》要重拍了?您知道嗎?
    由楊楓執導,華誼兄弟電影出品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即將於今年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張涵予將領銜,出演經典角色。
  • 電影《鐵道遊擊隊》:英雄隊長「劉洪」的原型是誰?
    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決定將《鐵道遊擊隊》搬上銀幕,並決定由曾導演過電影《團結起來到明天》、《三毛流浪記》的趙明擔任該片導演,小說的作者劉知俠親自擔任編劇。《鐵道遊擊隊》連環畫由於《鐵道遊擊隊》從本質意義上嚴格劃分是一部軍事紀實性文學小說,攝製組首先來到山東棗莊實地採風。棗莊是我國著名的煤城。
  • 十二月開機重拍鐵道遊擊隊楊楓導演張涵予主演演繹紅色經典。
    鐵道遊擊隊希望早日上影,更是期待拍出能和56年上影版的水平能媲美的經典。而不是自行車騎上火車的神劇,鐵道遊擊隊的故事早就深入人心,打洋行,打票車,炸橋梁,搞機槍,搶運貨車的物質,接受日軍的投降。劉洪,王強,芳林嫂等等鮮活的形象好像都歷歷在目。一曲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讓美麗的微山湖英雄城市棗莊臨城因電影而聞名遐邇。在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的時候新版的鐵道遊擊隊1939的開拍也是送給抗戰勝利的賀禮!
  • 他是上影劇版《鐵道遊擊隊》劉洪,曾與姜黎黎飾情侶,近況如何
    No.1說起《鐵道遊擊隊》,大家通常會想起「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的老電影《鐵道遊擊隊》。確實,那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1956年拍攝,趙明執導,曹會渠、秦怡、馮喆、馮奇、馮笑、鄧楠、仲星火、陳述等明星雲集的《鐵道遊擊隊》,讓人難忘,讓人神往。在其中,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洪由曹會渠飾演,政委李正由馮喆飾演,劉洪之妻芳林嫂由秦怡飾演。其實,你可能不知道,上海電影製片廠後來還拍攝過一部電視劇《鐵道遊擊隊》。
  • 《鐵道遊擊隊1939》12月開機,張涵予出演經典角色「老洪」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9月28日,由楊楓執導,華誼兄弟電影出品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即將於今年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張涵予將領銜出演經典角色「老洪」。如今,該片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前期美術組正在山東境內選景搭建。
  • 此人是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還是甲級戰鬥英雄,抗戰勝利後為何投敵
    在當時的日本侵略者那裡,也流傳著關於鐵道遊擊隊的傳說。可以說,鐵道遊擊隊對於抗戰工作是有著巨大功勞的。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此人作為鐵道遊擊隊的創始人之一,曾經的抗戰英雄,竟然做出投敵的事情。此人是誰?為何在抗戰勝利後選擇投遞,在這之中,到底有何緣故? 這個人就是徐廣田,昔日的抗戰英雄,卻在抗戰勝利後同人民為敵。
  • 記得電影《鐵道遊擊隊》魯漢嗎?《林衝》飾薛霸,投河身亡讓人嘆
    但當說起《鐵道遊擊隊》中魯漢的飾演者,許多人可能會豁然開朗。《鐵道遊擊隊》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趙明執導,曹會渠、秦怡、馮喆、馮奇、馮笑、鄧楠等主演的一部戰爭片,1956年上映,該片情節曲折,名角雲集,塑造了以劉洪、李正、王強、魯漢為代表的鐵道遊擊隊以及堡壘戶芳林嫂的英雄群像。
  • 《鐵道飛虎》再登大銀幕 這枚紅色IP為何能火60年而不衰?
    影片由成龍領銜主演,丁晟執導,黃子韜、房祖名、王凱等共同主演,講述魯南地區的普通工人組成「飛虎隊」,與盤踞在當地的日本正規軍鬥智鬥勇周旋較量的故事。《鐵道飛虎》之遊擊隊之歌而這個故事正是脫胎於1954年出版的紅色革命小說《鐵道遊擊隊》。與那首「西邊的太陽的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
  • 《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12月開機 張涵予領銜出演
    由楊楓執導,華誼兄弟電影出品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即將於今年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張涵予將領銜,出演經典角色。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時稱「魯南軍區鐵道大隊」。以臨城(今山東棗莊薛城區)為中心,依靠群眾,開展遊擊戰術,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浴血奮戰,奏響了民族救亡的最強音。華誼兄弟電影不久前剛公布的H計劃第七季片單,《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在「銘記時代榮光」篇章中就十分亮眼醒目。
  • 《鐵道遊擊隊》64年:4個主演去世了3,健在的秦怡也98歲了
    現在的科技發展太快,以致於很多人都忘了十幾二十年前我們用的還是黑白電視機,甚至一家貧困的家庭連黑白電視機都買不起,大家都會聚到有電視的鄰居家裡一起津津有味的看,那個年代雖然生活條件不夠好,但精神是富足的,只要一點點的娛樂就可以開心好久。現在我們就藉由《鐵道遊擊隊》回到那個充滿淳樸卻又精神富足的年代。
  • 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帶你走進紅色歲月~
    (攝影 張龍)院士作品鐵道遊擊隊紀念館由當代中國建築設計界的領軍人物崔愷院士團隊設計。在臨山以新建設的鐵道遊擊隊紀念館為核心,改造提升紀念碑、英雄墓等設施,系統打造鐵道遊擊隊黨性教育基地。進入紀念館,氣勢恢宏的序廳,兩側有大型浮雕,左側浮雕為中興煤礦公司發展的艱辛歷程,也是鐵道遊擊隊誕生與發展的歷史背景;右側浮雕以鐵道遊擊隊扒火車、打洋行、截軍列、百裡護送等主要內容。往前走,是火車主題大廳,陳列著一輛民國時期的火車。
  • 電影《鐵道遊擊隊》誕生始末
    那麼,電影《鐵道遊擊隊》是如何誕生的呢?它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筆者就此作一披露,以饗讀者。  一  電影《鐵道遊擊隊》是根據劉知俠所著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說起這部小說的創作,還得追溯到1943年夏天。當時,劉知俠參加在濱海抗日根據地召開的全省戰鬥英雄模範大會。會議期間,魯南地區鐵道遊擊大隊的抗日事跡激起了他的創作欲望。
  • 《鐵道遊擊隊》:64年光陰似箭,群英遠去,唯「芳林嫂」秦怡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7《鐵道遊擊隊》】 No.1 64年前的1956年,一部反映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沿線,一支由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帶領的鐵道遊擊隊破壞日軍鐵路運輸線,有力打擊敵人的電影橫空出世。
  • 他是《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洪,一分鐘營救芳林嫂秦怡驚心動魄
    有人說:「郭振清走了,再沒有平原遊擊隊;曹會渠走了,再沒有鐵道遊擊隊!」這話說得貌似有些武斷,但從經典影片的角度來看,這話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