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遊擊隊》「王強」馮奇,與馮喆馮笑稱上影三馮被誤會親兄弟

2020-09-22 娛樂黑白檔案

儘管時代在變遷,但經典卻從未被淹沒,那一部部曾轟動一時的經典,至今深深地刻在觀眾的腦海裡,同樣被一次次提起。

1953年現代作家劉知俠撰寫的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一出版,便引起了轟動,於是以劉洪、王強為代表的鐵道遊擊隊的英雄形象也被搬上了大銀幕。

作為抗日戰爭文學題材的重要經典之一,小說被譯成英、俄、法、德等近10種文字,走出國門,而作品也被一次又次一次的搬上銀幕,只是令人多最為難忘的還是1956年上映的《鐵道遊擊隊》。

影片講述的是在抗日時期,山東臨城棗莊的一支鐵道遊擊隊在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的帶領下,活躍在鐵路線上,與日本侵略者展開鬥爭的故事。

該片是一部具有傳奇色彩的影片,它情節曲折驚險,險象環生,緊扣觀眾心弦,同時也有相當強的抒情性,表現了戰士們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當然,影片設計的非常巧妙,其中也不乏機智幽默的細節設計,讓劇情變得張弛有度,讓觀眾在緊張的間隙,也不由會心一笑。

&34;

追隨著記憶,不由也想起了劇中的歌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讓我們跟著一起心神澎湃,濃厚的感染力,大概也是歌曲能傳唱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

影片之所以這麼具有感染力,令很多觀眾都難以忘懷,是因為作品並不是憑空想像而來的,它是具有生活原型的。

其中的副隊長王強的原型叫王志勝,出生在鐵路工人家庭,15歲開始跑火車,做小本生意,練就了一身&34;的本領,是鐵道遊擊隊主要創始人之一。

在這部影片中,馮奇便飾演了這樣一個傳奇人物,另外在影片馮喆飾演了李正,馮笑飾演了小坡,他們並稱為&34;。

由於他們都姓馮,很多觀眾都誤以為他們是三兄弟,事實上,他們並沒有血緣關係,但名字卻會時不時的一同被提起。

馮奇於1924年出生在北京,比馮喆小4歲,比馮笑大9歲,他的外形沒有馮笑帥氣,氣質上也不如馮喆那麼瀟灑俊逸,但他的演技卻是槓槓的,演啥像啥,可謂是自成一派。

三兄弟中,馮奇的戲路也是最廣的,演得了正面角色,也演得了反派人物,而且相得益彰,毫不違和,他也是三兄弟中最為高壽的一位。

他從小就喜歡聽京劇,正所謂&34;,在聽多了之後,他也不由想試試,而這一開口便不得了了。

15歲時,他首次登臺亮相,不僅扮相俊美,他還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因而一開口,便贏得滿堂喝彩,於是在這條藝術的道路上,他愈走愈遠。

1942年,18歲的馮奇考入了大同話劇團,成為了專業演員,據悉,有人曾問馮奇:你長得慈眉善目的,怎麼在電影裡總演壞人呢?

馮奇卻說:別提了,自從我在《春苗》裡飾演了一個不務正業的醫生後,一上街就有人指著我說&34;從此,導演就盡讓我演反面人物了。

話雖這麼說,但馮奇塑造的正面人物還是蠻多的,《兩個巡邏兵》、《鐵道遊擊隊》、《舞臺姐妹》、《長虹號起義》中,他便是了解放軍幹部、遊擊隊員、老藝人的形象。

不過,後來的《紅色娘子軍》、《阿詩瑪》、《春苗》、《藍色檔案》等影片中,他演的卻是實實在在的反面人物。

他在影片中的角色多變,不僅演得好人扮的了壞人,也同樣能在古裝劇和現代劇自由穿梭,一個細微的眼神,就能讓角色的心理活動躍然紙上,實在讓人忍不住為老戲骨的演技喝彩。

在八九十年代,已六七十的他依舊活躍在大銀幕之上,並出演了《石榴花》、《張衡》、《青山夕陽》、《江城奇事》、《夜半驚魂》、《新十字街頭》等影片。

馮奇曾說過:演員有主次,角色無大小,仿佛一支樂隊,有不同的樂器,都有各自的作用,只有恰如其分地發揮,才能奏出和諧的樂曲。

令人遺憾的是在2015年4月13日上午,這位令人敬重的老藝術家卻闔然長逝,享年91歲。

他們馮氏三兄弟終於在天堂重逢了,但人間卻永遠的失去了他們,只能在歷史的長河中追索,願新生代演員能繼承他們的遺志,在演藝圈揮斥方遒,施展自己的過人的才華!

相關焦點

  • 昔日上影有「三馮」,共同出演《鐵道遊擊隊》,您最喜歡誰?
    他們就是——馮喆、馮奇和馮笑。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上影三馮」。這三個人中,馮喆是「大哥」。也是他們當中名氣最大的一個。只可惜的是,他也是三人之中最早去世的一個。那年,他剛49歲,連50歲都不到。馮喆出生於1920年。1947年開始演電影。初上銀幕,便以俊美的外形、瀟灑的氣質而受到觀眾歡迎。
  • 上海電影製片廠85版《鐵道遊擊隊》演員今昔照
    可是這版電視劇,也同樣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就包括其中的那些演員,雖然沒有56電影版中的明星如秦怡、馮喆、馮奇、仲星火、馮笑等那麼出名,但他們,也在這版電視劇中呈現出了精彩表演,和敬業精神。只是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他們呢?
  • 兩版《鐵道遊擊隊》演員對比,05版老戲骨也多,但為何秦怡馮喆版更...
    而演員的陣容更是不可小覷,上影廠的當家花旦秦怡、當家小生馮喆、「硬裡子」演員馮奇、馮笑、鄧楠、著名反派演員陳述等悉數登場,男主角還請來了廣州戰士話劇團的曹會渠,構成了一支「明星團隊」。這部電影於1956年拍攝完成,上映後受到觀眾和影迷的一致好評。片中的那首插曲《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更成了膾炙人口的時代金曲,廣為傳唱。
  • 《鐵道遊擊隊》:64年光陰似箭,群英遠去,唯「芳林嫂」秦怡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7《鐵道遊擊隊》】 No.1 64年前的1956年,一部反映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沿線,一支由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帶領的鐵道遊擊隊破壞日軍鐵路運輸線,有力打擊敵人的電影橫空出世。
  • 85版《鐵道遊擊隊》演員近況 張甲田成導演 牛娜退休 張學浩76歲
    可是這版電視劇,也同樣有諸多可圈可點之處,就包括其中的那些演員,雖然沒有56電影版中的明星如秦怡、馮喆、馮奇、仲星火、馮笑等那麼出名,但他們,也在這版電視劇中呈現出了精彩表演,和敬業精神。只是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他們呢?
  • 美麗的她致敬秦怡,在85版《鐵道遊擊隊》演芳林嫂,曾是姚晨恩師
    No.1說起《鐵道遊擊隊》,大家腦子裡恐怕會立時想起1956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趙明執導,曹會渠、馮喆、秦怡主演的那部老電影,想起「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的那首《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 他是上影劇版《鐵道遊擊隊》劉洪,曾與姜黎黎飾情侶,近況如何
    No.1說起《鐵道遊擊隊》,大家通常會想起「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的老電影《鐵道遊擊隊》。確實,那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1956年拍攝,趙明執導,曹會渠、秦怡、馮喆、馮奇、馮笑、鄧楠、仲星火、陳述等明星雲集的《鐵道遊擊隊》,讓人難忘,讓人神往。在其中,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洪由曹會渠飾演,政委李正由馮喆飾演,劉洪之妻芳林嫂由秦怡飾演。其實,你可能不知道,上海電影製片廠後來還拍攝過一部電視劇《鐵道遊擊隊》。
  • 《鐵道遊擊隊》64年:4個主演去世了3,健在的秦怡也98歲了
    而其中最為經典的一部老電影莫過於《鐵道遊擊隊》。這部電影是由趙明執導,劉知俠編劇,秦怡、曹會渠、馮喆、馮奇等人主演的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經典影片。但1956年上映的《鐵道遊擊隊》與這些不同,因為該影片的四位主演都是經歷過動蕩年代的人,影片中的很多場景對於他們而言並不陌生,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部影片的情感色彩才會那麼的飽滿,以致於過了那麼多年仍然是不可多得的經典。也許很多人小時候都看過《鐵道遊擊隊》,只不過看的時候年紀太小而沒有記住電影名字,但只要看到幾個鏡頭就足以勾起那遙遠的回憶。
  • 經典電影《鐵道遊擊隊》,扒火車技巧要保密,哪個道具最重要
    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鐵道遊擊隊》。劉洪、李正、王強都是從山裡來的,這個「山裡」是哪兒呢?片中未表。副大隊長王強,飾演者馮奇,這位老戲骨正反派角色都很擅長,曾經在《紅色娘子軍》中出演南霸天的隨從,而王強這個人物是八面玲瓏的內線,因此馮奇飾演這種兩個面孔的角色非常適合。
  • 經典電影《鐵道遊擊隊》,扒火車技巧要保密,哪個道具最重要
    劉洪、李正、王強都是從山裡來的,這個「山裡」是哪兒呢?片中未表。其實,這個「山」就是棗莊第一名山:抱犢崮,當年的魯南抗日根據地所在地,它的「崮」形山體是魯南山區的一個特色,有名的還有一個,孟良崮。副大隊長王強,飾演者馮奇,這位老戲骨正反派角色都很擅長,曾經在《紅色娘子軍》中出演南霸天的隨從,而王強這個人物是八面玲瓏的內線,因此馮奇飾演這種兩個面孔的角色非常適合。
  • 《鐵道遊擊隊》64年:4個主演去世了3,活著的秦怡也98歲了
    而其中最為經典的一部老電影莫過於《鐵道遊擊隊》。這部電影是由趙明執導,劉知俠編劇,秦怡、曹會渠、馮喆、馮奇等人主演的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經典影片。現在我們就藉由《鐵道遊擊隊》回到那個充滿淳樸卻又精神富足的年代。
  • 《鐵道遊擊隊》64年:4個主演去世了3,活著的秦怡也98歲了
    而其中最為經典的一部老電影莫過於《鐵道遊擊隊》。這部電影是由趙明執導,劉知俠編劇,秦怡、曹會渠、馮喆、馮奇等人主演的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經典影片。我們現在的人演歷史影片,大多都會以現在的思維去衡量歷史,尤其是跟戰爭有關的,很多人根本就沒有經歷過動蕩和戰爭的年代,不管怎麼演都沒有辦法把歷史真實的詮釋給觀眾。
  • 記得電影《鐵道遊擊隊》魯漢嗎?《林衝》飾薛霸,投河身亡讓人嘆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214)——鄧楠】No.112月24日,是老電影《鐵道遊擊隊》魯漢飾演者、表演藝術家鄧楠去世52周年的日子,在此,娛文娛視向鄧楠藝術家致敬!對於電影演員鄧楠,恐怕許多中老年朋友也早已忘記了。
  • 《鐵道飛虎》再登大銀幕 這枚紅色IP為何能火60年而不衰?
    在小說末尾的《鐵道遊擊隊創作過程》一文中,劉知俠說自己是把《 水滸傳》整個剖析了一遍,用中國民族文學的特色來刻畫人物。同時,每一個章節都有一個小高潮,也就是每一章都是一篇有起承轉合的故事,但又線索分明。書中那些人物,劉洪、王強、李正、芳林嫂等,都是那麼鮮活立體,成為了全國讀者的偶像。在人物塑造方面,《鐵道遊擊隊》每一個人物都有原型。比如大隊長劉洪,是集兩任大隊長洪振海和劉金山於一身。
  • 他是《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洪,一分鐘營救芳林嫂秦怡驚心動魄
    對於郭振清這個名字,大家耳熟能詳,因為他曾飾演過《平原遊擊隊》李向陽隊長、《英雄兒女》張振華團長,可對於曹會渠這個名字,許多人則不一定知道了,但如果說起老電影《鐵道遊擊隊》中的大隊長劉洪,許多人定然會如夢初醒,原來是他?《鐵道遊擊隊》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拍攝的,該片著力塑造了以劉洪、李正、王強為代表的鐵道遊擊隊的英雄群像。
  • 鐵道遊擊隊:64年過去三位主演已去世,還活著的秦怡已經98歲
    那麼說到《鐵道遊擊隊》,你會想起自己的那一段舊時光呢?而當年這部影片的四位主演現在又怎樣了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追溯過去。在這群英勇的遊擊隊員中,有四個主要人物:曹會渠飾演的大隊長劉洪、馮喆飾演的李正、馮奇飾演的王強和秦怡飾演的芳林嫂。這四個人都是遊擊隊員中最富激情和正義的領袖,他們組織大家、鼓舞大家,在最危急的關頭總能想出巧思妙計解救大家,在面對敵軍的壓迫時他們從不妥協。
  • 十三位電影人的墓地,胡蝶墓遠隔萬裡,馮喆墓每年來祭拜的人最多
    歐陽予倩之墓影壇三馮之一的馮笑之墓電影表演藝術家陳強之墓電影大師馮喆之墓,每年自發來廣州銀河烈士公墓來馮喆墓地祭掃的電影迷都有很多。馮喆先生地下有知,也當含笑了。
  • 看過《鐵道遊擊隊》的人,看《鐵道飛虎》的四點回憶
    『看完《鐵道飛虎》,我給朋友微信發了幾句話,「鐵道飛虎還行,典型的爆米花電影,男性向作品,觀眾反映挺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