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還是甲級戰鬥英雄,抗戰勝利後為何投敵

2020-11-19 騰訊網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靜悄悄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唱起那動人的歌謠

爬上飛快的火車

像騎上奔馳的駿馬

車站和鐵道線上

是我們殺敵的好戰場」

隨著音樂響起,我們想到抗戰時期人民的隊伍——鐵道遊擊隊。

眾所周知,抗戰時期,在我黨的領導下出現了很多的遊擊隊,而鐵道遊擊隊就是其中一個。他們是一群專門負責鐵路沿線的仁人志士組成,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破壞敵人鐵路設施,從敵後戰場痛擊敵人。

相傳,鐵道遊擊隊隊員神出鬼沒,經常在不經意間破壞敵人的鐵道,並且從背後重創敵人,讓敵人聞風喪膽。在當時的日本侵略者那裡,也流傳著關於鐵道遊擊隊的傳說。可以說,鐵道遊擊隊對於抗戰工作是有著巨大功勞的。

然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此人作為鐵道遊擊隊的創始人之一,曾經的抗戰英雄,竟然做出投敵的事情。此人是誰?為何在抗戰勝利後選擇投遞,在這之中,到底有何緣故?

這個人就是徐廣田,昔日的抗戰英雄,卻在抗戰勝利後同人民為敵。

一、出身窮苦,立志革命

徐廣田出生於當地一個貧苦家庭之中,他的祖祖輩輩都是靠土地為生的農民。儘管一年到頭辛辛苦苦,還時常面臨餓肚子的窘況。而且,在徐廣田很小的時候,便將所有的壓迫和欺凌看在眼裡,等到他徹底長大後,積壓在內心深處的怒火便一起發洩出來。

正值日寇侵略我中華大地,天下百姓無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當時,徐廣田的家鄉也在日寇的鐵蹄之下,備受壓榨。對此,徐廣田表示非常的不滿,在他的心裡隱隱約約出現一個想法,那就是投身革命,為國而戰。

隨後,徐廣田找到當地的遊擊隊,並且加入他們。從那一刻,徐廣田立志成為一個為國為民的英雄。並且,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在之後的戰鬥中。徐廣田英勇無畏,並且立下汗馬功勞。

其實,徐廣田對於抗戰的主要功勞表示積極抗擊日寇,組建鐵道遊擊隊,重創日寇後勤保障,讓日寇為之膽寒。

二、緊要關頭,為國而戰

雖然徐廣田出身低微,但他絕對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真漢子,徐廣田參加革命以後,很快成為遊擊隊的一員。在徐廣田的努力下,遊擊隊逐漸壯大,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徐廣田帶領遊擊隊潛伏在鐵路沿線對敵人鐵路進行破壞,對敵人的軍事設施造成重創。可以說,徐廣田也是鐵道遊擊隊的創始人之一,在他的帶領下,鐵道遊擊隊發揮出真正威力。

而且,在當時日寇的猛烈進攻下,徐廣田也將遊擊戰術發揮的淋漓盡致。在日寇進攻之時,徐廣田命令隊伍化整為零,潛伏起來,等到日寇撤退,徐廣田召集隊伍,在鐵路之上給敵人重創。可以說,當時的徐廣田作為鐵道遊擊隊的領導人,一度讓日寇恨得咬牙切齒。

等到1943年時,日寇侵略形勢發生改變,此時的日寇已經呈現出衰敗之勢。對此,徐廣田也清楚的感受到,他一邊襲擾日寇,一邊壯大自己的隊伍,不知不覺中,徐廣田已經壯大為當時一股不可小視的勢力。

就在這一年,徐廣田也被黨組織評為「甲級戰鬥英雄」。

與此同時,各方勢力也向徐廣田拋出橄欖枝,表明拉攏之意,但是徐廣田義正言辭的拒絕,並且表明他要同人民的隊伍永遠走在一起。可以說,此時此刻的徐廣田,是真正的英雄。

然而,等到抗戰勝利後,徐廣田的心境卻發生了巨大改變。此時的徐廣田不再是昔日那個勇敢、踏實的遊擊隊領導人,而變成一個貪圖名利的「小人」,加上一件事情的出現,也讓徐廣田做出抱憾終身的錯誤選擇。

就在革命勝利以後,徐廣田也做出了一個改變一生的重大抉擇,因為這個抉擇,讓徐廣田失去了昔日的榮譽,他的身份也從英雄轉變為叛徒。

三、錯誤選擇,慘澹收場

抗戰勝利後,我黨對鐵道遊擊隊進行了改組,昔日譽滿天下的遊擊隊成為當地的一個局級別的單位。當時,因為考慮到徐廣田手下士兵都是清一色的日本裝備,戰鬥力相對較強,組織想讓徐廣田深造以後再繼續帶領部隊。

所以,黨組織先提拔徐廣田的另外兩位同事擔任局長。

對此,徐廣田表示非常不滿,並做出一些舉措,然而徐廣田此時的所作所為,也將他後半生的軌跡完全改變。

然而,組織的一番良苦用心並沒有被徐廣田感受到。接下來徐廣田的所作所為,讓所有人大失所望,徐廣田離開了隊伍,聲稱回到家鄉,組織對他極力挽留,但徐廣田執意要走。當時,組織也以為徐廣田真的回了家,想著過段時間給他說清楚組織的用意。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而徐廣田也沒有回家,而是選擇去國民黨軍隊中當了一個連長。至於具體的情況,也是組織前往徐廣田家鄉找他時才知道的。不得不說,徐廣田實在不是什麼明智之舉。一時間,徐廣田的選擇和1943年所表的態形成鮮明對比。

隨後,國共兩黨展開為期兩年的解放戰爭,結果大家都知道。在解放戰爭結束後,徐廣田也從昔日英雄變成了人民的階下囚。

對於徐廣田,黨組織還是考慮到抗戰時期他對國家和民族的貢獻,所以關押他兩年之後,便釋放了他。但是這個時候,徐廣田不再是國家和人民的英雄,而是一個貪圖榮華富貴的「小人」。

最終,徐廣田一無所有的回到家鄉,家鄉的人也知道他的所有事情,對於他,家鄉的百姓不再是曾經的愛戴,而是來自內心深處的唾棄。當地的百姓不願意給他有任何交集,路上碰到,大家也是躲著他走。既然徐廣田選擇背叛人民,人民也應對他施以深入骨髓的冷漠。

就這樣,徐廣田在其他人的孤立中度過了幾十年,等到徐廣田晚年,已經是百病纏身,但是沒有人在意他的死活。就連徐廣田離開人世之時,也無人發現。最後還是因為長期沒有見到徐廣田的緣故,大家才知道徐廣田已經不在人世。

可以說,徐廣田的晚年是在悲痛和悔恨之中度過的,那種來自心底的冷漠,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結語:

徐廣田作為鐵道遊擊隊的創始人之一,他對於抗戰的偉大貢獻以及曾經的所有榮譽是不可忽略的。可以說,徐廣田曾經是一個真正的英雄,他將為國為民展現的極致。但是,徐廣田並沒有堅持到最後。

客觀來說,徐廣田在抗戰勝利後的選擇其實是非常不明智的。雖然他在國民黨軍隊中獲得一些榮華富貴,但都是非常短暫的。從解放戰爭勝利的那一刻起,關於國民黨軍隊裡的一切便不復存在,而等待他的也只有人民的審判。

其實,在人們心裡也對徐廣田感到深深的遺憾,他原本是遊擊隊的優秀領導,對抗戰有功的人民英雄。怎奈他卻鬼迷心竅,站在人民的對立面,公然與天下百姓為敵。即使到現在,人們也不斷為徐廣田做出假設,倘若他沒有投敵,他的人生一定會是名利雙收。

由此可見,在人們心裡還是衷心的希望徐廣田不曾背叛人民。

參考資料: 《鐵道遊擊隊》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他是鐵道遊擊隊創始人,甲級戰鬥英雄,抗戰勝利後為何叛變投敵?
    建國後,為了更好地將戰爭年代那些英雄事跡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從50年代開始,不斷有關於人民英雄題材的電影拍攝公映,如《劉胡蘭》、《董存瑞》等,通過演員的精彩表演,給人們展示了原型人物的英雄形象。而1956年由趙明老師執導的《鐵道遊擊隊》,講述了抗戰時期,活躍在魯南鐵路沿線的一支抗日隊伍的英雄事跡。
  • 他是鐵道遊擊隊元老,還是甲級戰鬥英雄,抗戰勝利後卻叛變投敵
    在相關的影視作品之中,我們只知道在最後抗戰勝利了,鐵道遊擊隊的隊員們都取得了豐功偉績。作為遊擊隊隊長的徐廣田在當時還被稱為甲級戰鬥英雄。 很多的人都以為這個故事演繹到這裡就結束了,戰爭落下帷幕之後,他們就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可事實並非如此!
  • 他是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抗戰勝利後,為何選擇叛變投敵?
    1956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鐵道遊擊隊》,在公映後就火遍全國,那些活躍在鐵路線與日偽軍作鬥爭的遊擊隊員們,也都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 鐵道遊擊隊的故事是根據微山湖地區抗日事跡改編的,這支英雄隊伍叫做魯南鐵道遊擊隊,電影中劉洪的原型人物是兩任隊長洪振海
  • 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抗戰勝利後叛變投敵,後來結局如何?
    1956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鐵道遊擊隊》,在公映後就火遍全國,那些活躍在鐵路線與日偽軍作鬥爭的遊擊隊員們,也都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
  • 本是「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卻成了敵方特務營長,這是為何?
    在鐵道遊擊隊這部影視作品中,有很多令人敬佩的人物,比如劉洪,王強等人,他們的劇中形象深入人心,得到了許多人的稱讚。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並不是隨便捏造的歷史人物,他們其實有著相應的歷史原型。比如身為大隊長的劉洪,其原型就是鐵道遊擊隊的第一任隊長,他叫洪振海。
  • 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創作的前前後後
    1943年夏,山東軍區在莒南縣的坪上召開全省戰鬥英雄模範大會,劉知俠作為《山東文化》的編輯應邀與會。在聽了英模會上被評為甲級戰鬥英雄的魯南鐵道大隊中隊長徐廣田的報告後,深受感動,便採訪了他,由此了解到這支抗日武裝的光榮革命歷史。1938年夏,棗莊路礦工人洪振海、王志勝因棗莊淪陷而參加蘇魯人民抗日義勇總隊。
  • 《鐵道遊擊隊》中的兩位薛城烈士!
    因為我的書店媒體有過多次報導,以棗莊文史資料收藏為特色,主要包含鐵道遊擊隊、臺兒莊大戰、運河支隊等抗戰史料和其他棗莊地方文史書籍資料。張八一同志對我的書店有所了解,所以找我幫忙,並向我提供了秦明道與秦玉升兩位烈士的《革命烈士證明書》。我作為鐵道遊擊隊文化的傳播者,有責任為烈士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 電影《鐵道遊擊隊》要重拍了?您知道嗎?
    鐵道遊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山東魯南地區的一支英雄的抗日武裝力量。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時稱「魯南軍區鐵道大隊」。以臨城(今山東棗莊薛城區)為中心,依靠群眾,開展遊擊戰術,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浴血奮戰,奏響了民族救亡的最強音。華誼兄弟電影不久前剛公布的H計劃第七季片單,《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在「銘記時代榮光」篇章中就十分亮眼醒目。
  • 電影《鐵道遊擊隊》:英雄隊長「劉洪」的原型是誰?
    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決定將《鐵道遊擊隊》搬上銀幕,並決定由曾導演過電影《團結起來到明天》、《三毛流浪記》的趙明擔任該片導演,小說的作者劉知俠親自擔任編劇。《鐵道遊擊隊》連環畫由於《鐵道遊擊隊》從本質意義上嚴格劃分是一部軍事紀實性文學小說,攝製組首先來到山東棗莊實地採風。棗莊是我國著名的煤城。
  • 鐵道遊擊隊最後去了哪?後來成就更令人致敬,最後一位成員仍在世!
    山東棗莊煤礦資源儲量巨大,曾為中國近代工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能源供應,抗戰爆發後,日軍佔領了當地的煤礦,進行掠奪式開採,開採出來的煤需要用鐵路運輸,為了更有力阻撓日軍對煤礦的掠奪,在1940年1月25日,成立了魯南軍區鐵道大隊,也就是我們熟知的鐵道遊擊隊。
  • 鐵道遊擊隊創始人徐廣田,嫌官職太小投靠敵人,後來怎麼樣了?
    就這樣,鐵路遊擊隊成立了。這是一支短小精悍的隊伍。起初,隊伍只有劉洪,王強等十餘名工人。他們相互支持,一起鼓勵,這才堅持了下來。鐵路遊擊隊同年六月,王強拉來了徐廣田三兄弟。他們都是鐵路護衛員,家裡都過得不錯。本著一腔熱血,三兄弟還是加入了隊伍。從此,鐵路遊擊隊有了新發展。彼時,日軍佔領了山東。
  • 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帶你走進紅色歲月~
    (攝影 張龍)院士作品鐵道遊擊隊紀念館由當代中國建築設計界的領軍人物崔愷院士團隊設計。在臨山以新建設的鐵道遊擊隊紀念館為核心,改造提升紀念碑、英雄墓等設施,系統打造鐵道遊擊隊黨性教育基地。長達54米的老式蒸汽機火車,鋪滿了碎石的鐵軌,陳舊的枕木,讓人們仿佛穿越到抗戰時期的鐵道線上。
  • 還原真實版《鐵道遊擊隊》 看鐵道尖兵如何造就傳奇
    影片男主角劉洪和他帶領的鐵道遊擊隊隊員們成為家喻戶曉的抗日英雄。1939年初冬,山東棗莊市的一家炭場喜氣洋洋地開張營業了。事實上,這家新炭場並不尋常,它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情報站,負責人名叫洪振海。而洪振海正是電影《鐵道遊擊隊》中男主角劉洪的原型。
  • 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建成一年多,已吸引遊客130萬
    夜色朦朧,鐵道遊擊隊隊長劉洪飛身爬上疾行的列車,身姿矯健;情急之下,緊張的芳林嫂忘了拉弦便將手榴彈扔了出去,恰巧砸在了鬼子隊長的腳後跟上……電影《鐵道遊擊隊》中的這些經典畫面,早已深深定格在人們心中,讓一代代人永遠記住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微山湖一帶的鐵道遊擊隊的英雄們。而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右圖)於2019年7月建成開放,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吸引了130萬人次參觀。
  • 《鐵道遊擊隊1939》12月開機 張涵予演經典角色
    《鐵道遊擊隊1939》12月開機 張涵予演經典角色 導演楊楓與演員張涵予1905電影網訊 由楊楓執導的新片《鐵道遊擊隊
  • 再彈「心愛的土琵琶」,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建成一年多吸引百萬遊客
    大眾日報記者 王德琬夜色朦朧,鐵道遊擊隊隊長劉洪飛身爬上疾行的列車,身姿矯健;情急之下,緊張的芳林嫂忘了拉弦便將手榴彈扔了出去,恰巧砸在了鬼子隊長的腳後跟上……電影《鐵道遊擊隊》中的這些經典畫面,早已深深定格在人們心中,讓一代代人永遠記住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微山湖一帶的鐵道遊擊隊的英雄們。
  • 張涵予電影《鐵道遊擊隊1939》12月開機 劇情角色介紹
    張涵予電影《鐵道遊擊隊1939》12月開機 劇情角色介紹  由楊楓執導的新片《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即將於今年12月中旬在山東開機,張涵予將領銜出演經典角色。影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臨城棗莊英勇的「鐵道隊」與敵人鬥智鬥勇,殊死捍衛家園的故事。  鐵道遊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在山東魯南地區的一支英雄的抗日武裝力量。
  • 電影《鐵道遊擊隊》誕生始末
    那麼,電影《鐵道遊擊隊》是如何誕生的呢?它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筆者就此作一披露,以饗讀者。  一  電影《鐵道遊擊隊》是根據劉知俠所著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說起這部小說的創作,還得追溯到1943年夏天。當時,劉知俠參加在濱海抗日根據地召開的全省戰鬥英雄模範大會。會議期間,魯南地區鐵道遊擊大隊的抗日事跡激起了他的創作欲望。
  • 《鐵道遊擊隊1939》12月開機 張涵予詮釋經典角色
    導演楊楓與演員張涵予1905電影網訊由楊楓執導的新片《鐵道遊擊隊鐵道遊擊隊,是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現在山東魯南地區的一支英雄的抗日武裝力量。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時稱「魯南軍區鐵道大隊」。以臨城(今山東棗莊薛城區)為中心,依靠群眾,開展遊擊戰術,與日本侵略者展開浴血奮戰,奏響了民族救亡的最強音。華誼兄弟電影不久前剛公布的H計劃第七季片單,《鐵道遊擊隊1939》(暫定名)在「銘記時代榮光」篇章中就十分亮眼醒目。
  • 十二月開機重拍鐵道遊擊隊楊楓導演張涵予主演演繹紅色經典。
    鐵道遊擊隊而不是自行車騎上火車的神劇,鐵道遊擊隊的故事早就深入人心,打洋行,打票車,炸橋梁,搞機槍,搶運貨車的物質,接受日軍的投降。劉洪,王強,芳林嫂等等鮮活的形象好像都歷歷在目。一曲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讓美麗的微山湖英雄城市棗莊臨城因電影而聞名遐邇。在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的時候新版的鐵道遊擊隊1939的開拍也是送給抗戰勝利的賀禮!更是紅色經典的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