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鐵道遊擊隊》:英雄隊長「劉洪」的原型是誰?

2021-03-01 史學雜記

1953,作家劉知俠創作的小說《鐵道遊擊隊》正式出版,大獲成功。1956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決定將《鐵道遊擊隊》搬上銀幕,並決定由曾導演過電影《團結起來到明天》、《三毛流浪記》的趙明擔任該片導演,小說的作者劉知俠親自擔任編劇。

《鐵道遊擊隊》連環畫

由於《鐵道遊擊隊》從本質意義上嚴格劃分是一部軍事紀實性文學小說,攝製組首先來到山東棗莊實地採風。棗莊是我國著名的煤城。抗戰時期,日軍佔領棗莊後,就把棗莊的優質煤和其他物資通過津浦線源源不斷的運往國內。

為破壞日軍的運輸線,1939年8月,在八路軍蘇魯支隊的領導下,魯南鐵道遊擊隊在棗莊西陳莊正式建立了。他們的任務就是打票車、截火車、炸鐵路、毀橋梁,最大程度地在鐵路上進行對敵破壞。

《鐵道遊擊隊》作者劉知俠(後排左三)和劇組演員們

電影《鐵道遊擊隊》最特別的地方,就在於它幾乎的所有角色和故事,都是有以魯南鐵道遊擊隊為原型的。要達到歷史的真實,首先就必須做到人物真實。電影《鐵道遊擊隊》中的隊長劉洪,是這部電影的靈魂人物。而他的主要原型就是魯南鐵道遊擊隊的第一任隊長,他的名字叫洪振海。

洪振海畫像

洪振海,1910年出生在山東省藤縣羊莊鎮一個貧苦家庭,迫於生計,他和窮孩子一起爬火車搞煤炭和糧食,從而練就了爬車、飛車的本領,人稱「飛毛腿」。19歲那年,洪振海到棗莊中興煤礦當礦工,在一次棗莊特委領導的大罷工中被選為組長。不久,他就加入了中共中央成立的蘇魯人民抗日義勇隊。

1938年,棗莊淪陷,抗日義勇隊轉移到附近山區,隊裡打算派一個熟悉當地情況的人打入棗莊,建立秘密情報站,最後選擇的人就是洪振海。洪振海除了人聰明、辦事能力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就是土生土長的棗莊人。洪振海偷偷潛回棗莊建立了一支情報隊伍。

情報站副站長王志勝

為了掩飾身份,洪振海開了一間「義和炭場」,自己當總經理。他和隊員們白天做賣煤的生意,而這些煤都是晚上他們從日寇的火車上奪回來的。在洪振海的帶領下,遊擊隊從飛馳的火車上搶機槍,偷襲日軍的正泰洋行,打劫日軍運鈔車。這些事跡就成了日後電影裡的經典片段「搞機槍」「血染洋行」和「劫票車」。

洪振海確實是劉洪的主要原型人物,但洪振海只能代表劉洪中的這個「洪」字,那麼劉洪中的「劉」,又所指何人呢?在真實的歷史中,洪振海1941年在一次與日軍的戰鬥中就英勇獻身了。因此,作者劉知俠決定把魯南鐵道大隊第二任隊長劉金山的事跡也寫進電影裡。劉金山也就是電影《鐵道遊擊隊》劇組的軍事顧問。

劉金山

洪振海和劉金山兩個人加起來,就變成了「劉洪」。因為劉洪身上的大部分事跡是屬於洪振海的,因此電影裡大夥都稱呼劉洪為「老洪」。

《鐵道遊擊隊 》劉洪劇照

豪爽仗義,驍勇善戰,尤其擅長扒火車的洪振海,再加上有膽有識、機敏過人的劉金山,作家劉知俠為我們塑造出一個智勇雙全、有血有肉的英雄「劉洪」。小說中,「劉洪」的形象成功了。那麼,拍攝影片時,誰能塑造好這個角色呢?

相關焦點

  • 真實鐵道遊擊隊隊長原型劉金山,後來最終結局如何?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鐵道遊擊隊一號人物就是大隊長劉洪,那麼你知道在真實的歷史上,劉洪的原型是誰嗎?其實有兩位,一位是鐵道遊擊隊第一任大隊長洪振海,後來不幸犧牲。一位是臨危受命接任隊長的劉金山,他也是鐵道遊擊隊最後一任大隊長。小說《鐵道遊擊隊》一號人物劉洪的名字,就是從洪振海和劉金山中各取 一字組成的。
  • 他是《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洪,一分鐘營救芳林嫂秦怡驚心動魄
    對於郭振清這個名字,大家耳熟能詳,因為他曾飾演過《平原遊擊隊》李向陽隊長、《英雄兒女》張振華團長,可對於曹會渠這個名字,許多人則不一定知道了,但如果說起老電影《鐵道遊擊隊》中的大隊長劉洪,許多人定然會如夢初醒,原來是他?《鐵道遊擊隊》是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拍攝的,該片著力塑造了以劉洪、李正、王強為代表的鐵道遊擊隊的英雄群像。
  • 電影《鐵道遊擊隊》誕生始末
    那麼,電影《鐵道遊擊隊》是如何誕生的呢?它背後又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呢?筆者就此作一披露,以饗讀者。  一  電影《鐵道遊擊隊》是根據劉知俠所著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說起這部小說的創作,還得追溯到1943年夏天。當時,劉知俠參加在濱海抗日根據地召開的全省戰鬥英雄模範大會。會議期間,魯南地區鐵道遊擊大隊的抗日事跡激起了他的創作欲望。
  • 他是上影劇版《鐵道遊擊隊》劉洪,曾與姜黎黎飾情侶,近況如何
    No.1說起《鐵道遊擊隊》,大家通常會想起「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靜悄悄。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唱起那動人的歌謠」的老電影《鐵道遊擊隊》。確實,那部由上海電影製片廠1956年拍攝,趙明執導,曹會渠、秦怡、馮喆、馮奇、馮笑、鄧楠、仲星火、陳述等明星雲集的《鐵道遊擊隊》,讓人難忘,讓人神往。在其中,鐵道遊擊隊大隊長劉洪由曹會渠飾演,政委李正由馮喆飾演,劉洪之妻芳林嫂由秦怡飾演。其實,你可能不知道,上海電影製片廠後來還拍攝過一部電視劇《鐵道遊擊隊》。
  • 本是「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卻成了敵方特務營長,這是為何?
    在鐵道遊擊隊這部影視作品中,有很多令人敬佩的人物,比如劉洪,王強等人,他們的劇中形象深入人心,得到了許多人的稱讚。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並不是隨便捏造的歷史人物,他們其實有著相應的歷史原型。比如身為大隊長的劉洪,其原型就是鐵道遊擊隊的第一任隊長,他叫洪振海。
  • 他是鐵道遊擊隊創始人,甲級戰鬥英雄,抗戰勝利後為何叛變投敵?
    建國後,為了更好地將戰爭年代那些英雄事跡展現在人們的眼前,從50年代開始,不斷有關於人民英雄題材的電影拍攝公映,如《劉胡蘭》、《董存瑞》等,通過演員的精彩表演,給人們展示了原型人物的英雄形象。而1956年由趙明老師執導的《鐵道遊擊隊》,講述了抗戰時期,活躍在魯南鐵路沿線的一支抗日隊伍的英雄事跡。
  • 他是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抗戰勝利後,為何選擇叛變投敵?
    1956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鐵道遊擊隊》,在公映後就火遍全國,那些活躍在鐵路線與日偽軍作鬥爭的遊擊隊員們,也都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 鐵道遊擊隊的故事是根據微山湖地區抗日事跡改編的,這支英雄隊伍叫做魯南鐵道遊擊隊,電影中劉洪的原型人物是兩任隊長洪振海
  • 鐵道遊擊隊創始人之一,抗戰勝利後叛變投敵,後來結局如何?
    1956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電影《鐵道遊擊隊》,在公映後就火遍全國,那些活躍在鐵路線與日偽軍作鬥爭的遊擊隊員們,也都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
  • 《鐵道遊擊隊》:64年光陰似箭,群英遠去,唯「芳林嫂」秦怡健在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7《鐵道遊擊隊》】 No.1 64年前的1956年,一部反映抗日戰爭時期魯南鐵路沿線,一支由大隊長劉洪、政委李正帶領的鐵道遊擊隊破壞日軍鐵路運輸線,有力打擊敵人的電影橫空出世。
  • 經典電影《鐵道遊擊隊》,扒火車技巧要保密,哪個道具最重要
    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鐵道遊擊隊》。實話實說,鐵道遊擊隊這個題材確實太適合拍電影了,這中間有戰鬥、有火車、有特技還有熱血,都是非常吸引人的東西,因此早在1943年,作家劉知俠就寫出了小說《鐵道隊》,之後他接受鐵道遊擊隊的邀請前往微山湖,和鐵道遊擊隊的正副大隊長劉金山、王志勝以及政委杜季偉深入交流,聽了很多他們的故事。
  • 經典電影《鐵道遊擊隊》,扒火車技巧要保密,哪個道具最重要
    而在眾多鐵道遊擊隊題材的影視劇中,最貼近歷史,幾乎是歷史再現的就是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的《鐵道遊擊隊》。正因為劉知俠採訪得到的是第一手資料,因此電影《鐵道遊擊隊》中很多劇情都和歷史史實非常接近,改編成分很少,這也是戰爭題材電影中改編成分比較少的經典作品之一。二、《鐵道遊擊隊》的人物原型和演員首先說一下片中經常出現的一個名詞:山裡。
  • 電影《鐵道遊擊隊》中他真是鐵道遊擊隊員 影片插曲原唱至今是謎
    曹會渠扮演的鐵道遊擊隊劉洪大隊長被公認是最像 「劉洪」的大隊長。許多人可能不知,真實的「劉洪」大隊長也參加了影片的拍攝,他就是電影的軍事顧問劉金山。鐵道遊擊隊成立於1940年1月25日。第一任大隊長是洪振海,血洗洋行、飛車奪槍、打票車、截布車、劫藥品都是他的傑作。可惜的是這位戰功赫赫的鐵道遊擊隊的締造者在1943年姜集運河邊的小高地戰鬥中英勇犧牲。
  • 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建成一年多,已吸引遊客130萬
    夜色朦朧,鐵道遊擊隊隊長劉洪飛身爬上疾行的列車,身姿矯健;情急之下,緊張的芳林嫂忘了拉弦便將手榴彈扔了出去,恰巧砸在了鬼子隊長的腳後跟上……電影《鐵道遊擊隊》中的這些經典畫面,早已深深定格在人們心中,讓一代代人永遠記住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微山湖一帶的鐵道遊擊隊的英雄們。而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右圖)於2019年7月建成開放,短短一年多時間就吸引了130萬人次參觀。
  • 還原真實版《鐵道遊擊隊》 看鐵道尖兵如何造就傳奇
    1956年拍攝的老電影《鐵道遊擊隊》,講述了抗日戰爭時,一支活躍在山東棗莊的敵後抗日武裝在鐵道線上與敵人展開搏鬥的故事
  • 再彈「心愛的土琵琶」,鐵道遊擊隊紀念館建成一年多吸引百萬遊客
    大眾日報記者 王德琬夜色朦朧,鐵道遊擊隊隊長劉洪飛身爬上疾行的列車,身姿矯健;情急之下,緊張的芳林嫂忘了拉弦便將手榴彈扔了出去,恰巧砸在了鬼子隊長的腳後跟上……電影《鐵道遊擊隊》中的這些經典畫面,早已深深定格在人們心中,讓一代代人永遠記住抗日戰爭時期活躍在微山湖一帶的鐵道遊擊隊的英雄們。
  • 上海電影製片廠85版《鐵道遊擊隊》演員今昔照
    原創 DJ雅清 老電影的那些事上海電影製片廠於1956年拍攝的經典老電影《鐵道遊擊隊》,給廣大影迷留下的印象實在太深刻了。以至於每當聽到「爬上飛快的火車,像騎上奔馳的駿馬……」的歌聲,我們眼前首先浮現出的,基本上都是56版老電影中的那些精彩畫面。
  • 《鐵道遊擊隊》——差點被抗日神劇毀掉的經典傳奇
    1956年拍攝的黑白電影《鐵道遊擊隊》不僅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讓鐵道遊擊隊的故事家喻戶曉,影響了幾代人。改革開放以來,《鐵道遊擊隊》被不斷翻拍。場面越來越宏大、特效越來越炫酷、視覺衝擊力越來越強的同時,故事情節亦越拍越離奇,幾近讓觀眾深惡痛覺的「抗日神劇」。以至於有人開始質疑:歷史上魯南鐵道大隊的英雄事跡真實存在嗎?
  • 《鐵道遊擊隊》「王強」馮奇,與馮喆馮笑稱上影三馮被誤會親兄弟
    1953年現代作家劉知俠撰寫的長篇小說《鐵道遊擊隊》一出版,便引起了轟動,於是以劉洪、王強為代表的鐵道遊擊隊的英雄形象也被搬上了大銀幕。作為抗日戰爭文學題材的重要經典之一,小說被譯成英、俄、法、德等近10種文字,走出國門,而作品也被一次又次一次的搬上銀幕,只是令人多最為難忘的還是1956年上映的《鐵道遊擊隊》。
  • 《鐵道遊擊隊》64年:4個主演去世了3,健在的秦怡也98歲了
    而其中最為經典的一部老電影莫過於《鐵道遊擊隊》。這部電影是由趙明執導,劉知俠編劇,秦怡、曹會渠、馮喆、馮奇等人主演的以抗日戰爭為主題的經典影片。但1956年上映的《鐵道遊擊隊》與這些不同,因為該影片的四位主演都是經歷過動蕩年代的人,影片中的很多場景對於他們而言並不陌生,也正是因為如此,這部影片的情感色彩才會那麼的飽滿,以致於過了那麼多年仍然是不可多得的經典。也許很多人小時候都看過《鐵道遊擊隊》,只不過看的時候年紀太小而沒有記住電影名字,但只要看到幾個鏡頭就足以勾起那遙遠的回憶。
  • 十二月開機重拍鐵道遊擊隊楊楓導演張涵予主演演繹紅色經典。
    鐵道遊擊隊而不是自行車騎上火車的神劇,鐵道遊擊隊的故事早就深入人心,打洋行,打票車,炸橋梁,搞機槍,搶運貨車的物質,接受日軍的投降。劉洪,王強,芳林嫂等等鮮活的形象好像都歷歷在目。一曲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讓美麗的微山湖英雄城市棗莊臨城因電影而聞名遐邇。在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的時候新版的鐵道遊擊隊1939的開拍也是送給抗戰勝利的賀禮!更是紅色經典的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