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粗暴徒手健身,學會引體向上,一個動作就夠了

2020-12-27 核心怪E

我們很多引體向上教學裡面,會列舉好幾個動作,比如反向划船、折刀引體幹嘛的。

其實說一句實話,很多視頻創作者,並不是這麼學的。

他們做引體向上,可能就是天生就會,不用學。也可能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怎麼學會的,忽然某一天就能拉上去了。

那教程是怎麼出來的?根據徒手健身退階原理,套就行了。

但是我不一樣,我是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學會引體向上的過程的,那麼在我學習過程中,其實我只用了一個動作。

離心引體向上

其實我到現在,練任何動作,我都儘量純粹一點,練徒手動作跟練肌肉是兩碼事。

練肌肉要的是全面性,所以多個動作組合起來,效果可能會更好一些。

練徒手動作,追求的是純粹性,也就是你的目標已經確定了,你的問題也就那麼一個,所以動作只需要一兩個就行。

離心引體向上,是效果最猛,強迫性最高的引體向上退階動作。

(1)跳躍式離心引體向上

跳躍式離心引體向上,適合有一定運動基礎的玩家來採用,這個動作的好處在於,你可以迅速募集引體向上力量。

通過這個動作練出來的引體向上,爆發力更強,關節穩定性更強。

找一個單槓,然後直接跳到最高,迅速收緊肩背。

緩緩的下落,儘量控制,前期會很快落下來,那是因為你還不夠習慣。

(2)高臺階離心引體向上

高臺階離心引體向上,就是雙腳踩一個東西,然後把自己放置到最高點。

收緊肩背以後,離開高臺階,這個時候一定不能放鬆,先掛一兩秒,再下落。

這樣練習的好處就是不受傷,不然有些人跳上去的話,沒力氣維持,就會把肩膀拉傷。

還是一樣的,假如你下落速度太快的話,那就是因為你還不夠習慣。

分散式容量計劃

給你一個動作以後,你還得有計劃,你光知道這個動作,但是如何高效利用這個動作,你還不清楚。

那麼我這裡比較推薦一種叫「分散式容量練法」的健身計劃。

你可能沒有聽過,因為這是我自己造的。

主要有兩個特點:

(1)每天都練

學會引體向上,首先你要對這個動作足夠熟悉,才能進一步進階。

那麼每天練的話,你時時刻刻都在進行這個動作,一方面心理壓力變小了。

另一方面來說,你對這個動作的協調能力,也在不斷的提升。

所以建議大家練的時候,每天都要練,當成晨練就可以,跑完步之後,上去拉幾次。

體重較大的玩家,比如男性高於130斤,女性高於100斤的話,可以隔天練一次。

(2)每天10次

既然每天都練了,那很多人就覺得,會不會肌肉恢復不過來啊。

我還沒說你一天練多少呢。

一天練10次,不能太多,太多了之後,你的肩膀、背部都太疲勞了,一個晚上恢復不過來。

那麼第二天還怎麼練啊。

所以一天練10次,不要追求一天的訓練容量,一天練10次,一周也有70次,比很多人練的要多不少。

這個動作進行的話,你可以很快學會引體向上,多久學會呢?

我最開始練的時候,我大概只花了兩個星期,就拉起了人生中第一個引體向上。

平時,也可以稍微練練彈力帶引體向上,把往上拉的部分也可以強化一下。

#百裡挑一#

相關焦點

  • 如何快速提高引體向上的次數?徒手健身必備!
    換句話說,如果你引體向上做得好,那你其他任何上半身的運動表現都不會差。  這也是為什麼引體向上一直在徒手健身領域,以及軍隊裡都被廣泛練習的動作。    但是,不要以為電視上,或健身視頻裡那些運動達人們做得很輕鬆的樣子,實際有很多人甚至連一個引體向上都完不成...
  • 幾個徒手健身動作,不去健身房,就能鍛鍊全身肌肉!
    徒手健身,是一門藝術。對於不去健身房鍛鍊的人來說,徒手訓練不失為一種好選擇。雖然徒手健身練出的肌肉維度有一定的瓶頸。但是,堅持健身訓練的過程中,我們的體能素質會提高,身材線條會變化,人也會變成精神、有活力起來,你的抵抗力會提高,身體也會越來越健康,而健身的主要目的,不就在於此嗎?
  • 引體向上太困難?從0開始掌握這個最佳背肌健身動作!
    提到背肌訓練,引體向上絕對是最經典的健身動作之一,這個動作不只是能夠訓練到背部肌群,更是增強上肢力量不可或缺的一個動作。然而對於力量不夠的新手而言,想要完成一個標準的引體向上就可以說是拼盡全力,更別提當作訓練的菜單之一。
  • 如何實現引體向上零突破,了解循序漸進法,讓你成為引體向上高手
    導語:雖然說引體向上訓練動作是一個健身領域當中的經典動作,似乎也是每一位健身人士都必須練習的動作,然而該訓練動作的難度的確要比其他經典動作難很多,比如深蹲,伏地挺身這些動作。可以說,很多人是一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又怎麼依靠該訓練動作幫助我們實現訓練收益呢?
  • 一個動作幫你解決,引體向上動作了解一下
    首先我們要明白背部肌肉我們要鍛鍊的是主要是上背部,如何使自己達到一個寬肩的效果呢?那我們主要鍛鍊的肌肉就是背闊肌。今天向大家介紹到的一種最簡單的練習背闊肌的方法,無敵引體向上。01了解正確的引體向上,更好地保護你的肌肉群達到更好的效果1、引體向上的目的引體向上是典型的鍛鍊背部肌肉的方法,它會使我們得到一個肩寬的效果,在我們練習寬肩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負重使得達到一個更好的效果,鍛鍊到自己的背部肌肉群,從而更好地練習到我們的背闊肌
  • 1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的該如何練背?7個你在家能做的動作幫助你!
    一個用5個月,成功減掉20斤脂肪的同時又實現增肌目標的徒手健身愛好者。追求「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精壯型身材一直是我的目標。如果你現在也是這種體型而遲遲無法改變,那麼關注我是最明智的選擇。但是在你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練背還是需要多做引體向上,引體向上絕對是你背部乃至上半身力量訓練的動作之王!引體向上全部教程:第一步:
  • 在折刀引體向上過程中,了解動作教程,是訓練過程的的第一步
    然而在健身的領域當中,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成功,另外一個是失敗。相信沒有任何一個健身愛好者是奔著失敗的心思開始健身的,麼怎樣才能夠健身成功呢?首先了解健身的相關常識是我們訓練過程的第一步,接下來就以折刀引起向上為例子,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 每天都練引體向上,科學嗎?健身教練:一周練一次才不科學
    最早的時候,我三四個引體向上都非常吃力,後來興致缺缺,就把健身中斷了。但是我在那段時間,也就是兩三個月的時間,我的引體向上迅速攀升到了20多次。因為我在不健身的那段時間,去上班的路上正好有一個單槓。也就是每天都會練,每天練4組,就突破了20次引體向上。後來重拾健身,一個星期練一次引體向上,我的引體向上一直都是20次。回家當了健身博主以後,我不練引體向上了,我開始舉重,我的引體向上掉到了12次。
  • 崇尚自然健身的街頭健身大佬,20年徒手健身練得一身肌肉!
    Hello,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討論一個有趣的話題————徒手健身的極限是什麼。大家都知道,常見的健身方式分為兩種:徒手健身和器械健身,雖然它們同樣都屬於健身,但二者的效果確天差地別。由於近幾年健身運動的大力推廣,器械變得更為豐富,所以器械健身可以採用的動作也變得更多了,這是大部分人更喜歡器械健身的原因之一,但主要還是因為器械健身增肌效果比起徒手健身更為明顯,同時也更能精細刻畫肌肉線條,所以對於那些追求緯度和力量的人來說,器械健身是最好的選擇。但仍然有一部分人崇尚徒手健身,並為之努力。
  • 我的一周健身計劃,網友:簡單粗暴節省時間,健身效果相當不錯
    但其實這根本原因不在於這裡,在於他的健身計劃。過於複雜、繁瑣、沉重,是很多人健身計劃的詬病。我今天分享一下我的健身計劃,增肌類計劃。給網友分享過很多次,反響都很不錯。「簡單粗暴節省時間,健身效果相當不錯!」
  • 徒手健身的奧秘【連載1】
    回到主題,在2020年的5月,我正式結束了體育管理專業的研究生課程,從學校畢業,開始了人生的另一個篇章。這也是我開始寫這本書的原因之一。我想將我對徒手健身一些淺薄的認知,結合這幾年接觸到的國內外的一些人和事,匯集成文。希望能夠對所有徒手健身的愛好者以及健身行業的參與者,愛好者,或者普通大眾都能產生一些幫助和影響,也希望大家能夠對徒手健身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 為什麼高位下拉可以80公斤做組,但卻做不了引體向上?
    而引體向上的話,腰腹、下背部根本發不了力,只是用來維持身體平衡。所以玩引體向上,體重越輕,玩的越6,這個時候把重點放在減肥上面,可能效果會更好一點。減肥永遠是玩徒手健身最主要的提高策略。其次,高位下拉不標準如果你頸後高位下拉可以整80公斤,你不可能拉不起來引體向上。因為頸後高位下拉是純粹的肩背手臂發力,所以這個動作跟引體向上發力最為類似。但是很多人能拉起來80公斤高位下拉,其實是不標準的。
  • 徒手也能全方位刺激背肌!引體向上變式
    引體向上是最古老,最被大眾所取代的健身動作, 它是一個複合型的動作,幾乎覆蓋了上身的所有肌群, 所以對身體的訓練效果是非常好
  • 伏地挺身練不下去了練引體向上可行麼?
    平時的力量訓練就已經在提高肌肉力量和耐力,對於想要提升某一個動作的數量同樣是有幫助的,除非是因為某一種目的只練習引體向上或者其它動作,那麼多頻率的訓練它、並加入適當的休息,在每一個強度下保持一段時間,使肌肉產生適應,然後再逐步加強到一個你又覺得比較累的強度,繼續保持,反覆這樣提高肌肉的耐力就可以提高某一個動作的次數。
  • 最危險的8個徒手健身動作,千萬別中招!
    徒手健身動作成了我們的首要之選徒手健身固然好但還是想提醒下大嘎為了自身安全以下幾個徒手動作慎選哦最危險的8個徒手健身動作01平板支撐平板支撐無疑是練腹最經典的徒手動作之一堅持一個月,每天15-20分鐘沒效果你來找我02擺浪引體看看這個動作像不像標準引體做不上去時的你
  • 在家徒手訓練應該怎麼安排訓練計劃,又有哪些動作可以選擇
    在家健身,可以選擇的徒手健身動作有很多,不過前提是我們需要設定好自己的訓練計劃,有目的性地進行訓練。01在家徒手健身的訓練計劃應該如何安排不同的訓練動作,針對的部位是不同的,我們在家進行徒手訓練,離不開徒手訓練的三個黃金動作:深蹲、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
  • 徒手健身:都說引體向上是背部力量的試金石,為啥我這麼菜?有方法變...
    眾所周知,引體向上作為自重訓練中最具挑戰的動作之一,持續吸引著廣大健身愛好者們的關注,今天我們就針對不同的練習階段,為大家分析如何更好的進階吧!
  • 徒手健身,一周五練,如何有效安排訓練?
    首先,我自己徒手健身已經有5年左右了,根據我的經驗來說徒手健身一周五練怎麼安排,這主要是取決於你的訓練目標,不同的訓練目標訓練的安排是不一樣的。徒手耐力、數量提升接下來就按照這4個方向分別講解徒手健身一周五練如何安排。
  • 徒手健身能練出飽滿肌肉嗎?知道4個重點,不用器械身材也很猛
    10次難度器械健身是通過加重量的方式,來讓肌肉刺激變強。但是徒手健身的話,是通過增肌難度的方式,來讓肌肉刺激變強。如果說你平時的訓練,太過於常規和簡單,就是伏地挺身、深蹲和仰臥起坐,你當然練不出來肌肉。但是假如你練更難的動作的話,肌肉刺激當然很強。比如胸肌,常規伏地挺身、深度伏地挺身、射手伏地挺身、90度維持和俄挺伏地挺身。背部肌肉,常規引體向上、寬距引體向上、射手引體向上、單手引體向上。下肢的話,常規深蹲、箭步蹲、弓步蹲、單腿深蹲。
  • 有人說徒手健身3年,等於健身房一年,你會認同這種觀點嗎?
    最近看到一個論調很有意思,大概就是說徒手健身三年的人,去健身房可能還比不上一個練了一年的新手。而且他的觀點很絕對,不只是肌肉比不上,連力量、敏捷都比不上。從事實角度出發,我對這種論調其實是贊同的,因為很多情況下確實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