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莊生曉夢
整部《紅樓夢》中,除了十二金釵,還有副冊、又副冊等一系列女子,加上那些未曾在警幻仙子處「建檔立卡」的,那更是不可勝數,單賈府上上下下就有幾百個女孩。可是,在這麼多女孩中,晴雯卻硬是靠自己的那份霸氣、那份秀氣與那份靈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難能可貴的是,曹雪芹還刻意把她放在了又副冊的第一位,無形中就又抬高了她的地位。不過即便如此,晴雯也終究難逃「薄命司」的宿命歸屬,從她的判詞中就可見一斑。判詞如下:
彩雲易散,霽月難逢,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毀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關于晴雯的判詞,細細推敲不難發現,她的命運與一位公子的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而在她死後,這位公子依然在思念著她,而這位公子就是賈寶玉無疑了。
因為這判詞,因為晴雯在被逐出大觀園後賈寶玉去見她之時,她先是把自己「兩根蔥管一般的指甲齊根鉸下」給了寶玉,之後更是把「貼身的一件舊紅綾襖」脫下給了寶玉,並且要寶玉身上的襖子來穿。這般交換信物,並且還是貼身衣物,將二人的關係又拉近了一層,變得曖昧了很多。
因此,就有不少讀者認為,晴雯這位大觀園丫頭中姿色第一、百伶百俐的女孩子,同樣得到了賈寶玉的愛戀,所以賈寶玉才會在她死後長篇累牘地為她作了一首《芙蓉女兒誄》,以紀念彼此這份感情。
然而,因為這些就草率地認為寶玉喜歡晴雯,是不是有些唐突了呢?下面,我們不妨從文中的蛛絲馬跡來一一進行辯駁。
首先,讀者認為賈寶玉偏愛晴雯,尤其是在「撕扇子作千金一笑」那一節,更是將晴雯寵到了極點。
實事求是地說,賈寶玉對晴雯確實好,但是其實也並沒有好到過分的地步。眾所周知,賈寶玉從小就認為「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所以在他看來青春少女永遠是那麼的完美動人,而這也就直接導致了他在對待這些女孩子方面給了她們最大的寬容,有時候甚至有些出格。
也就是說,其實不止是晴雯得到了這份榮寵,其實襲人、麝月等丫頭和晴雯也並沒有相差多少,還有芳官有過之而無不及。只不過因為晴雯性子要強,連寶玉都時不時的得挨她「兩句硬話」,所以覺得寶玉對她高看一等,其實寶玉也只是順性而為(順著女孩的性子),並沒有對晴雯有格外親暱之心之行。
再者,當寶玉去看晴雯的時候,晴雯已經是一副病態,用她自己的話說就是「我已知橫豎不過三五日的光景」了,所以寶玉與她此次的見面其實已經無異於是生離死別。而這時當晴雯要吃茶,寶玉把一碗劣茶給了晴雯後,看著晴雯像「如得甘露一般,一氣灌下去了」。然後寶玉忙著幹啥呢?
他竟然開始留心晴雯的行為,並暗暗與自己所學過的古人所說的」飽飫烹宰,飢饜糟糠「來進行比對,發現古人所說不虛。如果眼前這位女子是他的愛人,如果眼前躺著的是奄奄一息的林黛玉的話,寶玉還有這樣的心思來察言觀色,分析這些大道理嗎?
試想一下當初紫鵑騙寶玉說黛玉要離開時,寶玉的那番喪失魂魄,心智大亂幾近喪命,再比較一下眼下他對晴雯的態度,感情孰重孰輕其實一目了然了。
最後,當寶玉聽聞晴雯的死訊後,其實心頭也並沒有起什麼波瀾。
當寶玉聽到晴雯的死訊後,相較于晴雯的生死,他更關心的其實只是「晴雯一夜除了叫娘還叫誰」的問題,也就是說他更關心晴雯把他看得重不重的問題。而這個時候,一個小丫頭便投其所好地說聽到晴雯確實叫寶玉了,還杜撰出來晴雯去天上當花神的一番話。
而之後,寶玉就從心裡開始忘記晴雯,並且還囑託下人,「從此休提起,全當他們三個死了,不過如此。況且死了的也曾有過,也沒見我怎麼樣,此一理也。「
就這樣,晴雯就成為了寶玉曾經的記憶,僅此而已。
綜合來看,寶玉待晴雯還是僅限於主僕之間的感情,因為晴雯的個性比較突出,因為晴雯是抄檢大觀園時第一個被趕出的丫頭,並且還是寶玉的貼身丫頭,所以寶玉對她的看視就讓人有些誤解。事實上,如果第一個被趕出去的是襲人的話,想必寶玉的情感波動會更大。但是,所有這些也僅限於彼此之間多年相伴的主僕之情誼,而與愛情殊無關係。
所以,賈寶玉自始至終真心愛著的人,其實還是只要一個林黛玉而已。
參考文獻:《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大觀紅樓》 歐麗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