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2月22日電(記者張昕怡、張武嶽)託馬斯轉體、跳轉、分腿支撐轉體、後手翻轉體,力與美的融合在不到2分鐘的表演中迸發,段奕彤和隊友的精彩表現得到了多個高分。在日前閉幕的2020年中國中學生操舞錦標賽上,他們在10個比賽項目中拿到了5個冠軍、2個亞軍和1個季軍。
16歲的段奕彤是山西省臨汾市第三中學的一名高二學生,練習健美操已有11年。雖然小小年紀已是運動健將,且獲獎無數,但這個文靜的小姑娘依然保留著 「初心」,每天訓練時間都保持在4個小時以上。
「練健美操是出於熱愛,也是這樣一份熱愛讓我一直堅持下來。」段奕彤的眼中充滿堅定,「健美操教會我凡事要做到極致。」
在老師樊怡華眼中,健美操帶給段奕彤的不只是健康的體魄和陽光的心態。「經過長期的比賽、訓練,奕彤的執行力、抗壓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強於大部分同齡人,她不但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也是同學中的『意見領袖』。」樊怡華說。
「健美操會對學生的文化課學習能力產生正向促進,是『體教融合』的典型案例。」 江西師範大學副教授、健美操國際二級裁判席毅林說,與其他競技類體操項目不同,健美操運動主要以學校為依託開展訓練,在培養運動員的過程中,也不過多佔用課業時間,很受學生歡迎。
河北省石家莊市第一中學負責健美操教學的老師林子路對這點深有體會,她在比賽現場向記者講述了一段經歷:學校因推進模塊化教學,健美操選修課名額要壓縮,138個選修健美操的學生,只能留下70人。接到通知的那天,林子路耐心地向學生們解釋,希望他們改選其他課程。但直到深夜,138人只減少到108人,遠沒達到學校要求。
「教室裡如果站不下,就算是『疊羅漢』,也要讓熱愛健美操的孩子們上課。」林子路說,經過協商,學校最終同意課程擴容。
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健美操分會秘書長馬建說,健美操運動根植在校園之中,並且逐漸贏得深厚的群眾基礎。「健美操運動與校園密不可分,是對『體教融合』的最佳詮釋。練習健美操的孩子在未來可成為複合型人才,不僅身體強健,且具備自信、自律等素質。」馬建說。
2020年,《關於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等重磅文件密集出臺,體育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社會對體育的認識不斷加深。
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組建健美操社團和代表隊伍的中小學有2000多所,從事競技健美操運動的中小學生人數已達7萬多人。「從事競技健美操的學生都是自小練習,『體教融合』的訓練模式給了學生和家長信心。但隨著目前升學通道收窄,大量的學生和家長陷入迷茫。」人大附中西山學校體育教師溫雯說,雖然未來不甚明朗,由於對健美操的熱愛,學生們依舊堅持訓練,積極參加比賽。
席毅林介紹,近年來中國健美操運動取得了長足發展,在世界健美操比賽中屢獲佳績。「雖然健美操有較廣泛的群眾基礎,但其仍非奧運會比賽項目,獲得的關注較少。」席毅林坦言,健美操運動未來仍需更多來自相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
圖片:中學生體育協會提供
中文編輯:王楚捷
新媒體編輯:韋驊
籤發人:彭東
版權歸新華社所有未經許可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