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豐胸,其主要是於人體背部的膀胱經、小腸經各穴位,手臂部的肺經、心經、心包經各穴位,胸部的天溪穴、檀中穴、乳根穴、屋翳穴、中府穴以及腿部的委中穴等各穴道分別施以適當的按摩、擠壓,以刺激上述與乳房相連的各經脈、穴道,可有效促進其氣血流通,進而達到豐胸的功效。
指壓穴道的主要目的雖是在打通乳房經脈,供給乳房所需的營養,但由於同時也促進了這些經脈的氣、血及淋巴液的循環,並刺激到神經的傳導,因此體質也同時得到了改善。
此外,指壓穴道還帶有「預警」的意味:指壓穴道時若產生陣陣刺痛,則表示那一條經絡氣脈不通。如果稍加碰觸穴道點就異常刺痛,且冷汗直冒時,則千萬輕忽不得,因為這可能是病兆的反射,需要儘快就醫檢查及保養治療.
先找到所要指壓的穴道點,以拇指內側指關節壓住穴道點,並注力往下壓。往下壓的同時,心中默數1、2、3、4、5、6數到6時,指力應當己經深入穴道點。稍稍停留2~3秒,然後數5、4、3、2、1,漸漸全部鬆開,拇指仍停留在穴道點上2~3秒,接著重複指壓的動作。(每個穴道至少需按5次,才具有效果。)
1、首先從天宗穴開始,肩胛骨中央
2.屋翳穴:乳頭直上,第二條肋骨與第三條肋骨接縫處。
3.中府穴:腋下往上一寸半,乳頭旁邊二寸、鎖骨下第一條與第二條肋骨之間的接縫處。
作用:內外按摩法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按摩乳房,促進乳房的血液循環,保持乳房以及乳房周邊皮膚的彈性,緊緻乳房皮膚,防止乳房鬆弛外擴,失去彈性。
4.檀中穴:兩乳頭中間、平第四條肋骨間隙
5.乳根穴:乳頭直下、乳房低端、第六條肋骨之間
6.肩井穴:頸椎督脈大椎穴與肩部鎖骨外端算起中間二分之一處、既肩膀最高處。
乳房脂肪瘤大多與喜好高卡路裡的體胖者有緣,是體表最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可以發生在身體中有脂肪組織的任何部位,但以乳房比較多見,發病年齡以30~50歲為多。
它的主要表現是呈單側生長,增大較慢的腫塊。形狀為圓形或不規則的分葉狀,邊緣清楚而柔軟,很少發生惡變。主要的治療方法需要動手術,而且要徹查有無殘留,以免復發。
內衣加了萊卡的各種化纖尼龍面料,果然看起來挺括許多。
可是蕾絲過多,尼龍質地接觸皮膚,會引起皮膚敏感,甚至可能有脫落的細小線頭進入乳頭突起,糾纏堵塞輸乳孔或輸乳管,造成泌乳障礙或形成乳腺炎。
所以在選擇內衣材質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透氣性好的,不妨在這方面多花點錢不要為了省錢而造成對胸部不必要的損害。
乳房很嬌氣,不能粗暴地對待它們。當乳房受到猛力衝擊後,其內的小血管會破裂、出血,從而形成血腫,在血液被吸收和破壞之後,就會形成囊腫。
了解正確的哺乳方法、良好的衛生習慣是很重要的。
長期偏於一側的睡眠姿勢會增加女性乳房不對稱的現象。不僅如此,肢體的不對稱性活動也能影響乳房的血液循環,造成單側乳房發育較快。
乳房的健康發育和成形與雌激素的活躍密切相關,多為雌激素分泌不均,過少或過多,造成常見的單側單發,生長緩慢,甚至停止生長和過早下垂。
生理性的雙側乳房不對稱隨著不良習慣的糾正、身體發育的成熟,或經過反覆有效的良性刺激,當乳房與性腺軸建立起穩定的生物反饋時,兩側乳房就會逐漸趨向對稱,不必過分擔憂。
在乳房發育的階段,如果進行藥物減肥,就會造成內分泌的紊亂,從而引起性激素分泌的失調,影響到乳房的發育!在性激素中,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以促進乳腺的發育,增加乳房組織的脂肪堆積。
所以,切忌只顧瘦身,不計健康,最後弄得想瘦的地方固然瘦了,但是不該瘦的地方也變成飛機場,所以減肥的手段不可過於急躁否則難免陷入平胸的尷尬。
關注"老中醫健康養生"可查詢下面這些疾病(疾病搜索)
小兒疾病、小兒發燒、腰痛、男科、補腎、強腰鍛鍊、腰間盤突出、腿痛、頸椎病、肝病、解酒、胃病、便秘、小腹突出、婦科、經期保養、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髮、脫髮、豐胸、美容、皮膚病、膽結石、咽炎、痛風、牙痛、打呼嚕、口腔潰瘍、鼻炎、眼病、手腳、感冒、咳嗽、失眠、痔瘡、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血管、癌症、食物屬性、補血、瘦弱、肥胖、瘦腿、瘦腰、溼氣、經絡、中成藥、打嗝
診斷:辯證、背診、面診、痘痘、月經、舌診、青筋、汗診、目診、指甲、肚臍(找病因)
治百病:打坐、拉筋、滾背、刮痧、拍打、拔罐、敲膽經、揉地筋、醋泡蛋、灸腹、姜、點穴、偏方、艾灸、高抬腿
手冊:中老年保健、急救常識、水果養生、穴位按摩、黃帝內經、生活妙方、刮痧保健康、
老中醫健康養生近期推出了病症查詢功能,點上面藍字關注後,輸入下方相應的症狀即可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