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好像更成熟了」,這是昨天很多粉絲在看TFBOYS的7周年演唱會時的感慨。由於首次採用了全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行周年演唱會,跟往年相比,更多的粉絲近距離更清晰地看到了三位男生一年以來各個方面的變化。
2013年,這個團體剛剛成立的時候,TFBOYS或許不會想到這個組合會走過7年的時光。更不會想到的是,這一次他們迎來了有史以來最特殊的一場周年演唱會。
「今年的演唱會很特殊,第一次現場沒有觀眾,只有我們和工作人員。缺少了大家的合唱還有掌聲,真的有點不習慣。」
儘管有些不習慣,但在這舞臺之上,他們三位和工作人員依然獻上了一場「標杆級」的線上演唱會。
而這場演唱會的背後的催化劑,除疫情之外,一場由明星與平臺方聯合進行探索的新內容形式,正悄悄影響著年輕的用戶群體和音樂行業。
不一樣的演唱會
富瑤已經想不起籌備這場活動面對了多少挑戰,「反正公司的小朋友用『發射現場』來比喻這個項目的工作過程」。
她是網易雲音樂方面本次TFBOYS演唱會的商務負責人。與之前的線上音樂節不同,本次純線上演唱會的籌備,需要考量的內容更多。執行起來的複雜程度,遠非「只是將線下畫面拿到線上播放」的傳統「轉播模式」可比。
事實上,這場線上演唱會的效果不可謂不驚豔,除了一流的現場之外,線上舉行的方式,更是把演唱會的視覺效果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比如在《倒數》的演唱過程中,三位成員演唱的同時,純白色的幾何圖形不斷破碎重組、周圍未來感的場景抽象變換,經費燃燒痕跡明顯。
據悉,這一段的效果,是先在棚內對藝人表演進行取樣,再通過三維技術,重建虛擬化的場景。這也是MR技術首次在國內演唱會上進行的完整包裝演出。
而在《螢火》中,舞臺周圍數以千計的螢火蟲同樣營造出了美妙的光影意境。
而在網易雲音樂的客戶端,平臺甚至對每位成員都專門準備了「單人機位」,粉絲可以在觀賞同時看到單獨成員表演時的狀態。
可以說,通過這場活動,網易雲音樂推高了線上演唱會的「天花板」。
為了打造360度沉浸式的線上演唱會,網易雲音樂在演唱會的主題策劃、環節設置、雲產品架構、線上互動體驗上等問題上均以線上觀眾的體驗為核心準則,讓粉絲不止於屏幕前觀看,還可以參與到這場特殊演唱會的互動中。
從結果來看,網易雲音樂這次的嘗試取得了明顯的成果。數據顯示,TFBOYS七周年演唱會售票數破百萬;最高同時在線人數達78.6萬,打破線上付費演唱會世界紀錄,總人數足以裝滿十餘個鳥巢體育場。
表面上看起來,網易雲音樂是受疫情影響「被迫發展」線上音樂活動,實際在更早的兩年前,平臺就已經開始著手布局。
演唱會升溫:從線下的搬運工到線上的新形式
疫情之後,線上音樂活動幾乎已經成為了演出等行業的日常,但多數情況下,形式都相對原始。或在家中、或在舞臺上,將表演的畫面通過線上渠道播放出來。雖然確實達到了「將演唱會挪到線上」的目的,但與活動現場相比,通過屏幕感受到的氣氛始終是縮了水的。
以至於大多數觀眾,對今年早期這種線上音樂節的印象只是停留在,「不過是疫情期間的替代方案」「疫情結束以後就會過去」等等更加消極的看法上。換句話說,這種形式並沒有獲得大家真正的認可。
這也是網易雲音樂,推進本次TFBOYS線上演唱會的初心。
今年以來,網易雲音樂已經成功舉辦或參與策劃了雲村臥室音樂節、硬地LIVE、點亮現場行動、「相信未來」在線義演等多場在線演出,尤其是點亮現場行動,開線上音樂演出付費模式先河,對新形式的探索也讓更多歌迷開始感受到線上演出的獨特魅力。
而本次TFBOYS的七周年演唱會,可以說是國內年輕偶像團體首次嘗試全線上演唱會。對他們來說,很多形式都是新的,沒有太多可參考的對象,意味著背後需要更多方面的考量。
網易雲音樂與TFBOYS互相選擇的原因不難理解:
根據Mob研究院2019年9月發布的研究報告《Z世代大學生圖鑑》,在「Z世代娛樂top50」的五十個app中,網易雲音樂與B站都位於坐標系的右上角——可以簡單理解為Z世代最受歡迎的兩款應用。
而TFBOYS的粉絲群體以年輕用戶為主,這些人對新的表現形式接受度比較高。同時尊重版權,願意花錢購買優質內容。「在有著相似基礎的情況下,雙方都願意為線上這個比較新形式的內容體現,做一個比較大的開篇項目。」富瑤說。
事實上,線上的付費大型演唱會並非沒有先例:今年6月,韓國組合防彈少年團首次收費在線演唱會「BANG BANG CON The Live」在韓國、美國、英國、日本、中國等107個地區觀看,創下了同時在線人數75.6萬多人的最高紀錄,最終票房總收入達到約1.5億人民幣。但相比統一票價,網易雲音樂的策略略顯謹慎,將票價分為了多個檔位。
在這個過程中,網易雲音樂線上演唱會策劃理念浮出水面:
相比傳統線下演唱會對場地、人數、城市的限制,線上的形式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容納更多的人。在明星演唱會粉絲氛圍濃重特點的放大下,有相同喜好的群體將儘可能多地聚集起來。基於「熱愛」的線上狂歡,則會反過來刺激年輕人對演唱會氛圍的感受,以達到線下演唱會所不具備的體驗。
說到底,對音樂的欣賞是一種非常個人化、主觀抽象的感受,線下的現場聽感帶來的感受自然不可替代,線上則將其抽象化延伸,更多的觀眾所帶來「共此時」的震撼,同樣會化為對於音樂本身的感受,影響著演唱會的聽眾們。
這種不同環境下對聽眾音樂感受上的探索, 幫助著各種傳統模式煥發新的生命,並在最後成為平臺方更好地發展的基石。而這,其實才是幫助整個音樂行業發展的最好方式。
從純版權內容到情感連接:音樂平臺提供的是什麼?
如今的音樂平臺,已經不僅僅需要作為一個播放工具和內容平臺而服務消費者。作為現在整個產業鏈條之中,連接人與音樂最重要的環節,音樂平臺更需要深入融合到產業中去,並去探索那些新的機會。
在這背後的其實是一個更加簡單的道理,音樂平臺發展的意義,就是去回答:「人和音樂之間,應該是什麼樣的關係?」這一問題。而音樂平臺提供的服務,就是將人與音樂連接在一起的方式。
前幾年,網易雲音樂灰色的歌單,成了被討論時繞不過去的話題。在獨家版權模式之下,平臺方通過高昂的版權費用去競爭版權,無形之間推高了版權價格。與此同時,這種高溢價的版權費用並沒能給行業提供更多可能性。本應承擔起更多角色的音樂平臺陷入了發展困境。歸根結底,上遊版權費用上的競爭,並沒有將「人與音樂」拉得更近一些。
而隨著2020年網易雲音樂接連拿下滾石、華納詞曲、環球的音樂版權之後,歌單持續被「點亮」,曾經白熱化的版權戰正在逐漸降溫。受困的平臺方們也終於能騰出手來,去尋找音樂領域的一些新的玩法。
這或許也是為什麼,網易雲音樂在兩年前就開始策劃的線上音樂活動,今年在疫情推動下落地的契機之一。
當然,Z世代的崛起,或許是音樂平臺迎來全新空間的關鍵變量。
富瑤認為:
「年輕用戶對於網絡的依賴度和使用程度已經很高了,在這種情況下勢必會產生一種比較新型的內容形式,來符合他們對於網絡端的依賴或者長時間使用的形態。」
在長期面對年輕用戶的思考之下,網易雲音樂顯然希望通過探索新的內容方式,來改變這一代年輕人與音樂相處的方式。以開創性的歌單和故事性的評論為代表性的改變,雲村早就發生過很多次:
音樂行業發展的前期階段,頭部音樂榜單影響著所有人聽歌的取向,獲取新歌的方式很大程度依賴於這些榜單。而隨著時代變化,大家的聽歌品味不再單一,尋求個性化音樂推薦方式成了用戶的隱藏需求。網易雲音樂在洞察到這一點之後,將開創性的歌單系統引入,間接取代了榜單,已經成為今天年輕人獲取音樂的主要方式。
而近期雲村評論區的畫風被人不斷討論的背後,是大家通過相互閱讀評論,可以看見同一首歌在大家人耳中的不同感受,用戶無意識地將聽歌這一主觀感受進行文字抽象化延伸,「我有我的52秒半,你有你的水中月。」用戶口中所謂「一個雲村評論區,半部人間浮世繪」,說的也正是如此:平臺已然成為人與人之間多元情感連接的場所。
所以,曾經被很多人不理解的「不務正業」,背後往往蘊藏著平臺對新形式的探索。
富瑤告訴虎嗅:「TFBOYS是第一個開篇的項目,線上的大型演唱會目前是一個嘗試,有多少商業空間、能做到什麼程度都在摸索。但同步進行籌備的,還有魚丁系等線上演唱會。」平臺方希望通過更多活動的舉辦,來為行業摸索出更多的經驗。
而這樣的探索,最終也將影響到整個產業,並切實地反饋到音樂人和聽眾身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