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播的《演員請就位》一直話題不斷、爭議多多,這個節目一向以「毒舌」而被觀眾關注。在最新一期的節目裡,導師郭敬明與李成儒因為一張S卡的給定權產生了爭執,引發網友熱議。
導師郭敬明因為個人喜好而把S卡給到一位演技在大多數人眼裡不合格的新人手裡,以示鼓勵與支持。這種做法立即遭到了評委李成儒的反對,他覺得這樣的做法對其他演員並不公平,很顯然,那位新人的表演在其他人看來並不出色,甚至可以用「糟糕」來形容,憑什麼他能得到那張S卡?因此,他對郭敬明的做法提出了質疑和抗議。
很顯然,兩位評委的評判標準不一樣,對於「好演員」的定義也不一樣。
郭敬明覺得自己發現了那位演員身上獨特的魅力,這是他作為導演的能力,能夠發現點兒別人發現不了的優點,他也願意讓這位新人去發掘出自己的可能性,於是選擇給他一次展現自己的機會。
但李成儒則只是站在觀眾的角度去評價這位演員的表演,顯而易見,演員情緒表達不到位,演得十分生硬,對痛苦的感受力不夠深刻,與其他成熟完整的表演對比起來,稍顯稚嫩和遜色,覺得郭敬明給出的這張卡有失偏頗。
兩位評委顯然站在了不同的位置和角度上,因此看到的東西自然也不一樣,郭敬明認為他有權利把他的S卡給到一個他自己喜歡,哪怕別人覺得演得很爛的演員身上,他的S卡應該符合他的個人喜好與審美,不應該被所謂的「專業」所捆綁。
而李成儒不贊同這種做法的原因是「不公平」,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他在替其他演員講話,因為這畢竟是個演技競技類節目,既然是「競技」,那就得是統一標準,不能讓郭敬明一個人說了算,他不喜歡「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架勢。
總之,他們倆各執一詞,誰也不服誰。
李成儒的態度略顯強硬,他覺得郭敬明的選擇對其他演員是不負責的,郭敬明的態度則稍微緩和一點兒,他認為根據節目規則,他有權利把他的票投給一個他喜歡的人,哪怕這個人的演技在大眾眼裡不合格。
網友對於這件事情的態度也基本被分成了兩個陣營,支持李成儒的覺得這是個演技競技綜藝,比得是演技,不是新人培養中心,有網友直接表明你有權利做某件事不代表你想幹嘛幹嘛。
國家有權利發行貨幣,但不代表國家可以隨意發行貨幣。法官最後有裁定權,也不代表他可以直接按照喜好想選誰就選誰。賦予你這個權利是希望你做好在崗位上應該做的事情,不是一味說「我喜歡」,「我想要」。
但是,很顯然,而郭敬明沒有盡到處在這個職位上應盡的責任,而是一味地根據自己的個人喜好進行選拔,完全不顧這個人的演技究竟如何?不過郭敬明的做法其實也反映了目前「流量演員」的現狀,有一大批願意為他花錢的粉絲,但業務能力基本上為零。
網友直接戳破這根本就不是教育裡面鼓勵差生的方法,感情你鼓勵差生的方法是給他第一名?給他優等生獎學金?那優等生怎麼辦?無法令人信服。「憑個人喜好也是一種發放s卡的方法」,也就是說導演喜歡,演員就有機會,那這不就是影視圈或其他地方潛規則滋生的土壤嗎?「業務能力不重要,領導喜歡我就行!」
還有一部分網友則認為「演技這個事兒本來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的評價標準都不一樣,應該按照節目組設置的規則來,導演有權利選擇任何他想選的人。」他的做法也確實是被規則允許的,要不就把節目組的規則改一下。
總之一方面是「硬規則」,另一方面則是「軟標準」,雙方站在不同的角度出發,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李成儒是在想選好演員,而郭敬明是在選自己喜歡的演員,無關演技,鼓勵為主。李成儒站在觀眾和演員演技的角度,郭敬明是自己和節目組規定內的選擇,符合程序正義。
如果是在劇組那導演想選誰就選誰很正常,但是現在是演技比拼類的節目,身為評委你就應該公平公正 ,首先郭敬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有就是賽制也有點問題,李誠儒雖然說話很剛硬,但確實是有道理的,比賽就是要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
-END-
文丨無名 責編丨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