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影視矽谷川傳藝體中心一號演播廳舉辦的第七屆「中國電視好演員」推選活動上,著名表演藝術家曹翠芬老師榮獲「優秀演員」、「紅組年度好演員」。
第七屆「中國電視好演員」推選活動
優秀演員榮譽頒發視頻--曹翠芬片段
第七屆「中國電視好演員」推選活動
紅組年度好演員榮譽頒發視頻片段
曹翠芬,1944年生於上海,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北京電影製片廠國家一級演員。參演過《大紅燈籠高高掛》、《孤兒淚》、《雜嘴子》等電影,《上海一家人》、《承諾》、《幸福來敲門》、《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慶餘年》等電視劇。
1992年憑藉電視劇《上海一家人》獲得第12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配角獎,1993年憑藉劇情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1996-1997連續兩年憑藉劇情電影《孤兒淚》第1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第2屆中國電影華表獎最佳女主角獎、第6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等殊榮。1997年被國家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8年,出演家庭劇《薔薇雨》。2002年,主演家庭劇《女人不麻煩》 。2005年,出演驚悚電影《七夜》 。2009年,憑藉劇情電影《戰爭中的女人-沂蒙六姐妹》入圍第10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女配角獎、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獎 。
她是《慶餘年》裡範閒的奶奶,也是《知否》裡明蘭的奶奶。她送明蘭出嫁,觀眾看哭;她與範閒訣別,觀眾又看哭。彈幕飛過一片:被奶奶承包了淚點……
觀眾熟悉曹翠芬老師在影視劇中的表現,多數都是圍繞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部影視劇上。
演員在詮釋角色時,不能說為了演而演,而是需要將角色搞清楚,了解和揣摩之後,才能夠更好地進入到角色的內心世界裡面去。
曹翠芬便是這樣的一位演員,她會站在角色立場去理解角色,而不是單純演戲。
在劇中,曹翠芬演繹的是「剛正不阿,是非分明」的盛老太太。她悉心栽培了庶子盛紘,亦培養了華蘭、明蘭等。在觀眾眼裡,盛老太太對明蘭關愛有加。對於明蘭而言,盛老太太是「慈母」般的存在。
可以說,曹翠芬老師在《知否》的出彩表現,給了觀眾一個很深的印象。以至於在《慶餘年》中,大家一眼便認出了她。
在《慶餘年》中,曹翠芬老師演繹了一位看起來感情很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範老太太,但實際上這個角色,是「看似無情卻有情」。
她還是《什剎海》裡的金顏,莊家老太太也是正經王府裡的格格,沒事在家畫畫,在劇中多一份知性還有優雅,還有多了一份大戶人家的擁有的淡定。平時在家不發火,但是一有大事,還需要老太太來壓場。
在鑽研好一個角色、人物塑造上動了腦子後,能得到導演的肯定,真的是很快樂的事。當然,這個快樂一定要建立在你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之後。從年輕時候演到老太太,我覺得挺幸福的。一直能在這個專業領域幹下去、幹一輩子,也說明我是執著的。
——曹翠芬
在創作一個作品、演繹一個人物時,對您來說是一個怎樣的過程呢?
首先要熟悉劇本,要了解人物的生活環境,了解劇本中發生的事,明確自己採取什麼樣的立場和態度,這些都熟悉了以後,就可以上場了。
您從一個溫婉賢淑的姨太太演到現如今的老太太,這一路走來對演戲這件事心態上有什麼大的變化嗎?
我沒考慮過這個事情,找我演哪個角色我就會全身投入進去,隨著年齡的增長,可能角色的輩數也會發生變化,從年輕到中年到老太太,我覺得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心理過程也就這麼過來了。
您飾演過那麼多經典的角色,對您來說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個呢?為什麼?
每一個角色印象都很深刻,因為自己在完成每個角色都花了心血,都是動了感情,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都歷歷在目。
您可謂是一生都在堅持做一件事,這對你來說是幸福的嗎?為什麼?
一些人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最終都沒能從事到自己喜歡的行業,雖然說也是很正常的在生活,但多少都會有一些遺憾,對於我來說,我現在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是很幸福的,也很幸運。
表演是我們的職業,不能因為演了幾個角色,就「特殊化」,琢磨角色,分析人物,創作作品,才是演員的本職。
——曹翠芬
視頻|中國電視好演員
圖片|中國電視好演員、網絡
編輯|中國電視好演員、王萱
排版|馬靜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