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書寫工具的多樣化,電腦打字逐漸普及,於是文房四寶成為古董。
因而,書法淪為個人業餘愛好,注重寫字水平的社會風氣也愈加淡薄。
人們對漢字的書寫和認知越來越弱化。筆跡難看、提筆忘字、落筆錯別的現象越來越多。
那麼,漢字書寫水平在今天還重要嗎?書法還具有現實價值意義嗎?
答案是肯定的。
01書寫水平影響人生路口的通關能力
我們先看幾個例子。
2018年高考,18歲的女孩溫卓越成為深圳市的文科狀元。
這次,她創造了一個高考記錄--作文獲得60分的滿分!
能拿到滿分,在於兩方面。
一是她的作文語句通順,文筆流暢,集可讀性與思想性為一體。
二是她的字跡工整、嚴謹,卷面乾淨整潔。閱卷老師們都說她具有書法家的潛質,把她的卷面稱為「神仙卷面」。
溫卓越的字一直寫得很好。早在多年前參加中考時就一鳴驚人。當時語文滿分為150分,她考了132分。
她的語文試卷乾淨整潔,字跡工整漂亮。
當地教委研究後決定,為了鼓勵這種答卷態度和書寫水平,給她的語文試卷額外加了5分。
依靠書寫水平額外加分的考生極少,溫卓越受到了眷顧。
2020年高考,來自湖北武漢二中的夏啟洋,獲得文科總分658分的高分。
夏啟洋寫得一手好字,字跡工整,各科卷面字跡像印刷體,以致於被閱卷老師們競相傳閱,成為高考新聞佳話。
語文一直在高考科目中佔有很大比重,而作文在其中佔有很大份量。
作文試卷是人工閱卷。如果字跡潦草,一堆字擠在一起,難以辨認,那麼自然就會拉低分數。
因而,有「得語文者得高考」這句話。但其中,字跡工整清晰就顯得很重要。
高考,是學子生涯的第一道大關口,對人生道路也有很大影響。
有時候,幾分甚至一分之差,就會有錄取院校等級的差別,結果就會產生多米諾骨牌式的連鎖反應,最終影響考生的人生軌跡。
即使在電腦打字普及的今天,書寫文字與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仍然息息相關。
小到籤名,大到無數次填表、筆試、撰寫一段話,都需要書寫文字。
人生處處有考場。
書寫水平,是一個人的精神狀態、個性氣質、文化素養、審美趣味的外在映射。
如果字跡工整清晰,令人賞心悅目,那麼自然會首先獲得對方的好感、尊敬。
甚至,它有利於你獲取進入下一個人生通道的通行證。
02書寫水平與個人綜合素質相關
中國古代有「書如其人」、「心正則筆正」之說。
古人認為書品和人品密不可分:書法是人品的外在體現,人品是書法的內涵延伸。
明代書畫家徐渭曾說:「高書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書。」
因而也就有了「見字如見人」、「字是人的第二張臉」的說法。
就拿字跡影響高考成績來說,其背後並不僅僅是卷面美觀這麼膚淺。
高考的思想壓力大,還要連續應對多門課程考試。
而且,高考答題有時間限制。
在嚴肅、緊張的考場氛圍下,如何做到鎮定自若,臨陣不慌亂,靜心投入,正常發揮所學,並做到字跡工整?
如何達到臨場發揮、才思泉湧的狀態,迅速建構清晰的構思和內容,下筆如有神助,獲得作文高分?
眾多高考狀元們給了一個明晰的受益方法—平時練習書法。
就拿前文的深圳市文科狀元溫卓越來說,她的滿分高考作文,如行雲流水般一氣呵成。
這顯然是平時的積累沉澱功力體現。也正是俗話說的「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有人說,書寫水平、作文是文科生的強項,理科生在這方面欠缺也正常。
然而不能一概而論。
在2020年高考中,來自華中師大第一附中的湖北考生唐楚玥,以總分725分的成績奪得湖北省理科狀元。
其中,她獲得語文科目146分的高分,卷面乾淨整潔,字跡工整,具有楷書的基礎,令人驚豔。
唐楚玥平時喜歡音樂、體育,更喜歡書法,一手漂亮的楷書在學校頗有名氣。
她曾參加學校組織的義賣活動,一本字跡漂亮的課堂筆記拍賣了6000元,捐助給了貧困地區。
一些學子更是以書法年少成名,走向世界舞臺。
中國人大附中的女孩許景怡,學習成績優秀,綜合素質高,尤其在詩詞書畫方面有較深造詣。
她多次榮獲書畫大獎,作品還被出版社結集出版。
在中外學生進行文化交流時,她常被選為代表,向外國學生現場表演書畫,並講解中國文化。
2017年12月,她尚未從人大附中畢業時,就被美國哈佛大學提前錄取,成為當年進入哈佛的唯一的一名中國高中生。
上海女孩趙雲飛,自小學習書法,尤其是取法康有為。14歲時就被上海書法家協會吸收為會員。
而且她的英語學習成績也不錯,高一時曾榮獲央視「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賽」全國總決賽高中組一等獎。
她結合自己在書法和英語方面的優勢,耗時三年,翻譯出版了晚清時期重要的書法專著、康有為的《書鏡》(又名《廣藝舟雙楫》),將中國書法藝術介紹到國外,得到了中外文化名人們的高度稱讚。
她的各門功課都很出色,在2019年高考中正常發揮,隨即被世界著名學府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破例錄取。
另外,據搜集公開的新聞報導,可以發現,不少「學霸」平時喜歡研習書法,而且成就出色:
2015年江蘇省理科狀元蔣婧煜,興趣廣泛,國學、書法、繪畫都很出色;2016年廣東省文科狀元李慶泓,4歲開始學書法,最愛臨摹趙孟的《雪巖和尚拄杖歌》;2018年福建省文科狀元黃亦陳,擅長繪畫,更精通書法,臨寫的《蘭亭序》幾乎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廣西理科狀元楊晨煜,承包了春節對聯等。┅ ┅
還有大眾已熟知的「中國詩詞大賽」第二季總冠軍、以理科生身份考進清華大學的「國民才女」武亦姝等等。
書寫水平,給學子們錦上添花,出類拔萃,領跑同齡人。
那麼,當學生期間,練習書法會不會影響學業呢?
上述那些「學霸」的事跡已經給了答案。
只要時間分配合理,練習書法還會鍛鍊思維,成為促進學業的一種手段。
例如2019年高考的河南省項城市理科狀元韓奉延,從小練習書法,獲得過全國少年書法大賽金獎,他擅長的歐體楷書頗受讚譽。
他自己也總結道,練習書法可以鍛鍊人的定力,也有助於考試時鎮定,正常發揮水平。
這也正如2019年江蘇南京文科狀元王涵。
她從小學三年級就接觸書法。高考前夕,她還經常研習書法,認為這樣可以尋求一種平衡的心態。
漢字書法是一種獨特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而且,書畫詩詞是一家。
研究書法,自然也會擴大知識面,提升審美水平,提高文化素養,薰陶塑造「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獨特氣質。
另外,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練習書法需要勤學苦練,持之以恆。
在這個春風化雨細無聲的過程中,可以鍛鍊耐心、意志和自律能力,增強心理能力,提升綜合素質。
如果能夠在這方面繼續深造、提升,那就是一種個人技能特長。
而且,練習書法可以培養個人興趣愛好,豐富生活,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利於身心健康。
這種精神財富,必然會使人終生受益。
從而可見,練習書法的現實價值意義,提高書寫水平的重要性、必要性。
03書寫水平是人的基本技能
從廣義上講,書法是指文字符號的書寫法則。
也即,按照文字特點及其含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書寫,呈現出來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
例如漢字書法、越南國語字書法、烏爾都文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書法、英文書法等。
書寫工整、流暢,自然賞心悅目,具有現實意義,甚至具有藝術價值。這在古今中外是個通用的觀念。
例如,越南各地都有越南國語字書法俱樂部,其中不少書法家的作品很有收藏價值。
再如烏爾都語,有教養的穆斯林以能用烏爾都語寫詩為時尚。直至20世紀80年代,烏爾都語的報紙都是邀請著名書法家手寫報章的文字,然後再印刷出版,因此這些報紙實際上都是書法藝術品。
古代中國人用毛筆作為書寫工具,久而久之演變成了書法。它也成為古代學子、士人乃至知識分子階層的必備基本功。
中國書法,是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它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結構、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內容。
從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再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中國書法異採紛呈,輝煌燦爛,氣魄宏大,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書法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傳承和發揚書法藝術是中國人的使命和義務。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電子產品的普及,書法藝術逐漸受到冷落。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符號,文字則是文化之根。
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所以能夠傳承幾千年,成為世界人類史上唯一能夠綿延至今的文明,其中的重要標誌就是漢字書法的延續,文化血脈的傳承。
因而,對於漢字的認真學習、對於書法藝術的傳承,也關係到樹立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國家自信,關係到民族和國家的未來發展。
提高書寫水平,從大處講,是對漢字以及中華民族文化的有效傳承,是踐行文化自信的實際行動;從小處講,是提升自我綜合素養,豐富生活色彩,增加人生砝碼的可行之法。
當然,在現代社會,傳承書法並不是簡單地模仿書法藝術的形式、結構、線條等外在面貌,而在於研究它的內在精神和現實價值,傳導書法藝術在現代社會的價值趨向。
練習書法,提高書寫水平,百利而無一害,我們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