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陪審團》
點擊播放 GIF 0.1M
1、簡 介
《失控的陪審團》是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發行,加裡·弗萊德執導,約翰·庫薩克、達斯汀·霍夫曼、吉恩·哈克曼、蕾切爾·薇姿主演的的劇情片。
影片改編自約翰·格裡森姆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在一起震驚全國的槍殺案審判中,陪審員之一的尼克與場外的瑪麗兩人控制著12名陪審員投票結果的故事。
影片於2003年10月17日在美國上映。
點擊播放 GIF 0.1M
2、基本信息
劇名:《Runaway Jury》
譯名:《失控的陪審團》
製片地區:美國
類型:劇情
色彩:彩色
片長:127分鐘
點擊播放 GIF 0.1M
3、劇情梗概
美國紐奧良州的一位年輕寡婦控告一大財團,要求對方為自己丈夫的死亡負責。明眼人都知道,她這一行為無異於螳臂當車,對手憑藉其巨額財富,通過操縱、買通陪審團成員,想贏得這場官司是輕而易舉的事。
這位寡婦的律師文道·魯爾(達斯汀·霍夫曼飾)是一個正直、道德感很強的人。而他的對手藍金·芬奇(吉恩·哈克曼飾),則是一個技術高明、性格冷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律師。他成立了一個小組,通過高科技手段對陪審團成員進行監控,他會對他們的生活進行調查,並戰略性地選擇自己的陪審團成員,以便使儘可能多的評審員在法庭上向他們一方傾斜。
不過事情還不只這麼簡單,陪審團中有一個叫做尼克(約翰·庫薩克飾)的人,他也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另外,一個叫瑪麗(蕾切爾·薇姿飾)的神秘女人與兩位律師接頭,告訴他們,只要出錢,就保證可以打贏官司,當然,這筆錢不會是小數目。
點擊播放 GIF 0.1M
4、 主角簡介
約翰·庫薩克 飾演 尼克·伊斯特
槍殺案的陪審員之一,行動神秘,幾乎沒有什麼過往的記錄,惟一的線索便是他有個叫瑪麗的女友。實際上兩人聯合藉由能左右評審團投票結果的能力向被告方聘請的幕後推手藍金索要1000萬美金。
蕾切爾·薇姿 飾演 瑪麗
尼克的女友,與評審員成員裡面的尼克裡應外合,向被告方的藍金·芬奇和原告方的文道·魯爾兩邊同時要價。因為他們擁有能左右評審團投票的能力,在官司宣判前叫價已高達1500萬美金。
吉恩·哈克曼 飾演 藍金·芬奇
受僱於軍火商的一樁槍殺案,為了能夠打贏官司他會不惜一切手段,他和他的技術小組成立了高科技指揮中心,他們收集情報,精心挑選陪審團員,再依據他們的弱點加以威脅擊破,以達到他們所要的判決。
點擊播放 GIF 0.1M
5、精彩影評
1.《失控的陪審團》不只是一部簡單的法庭倫理片,在表面的劇情設置下,是導演獨樹一幟的敘事所造成的張力與驚悚感,所以該片應該是一部驚悚與倫理並重的好萊塢電影。(《南方都市報》評)
2.影片劇本是四個人一起寫的,通常這會搞成一團糟,但該片呈現出來的卻是極有張力的敘事,人物性格刻畫與動作場面之間有著充分的互動。(《好萊塢報導》評)
3.該片藉助於突飛猛進的電影技術,電影畫面與節奏迅捷而流暢。(《檢察日報》評)
4.這是一部緊張而逃避現實的法律驚悚片。(《華盛頓郵報》評)
點擊播放 GIF 0.1M
6、法律科普
美國陪審團制度
陪審團制度,是指由特定人數的有選舉權的公民參與決定嫌犯是否起訴、是否有罪的制度。美國法律規定,每個成年美國公民都有擔任陪審員的義務。但是不滿18歲 、不在本土居住、不通曉英語及聽力有缺陷的人、有前科者,沒有資格充當陪審員。
發展
具有現代意義的陪審團制度發源於英國。隨著英國殖民地的擴張,陪審團制度傳入美國,並成為主要的訴訟制度。1635年,維吉尼亞建立了大陪審團制度。大陪審團負責指控刑事案件與調查犯罪,並決定是否給法院移送案件。在1641年,《麻薩諸塞自由綱領》規定,民事案件中的當事人也可以選擇法官或陪審團審判。獨立戰爭勝利之後,法官和陪審團的職能開始分離,陪審團負責裁定案件事實,法官負責如何適用法律。隨後,陪審團權利載入了憲法第七條修正案。
現代
現代之後,美國對陪審團制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是在陪審團組成人員上,逐漸對婦女和黑人開放,對性別和種族的排斥度降低。其次,歷史上陪審團的人數是12人,改革之後組成人數可以根據各州的情況在6-12人間組成。再次,陪審團裁決原則上的變化。傳統的陪審團裁決是全體一致通過原則,現在開始應用多數主義。通過改革,陪審團制度在美國得到了比英國更好的發展。據統計,美國每年由陪審團參與審理的案件,佔世界每年總案件的90%。
問題
儘管如此,美國陪審團制度的發展還是存在較多問題。20世紀以來有些州已經不再使用大陪審團,到1984年為止,保留大陪審團的只有20個州。而在小陪審團的運用上出現了辯訴交易的現象,陪審制度也常常被詬病影響了司法效率等問題,以致於理論上、實務上開始對陪審團制度的存廢展開爭論。
來源:暨南大學法律援助中心
文|kingking
版|pray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