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導未成年人充值集資應援打榜 被點名的追星軟體還在圈錢

2020-12-20 新華教育

  今年9月,國家網信辦的一紙通告,將未成年人不理智追星的問題再次擺到了臺前。在通告當中,有六家網絡平臺和手機App因為存在誘導未成年人應援打榜、大額消費、互撕謾罵的信息和行為而被通報批評。針對這些問題,通告表示,將採取約談、責令限期整改、停止相關功能、下架等形式進行處罰。

  通告發出已經過去一個多月,被點名批評的平臺有了怎樣的變化?記者調查發現,被點名的網站和平臺依然運行良好,而且通告裡提到的誘導行為依然存在,未成年人不理智追星問題還需進一步監管。

諸多追星專用App中,有專門用作粉絲集資對戰的分區,在一場集資對戰中,就有粉絲投入了10萬元以上

  責令整改

  應援打榜仍存在4歲以上就能用

  「專屬愛豆應援的追星神器」「即刻知道明星最新動態」「應援打榜和你聊點追星事」……打開手機應用商店,輸入關鍵詞「追星」,列表裡一下彈出了十幾款追星專用App,最多的一款已經獲得了3萬多條評價。除了少數App標出適合使用年齡為17歲以上,其他大多追星App顯示只要滿4歲即可使用。

  在搜索列表中,還有被網信辦點名的「超級星飯糰」「愛豆」兩款App。「超級星飯糰」的介紹顯示,這款App可以提供明星在社交媒體上的動態,還開通了討論社區供粉絲聊天,「愛豆」的介紹也大同小異。兩款App似乎並沒有網信辦提到的「誘導未成年人應援打榜、大額消費、互撕謾罵」等問題。

  但在進入App後,記者發現,這兩款App依然在開展應援打榜服務。應援打榜指的是通過各種方式,讓明星在榜單排名靠前。在「超級星飯糰」App中,應援主要是以「做任務」的方式進行,粉絲可以在App中發帖、發視頻,每做一項任務都會得到相應的閃耀值,閃耀值越高,明星在榜單的排位就高。

  「超級星飯糰」的應援任務,不需要花錢即可完成,App也沒有為粉絲提供花錢打榜的渠道。但在「愛豆」App中,應援打榜則幾乎變成了粉絲財力的比拼。這款App的打榜行為被稱為「守護」,粉絲可以按不同檔位充值,並贈送相應的「守護星」。其中,1573顆星星被叫做「一往情深」,花費約1元。59420顆星星被稱作「就是愛你」,守護一次要花將近30元。最高檔的守護叫做「一生一世」,需要花費201314顆星星,折合人民幣大約100元。

  另一款被點名的App「興趣部落」同樣在保持運行。同「愛豆」一樣,這款App也設置了花錢應援打榜的功能。通過充值、贈送禮物,明星就可以獲得魅力值,並體現在榜單上。

  這幾款App的服務條款中,都寫到了「未成年人在註冊時需要徵得監護人同意」等類似內容,如違反「將自行承擔因此導致的一切後果」。而在註冊過程中,App並未提供任何驗證身份的手段,即使是未成年人也可以輕鬆完成註冊。在功能設置中,部分App提供了青少年模式,在此模式中無法進行付費,打榜也受到限制。但記者發現,這項功能的開關完全取決於用戶自己,只要自己不主動打開該模式,就可以照常付費、打榜。

  大額消費

  集資對戰很火熱 騙取錢財無處追

  除了應援打榜,甚至還有App公然玩起了「集資對戰」。一款名為「桃叭」的App就開設了一個「對戰廣場專區」,在專區內,不同明星的「官方應援會」組織在一起,共同開啟一場「對戰」。對戰的規則十分簡單,就是比哪家的粉絲能在規定時間內集到更多的錢。

  這樣的對戰,一天內就能發布好幾場。一場對戰少則兩家互相對抗,多則有五六家一起參與。有時對戰會設立一個名目,比如「為明星爭取一場歌曲表演中的站位順序」。還有的則敷衍得多,只是設立一個簡單的獎懲措施,比如「輸方應援會將超話頭像改為勝方指定頭像三天」「輸方應援會轉發勝方最新發布的微博並進行不低於50字的誇讚」等。

  對戰裡集到的錢也側面反映了明星的「熱度」,有的明星在一場對戰裡能集到幾千元,還有的能集到上萬元甚至十幾萬元、數十萬元。記者看到,有些粉絲在一場對戰中就投入了五千多元。按照對戰規則,這些錢最終會被「官方應援會」收走,以作「後續應援之用」。

  「官方應援會」會把這些錢花在哪裡?一位長期追星的粉絲小文告訴記者,集資得來的錢有些會被用到榜單的打榜當中,還有的會被用到戶外的廣告投放上,比如公交站地鐵站的宣傳牌,商業區的大屏幕廣告等。

  今年以來,網絡平臺上曾推出過多起選秀節目,每一檔節目都會要求粉絲們為喜愛的選手投票,送其「出道」。而因為投票過程繁瑣等原因,一些選手的應援會開展了「代投」服務,粉絲們直接把錢打給應援會,後者再拿這筆錢進行投票。節目播放期間,是粉絲們投票最為熱烈的時段。App中的集資對戰更是一場接一場,頗為火熱。

  「有些比較規範的應援會,會把每一筆應援費的支出記帳,定期向粉絲公布,但也有貓膩比較多的應援會。」小文介紹,今年最火熱的兩檔選秀節目,就曝出過多起應援會疑似詐取粉絲錢財的事件。有的是應援會提供不出帳目,有的是提供的帳目與實際支出明顯不符,還有的應援會則乾脆在節目播放完畢後解散,之前集來的錢也不知去向。但因為證據不足等問題,許多粉絲面對這種問題最終也只能不了了之,難以維權。

  互撕謾罵

  明星間並無大礙 粉絲卻不依不饒

  「現在一提到飯圈這個詞,很多人都嗤之以鼻。」在小文看來,飯圈的本義是粉絲組成的圈子,原本應該是中性詞。但正因為許多粉絲不理智的「互撕行為」,導致整個圈子變得烏煙瘴氣,也遭到其他網民的厭惡。

  小文介紹,在飯圈當中,有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比如和自己追同一個明星的粉絲被稱為「本家」,另一個明星與自家明星關係不好,他的粉絲則會被稱為「對家」。飯圈的互撕指的就是本家和對家粉絲之間的互相指責與謾罵。

  「有時一件事本來沒什麼,但粉絲一參與,就越鬧越大了。」讓小文印象比較深的,是前段時間的一場由明星參與的競賽節目,兩位明星在接力跑時撞在了一起。當事雙方雖然已經就相撞事件互相道歉,可各自的粉絲卻仍然不依不饒,紛紛指責對方連累了自家明星。

  自認是理智粉的小文,因為曾參與過多次接力跑,就從專業的角度分析了一下兩人相撞的原因,認為兩人都有責任。可她在網上的回覆卻被兩家粉絲群起而攻之,都認為小文是「對家派來搞事的」,這也讓她哭笑不得。

  針對一起事件的互撕,往往會隨著事件熱度的減退而漸漸消停。但在個別網站上,還有許多長期存在的互撕討論組。有的討論組甚至已經存在了兩年多,有一千多名粉絲長期在這裡「各曝對家黑料」,撕得不亦樂乎。

  【觀點】

  追星本無過錯 但應理性引導

  對於未成年人追星,家庭教育專家孫雲曉認為,家長和社會各方應該理性看待。「青少年正處於一個未成熟、尋求自我的狀態,他們在明星身上找到了理想的自我,這其實是一種投射心理。」正因為這種心理的存在,孫雲曉認為青少年追星是十分正常的,不應一棍子打死。

  但具體到追星的過程,也有理智與不理智之分。「比如一個歌星發了一張唱片,你買一張來聽,是沒問題的。但如果你為了銷售的榜單好看,去買幾十張上百張,那就是不理智了。」此外,受到一些網絡文章的影響與挑唆,青少年很容易會陷入到互撕的氛圍當中。孫雲曉建議,相關部門應開展更大力度、更有效的監管,淨化網絡環境。

  除了網信辦提到的應援打榜、大額消費和互撕問題,孫雲曉還指出,一些未成年人對於追星過於痴迷,已經到了侵犯他人隱私的地步。「這些青少年似乎想了解明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有的還去家門口圍堵,這種行為就明顯是失去理智了。」

  為了避免不理智的追星,除了監管部門發力,孩子家長也應該協同引導。在孫雲曉看來,家長完全可以主動了解一些孩子所追明星的信息,和孩子有共同話題。「從明星的經歷中,家長也可以發現一些閃光點,促進孩子去學習明星身上的優秀品質,這樣的追星才能更理智,更能帶來積極意義。」(本報記者 莫凡)

相關焦點

  • 微博等6家平臺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 被責令整改
    7月以來,國家網信辦持續深入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針對網課學習欄目存在的突出問題,聯合教育部專門啟動了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依法嚴厲打擊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違法違規信息和行為。
  • 未成年人追星瘋狂 網信辦:嚴打明星打榜偷拍「黑產」
    (原標題:未成年人追星瘋狂,網信辦出手!打榜、偷拍黑產該顫抖了)7月13日,網信辦發布了《關於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的通知》,通知中表示將嚴格管控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拜金炫富等存在價值導向問題的不良信息和行為。
  • 未成年人追星瘋狂,網信辦出手!打榜、偷拍黑產該顫抖了
    》,通知中表示將嚴格管控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拜金炫富等存在價值導向問題的不良信息和行為。━━━━━打榜、刷量 攀比消費「綁架」粉絲《通知》表示,要嚴厲打擊誘導未成年人在社交平臺、音視頻平臺的熱搜榜、排行榜、推薦位等重點區域應援打榜、刷量控評、大額消費等行為。
  • 未成年人追星「產業」畸形化需強力矯正
    一家之言網信辦此次出手整治,是對未成年人成長的進一步保護。7月13日,網信辦發布通知,表示將嚴格管控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拜金炫富等存在價值導向問題的不良信息和行為。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各個明星的「打投組」、「反黑組」粉絲群體中,確實存在學生黨、未成年人的身影。
  • 飯圈氪金背後:打榜平臺刺激粉絲互相PK 後援會煽動粉絲集資從中牟利
    · 前不久,國家網信辦發布「通知」,稱將嚴厲打擊誘導未成年人在社交平臺、音視頻平臺的熱搜榜、排行榜、推薦位等重點區域應援打榜在業內人士看來,最直接的原因正是如此——目前國內網絡平臺上的榜單太過泛濫,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在誘導飯圈氪金打榜,治理刻不容緩。據搜狐娛樂了解所知,近幾年網絡平臺上冒出大大小小100多個榜單,這些榜單往往會以開屏、廣告位、活動門票等為福利,刺激粉絲互相PK,誘導他們打榜、做數據、花錢。
  • 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風險:「借貸追星」現象蔓延,「零利息」不等於零成本
    片面宣傳日息低、有免息期、可零息分期;以貸款手續簡單誘惑消費者;引導過度消費、超前享受,吸引未成年人借錢後給明星打榜、集資、包場、送「粉絲應援禮」,「借貸追星」現象蔓延;利用「土味」「奇葩」廣告引流,套取客戶信息……上述網絡平臺的過度借貸消費營銷行為已經引起監管部門關注!
  • 幫微博「搬家」買虛擬鮮花 粉絲應援打榜燒錢套路多
    微博上送花得有會員資格 為明星提升數據需要購買「小號」粉絲應援打榜 「燒錢」套路多多日前,國家網信辦在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中點名批評了微博、豆瓣網等平臺存在大量誘導未成年人參與應援打榜、大額消費、煽動挑撥青少年粉絲群體互撕謾罵的不良信息和行為。
  • 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整治聯合專項行動 國家網信辦點名新浪微博等平臺
    9月14日消息 國家網信辦官方微信「網信中國」發布《國家網信辦「清朗」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暨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依法查處第二批存在問題的網站》,其中新浪微博、豆瓣網等平臺存在大量誘導未成年人參與應援打榜、大額消費、煽動挑撥青少年粉絲群體互撕謾罵的不良信息和行為;愛奇藝、百度輸入法(含好看視頻)等5家平臺的11款常用軟體工具,捆綁安裝多個彈窗插件,在青少年上網課時頻繁彈出,幹擾網課秩序
  • 國家網信辦:新浪微博、豆瓣網、抖音APP等平臺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
    7月以來,國家網信辦持續深入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針對網課學習欄目存在的突出問題,聯合教育部專門啟動了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依法嚴厲打擊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違法違規信息和行為。
  • 國家網信辦:豆瓣、興趣部落等平臺存在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等行為
    據悉,7月以來,國家網信辦持續深入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針對網課學習欄目存在的突出問題,聯合教育部專門啟動了涉未成年人網課平臺專項整治,依法嚴厲打擊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違法違規信息和行為。
  • 國家網信辦:新浪微博、豆瓣等6家平臺有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等...
    部分典型案例公布如下:4款學習類APP推送導向不良和低俗信息批改網APP轉載嚴重導向不良的資訊信息,且其微信公眾號推送「戀愛」「脫單」等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阿凡題搜題APP「答疑」欄目中設置粉絲團打榜功能,且平臺中大量用戶頭像、帳號名稱包含低俗內容。
  • 理智追星,不提倡粉絲集資應援,為演員萬茜的態度點個讚
    11月10日,萬茜工作室發布聲明,稱工作室不提倡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進行的粉絲集資及鋪張應援後援會為了支持萬茜上綜藝節目,向粉絲們進行了一次集資活動,萬茜工作室得知消息後,及時跟後援會溝通,儘快退還應援集資款項。
  • 何炅收禮背後飯圈亂象:集資應援成產業鏈,刷量造假屢被曝光
    南都記者調查發現,從近些年曝光的粉絲圈現象來看,一條圍繞粉絲集資、送應援禮物、「氪金」打榜、刷話題的飯圈經濟產業鏈應運而生。當「打榜」成了粉絲「剛需」,也由此滋生出熱搜販賣、出售小號、刷量造假的黑灰產業鏈。當飯圈粉絲集資成為圈內「慣例」,集資公示不透明、集資款去向不明,飯圈「粉頭」跑路事件時有發生。
  • 銀保監會點名「土味廣告」 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
    這種對貸款產品過度營銷、過度包裝的行為容易誘導無節制消費,尤其易對金融知識薄弱人群、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青少年等產生誤導。 今天,銀保監會在網站發布《關於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的風險提示》(簡稱《風險提示》),提醒消費者要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背後隱藏的風險或陷阱。
  • 明星需要粉絲集資應援嗎
    「粉絲集資」並不違法,算是飯圈的眾籌,進了這個圈子你就算有「粉籍」的人了。粉絲們打入固定帳號的錢,將用來應援明星的接機、送機、購買專輯和租用LED屏之類的。據說「粉絲集資」源自韓國,試想各大娛樂公司花費人力物力培養那麼多練習生,再擇優出道,肯定要「薅羊毛」的。另外,日本的粉絲文化也很完善,偶像應援周邊不要太豐富哦。尤其是像傑尼斯這樣的大公司,是先擁有粉籍,才有進一步購買周邊。
  • 監管重磅發聲 警惕過度借貸營銷誘導過度消費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孫璐璐 銀保監會發文提醒大眾警惕網絡平臺誘導過度借貸的風險。12月29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風險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一些網絡平臺為獲取海量客戶,通過各類網絡消費場景,過度營銷貸款或類信用卡透支等金融產品,誘導過度消費。
  • 深扒瘋狂的粉絲應援:集資超千萬,「前線飯」堪比狗仔隊
    應援物品前幾年,網絡上出現了一篇《中國粉絲報告》,根據數據統計,4年前我國粉絲規模已達到了4.7億,也就是說,全國有三分之一的人在追星。追星從一個人的瘋狂,變成了分工明確、組織縝密的一群人的狂歡。粉絲變成了「飯圈」,應援文化從日韓流向國內,遍地開花。令人大跌眼鏡的事情層出不窮,不僅有肖戰「老師粉」公然在課堂上錄應援視頻,又冒出疑似王一博粉絲強制學生打榜。
  • 嚴厲打擊直播環節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
    法制日報北京7月13日訊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侯建斌 2020年暑期在即,為給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國家網信辦今天發出《關於開展2020「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即日起啟動為期兩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要求各地大力整治影響青少年健康上網的突出問題,通過深入清理一批有害信息
  • 無底線追星,國家出手了!
    通知中提到,重點整治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飯圈互撕等價值導向不良的信息和行為。嚴厲打擊誘導未成年人在社交平臺、音視頻平臺的熱搜榜、排行榜、推薦位等重點區域應援打榜、刷量控評、大額消費等行為。大力整治明星話題、熱門帖文的互動評論環節煽動挑撥青少年粉絲群體對立、互撕謾罵、人肉搜索等行為。嚴格清查處置「飯圈」職業黑粉、惡意營銷等違法違規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