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繪圖自動化,AI助力建築設計智能發展

2020-12-25 澎湃新聞

原創 機器之心產業研究 機器之能

人工智慧因其強大的學習能力和高效的分析決策能力在許多行業起到了提高效率的作用,在建築行業也已經有一定的滲透,如智能建造,建築能耗預測等。現階段基於統計機器學習的人工智慧在建築行業中更多的充當的是輔助的角色,在依賴創造性的建築設計領域,是否也能幫上忙呢?答案是肯定的。本文將重點介紹我們能期待人工智慧在建築設計的大大小小的環節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同時從中國與歐美的差異的角度看中國建築設計人工智慧應用所面臨的局限和發展趨勢。為了將涉及人工智慧的建築設計和以往的自動化輔助設計區分開來,我們將首先回顧一下建築設計與計算機技術結合的不同階段。

作者 | 言青佳、陸少遊

建築設計市場規模及現狀

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計算機輔助設計(CAD,Computer Assisted Drawing)軟體的第一代原型PRONTO就已面世,開啟了建築設計領域計算設計(Computational Design)在學界討論和業界應用的大潮。CAD在八九十年代逐漸成為一門正式學科及工作範式並發展出現在行業標配的三維立體設計軟體。CAD對幾何形狀的嚴格把控使得設計變得可靠和可行,同時允許更多的迭代並降低成本。但一些任務的重複繁瑣的操作及對複雜形狀的無能為力成為了其發展的阻礙,參數化設計軟體應運而生。1988年首款幾何圖形參數可控的軟體Pro/ENGINEER出現,隨後2000年左右Grasshopper誕生,讓設計師通過全面控制及快速調整參數落實設計思想。在Zaha Hadid Architects等設計事務所的大力採用下,參數化開啟了建築設計的新篇章。而21世紀圖像領域深度神經網絡的發展,使得蓬勃發展的人工智慧技術運用在創造性的設計領域成為可能。不同於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參數化設計,人工智慧的參與使得設計不再完全依賴人類對最終呈現的設定。

交通管控常見人工智慧技術

神經網絡: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是一種模仿生物神經網絡的數學模型,用於對函數進行估計或近似。它在每一層對神經元的輸入向量與權向量的內積作函數變換得到輸出向量作為下一層的輸入向量,通過反向傳播等基於數理統計學的學習算法來進行優化。

卷積神經網絡: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一種包含卷積計算並且有深度結構的前饋神經網絡。通常神經層數較多,對於大型圖像處理有出色表現。卷積神經網絡由一個或多個卷積層和頂端的全連通層(對應經典的神經網絡)組成,同時也包括關聯權重和池化層(pooling layer)。其中經典模型LeNet、VGG和Resnet等均屬於CNN。

循環神經網絡: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是神經網絡的一種。它的同層的神經元之間通過函數連接形成有向的傳遞關係,故而得名。神經元之間的聯繫使得該模型能更好地處理序列信息。常用於語音識別的LSTM模型和Google開發的能像人類一樣繪製物體的程序Sketch-RNN所用的模型均屬於RNN。

生成對抗式網絡: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是通過讓兩個神經網絡相互博弈的方式進行學習的達到優化參數目的一種半監督學習模型。它由一個生成網絡與一個判別網絡組成,生成網絡從參數空間中隨機取樣作為輸入,其輸出結果需要儘量模仿訓練集中的真實樣本。判別網絡的輸入則為真實樣本或生成網絡的輸出,其目的是將生成網絡的輸出從真實樣本中儘可能分辨出來。兩個網絡相互對抗、不斷調整參數,最終目的是使判別網絡無法判斷生成網絡的輸出結果是否真實。該方法使得人工智慧從分析工具向生成媒介更近了一步,能根據學習生成繪畫、圖像。在GAN框架下發展出許多針對任務的算法,如StyleGAN和ArchiGAN。

人工智慧技術在建築設計中的應用

人工智慧在建築設計的應用案例簡述

小庫科技:成立於2017年,人工智慧建築師小庫是一款在實際設計層面應用人工智慧的只能設計雲平臺,將人工智慧、大數據和智能顯示等技術融入到雲端操作界面中,幫助提高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前期工作效率,協助設計師生成前期創意方案。小庫工具能實現實時快速排量,幫助助理建築師快速落實主創的多個設計草圖想法,智能生成車庫排布圖等。

酷家樂:致力於AI技術與算法的研發,室內家裝軟體公司酷家樂推出智能造型設計、智能水電設計、智能施工圖等產品,讓設計師迅速完成外景別墅、樓梯、欄杆、梁柱、閣樓、長廊、斜頂的建模,並自動生成渲染效果圖。同時水電設計模塊將具備自動化智能設計和個性化人工設計的雙項功能,可智能識別戶型結構、自動定位電路插座,自動連接管道線路、自動分配電流電源、自動識別線路衝突,完成水電設計的基本布局。

Finch3D: 推出的CAD/BIM工具可以藉助模擬器和人工智慧,代替建築師來完成重複性的工作,如評估、法規檢索等,從而引導設計師完成整個設計流程,從而做出更加明智的設計決策。另外,其還可以根據設計師輸入的數據進行趨向算法計算,幫助設計師完成建築高度、公寓分布、牆壁厚度等自動化計算工作。

麻省理工學院趙選賀團隊:開發出利用生成式對抗網絡GANs來設計複雜結構的平臺。計算機通過設計材料的結構來追求某種性能,代替人類設計師進行大量數據模擬計算,不僅能釋放人類設計的精力,也能拓寬設計師結構方案的選擇。

人工智慧在建築設計領域的局限性

中國建築設計應用人工智慧的概況受建築行業整體現狀限制。一方面建築行業人力資豐富,設計單位並沒有利用人工智慧工具減少人工成本例如代替初級繪圖員的動力;另一方面設計施工標準相對歐美體系整體而言較粗放,BIM的使用也並未成為行業標準或是主流。由於缺乏數據化管理,用以訓練神經網絡的數據集往往難以獲得。

全球範圍而言人工智慧在建築設計行業的應用也僅僅處於探索階段,更多的情況是學界的研究案例和業界事務所各自針對某個設計小任務逐案的應用。零零星星的嘗試尚不成氣候,需要更多的交流,並通過設計師在重大項目中應用加以推廣。

人工智慧在建築設計領域的發展趨勢

主要在建築設計階段性任務上實現智能化,人工智慧插件和設計師們習慣使用的大型設計軟體的集成顯得非常重要,也是近期內的一個趨勢。同時參數化設計在歐美仍在如火如荼地發展中,將人工智慧與參數化應用場景結合,例如自動調參,也是可以探討的一個方向。

國內建築行業向設計及施工精細化,數據化發展。施工的精細化和規範化需求會反作用於設計階段的數據化,從而促進BIM設計的推廣。在這樣的基礎上實現建築設計行業數據的積累,才有助於人工智慧算法的開發、訓練和應用。

設計單位與有人工智慧開發能力的科技公司合作。目前國內主要設計單位如大型設計院和設計事務所尚少建立專注於計算機技術的開發團隊,大多不具備人工智慧開發能力。與科技公司合作就某一設計任務開發人工智慧工具是未來建築設計行業引進人工智慧的可行方法。

* 本文為「智周」系列報告「核心版」,相應「深度版」的推出計劃將在後續公布,敬請大家關注。針對「人工智慧在建築設計中的應用」這一主題,有哪些方向或主題,你希望在報告深度版中讀到詳細的闡述與分析,歡迎留言,這將成為我們製作報告深度版的重要參考

關於「智周」系列報告

機器之心「智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報告系列重點關注現有人工智慧技術應用較成熟且應用潛力較大的正在進行智慧升級的傳統行業及場景,逐行業、逐場景為產業用戶高效而不失深度地呈現不同人工智慧技術的產業落地現狀、企業案例、技術應用趨勢等。「智周」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報告系列包含核心版及深度版兩個版本:

核心版濃縮精華分析內容至2頁內,覆蓋重要數據、分析結論及案例簡述,以供使用者高效系統地了解人工智慧技術在自身所關注產業內的潛在機會。

深度版在核心版的基礎上,包含詳盡的行業或場景痛點分析、技術解讀、落地案例詳解及資料附錄等,以供有深度研究需求的使用者進行深入探究。

機器之能面向正在進行數位化轉型及智能化升級的各領域產業方,為他們提供高質量信息、研究洞見、資料庫、技術供應商調研及對接等服務,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並應用技術。產業方對以上服務有任何需求,都可聯繫我們。

zhaoyunfeng@jiqizhixin.com

原標題:《建模繪圖自動化,AI助力建築設計智能發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智能製造設計工具軟體工作室
    產品簡介智能製造設計工具軟體工作室主要由計算機、顯示器和作業系統及智能製造設計軟體所組成,軟體主要包含Auto CAD, Autodes Inventor, Aut odesk Revit, Aut odesk3D max , Autodesk mudbox5款設計軟體,AutoCAD
  • 劉力:未來建築設計發展潮流探討
    建築作為人類的基本生產、生活資料之一,其發展趨勢是隨著社會、環境、經濟與科技的變化而不斷發展的,並且具有同步一致性的特徵。因此,本文基於建築設計現狀的多方考察,從大眾心理變化與社會發展趨勢的角度出發,認為未來建築設計發展將呈現以下幾種特點。  一。
  • CCSA TC618/NGOF發布WSON2.0技術白皮書 助力全光網2.0自動化智能...
    《波長交換光網絡(WSON)2.0技術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為全光網2.0時代下全光ROADM網絡的穩定可靠運行指明了技術方向,助力全光網2.0向自動化、智能化方向持續演進。白皮書指出,隨著光傳送網絡從1.0時代的基礎承載網演進為2.0時代的全光業務網,全光網2.0的業務不斷向大帶寬、高品質、差異化、雲網一體化發展,驅動全光網2.0以DC為中心建網,網絡架構日益MESH化和扁平化,網絡運營更加強調集約化和自管理。
  • 創想三維:史上最全的三維建模軟體應用分類-創想三維 CR-5_深圳3D...
    三維建模軟體的種類如今已非常豐富,除了傳統的工業CAD和三維設計軟體,也有很多專門面向各領域的專業設計軟體,以及適合各階段愛好者的軟體,甚至還有很多的在線建模平臺。本期小編將給大家分析一下業界最好用、最全面的建模軟體,給大家介紹不同行業正在使用的軟體。    小編主要劃分建模的幾個領域,初級建模、製圖軟體、工業設計、藝術設計、動畫軟體、室內外建築。
  • 躬身入局 穩健推進智能製造-品牌資訊-企業新聞-自動化新聞網
    據林哲民介紹:「臺達圍繞這一核心理念規劃設計了一系列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結合臺達多年的生產經驗和專業研發設計團隊,為客戶量身打造符合自身工藝特點和營運模式的自動化方案。目前,臺達在工廠的綠色建築設計規劃,廠務能源的監控分析和改善等方面都有頗為豐富的項目實踐經驗和配套方案。」
  • 【極道智能數據系統】直擊AI訓練痛點,助力自動駕駛
    極道Achelous的智能執行引擎,利用數據流技術描述AI的訓練工作流程,協助研發人員儘可能數據並行和多種模型並行,減少人為幹預,提升自動化程度和訓練效率。隨著應用對算力要求的變化,計算資源會根據需要及時添加到計算集群中。
  • 來賓合山供電局:無人機智能建模加快推進智能巡檢常態化
    對試點線路開展智能建模工作。近日,來賓合山供電局黨員突擊隊成員陳秋達操控無人機對10千伏裡仰線開展智能建模工作,至此,該局31條無人機智能巡檢試點線路全部完成建模。「以往線路發生故障,我們都是以「人工巡檢」的方式進行查找,現在引進無人機智能巡檢,不僅節省了人力物力,縮短巡視時間,還極大地減少了傳統人工巡檢的安全風險。」
  • 蘭劍智能:惟有創新 成為倉儲物流自動化系統行業的國際品牌
    吳耀華:公司主要從事智能倉儲物流自動化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是一家智能倉儲物流自動化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國內倉儲物流自動化揀選系統裝備領域的優勢企業。公司的主要產品是智能倉儲物流自動化系統,並基於該產品提供自動化代運營、售後運營維護、技術諮詢規劃等服務。
  • AI智能建築企業小庫科技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嘉御基金聯合投資
    公司專注於人工智慧和前沿科技在城市規劃和建築設計領域應用,致力於以人工智慧輔助城市規劃、建築設計和開發決策,以AI之力賦能並推動整個建築行業的發展。主產品人工智慧設計雲平臺是全球首款雲端AI建築設計應用,讓設計不再只是畫圖,它不僅可以根據用戶需求生成方案,更將基於數據分析做出更科學的方案比選,並在智能交互的協助下優化方案,最終在項目合作者之間建立起高效溝通協作方式。
  • 澳大利亞9pm建築設計公司:使用中望CAD提升住宅設計效率與質量
    澳大利亞9pm建築設計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商業住宅開發的設計單位,主要為維多利亞州及周邊地區的住宅開發和擴建提供設計和施工方案。憑藉多年的行業經驗與優質的服務,9pm建築設計公司贏得維多利亞建築管理局以及眾多房地產開發商的廣泛認可。
  • 遊戲建模學習選擇Max還是Maya呢?場景建模用哪個?
    MAX 優勢在於模型和插件 ,有豐富的模型庫,快速的建模方式和優良的渲染插件及較快的渲染速度,能夠在遊戲模型、建築巡遊、廣告效果圖等領域廣泛使用。 MAYA 優勢在於動畫及其特效,在模型方面與MAX 無太大差異,但建模速度較慢。
  • 展會預告|賓鑫智能亮相2020臺北自動化展 8月我們等你,共赴臺灣之約
    賓鑫智能將於8月19日-8月22日亮相2020年臺灣國際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暨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展覽會
  • 建築新勢力一造科技:「智能設計&3D列印」白雲山雲中綠道觀景陽臺
    一造科技前期所做的大量工作卓有成效,設計方案令人眼前一亮,期待一造科技用先進設計、建設理念,打造經典的城市建築精品,提升台州新府城的顏值擔當。項目預計於2023年12月竣工並投入使用,建成後,它將進一步優化空間布局、完善城市服務功能,並助力台州成為生態休閒宜居城市。
  • AIRLOOK發布超算平臺,用AI實現建模語義化和自動修模
    以「還原世界的樣子」為發展願景,國內空間高精度數據運營商AIRLOOK正式發布面向實景三維數據生產和雲端數據服務的超算平臺DataMaker。市場中,無論在專業測繪地理信息行業,還是以地理信息為底層數據支持的眾多行業領域,對於三維地理信息建模的直接痛點無外乎以更高的精細度,或能夠以更高的生產、迭代效率支撐相關業務的需求。
  • 三大智能建築通信力量:有線寬帶、無線寬帶、物聯網
    智能建築技術將成為商業地產領域的下一場革命。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後,智能建築的應用速度可能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快。當企業再次謹慎地開門營業時,確保更健康、安全的環境,讓用戶安心已成為首要任務。物聯網和智能建築技術可以幫助實現這一點。
  • 工業軟體探月之路,浩辰CAD助力研發設計自主可控
    我國CAD軟體技術發展起步晚,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國內市場被國外CAD巨頭所壟斷,留給國產軟體廠商的發展空間非常狹小。同時,由於缺失CAD平臺核心技術,很多優秀的專業軟體廠商都是基於國外CAD平臺來開發產品,因而軟體在功能和適用性上存在著無法突破的「瓶頸」,不能滿足用戶日益複雜的繪圖設計及信息化發展需求。
  • 智能建造 綠色發展 安徽建工建築工業提速升級
    在建設速度上,北城工業公司採用自行設計、施工的EPC總承包模式,僅用了8個月時間實現投產。在智能建造方面,進行了優化創新,全面升級自行研發的數字智能化管理系統,引進更加現代化的倉儲物流設備和技術,升級智能化倉儲物流管理,大幅提升倉儲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打造了一個更加智能的現代化建築工廠。
  • 自動化學院導師團隊介紹(五)
    劉德榮,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特聘教授、博導。劉德榮教授是電氣與電子工程學會IEEE Fellow、國際神經網絡學會INNS Fellow、國際模式識別學會IAPR Fellow、國家特聘專家、海外傑青。
  • 數據賦能,3D數據平臺推動電力裝備製造業設計、製造和運維的數位化...
    【摘要】以數位化為切入點,利馳讓數據成為資產,在電氣行業打造了數字製造四部曲,即數字建模、虛擬仿真、協同製造、柔性定製,並通過3D數據平臺助力電氣裝備製造業設計、製造、運維的全流程數位化,推動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的融合發展。
  • PPmoney黃順亮博士:大數據與AI如何助力風控
    PPmoney黃順亮博士:大數據與AI如何助力風控 2018-08-21 16:34:55 來源:中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