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是一種享受

2020-12-25 騰訊網

人生從來都不是一場彩排,都需要時不時的去等待!

下午參加個招標活動,說好的下午三點開始,為了顯示尊重甲方,我們14:30就過來,簡單的寒暄以後,想著會議那就就要開始。隨著時間一點一點的推移,眼看著都15:30了,還不見活動開始,負責的人員說會議室有個活動,還要再等會,坐在他的辦公室,無聊的拿出手機翻來看去,總覺得似乎不應該這樣盲目的等待。

等待

忽然之間,仿佛又想明白了似的,與其這樣等待,還不如放空自己,冥思遐想,給心靈片刻的寧靜,又何嘗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誰說人生一定是忙忙碌碌,也可以忙裡偷閒,享受一下放空自己的時候,這一刻什麼都不用想,什麼都不用說,這一刻就屬於自己。

看著外面的同行競爭單位,也是浮想聯翩,他們是中國聯通鹹陽的分公司,這曾經是多少人羨慕的,趨之若鶩的公司,現在居然也會為了這樣一個小項目幾個人的團隊來參與競標,曾經的種種優勢仿佛在一剎那之間就蕩然無存了。社會還就真是這樣,今天看你起高樓,宴賓客,明天可能就是樓倒塌,跌入谷底。

都說今年市場競爭激烈,但是從沒想過會如此激烈,一個小小的合同竟然可以引來如此大的公司大費周折來參與競標,這在以前是想像不來的。人的一生中會遇到各種等待,期盼遊子歸來是一種等待,渴望鴻運當頭也是一種等待。套用俄羅斯大文豪列夫託爾斯泰的一句話,就是:預期的等待都是甜蜜的,未知的等待各有各的焦慮。

等待

等待,是一種享受。雖然會有些漫長,雖然會有些艱苦。但在等待中,我們的身心會平靜下來,沒有躁動不安,只有寧靜。那些往日牽絆我們的小利益,在等待中都會沉澱下去,只留下心靜如水。

面對等待,我們有時候也會茫然了,也會嘆息了,甚至於不知所措了,有時心急如焚、急不可待者,有時哀嘆抱怨、或者想要乾脆放棄。但當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其實等待也並不是索然無味,這段歷程是喜抑或是悲要靠我們自己的心態去調控。

有時候,默默的等待,是為了積蓄畢生的力量,是為了有朝一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豈不知竹子在等待了四年之久,才迎來它迅猛的增長;百合花在等待之中,綻放了自己美麗的花朵,展現了自己的英姿。作為我們每一個人來說,也應在漫長的等待之中,逐步長大,逐漸成熟。

每一種等待,都是一種漫長而曲折的過程。靜下心來回想構成世間的萬物,每一樣事物都處在等待之中。春風,是冰河的等待;收穫,是秋天的等待;陽光,是萬物的等待;成長,是嬰孩的等待。讓我們揚起希望的風帆,開始一段美好的等待之旅!

相關焦點

  • 等待,也是一種美好
    清風吹動著白雲,雲在微笑,在享受清幽,沒有半點情緒。冬的寒涼,絲毫沒有讓人覺得悽涼,暖陽斜斜地照進來,把室內籠上了一層金黃。溫暖的室內,就如林徽因筆下的人間四月天,是暖,是愛,是希望,是一樹一樹的花開。
  • 等待,到底是一種煎熬還是一種幸福?
    等待,是我們和時間的一場博弈。我們憑藉著智慧、耐心和執著,去與未來做的一種交換。等待的不可知性,讓我們焦急又無奈,同時又是一種對我們的考驗。一天一天,一步一步走希望或者失望。未知地等待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看不到時間,看不清即將到來的,是我們一直期盼的希望,還是不願面對的失望。
  • 《等待戈多》,等待其實是毫無意義的,是一種虛無
    無盡地等待一個未知,是一件毫無意義的事情。其中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見證各種各樣的變故,欺凌壓迫,溜須拍馬,模仿扮演,爭吵辯解,愛慕崇拜,日復一日,周而復始。這便是人生。他們說,等待戈多寫的是戰爭時期人們的心境。其實戰不戰爭,人心都是亂的。
  • 《等待戈多》:每一種等待,都代表新生的希望
    電影《等待戈多》的創作靈感來源於1953年經典的戲劇《等待果陀》,導演用現代全新的形式,將這飽含悲喜的經典傳奇,重新以嶄新的形式搬上熒幕該電影的劇情圍繞著兩位街頭的流浪漢緩緩展開,一無所有的他們時刻在等待一個叫戈多的人,來拯救他們於困苦之中。戈多猶如彼此心中的救贖,給他們帶來無盡期盼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他們對於生活的態度。
  • 《春天情書》等待是一種修煉
    曾經我也曾有類似寫電郵的感情經歷,那時每天刷著郵箱,等待可能1周1封,可能1周2封的郵件。那種雀躍,特別開心,等待的過程特別難熬。昨天看了《春天情書》,很能夠理解男女主人公的各種心情。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久遠,BBS的界面簡陋但卻純粹。我喜歡這種純粹。然而已然發生在自己親身經歷過的事,一旦比電影劇情來的更為精彩,這劇就顯得很遜色。
  • 女王可能更喜歡梅根,她結婚後幾周享受的榮譽,凱特等待了太久!
    女王可能更喜歡梅根,她結婚後幾周享受的榮譽,凱特等待了太久! 凱特·米德爾頓得到了女王授予的一項特別的旅行榮譽,但是梅根·馬克爾在結婚幾周後就享受了這項榮譽。儘管劍橋公爵夫人是英國王室核心圈子的一員,但她還沒有乘坐皇家列車。
  • 《有一種愛叫等待》來生我們在一起
    霓歌/小山東2020聯袂推出最新原創流行單曲《有一種愛叫等待》由小山東詞曲創作,上海雨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推廣發行。有一種愛叫等待不怕歲月的掩埋女:有一種情叫獨鍾為愛一生獨自飄零男:有一種愛叫等待歷經滄桑心不改女:你若西去我陪你來生我們在一起女:你若不離不棄男:我必生死相依合:陪你夢幻一生我願意祈求來生在一起男:就在那個冷冷的冬季突然你卻要離去
  • 這11個機場,即使飛機延誤也是一種享受
    納什維爾是美國鄉村音樂的發源地,這裡有豐富的音樂資源,強尼凱許(Johnny Cash),多莉帕頓(Dolly Parton)都是這裡著名的音樂明星。這裡的LIVE演奏都是西方全職浪子樂隊,坐在這裡享受鄉村音樂或者爵士是簡直是希望飛機不要起飛的節奏。
  • 思念是一種痛苦著的享受
    思念是一種痛苦著的享受。從夢裡的情景到現實的生活,似真似幻的點點滴滴像鏡頭一樣一遍遍的出現在腦海裡。恍惚中,我似乎坐在自行車的後座,父親帶著我騎行在去供銷社的土路上。那個時刻,太陽已經落山,月亮剛剛探頭,東邊綿延的群山上,一隻像狗似的動物沿著山脊奔跑。我大叫著告訴父親,父親說那是一隻狼,專吃不聽話到山裡玩的小孩子。從那以後,我不再一個人去爬山。父親的這句話,我一直信了幾十年。
  • 《純情漫畫》純情的悶騷是一種高級的享受
    一種是剛剛戀愛的人,一種是肉慾已經享受過剩的人。無論是什麼情況,這樣純潔的戀愛真的是一種享受呢。偶然間的雙手碰觸都會有一種甜蜜的感覺。當然,這樣的純真也並不是那麼真實的。不可否認現在社會的愛情,已經沒有這麼純粹了。每個人戀愛的理由都是不同的,或許是為了炫耀,或許是為了生存,或許僅僅是為了讓自己不那麼孤單。當愛情有了一個理由的時候,或許就註定了不可能再這麼單純了。
  • 在泰國,看病也是一種「享受」?
    久而久之在中國出現了一種人群叫「醫鬧」,原本醫生與病人本該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卻因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導致醫患關係異常緊張。而泰國這個我們眼裡的「落後」國家,醫療行業絲毫不落後,並且成為了全球最大的旅遊醫療目的地之一。
  • 等待的本身,就是一種有準備的積極行動(深度好文)
    梅樂蒂碧緹在《每一天,都是放手的練習》中寫到:我們不必動作太快,不必失去原本和諧的節奏,等待就是行動,是一種積極、強而有力的行動。等不是表面上毫無作為,而是一種靜默和隱忍,不能等恰恰是一種焦慮,是無處安放躁動的心。01. 時機需要等待。
  • 等待
    貓頭鷹、小狗、小熊、兔子和小豬,五個好朋友正愉快地坐在窗臺上,等待神奇的事情發生。帶斑點的貓頭鷹在等待月亮,撐著傘的小豬在等待雨,雪橇上的小狗在等待雪。當天空終於飄起雪花,小狗心花怒放,他等待了那麼久,而小兔子呢,她只是一直看著窗外,因為她喜歡這種等待的感覺!有時候,有人會離開。也有客人從遠方而來,停留片刻又離開。他們能等到自己等待的東西嗎?
  • 《等待戈多》,他們在等待什麼?為什麼等待?
    等待是漫長的,越是不知道戈多是什麼,就越想知道,越不知道戈多什麼時候來,就增加等待的渴望。一種觀點戈多就是希望。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基米爾等待的就是希望。他們沒有生活目標,生活潦倒,他們需要希望帶給他們好運,讓他們擺脫困境。也有一種觀點戈多是上帝。在信仰基督教的西方社會,上帝是萬能的神,她能解救世間的困境,解救愛斯特拉岡和弗拉基米爾,解救全人類。戈多究竟是什麼,大家都在思考。
  • 《等一個人咖啡》|詮釋另一種愛情方式:等待
    但同時,她也明白了自己內心真正等待的那個人是誰。思螢對阿拓師兄的第一印象呢,覺得他很很搞笑。完全不是第一眼就著迷的類型啊。但是阿拓臉上總是帶著憨憨的笑,真誠陽光的大男孩形象讓人忍不住對他產生好感。阿拓師兄還鼓勵思螢去追自己暗戀的男生,在阿拓眼裡,他們都是值得祝福的人。
  • 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才算是人生的「頂級享受」?
    「享受」這個詞給人的感覺總是那麼的遙不可及,短短的兩個字,更是讓無數人拼紅了雙眸。有人認為天天吃海參鮑魚,住在豪宅裡,身邊每天香車美女相伴,這就是人間的頂級享受。吃喝玩樂,這個叫享受,但不是「頂級享受」,這只是人的欲望最初級的表現。
  • 香港著名室內設計師黃志達:創作是一種習慣,亦是一種享受
    香港頂級的室內設計師黃志達在參與2019室內設計周活動中,針對我國室內設計現狀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認為室內設計師應當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設計師的創作應當是一種習慣,亦是一種享受。黃志達認為:我國室內設計行業得到了空前的發展,但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大眾對室內設計師都是一種感性的認識,室內設計師大部分都處於一種鬆散的狀態,室內設計行業沒有得到規範性的發展。
  • 人生是一個悠長的等待過程
    物換星移,雲捲雲舒,唯一不變的是我對你的心意…… 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時不在等待——風暴襲擊時,我們等待著陰霾過去;稿件寄出後,我們等待著編輯先生的青睞;即使一個來日無多的老人,也有自己愉快的等待,比如等待從幼兒園飛回來的小天使般的笑聲…… 有時,我們會問自己到底在等什麼?有時,我們也疑問——滿心期待的春天過後,不又是冬天嗎?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是一種孤獨,一種有關執念和等待的孤獨
    故事的開始就以一種近乎殘忍的手法結束了一個少年的深情,"不,請別這樣,忘掉吧。"有人說一段感情的開始需要兩個人的同意,但一段感情的結束,有一個人同意就夠了。費爾明娜告訴阿里薩,他對自己的感情不過是一種幻想而已,輕描淡寫的單方面結束了這段感情,轉身投入了父親為她安排的幸福之中。
  • 《冰上戀人》等待的人只是感動了自己
    男主角喜歡等待和堅守的人,因為他內心存在著傷痕,童年被母親拋棄了陰影,一直留在了他的心中。女主角正好是男主所期望的,那樣的人。所以他們理所當然的相愛了。其實等待這件事兒在戀愛中非常普通和常見。往往是那個愛的更深的人,會扮演等待者的角色。是那個約會先到的人,是那個目送戀人回家的人。等待的過程也是一種幸福,在等待的過程中,感受幸福的到來,獨自一個人享受兩個人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