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好!
我是施冬健,管理學教授,第一代(1995年起)美國升學顧問,早期北京新東方留學移民公司總經理,前《出國與就業》雜誌顧問,開設留美私塾9年,留美代表作:《美國大學的中國招生政策》。我曾經兩度留學,攻讀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BA、美國南加州大學教育學博士。
美國留學,事關孩子一生前途,孩子投入青春年華,家庭投入不菲資金,無疑是家庭的重要決策。本專欄解決兩個問題:如何問鼎最好的美國大學?如何從留美獲得最大的投資回報?
20多年的留美諮詢經驗、案例以及對申請趨勢的前瞻性研究,我傾囊相授,歡迎訂閱本專欄!
出國留學,無論讀高中、本科還是研究生,推薦信是必備材料。在所有留學目的國家(地區)中,美國最為重視申請文書材料。但是,中國學生普遍把精力集中在標準化考試上,對申請材料對付了事。
本篇長文,全面介紹推薦信的相關問題,涉及推薦信的價值、需要展示的內容、推薦人如何確定並在內容上分工、格式規範、如何與推薦人溝通獲得最佳結果,以及優秀推薦信的幾個原則等等。
推薦信,曾似一張廢紙,為啥越來越有用了?
在20多年的留美諮詢工作中,特別是留美期間,我訪問過許多美國大學。許多招生官明確表示,對於中國學生,推薦信是所有申請材料中最最不被當回事的一項,因為來自中國的推薦信普遍缺乏誠信。
中國文化建立在農耕文明之上,對熟人講究成人之美,何況是老師對學生。加上對美國大學的申請路數不熟悉,或者受英文所限,」你自己去搞吧「,這樣的做法很常見。
推薦信看似推薦老師的個人行為,實則是代表學校的職務行為。如果一位中國老師網上遞交的10份推薦信,來自163/sina/qq等不同電子郵箱,如果用詞語氣大相逕庭,美國大學招生辦對這所高中會怎麼想?一旦某位老師出具的推薦信出現誠信問題,後果將是「株連九族」,大面積地影響該高中的其他申請人,甚至禍及後幾屆。
近年來,國內的公立學校逐漸適應了規則,操作越來越嚴謹。來自中國的推薦信,其價值就隨之提高。
推薦信,具體做什麼用?
推薦信「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也就是說,一封熱情洋溢、客觀理性、有內容的推薦信,對申請結果很難起到扭轉乾坤的作用;但是,一封糟糕的推薦信,有可能把申請廢掉。
整套申請材料的目的,是向招生辦展示申請人符合美國文化價值觀的優秀之處。如果說essays是"自誇",那麼推薦信就是借推薦人的口側面佐證自己的示優秀。
關於推薦信人的規定,五花八門
越是私立大學越重視推薦信,越是名校越重視推薦信。
範德堡大學(Vanderbilt University)
我們要求,兩封來自學術課程任課老師的推薦信以及一封來自學生顧問的推薦信,以便我們更好地理解申請人在課堂上和校園內的表現。
兩位任課老師加一位學生顧問(counselor),範德堡大學對推薦人的規定最為典型。
美國高中,無論私立還是公立,普遍設有專職的學生顧問。中國的國際高中、部分私立高中也設有這樣的崗位。如果在公立高中沒有這個角色,那麼班主任是最合適的替代,教導主任也可以。
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
我們要求一封來自11年級(高二)或12年級(高三)任課老師(數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英語或外語)的推薦信,一封來自學生顧問的推薦信。
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
我們要求一封來自申請人的朋友或者同學的推薦信,許多學生對此感到很驚奇。但是,「夥伴推薦信」提供了更好地了解申請人(人格特質、興趣、與朋友相處等)的極佳途徑。什麼人可以寫「夥伴推薦信」?任何可被視作夥伴的非成人都可以,例如:同學、運動隊隊友、(堂/表)兄弟姐妹、暑期學校或夏令營認識的朋友、實驗室或者辯論隊的組員。
讓小朋友提供推薦信,奇葩吧?仔細一想,從夥伴的眼裡了解申請人,合理且銳利的視角!
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推薦信不是申請的必要材料,不提供推薦信不會受到懲罰。但是,如果有熟悉申請人的人士,認真寫作推薦信,為我們提供關於申請人學業和個人的有價值信息,將增大被錄取的概率。
額外提供推薦信,特別是找名人,有用嗎?
要不要額外提供推薦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目標大學網頁上明文拒絕,就不要偏執。如果學校同意,怎麼辦?
通常來說,如果來自課外競賽的指導老師、運動隊教練、實習單位的直接領導,如果推薦信能帶來新的內容,那麼可以提供。如果參加了美國夏校,獲得大學認可的學分,那一定要提供。
找關係辦事情,介紹人越厲害越好,能找到縣長就不找局長。這是典型的中國式思維,但在留美申請中行不通。推薦人不是名氣越大越好,而是必須和學生有深度接觸,符合學校的要求。
按照「六度分隔」理論,至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結識世上任何人。即使拐六個彎找到柯林頓,又談不出有價值的交往,何必畫蛇添足呢?忘了那些「拐彎」的名人吧!
推薦信的格式規範
推薦信是十分規範性的文件,有模式化的格式要求,通常結構如下:
第一部分(介紹部分):套話,介紹與申請人的關係以及相識時間,1段。
第二部分(主體部分):具體內容,可按照邏輯關係可分為3段。
第三部分(結論部份):簡短總結,並評估學生是否適合就讀該大學和該專業,加上套話(如需進一步信息,歡迎聯繫等等),1段。
第四部分(聯繫方式):推薦人的頭銜、工作單位、聯繫方式,以及籤名,1段。
如何讓推薦信對自己最有利?
一、在請老師書寫推薦信之前,學生應當全面考慮以下問題:
1. 回顧自身的學習和成長經歷,找尋有價值之處。
2. 希望藉助推薦信展示自己的哪些優點?
3. 不同的內容,放在哪個推薦信中介紹最為恰當?與自述信(essay/PS)如何隱晦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