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來自陝西各地各行業的45位勞動模範、三秦工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日前齊聚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參加陝西省總工會與西安交通大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籤署暨首屆勞模工匠學歷提升班開班儀式。由此,這些在勞動一線登上職業高峰的產業工人,走進名牌大學當上了大學生。(11月8日《工人日報》)
陝西省總工會助勞模工匠讀大學,進一步提升勞模綜合素質、創新能力,以加快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高素質職工隊伍,非常值得推崇。同時,還傳遞出政府部門、工會組織等越來越重視新生代產業工人權益和幸福的信號,具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毋庸置疑,國家需要搞普通研究的人,也需要搞專業工作、當高級工匠的人。要看到,與世界製造強國相比,我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科技含量總體不高的問題依然突出,技能人才隊伍仍然存在總量不足、結構有待優化、供需矛盾突出等問題,技能人才的發展渠道偏窄、待遇偏低,社會上重學歷、輕技能的觀念還沒有根本扭轉。
欣慰的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圍繞加強和改進產業工人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運用網際網路促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創新產業工人發展制度、強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支撐保障等5個方面,提出25條改革舉措,涉及產業工人思想引領、技能提升、作用發揮、支撐保障等方面的體制機制,為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提供了重要保障。
因此,全社會應當正確認識技術工人的價值和地位,以及要打破產業工人成才的桎梏和壁壘,給予那些有突出貢獻的勞模工匠和高級技能人才應有的社會地位。就此而言,陝西工會助45位勞模工匠當上名校大學生,讓勞模工匠實現知識結構的豐富、知識視野的開放、知識水平的提高,愈加有利於砥礪技能人才傳承、弘揚和踐行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同時,也將引導越來越多的勞動者投身平凡的工人崗位,積極學習鑽研業務技術,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全社會都應該尊敬勞動模範、弘揚「工匠精神」,讓誠實勞動、勤勉工作蔚然成風。進一步看,讓勞模工匠讀大學,只是激勵方式之一。砥礪廣大勞動者技能成才,其實還有更多作為。
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產業升級形勢下,弘揚「工匠精神」,激勵青年職工成長為技術能手,需要營造助長技能人才茁壯成長的氛圍,引導全社會重新認識技能人才的作用,進而讓更多優秀人才投身技能崗位,為製造業升級打下堅實基礎。
□沈峰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